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扫地小佣人的和谐相处——新添米家扫地机器人1S
前言
本来只打算参加小米众测申请得金币的活动,没想到一份幸运误打误撞都砸向了我,让我能够有幸得到这次机会。自己有5台扫地机,现在住的房子用都是石头擦扫一体机,父母家里,新房地下室,单位办公室用的都是初代小米扫地机,新房楼上现在是用的那台被我称之为智障的360初代S6扫地机,如果有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了解一下,题外话,几次固件升级之后,软件方面360机器人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智障,不过硬件方面是无法改善了。
这次试用的是米家扫地机器人1S,官方售价1999。
因为不带擦地功能,看指标只是官方售价1499元的米家初代扫地机器人升级版,所以此次就不和石头以及360做对比了。
开箱
米家经典的牛皮纸盒,连外箱都没有,直接就发来了,配送是京东快递,看来张大妈是信任京东小哥啊
侧面商品参数,产品型号SDJQR03RR
内部包装不是特别紧凑,可能是附件少,不会产生结构变形和破损吧
充电底座,目测和1代一样,没什么区别,一会对比拍下看看
当当当当,产品真身出现了,白皙圆润的米家扫地机器人1S
细节
此次升级的米家1s扫地机从外观上看,更加圆润,去除了一些棱角,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上面增加了一个45°角上扬的摄像头,官方名称叫做“视觉传感器”
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识别门框,以达到划分不同空间的功能,从官方的介绍看到,这个摄像头采集都数据属于阅后即焚,不进行存储,保障隐私安全(不过,我就是试着想一下,如果有黑客攻入系统,控制了扫地机,就可以无限制的操控并全方位查看家里喽)
激光传感器,比较学术的叫法是LDS激光导航,这个我记得比较早应用的是在neato XV 扫地机上,那时候还得全靠海淘,路径规划比价格更高的irobot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惜那时候XV21的品控有些差,维修不方便
沿墙传感器,清扫的时候负责探测墙面距离
后侧为充电触点和排风散热孔
打开上盖内部布局清晰可见,并附带首次使用指南
尘盒透明亚克力材质,封装个人觉得还是挺严密的,拿出来没有抖落垃圾的现象
在尘盒上标注有滤网禁止水洗,这里所说的是赠送的那款滤网,使用完之后可以购买水洗滤网替换,大大节省使用成本
垃圾吸入口
对比
作为初代的升级版,我们对比一下两代产品在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以下图片由于米家初代扫地机已经在新房无人看管工作1年多,虽然擦了,也有些细节可能会引起不适
左侧初代,右侧1S,从正上方看,除了增加了一个“视觉传感器”和视觉上变窄的边框,没有其他区别
上面1S,下面初代,从后部看,散热孔数量变少,更加简洁
左侧初代,右侧1S。打开上盖,内部布局除了由于“视觉传感器”占位导致指示灯位置不同,其他一切没变
上图为1S,下图为初代。LDS激光导航,从外观看,没有任何不同,从官网介绍的指标看,硬件标准也没有改变
左侧初代,右侧1S。底部布局,没有任何不同
再看看耗材的使用。上面为初代,下面为1S,没有任何不同
滤网我用了一个之前囤的可水洗滤网做个对比,完全可以替换
左侧1s附带的普通滤网,右侧是自己购买的可水洗滤网,区别在于普通滤网上带了一层纱网
滚刷我也是用了一个新的滚刷替代展示,两代滚刷没有任何不同,可以通用
上图初代,下图1s,尘盒仓完全相同结构,可以兼容尘盒
上图初代,下图1s。在按钮部分,初代修长一些,1s更短一些,提示灯文字Reset被换成了中文重置
上图1s,下图初代。充电底座完全相同,但是在标签型号上,初代标识“CDZ01RR”,1s的标识为“CDZ05RR”,额定功率都是55w
并且,实际测试,初代充电底座可以被1S使用,并且自动返回充电底座充电
APP使用以及黑科技
扫地机的使用还是很方便的,下载米家APP,添加设备,因为里面小米产品太多,可以搜索扫地机关键字后选择米家扫地机1S,添加网络信息,命名设备名称,就完成了
首次使用之前,我强烈建议大家先进入机器人设置——将地图保存模式选项打开,这样才能开启新功能黑科技的。
首次拿到的米家1s扫地机剩余电量是50%,建议充电完成后再使用,毕竟20%电量就回充了。主菜单上部显示清扫面积、电量和清扫用时。
下面菜单可以上滑,四种清扫模式选择安静、标准、强力、全速,还有定时和各种语音模式选择。如果你开启里地图保存模式,并且完成一次清扫记录,那么就会多出两个新的菜单,就是虚拟墙/禁区,分区编辑
用过初代米家扫地机和石头一代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想要扫地机不去哪个区域,需要购买虚拟墙磁条进行分割,即提高了成本,也不是很美观,虽然之前吐槽360的扫地机,不过我对地图禁区这个功能还是很认可的,现在,小米1S除了禁区还新增了虚拟墙的设置,值得赞一个
在分区编辑中,可以选择不同颜色都区块进行命名,方便呼唤小爱同学进行分区清扫
分区的合并和分割,就是将不同或者相同颜色都区块进行合并或者分割,如图所示,我上面主卧和衣帽间虽然有个门,但是我可以将他们视为同一个房间,进行合并
这样分区之后,如果你有小爱同学或者语音助手,只要呼叫小爱同学,让扫地机去打扫某一个房间,我们的清洁工就会乖乖的去了哦
实践操作
在扫地机清扫工作中,家中有楼梯都用户都比较担心扫地机会顺着楼梯下去,不太放心,这里,我用了一张1.4米*0.65米的桌面做下悬崖测试,可以看下视频,24倍速,不耽误时间
视频可见,在如此狭小都空间,扫地机来来回回,也没掉下去,传感器还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在看宣传资料都时候,我以为扫地机升级都不会去撞着试探障碍物,原来是我想多了,可以看到,在扫描前方障碍物之后虽然有明显都减速,不过还是会以碰撞来试探下一步路线,好在这次的外观改变减少了碰撞面积
因为地面每天都有机器人在清扫,很干净,所以我特意带了大米和小米两种规格的物品作为清扫目标测试
为了方便测试,把茶室的凳子搬过来,围成一个大约1.5-1.8平方米的空间清扫,因为茶室凳带底边,扫地机跑不出去
中间位置撒上两排清扫目标,还算明显
清扫视频如下,此视频为加速视频,实际大约3分钟左右,扫地机清扫完成,由于并没有放充电底座在里面,所以手动停机。
整体的清扫效果还是很不错,清扫过程中有部分米粒被边刷弹出,做最后检查的时候,发现还有不到10粒的米没有被清扫干净,应该是反复被边刷弹射,导致清扫不彻底。
此次清扫目标几乎全部装进了尘盒内
清扫时间与电量
这两代的电池都是标称5200mAh,没有什么区别
由于我新房的网络非常差,所以在录屏轨迹时候卡在一个没有网的地方不再动弹,没有办法视频或者动图展示给大家,不过同一个楼层,户型,都是用全速清扫模式,我将初代和1S的清扫后轨迹图做了对比,如图可见,清扫地面面积为70㎡,时间上初代69分钟,1S为68分钟,预估房屋面积初代为148㎡,1S为149㎡,我家这层的建筑面积为126㎡,墙内实际面积为91㎡(验房师当时测量的),现在减去一个卫生间进不去,还有两个柜子,几个床脚,也差不多了,我觉得这个运算公式应该是一般家庭平均床,沙发,柜子等遮挡物的面积比例。
关于电量的使用,我也在回充之后截图做了一下对比,图片中可以看到,回充后初代剩余电量48%,1S的电量47%,基本没有什么差距,不过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电池损耗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这个初代已经在地下室服役了1年了
顺便上一张360的那个扫地机地图,这个平时就在这一层服役的,所以清扫面积是一样的,清扫面积71㎡,清扫时间85分钟,预估面积144㎡。从不到70分钟和85分钟的时间上可以看出效率,而这个360每次清扫都要回去充一次电再清扫,可以看出电量如何。
总结
新一代的米家扫地机1S,给我带来的惊喜还是很多的,优点如下
提供了地图保存模式,初代机器每次清扫都会重建地图
视觉传感器的应用,可以自动划分房间
电量十足,吸力强大
虚拟墙/禁区的应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美观程度,更加方便操作
与初代和石头等扫地机器人通用耗材,降低使用成本(吐槽一下大疆这个卖耗材的,基本就没啥通用的)
清洁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底部结构与初代相同,可以自己动手改造抹布/静电布功能(首富家搜)
缺点呢,也不是没有
指导价格有点高,不过后期我相信会有1799甚至1599的好价
和初代一样,有一些轻滑的颗粒会被边刷打到清扫过的地方,从而没被清扫到,如果你是每天定时清扫可以忽略,如果是深度清扫,建议2次以上的清扫会更干净的

谢谢。家里初代的充电座坏掉,准备咸鱼一个1S的原装座顶上。
通用,连t4的都能用
请问作者,麻烦帮试试看初代米家可以正常使用1S的充电座不?感谢。
我也是360s6换了1S,总体来说数字家的还算合格,就是行进减速有问题,时不时的因为减速不及问题进禁区导致出不来。
没看出来呢,但是如果固定位置的,s1还是挺好
请问下。1S比1撞墙撞各种腿,规划上面要智能些吗?
设定智能关键,比如我上提鹿客Q2锁布防,自动关联扫地机开始清扫
我就想知道你在米家app智能场景可以添加1s么?我的1s没法,难道是我操作不对,1s固件和米家app都是最新版本,不能添加场景,那这1s就不是智能扫地机了,
多牛多牛irobot宣传的其实更多。什么两万种场景脱困,生物仿生学算法等等(其实就是无头苍蝇乱撞)。早期基本确立了扫地机的大的工作框架不假,因此也在多项专利上给后来者树了不少障碍。但当年neato刚出来激光算法的时候irobot还在随机中靠品质扛了好几年,要不是neato的品控实在是害人,irobot的霸主地位还真不好说。后来7500万美金收购了evolution公司以后irobot公司直接拿了mint系列产品改了名字才算有了陀螺规划算法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又过了好久才逐步开发出了现在的视觉纠偏的9系产品,9系被遮住摄像头以后基本就是evolution的产品走法。irobot的优势地位明显得益于先发优势,尤其是在国外,但因为价值网络的原因被锁死在高价上,只能不断推出更高价的产品,低价低能的好多年前的产品跟国内产品比起来实在没啥竞争力。irobot愿意在机械结构用料上花钱成就了它的好品质和好长时间的好口碑,但技术方面真的没有想象中有那么大的优势,不然这几年也就不会被国内品牌挤得成了奢侈品,靠推出日立品牌好多年前的垃圾集中回收方案来拉高产品价格,最近出的换了D型的外观的机器在算法中其实也不会有什么质的飞跃。扫地机产品的技术并没到高精尖无人区的程度,因为国外开源代码的慷慨国内国外公司发展的水平相差也没那么大,所以不用妄自菲薄。扫地机产品本就该是个大众消费品,国内公司怎么宣传其实真的重要吗,最终给老百姓的价格不是最说明问题吗,做大家能用的起的产品不是挺好吗?
既然是各有优点,你去看看国内这些厂商怎么在宣传自己激光导航多多牛*,本来就是一个低门槛技术被吹的独家宇宙级别技术一样。至少现在在扫地机器人这块,irobot等企业还处于优势地位,再说市场也不只有中国市场。算法这块人家研究了多少年,国内的企业才多少年,谦虚点好。
您有兴趣测试一下我们为米家1和1S专门设计的水箱拖地配件吗?120ml水量,无损安装。
首先视觉和激光在扫地机上应用时到底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扫地机工作的场景几乎可以抽象为一个平面,所以扫地机的工作其实是在针对这个抽象平面进行全覆盖。irobot采用的是利用图像方法记录场景内物体的特征反向推算自身在场景中的位置,旋转激光更直接一些,不断测量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反向推算自身在场景中的位置。两种方法都有相对应的开源代码,国内也都有相应产品推出,只是您可能还没注意到国产的视觉产品,(另外朝天摄像其实也是一样为了推算自身位置),所以谁高谁低并没那么清晰。回到扫地的场景,两者各有优缺点,旋转激光需要突出,视觉需要场景有特征,容易受到光线变化影响。两种技术都并非无人区,在这些方面国内公司并没那么不堪,以现在的扫地机市场格局看irobot的位置其实反而是有些危险的。
6000多万的房子
没说您胡说八道,咱就是交流,只不过从普通用户感官上,激光导航要比完全视觉导航的老款规划的清爽,有规律,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也有可能高端视觉导航成本高不容易应用吧。当年从irobot用到neato,那种规划惊艳了我,两台乱撞的irobot对比太明显,所以从此绝缘了视觉导航
那个不是乱撞,真的。你这两款型号都比较老了,从导航来说,irobot使用的视觉导航真的行业内现阶段最高级的技术了,激光导航现在真的不成熟,但是这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国内厂家现在清一色都是激光导航的。也许激光导航未来会很厉害,就像我们觉得电动车会是未来一样,但是现在激光导航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不断的用激光去测距,在计算出一幅图来,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这种计算实际上很可能会发生错误,为什么小米二代要加个视觉反应的装置,因为激光导航现在本质上是二维图形,现阶段视觉导航在技术实力上比激光导航高一大截。你随便去查点资料就知道我不是胡说八道。
不是啊,我是从实用角度讲的,irobot我用过两款,528和790,都是乱撞没有规划的,从时间,效率,清洁度都不如小米。我也说了,同时期neato就出了激光导航,效率高了不少,是实测过的啊
我并不是想抬扛,我就指出一点,你说激光导航比较高端、路线规划的更好,比irobot那种好不少。但是其实irobot一直使用的是视觉导航,这是一种更成熟的技术,我并不是说激光导航不好,现在国内的这些品牌用的都是激光导航,但是这东西现在并不成熟,技术还很浅层,所以能被很多新兴公司所掌握,类比的话就像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差别。如有冒犯,请多体谅。
148一个小米就够了,主要它不带自动上下楼梯功能,要不不用好几个的
那个…哪怕是智障360也就算出了6500万吧
所以我选择了小米
我赞同,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没写技术的变革,只是通过直观的数据对比列明了两代的差距顺带和其他产品对比了清扫时间和电池电量差距,不知道写的部分还有哪些不太合适?您指出来,评论区咱们交流
哪款都一样,我家也是女主长发比较多,初代,1s和石头表现一样,都能清理干净,只要定期清理滚轮就行
我觉得作为一个门外汉,写下产品使用体验就好了,应该着重点在于使用过程中碰到的一些细节问题。而不是去写这个机器人用了啥技术,跟某某比好一截这种专业性信息,因为在内行人看来,你就是胡说八道而已,你只明白一个名词而根本不知道这个名词后面所代表的技术倒是是个什么玩意。
地上头发多的,要选哪一款好些
neato国内售后真的不是一般的差
我跟一个亿万富豪用一样的扫地机器人
148方就用两个,我看来得再买3个
,排成队列一起上
顺便说一下,不要用它去打扫粉尘类的房间,比如刚装修完的屋子,一两次就会发现悬崖传感器进灰的,然后就各种提示悬崖传感器故障
好的 感觉可以省下一点钱了
初代,1s,石头三款通用,其他我没有所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