绿豆还能这样吃!有个平底锅就能做,晚餐就吃它
湖北各地都有做豆丝的习俗,但名气最大的,还是武汉的“黄陂豆丝”。
豆丝,跟豆皮和粉丝,都没关系。
它是用绿豆(黄豆)、大米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的一种食材。
据武汉同事说,湖北人都喜欢吃豆丝,它的口感介于粉面之间。
煮时粘稠、炒着软韧、煎炸又香脆,可以从早餐吃到夜宵,怎么都吃不腻!
想起之前我去武汉探店,路过户部巷,其实就有看一家叫“豆丝大王”的店,但当时还以为是粉丝之类的东西,就没去尝试。
经过这轮乌龙,大家一下对黄陂豆丝来了兴趣。
现在湖北的快递还没恢复,我干脆向同事的妈妈讨来秘方,在厨房来一场复刻。
做豆丝原料简单,成败的关键,一是在于豆子、大米和水的比例,二就在于“摊”这个动作。
黄陂人摊豆丝,要土灶烧、铁锅烫、蚌壳迅速把米浆刮薄。这样做出来的豆丝,弹性十足,吃着特别劲道。
不过我尝试了一下,如果在家少量做,有个平底锅也能完成!
手法跟摊蛋饼差不多,还是挺简单的~
刚做好的新鲜豆丝,最馋人的吃法,要数炒一盘镬气十足的腊肉炒豆丝。
在武汉,腊肉炒豆丝,是检验农家菜馆水准的一道标杆。
还软和的新鲜豆丝,先炕得焦黄,再和腊肉片青蒜叶速速翻炒,蒜香肉香扑鼻而来,勾死个人了!
家里没腊肉存货的,也可用新鲜五花代替。
配菜随你增减,但一定要有青蒜,有蒜和没蒜简直是两个味道!
- 自制豆丝+腊肉炒豆丝 -
豆丝制作
[ 食材 ]
豆丝:大米350g 绿豆150g 清水250g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大米和绿豆洗净,分别加水没过,浸泡一夜
没有绿豆可用等量黄豆替代,或用黄豆替代部分绿豆也可
2.浸泡的大米和绿豆沥干,放破壁机里加入清水搅打细腻,米浆呈挂壁状态,若米浆太稠,可适量加1-2小勺清水调节
杂粮:清水比列大约是2:1
3.起一不粘锅,用厨房纸涂抹少许食用油,倒入一大勺面糊用刮刀磨平,当饼皮凝固时翻面再煎10-20秒起锅,放在晾凉架上晾凉
我今天是做新鲜豆丝来炒,所以摊得会厚一点;
如果要吃干豆丝,要再摊薄一些。
4.晾凉好的豆丝切成粗条食用
腊肉炒豆丝
[ 食材 ]
腊肉炒豆丝:豆丝250g 腊肉50g 青菜/豆芽适量 蒜瓣2瓣 青蒜2根 红尖椒1根 蒸鱼酱油1小勺 盐1/4小勺 糖1/2小勺 食用油1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腊肉切片,青菜/豆芽洗净,青蒜切小段,红尖椒去籽切滚刀块
2.起锅加入1大勺菜籽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豆丝炕至单面金黄再翻面,出锅沥干油备用
用菜籽油会更香,炕的豆丝颜色也更黄亮;
替换普通食用油也可,但是香味会打折扣
3.再起锅加入1小勺食用油,烧至五成热,加入腊肉片煸香,再加入蒜片炒香
4.加入青菜/豆芽、豆丝翻炒均匀,加1小勺蒸鱼酱油、 1/4小勺盐、 1/2小勺糖调味,炒至青菜断生,起锅前加入青蒜段翻炒均匀即可
想吃到最合心意的豆丝,还有这些进阶小技巧↓
自制豆丝tips
1. 为什么我做的豆丝吃着粘牙?
大米的选择会影响豆丝口感的粘性,要早稻米不要晚稻米。
2. 关于豆丝的颜色
黄陂豆丝有浅白色和浅绿色两种,分别是用黄豆和绿豆制作;
我这次的方子用的是绿豆,而且没有去壳。如果掺入黄豆,或者用去壳绿豆,颜色就会变白些。
3. 豆丝如何保存?
新鲜豆丝最好随做随吃,放置不宜超过3天;
如果要做干豆丝,米浆需要摊得薄一点,起锅后卷起来切细丝,晒干后可冷藏保存一个月;
干豆丝煮着吃可直接下锅,炒着吃要先用清水泡软。
炒完腊肉豆丝,厨房里都是喷香的味道。
吃一口,感觉有点像升级版的干炒牛河或是粿条,豆丝外边焦脆,里头还有点软口,特别有嚼头。
吸足腊肉的油脂香和蒜叶的辛香,又有青菜的爽口,不一会儿盘子就见了底~
武汉同事跟我说,这几年,做豆丝的黄陂人越来越少,市面上能买到的,也大多是机器生产,早已没有农家手作的朴实香气。
价格低,利润少,还费力气,这也大概是黄陂豆丝越来越小众的原因。
真可惜呀,那么多好东西,就这么渐渐消失了。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刘昴熊
校验提示文案
刘昴熊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