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比”了好几天,再次一本正经的做了安吉白茶的测评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秉持独立的观点,客观公正,没有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请各位放心。
关于安吉白茶,已经做过一次测评,上期测评是因为闹了茶荒,等不及新茶上市,先置购了一点18年的安吉白茶。这次是因为前段时间新茶上市,就置购了一批新茶,绿茶还是新鲜的好,当然,像我这样抠门的人,旧茶是绝对不能浪费的。
绿茶的保质期最短,怕陈化。陈化后失去了绿茶清香、鲜爽的特征,也就没什么品饮价值了。所以,绿茶对于保存的环境尤其讲究,冰箱是最好的保存地点,冷冻层最好,其次是冷藏层,放冰箱的时候要注意,茶叶一定要密封!茶叶的吸附力超强,吸湿吸异味,相信大家也不想喝到带有剩菜味的茶叶,恶心想吐还心疼。放在冷冻层的绿茶可以保存超长时间,存放一年以上完全没问题。取出时茶叶的温度很低,香气会被“冻住”,需要在室温下进行“干醒”,等茶叶恢复常温即可。
绿茶包装上的产品参数中,保质期大致为18个月。其实茶叶是没有准确保质期的,放在恶劣的环境里,不到一个月茶叶都能变质。包装上标有的保质期,是因为我国《食品法》的规定。
好了,回归正题,这次置购的新茶是“茶二叔”的明前特级安吉白茶,我用上一期的存货再做一期对比。好了,下列测评以实拍照片为主,正篇开始,上一期的存货照片。
首先是快递的包装,正常的纸箱,茶叶由气泡膜包裹,没有别的出奇之点。白色罐子是明前特级安吉白茶。黄色罐子是黄金芽,安吉白茶的另一个品种,但没有做对比的茶叶,所以本篇就不多说了。
铁罐子瘪了,根据破损的地方来看,不是快递暴力运输,是朝里面的那一面受到凹进去了,靠着箱子的外侧完好。所以,这个盒子应该本就是坏的。虽然是自己喝,不是送人,但外形破损,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差。
铁盒上的产品信息,我看到茶中奇葩这四个字愣了一下,哈哈哈,奇葩这个词用于形容茶叶,有种莫名的喜感。还有angel tea这个英文名字,“天使茶”?至于别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商和委托生产商,这样子看,应该算是多了一个中间商。
银色内袋,密封很好,无漏气情况。内袋背面贴有准确的信息,茶叶为明前特级B。
干茶的碎茶、茶渣很少,外形大小较为均整。但我比较诧异的是,茶的香气不像新茶,跟从冰箱里取出的旧茶香气有点像,香气并不高扬清新,而是有点沉闷的感觉,感觉应该是18年陈茶,虽然保存得很好,但是与新茶的香气差距太大。
询问了老茶友,得知今年安吉白茶的头采茶3月27日采摘,明前特级的安吉白茶在4月3日左右采摘。茶叶的采摘时间不准确,但根据生长情况和天气,也能得知大致的采摘时间。茶树的生长情况会受到天气和气温影响,今年的气温相比往年略低,所以采摘时间比去年晚。如果恰巧遇到下雨,那当天不会采茶,雨天采摘的茶含水量过高,成茶后品质略差。
明前头采的安吉白茶价格有点高,就不蹭热闹了。之前置购的是“安吉承茗茶场”的明前特级安吉白茶,等级相同。这次也准备在这家店置购,但被告知明前特级要在4月5日左右发货,奈何自己心太急,置购得过早,也怨不得别人。
于是,在“茶二叔”置购这批茶是3月30日买的,购茶时客服明确告知是新茶,结果到手是18年的茶。太失望了,既然已经拆封,也计划写篇测评,所以就坚持写完吧。我把之前没喝完的18年安吉白茶拿出来做下对比,虽然都已经是旧茶,但保存的程度还不错,算得上新鲜。
等把上次明前等级的茶喝完,就换雨前等级的茶了,权当是消费降级吧。
两个牌子明前茶的对比图片,ps:茶叶没有直接倒在桌子上,下面垫了一张A4白纸。
照片中很明显,从茶色上来看,A茶的色泽更亮,更嫩绿一些,看起来新鲜度强。B茶的色泽较暗沉,偏墨绿色,新鲜度看起来较差。两者的香味也有少许区别,因为时间长,茶有些陈,所以茶的香气偏淡,区别不是太明显。
A茶与B茶的外形,两款茶的大小均整度都不错,也都没有较多的碎茶,仔细相比之下,B边茶的茶梗更长一些,也就是A茶的嫩度更好。
冲泡之后再说。冲泡后,茶的香气飘出,两款茶的香气均不高扬,因为是18年茶的缘故,茶香有所散失。A边茶偏向兰花香,清新明朗,B边茶则偏向豆香,较低沉较浓。
茶汤的颜色相差无几,清澈透亮。透过茶汤看叶底,也能看出A茶总体茶梗较短,B茶更长一些。两款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都差不多。
A茶细节照片:
B茶的细节照片:
总结一下,从细节照片来看,A茶更嫩,茶梗短,叶片小,白度较好。B茶的茶梗长,叶片较大,白度也不差。
两款茶都有一些被灼烧的痕迹,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茶叶在高温工序中,会有一些被灼烧,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数量过多,过于明显,应归于次茶行列。就像炒菜一样,总有一点炒糊的地方。
真实看法,我乃是有情有义有理取闹之人。
关于茶叶的滋味和口感,我主观描述一下,朋友们可以酌情参考。A茶的鲜爽度尚可,茶汤中融有淡兰花香,无苦涩之味,口感较厚。相比之下,B茶的鲜爽滋味较弱,茶汤中融有豆香,细品之下,微苦涩,口感尚可。
第二次冲泡,两款茶的滋味均下降。第三次冲泡,两款茶的滋味下降严重。不过也很正常,明前茶品的是鲜爽滋味,耐泡度并不高。所有茶种的明前等级,都是二泡后滋味口感大幅下降。相较于明前茶,雨前茶的耐泡度更好,物质含量更丰富是主要原因,雨前茶可以冲泡至三泡。雨前茶的确最适合日常饮用。
最后简单看看叶底。从色泽上看,两款的白度、亮度都不错,有光泽。从外形可以明显看出,A茶更短,芽头更尖,叶片更小。B茶反之,茶梗较长,叶片较大。
综合判断,A茶(安吉承茗茶场)与B茶(茶二叔)两款茶均是明前特级安吉白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比茶叶的外形、香气、滋味、口感、叶底,A茶更好一些。而B茶,以陈茶充当新茶的做法,着实让人反感,不过测评中的都是客观评价,并没有受此影响,产生主观偏差。
本篇测评关于香气、滋味、口感部分的描述,主观性较强,大家可作为简单参考,众口难调,茶叶适口为珍,我所说的仅代表自己的感觉,不代表朋友们的想法。
文中的图片均为真实拍摄,拍摄水平有限,希望大家不要苛责,点个赞吧。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大葱战将
校验提示文案
水滴之心
校验提示文案
水滴之心
校验提示文案
大葱战将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