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灯!RGB风冷散热小试
之前给老爷机装水冷,你们说我机关枪打蚊子。这次重新换个风冷算门当户对了叭~~~~我这个AMD 760k的cpu发热比较大,所以选了个4热管的散热,还是带RGB灯效的!老爷机归老爷机,配置不行灯效凑嘛~~~来个亲戚朋友好歹能撑撑门面!▼
看看今天主角儿乔思伯CR-1000GT幻彩版,5vARGB的支持神光同步,比那种普通的RGB灯效好看多了。就是这包装盒太不好看了,RGB版本的好歹盒子配色多一点嘛!▼
包装盒厚度也一般,一看就是为了节约成本。不过顶部的灯盖贴了保护膜,还算良心。▼
包装盒虽然土了点,但是散热器本体的颜值还是相当不错滴。块头不小158mm(高)*76mm(宽)*128mm(长),建议机箱宽度大于180mm。▼
风扇尺寸120mm*120MM*25MM,支持PWM智能温控。▼
头顶的灯罩才是灵魂啊,没了这个颜值立马掉一个档次!▼
风扇是钢丝卡扣固定的,理论上可以搭载双风扇。但是如果要RGB灯效的话只能支持单风扇,灯控接口就一个。▼
扣具接口兼容Intel LGA 1151;AMD AM4;AMD AM3/FM2,他家扣具就这点好,简洁明了安装方便。那个小盒子是我自己买的灯效控制器,我主板没5v接口用来手动调节灯效的。▼
废话不多说,拆开看看做工如何。四根纯铜热管外径6mm,也许是厂家对铜管的纯度非常有信心,热管并没有镀镍。▼
四根U型热管采用穿FIN工艺交错插入鳍片群,这样可以更好的吸收热量,传递到每一片散热鳍片上。▼
鳍片之间则采用扣FIN工艺结合,一来可以加固鳍片,二来可以有效防止漏风。▼
风扇反面没标参数,实际使用不是很吵。包装盒上给的参数是风扇转速(RPM)700RPM-1800RPM±10%,噪音dB(A)20.55-37.2Dba。▼
三个灯罩位有一定的DIY空间,可以拆卸!可以开模搞其他造型,这个等我有时间琢磨琢磨~~~~~▼
你看,拿掉顶盖颜值是不是掉了一大截~~~热管另一端外露长度稍短,未能与顶部鳍片完整接触,有点小遗憾。▼
不过底座的热管弯折处理的不错,无明显褶皱。底座采用了热管直触技术与鳍片的贴合也非常紧密。▼
上主板之前先把固定杆装好,什么平台就装什么类型的杆子。▼
硅脂用的CTG-2,什么纳米不导电配方,导热效率高达多少多少~~咱也不懂这个,我就觉得这个包装挺唬人的,跟个手电筒似的拿手里老重了。▼
乔大伯的扣具算一如既往的省心,螺丝拧拧就行了。我是比较反感那种下压式的扣具,安装贼麻烦。为了更好的测试散热器性能,CPU选用发热较大的AMD 速龙II X4 760K进行测试。主板来自技嘉的A85X系列,ATX板型。▼
散热器大小正合适不会挡内存,可以兼容大部分中塔全塔机箱。▼
散热器颜值和机箱还是比较搭的。▼
点亮看看效果,有那么点意思了。有灯就是不一样哦~~~~▼
近距离几乎听不到风扇的声音,这种温控风扇待机情况下基本不用担心噪音。▼
也许是年纪大了还是觉着单色灯顺眼~~~~▼
这散热灯光亮度非常不错,灯光模式多到数不过来。反正就是各种闪各种骚,上年纪了吃不消这些~~~~~~▼
进游戏跑了一圈,散热效果完全够用了。cpu温度满载也就58度左右,噪音基本维持在63db的样子,要说游戏满载很安静那纯属瞎扯蛋,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
整体做工不错,四根U型热管,能够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760K这种高发热的CPU,满载温度基本维持在58℃左右。ARGB灯效是最大亮点,各种灯光各种闪。亮度和灯光模式匹配的非常完美,也许是RGB有神秘加成,玩了几盘上单奶妈都是MVP~~~~。最后再吐槽下包装盒,也太单调了叭!RGB的散热弄个彩色包装不行吗?▼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