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政策:3000字长文详细解读
创作立场声明:有操守有理想的90后/懂实务讲实话的保险人
这是一篇纯科普文。讲一讲跟我们息息相关,但很多人都不会关注的社保养老金。
每个月公司为我们缴纳的「五险一金」,到底有多少用于养老储备?
等我们退休了,每个月到底可以领多少「退休金」?
精算师们说「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这是对制度理解不到位」,到底谁对谁错?
看完这篇文章,这些问题你就都能豁然开朗。
为了便于阅读,一共分成4个小节。
养老保险,谁来交,谁来管?
养老保险怎么交?
养老保险怎么领?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1. 养老保险,谁来交,谁来管?
谁来交?
按政策的说法是「覆盖人群」。翻译一下,即两类人:城镇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城镇企业职工很好理解,就是大部分干全职工作的上班族。这类人,按法律规定,是必须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
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户,兼职人员以及其他的灵活就业人员等。这类人,可以自愿参与缴纳社保养老保险。
谁来管?
官方说法是「统筹层面」。具体是:省级统筹,各自制定细则并管理「统筹基金」。翻译一下,即由每个省份的「有关部门」来管。
也就是说,在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同一个省执行的具体规定和待遇水平,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省份之间有差异,甚至可能在待遇上有很大差距。
有人可能会问了,统筹基金怎么运营?其实笔者没有做太精确的求证,通常的说法是存一部分到银行里,另外交一部分给公募基金打理。不过探究这个问题意义不大,社保基金有国家背书,安全性肯定有保障。
2.养老保险怎么交?
先看图。
先说职工养老保险。是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用人单位按照缴费基数的19%缴纳,交的钱进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缴纳,交的钱进入个人账户。
缴费基数怎么算?
——理论上是上年度个人月平均工资。
但很多情况下,不等于实际平均工资。为什么呢?
首先是政策上的。
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你所在地区上年度平均月薪5000元,而你本人月薪2万元,按照政策,缴费基数上限是5000的300%,即1.5万元,也就是说,你的缴费基数是1.5万元。反之,如果你月薪只有2000元,按照政策规定的下限5000的60%,即3000元,你的缴费基数也就是3000元。如果你月薪1万,恰好落在这个区间,所以你当然就按1万为基数来缴纳。
但是,单位一定会按1万的基数给你缴纳吗?国企、事业单位估计可以,私企就不好说了。
再来说灵活就业人员。这个就比较简单,钱肯定是自己掏。按规定,这类人的缴费基数,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是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3.养老保险怎么领?
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按照制度,要分为「老人、中人、新人」。2014年10月1日我们国家实施了新的养老保险政策(简称养老保险改革),把这个时间之前退休的划分为「老人」,这部分退休人员当然以前咋领现在就咋领。在此之后参加工作的划分为「新人」,介于之间的划分为「中人」。
今天我们只讲「新人」怎么领。依然先上图。
职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就是从统筹账户中领的钱。具体公式见上图。
领取的多少,跟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缴费的时候按交费时的社平工资交,领钱的时候当然也跟领取时的社平工资挂钩。
第二个因素:个人系数(差异减半)
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看前面的例子。
如果你按300%为基数缴费,那么你的个人指数就是3;
如果你按60%为基数缴费,那么你的个人指数就是0.6;
如果你按100%为基准缴费,那么你的个人指数就是1。
以此类推,150%对应1.5,160%对应1.6……
当然这个比例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人工资会变动,社平工资也会变动。到了退休的时候,会计算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个人系数。
差异减半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个人指数要与社平工资拉平。
比如,你的个人系数是3,则差异减半为(3+1)÷2=2;
同样,个人系数是0.6,则减半为(0.6+1)÷2=0.8。
所以,养老金「劫富济贫」的特性就体现出来了。(医保也是类似道理)
第三个因素:缴费年限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交的多当然就领的多。
比如,缴费30年,计算的时候就乘以30%;缴费20年,计算的时候就乘以20%。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未缴满15年,统筹账户就清零,意味着从前交的钱大头都没有,只有个人账户里的小头可以领。(少部分地区对缴费年限要求更高,以所在省份政策为准)
除此之外,统筹基金的钱是活多久领多久,获得越久领的越多。
另外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需要注意,如果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大部分的钱进了统筹账户,并不属于自己。领取多少、能领多少年,都是个未知数。建议考虑清楚再选择。
总之,统筹基金的特点是:
1. 年轻人养老年人
2. 交钱多的补贴交钱少的
3. 寿命短的补贴寿命长的
再来说个人账户的领取。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从个人账户中领的钱。
每月领取金额=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总额很好理解,就是这么多年交的钱,再加上投资收益,最终的总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来定的。有一个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如下。
举个例子,假如你月薪1万,每月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工作30年。等60岁退休时,账户总额10000*0.08*12*30=288000,计发月数139,则个人账户每月领取288000/139=2071。当然算上账户增值,领的肯定比这多。
如果139个月以后还活着怎么办?依然可以继续领。且跟统筹账户不同的是,如果139个月之前提前退场,也是可以当做遗产一次性继承的。
4.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关注养老话题的朋友一定会经常见到一个名词:养老金替代率。
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呢?公式很简单: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退休前的收入。
它具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是用来衡量购买力的一个指标,进一步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养老水平。
世界银行组织说:要想保证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下降,建议养老金替代率不低于70%;
国际劳工组织说:养老金替代率不应低于55%(国际警戒线),这也是社会保障最低标准。
注意,这个指标就是单纯钱和钱的对比,已经不用考虑通胀因素了。
我们国家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究竟是多少呢?找不到确定的答案,有说60%的,也有说40%多的,甚至有说不到20%的。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粗略的计算一下。
假设社平工资一直不变,且你的个人工资一直等于社平工资,你工作了30年,到60岁退休。这是最理想最简单的模型了,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你退休时的养老金=30%社平工资+20.7%个人工资。
由于你的个人工资=社平工资,所以你的养老金替代率=50.7%。
我们用公式展示一下。
假设一下,如果缴费不是30年,而是20年,或者公司一直按照低于实际工资水平缴纳的,再者你是上面提到的劫富济贫的对象,那么这个值还要降低。(分母不变,分子变小)
所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即买菜做饭、公交出行,无法支撑医疗、护理问题,更不要说活出自我、财富传承了。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或者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提早适当地规划养老?篇幅有限,下一次我们接着聊。
如果你还有其它保险相关问题,如,产品咨询/家庭方案/养老规划,等等。均可在评论区留言与笔者交流、探讨。

小型养猪厂确实很污染环境,你没看过养猪吧
你觉得猪是怎么对环保产生威胁的?
不是借口是之前的猪肉太便宜,猪瘟,蓝耳病,不报道,你也不知道,环保问题是最大的事儿,小的养猪场都被关闭了,所以真的没有猪了
所以大米不敢涨价,就涨猪肉,还要找各种借口,养猪的说亏损严重,买猪肉的说太贵买不起,可以想象中间的去哪了
三线城市,人均三四千工资吧,每年多缴一年社保,退休工资约涨一百元。就是工作三十年的,退休工资三千元左右。每年缴保险在职的5000左右,失业自己交的7000多(且每年多一点)。
结论是:作好一颗韭菜就好了
移不动的只能乖乖作韭菜
作为灵活就业的我也是担心这个,自己放着只会贬值,倒不如交了社保,就当存钱了
被关小黑屋好几天……来说一句,这篇帖子就是一篇纯科普,让感兴趣的人有一个了解的途径,给没有意识的人一点启发。这个事情是没有任何讨论余地的,仅此而已。
个人账户20%,还有统筹账户30%呢
加个前提的话也还行,反正这玩意带点富帮穷意思,尽点社会责任,不过也是强制的,算来算去也没啥用
主要是绑定医保,对个体来说也不得不交,除非你有自信年老了不生大病
你这么说倒还凑合,反正社保也算是为了社会公平吧,富得补贴穷的,也算是尽点责任,交就交吧,不想了,反正也是强制的
你搜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不是混淆概念,而是设置的条件。毕竟每个人的工资是不一样的,取平均值就是社平工资。
如果工资收入高于社平工资,要更长时间回本;低于社平工资,更少时间回本。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你混淆概念了吧,交的时候是自己税前工资的0.28,不是社平的
能给个网址么?没搜到呀
完蛋,评论被大妈吃了😁
一个月交700多..真是神经了
国家社保公共平台可以测算养老待遇,不一定很准,好奇的可以试一下
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年报纸上怎么写,后来又怎么写。
也难怪小岛人民反应这么强烈。。。
标准的借新还旧,不如买外币和黄金,最好的自救办法是移民
养老金替代率中的例子计算看不懂,对照个人领用月份下面的例子,月薪10000的人退休拿2000多,那是不是20%???
你就理解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了
养老税~高度概括
是吧,你看你看说多了吧
哈哈,评论都被删了
都得快饿死了,反正都那样了
研究这个太早。每年都在调整政策,等你退休的时候,政策早就变了。比如以前农业用地是不能流转的。现在就可以了。没什么不能改的。你现在只要认真交钱就可以了。几十年之后拿钱的时候。哈哈哈,相信政府就可以。别太理智了。
你的算法有问题。
先设置一下条件,60岁退休,交30年养老保险,工资等于社平工资,个人交8%,单位交20%(这个今年基本都降了,我们这里今年改为16%了),个人户利率等于社平工资增长率(目前大多数地区的计算方法)。
单位交的部分如果不交的话,增长率设置为等于社平工资增长率(实际上,如果发到个人手,个人投资很难达到这么高。单位投资的话,不确定性很大,也许高,也许低,也许血本无归)。
根据以上条件,每个月交到养老保险的共计为社平工资的28%;
交30年为社平工资的100.8倍;
每月约领社平工资的50.7%;
回本约需199个月,差不多16年半;
所以活到76-77岁回本。
虽然你算得不对,但是还是要活得超过平均寿命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