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书法练字入门之如何利用书法字典日常练习钢笔字
关于钢笔书法练字入门的问题,之前已经发布了两篇文章,分别是《钢笔书法练字入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之道》,和《钢笔书法练字入门之古贴临摹的两大问题》,今天的这篇文章,是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应该也是最后一篇哈。
在文章之前,还是跟大家说下,怎么样才能更好的练习钢笔字或者钢笔书法。
有条件的,尽量在线下找一个厉害的书法老师,一对一教学,这样是效果最好也是最直接的。不过呢,目前很多线下的书法老师,尤其是钢笔书法老师,水平是相当的层次不齐,然而作为一个钢笔字初学者来说,又无法判断老师的水平,这个是比较头疼的地方。
如果没有条件找老师,那就只能请古人当老师,也就是大量的临摹字帖,临摹古贴,通过自己大量的练习和揣摩,逐渐提高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实际书写水平。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大家现在都很忙,学生要上学,毕业了要工作,尤其是很多朋友,已经成家立业的,平时更是难以找到一时半刻练字,只能抽着一些零碎的时间和空间稍微写那么几笔,希望对自己的 日常书写 能有一些提高。
最后的这种情况很多,包括我本人也是,时间那么少,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某些字确实写的有很大不足,临帖也没有固定的充足的时间,该怎么办呢?那么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帮大家处理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书法字典,利用碎片时间,练习自己的钢笔字。
提高钢笔书法水平首推系统的临帖
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如果想自己的钢笔字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或者能走到一定的高度,系统的临帖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个并不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让大家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研究个别字的写法。
我本人也是一样,并没有很系统的学习书法,尤其是钢笔书法,毛笔倒是有意识的练习了四五年,并且是在毕业之后多年才开始。回想自己是怎么练字的呢,无非是以前初中和高中,看见某个老师的字特别好看,就不怎么专心听课,自己在下面用笔一遍一遍的模仿,就这么慢慢积累下来,等到了大学,字也算是能看了,虽然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字一样惨不忍睹。毕业之后,各种机缘巧合,刚好对写字有那么一丁点兴趣,才开始慢慢看一些字帖,开始研究,开始想着怎么去突破,怎么挣脱江湖体的藩篱。
所以呢,按照本文的方法,坚持几年下来,只要愿意思考和研究,又稍微愿意花点功夫,最后钢笔字肯定能有一定的提高,进入 可以看 的范畴,但是这种方法,由于不够系统,不成体系,很容易练成江湖体。当然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人写字,离“江湖体”都还很远,并且如果能按照我的这种思路下来,起码对字帖的理解和认识,要比那些一味模仿临帖的要更深刻更细致一些,以后再系统临帖,也更容易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
利用书法字典练字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先说下,什么是书法字典,书法字典,你可以理解成一种集字大全,也就是把每个字历代的书法家的写法,各种字体书体的写法都帮你归纳起来的一个工具,直接输入一个字,就可以搜索这个字所有的字帖中的单字,并且展现出来。类似的网站和APP有很多,由于并没有给我赞助费,所以这里就不具体提某一家的名字了。
为什么会用到书法字典呢,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使用书法字典主要有这么两个作用。
某些字的笔顺拿捏不准,想知道正确的笔顺到底是如何写。
某个字有多种写法,该学习哪一种?
下面讲下,如何利用书法字典,来处理这么几个问题。
利用书法字典来研究笔顺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呢,有很多字的写法变化比较多,尤其是很多字在书法里的处理,跟我们《现代汉字字典》里的笔顺是不一样的,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左右”的“右”,一个是“必须”的“必”,虽然这两个字我在公众号或者微信群里已经提到过多次了。
在现在的汉语字典里,“左右”这两个字的写法,都是先写横,再写撇,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在书法里,却不大一样。这一点,我们从书法字典里查查看:
从这里我们看的很清楚,“左”这个字,都是先横后撇,“右”这个字呢,从那几个略行书的作品清楚的看出,是先撇后横。并且呢,“左”这个字,一般是横相对较短,撇相对很长,而“右”这个字呢,反而是“横”长一些,“撇”没那么长,甚至比“横”还短。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书法里的写法,跟汉语字典的写法不同的例子。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利用书法字典这种工具去溯源,从行书,往前查阅它的楷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去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化的。
这是甲骨文中的“左”“右”两个字。其实就是代表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好了,大家可以自己试试,如果是让你写甲骨文的“左”和“右”,你会怎么动笔?
是不是应该这样?这两个字是不是都先写红色的笔画,再写黄色的笔画?为啥?毕竟不管是写字,还是用石头刻东西,肯定是从上往下来比较方便比较顺手嘛...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代表左的的这个部分变化不大,代表右的这个部分,慢慢从竖着的状态变成横着的状态,比如在隶书里的“左”“右”是下面这样
到这里大家能理解,为什么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看似一样的一个笔画,写法竟然不一样?所以大家在写“左”“右”这两个字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这一点,同样也要注意下上图,写”左“的时候,先横后撇,并且横短撇长,写”右“的时候,先撇后横,并且撇长横短。
类似的字还有“有”,“若”等等。
我们再看必须的”必“这个字,这个字,现代汉语字典,基本上是先写一个“心”,然后加一撇。但是在书法里,基本上都不这么处理。
这里为大家找了几位书法家写的“必”字,从这个笔顺的关系上看,都不可能是先写一个心,再写一撇对吧。书法里的“必”,一般有两种笔顺,一种是先撇再卧钩,然后上点接左右两点,一种是先上点再撇,然后卧钩接左右两点。
为什么呢,因为“必”这个字,跟“心”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看看隶书里的“必”和“心”的不同写法
上面是“必”,下面是“心",基本上毫无关系对吧。所以呢,我们在学习书法,尤其是在临摹字帖的时候,碰到有些疑问,碰到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要学会运用书法字典这种类似的工具,去研究每个字的演变和缘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步提高,而不是仅仅照猫画虎。
利用书法字典确定某个字的主流写法
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同样的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往往会有不同的写法,甚至同一个书法家,对某一个字也有不同的处理,那我们应该学习哪一种呢,尤其是在 日常书写 里我们应该用哪一种呢?
这里我建议大家,多去学习主流的写法,尤其是大家日常写字,很多人都想学习行书,这个时候更是需要去掌握那些主流的写法,不要为了凸显个性,去选择一些用的比较少,或者过于潦草的写法,导致他人不认识或者看不懂,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就**失败了。
尤其是钢笔书法入门的时候,更应该学习那些常规的写法,不要剑走偏锋。
举个例子,比如”事情“的”事“
行书里的写法就多了,规矩的有,豪迈的不知所处的也一大堆,那么,大家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要学习哪一种呢,或者,大家在临摹字帖的时候,刚好里面的这个”事“写的忒TMD的豪迈,该不该有所取舍呢,那么这个字的要点又是什么呢?
上图里的”事“,除了左边几个比较规矩,右边的那些,如果不是书法家所为,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鬼画符。如果日常书写中,你这么写,绝大多数是不会得到认可的。那么这个字要注意哪些地方呢,除了左边的几个规矩的行书之外,我们在学习行书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这个字的楷书,去把握整体的特点。
呐,我们看看这个字的楷书,看看书法家的楷书是怎么处理的。这里可以看出,对这个字的处理,绝大部分的书法家,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就是这个字,我们找两个典型说一下。
一个是王羲之,一个是柳公权。首先是第一笔横最长,第二个地方是下面部分的中间的那个横略短(虽然也有不少人写的略长),第三个地方是最后的竖钩的钩,不要钩的过大。但是在大家的日常书写中,是不是有非常非常多的同学,会把第一横写的没那么长,反而把第二个箭头的那一横写的最长,最后又把那个竖钩,钩的让人肝肠寸断?
从楷书里把握的这么几个特点之后,我们再回头去看行书,找一些跟这个楷书结构特点类似的写法去学习,不要因为看到几个大书法家写这个字的时候最后一笔拉的奇长,你也跟着拉好几丈远,并且还自诩”有出处“,这种就属于走了歪道,着了魔。尤其是日常书写,除了好看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看得懂,认得清...不是让你搞书法创作,哪怕是书法创作,也不能变成网上那些你懂得的那些“大师”们,对吧?
小结
书法字典在某些时候对于学习书法,不管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还是很有帮助的,再结合之前的文章,去领会我们看字帖的时候,究竟在看什么究竟要关注哪些点,然后字帖临摹和字典溯源相结合,只有这样,怀着一颗乐于研究善于思考的心,练字的时候,那真是事半功倍,想不进步都难!
这个钢笔字练字入门的系列文章应该就暂时到这里了,大家可以留言反馈,有没有其他疑问需要解决的,我们后续根据情况,看看要不要在做个跟进。
hwsixqi
校验提示文案
seventhy
校验提示文案
装甲重拳
校验提示文案
舵手oneo
校验提示文案
毕以千
校验提示文案
嘬嘬木小次郎
校验提示文案
side6
校验提示文案
vimen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663917590
校验提示文案
瘦瘦SaySo
校验提示文案
瘦瘦SaySo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663917590
校验提示文案
vimen
校验提示文案
side6
校验提示文案
嘬嘬木小次郎
校验提示文案
seventhy
校验提示文案
毕以千
校验提示文案
舵手oneo
校验提示文案
装甲重拳
校验提示文案
hwsixqi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