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聊保障 篇九十一:能返几十万的消费型重疾险
很多人配置保单的时候都希望,有病赔钱,没病的话,也能拿回一笔钱。
不然,好像自己就亏了。
返还型的产品,也成了大家的首选。
你知道吗,消费型的重疾险,也是能返钱的 。
能返的钱,就是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也叫“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
用二师姐的大白话说,就是我们退保时,能拿回来的钱。保单现金价值也有个计算公式
简化一下就是:保单的现金价值 =已缴的保费 - 保险公司管理费用-佣金-风险保费+剩余保费所生利息也就是说,我们交的保费,扣掉各种成本后,剩下的就是现金价值。看到这个公式
很多人要头疼了。其实啊,现金价值并不需要自己慢慢的去算
投保成功后,保单附带的就有现金价值表。这是健康保2.0,对应的现金价值表。
保单年度,就是你买下这份保单的时间,后面对应的是现金价值。可以看到投保52年后
现金价值达到最大;第66年,保单结束,现金价值清零。为了小伙伴们看得清楚
我也做了一个现金价值的折线图。
这是30岁时,投保50万保额的健康保2.0现金价值表。
我们看到,现金价值是先低——后高——到达顶峰——又快速下降——保障期结束变为0。
仔细看,你会发现前几年,现金价值非常低。
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都集中在投保前两年,如广告费,代理人的佣金等。
如果你退保了,这些成本肯定是要从你的保费里扣除的。
有的人要问了,如果买之前我就想知道现金价值有多少怎么办。
也有方法,可以咨询保险公司。到时会根据你的投保年龄、缴费期限、购买保额等,生成相应的现金价值表。
另外,想拿到最大的现金价值,要看准时间。
这是4款消费型重疾险,累交保费和现金价值的对比图。
30岁男,50万保额,保终身,30年交。投保的前10年现金价值都很低,尤其是前两年。
另外在整个30年的缴费期限内,现金价值都低于保费。在缴费完成5年后左右
4款产品的现金价值,终于都超过了累计所交的保费。
在保单第45~50年,也就是75岁~80岁,现金价值达到了最高峰。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退保,能拿到的钱是最多的。
当然,二师姐并不建议这个时候退保,因为这个年龄段也正是疾病的高风险期
选择退保并不理智。然后在95岁左右,现金价值开始低于所交保费,随后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
达尔文1号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现金价值始终在增长。
以50万保额为例,第70个保单年度,现金价值有42万多,接近保额了
;其他三款则是在保单第45年~50年,现金价值达到最大。
总的说来:前两年退保,现金价值并不多,这段时间退保损失会比较大。
想拿回现金价值,在两个时间拐点内才是最佳。一是,现金价值>所交保费的时间。
这时候退保,不会有损失。
二是,现金价值最大时,也就是峰顶时期。
二师姐也建议大家买保险前,要考虑清楚自己的需求;
买了如果觉得不合适,想要退保,也要计算,这个时候退保是不是划算。
那现金价值,我们要怎么才能拿到 。《保险法》有相关规定:
投保人通过退保,就可以拿回现金价值。
如果投保人和被保人是同一个人的
很多产品,都可以在官方公众号或官网上直接操作
拿回现金价值。投保人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人的:可以先申请变更投保人
再通过新的投保人完成退保。这一步很多产品都可以邮寄资料
完成变更,也非常方便。当然,现金价值的作用,并不止退保
还有其他作用。在二师姐看来,最有用的就是保单贷款了。保单贷款利率低
不查征信和流水。虽然贷款的额度,一般不能超过现金价值的80%。
但实在缺钱又缺爱的时候,还是不错的选择,能应应急。
另外,现金价值还可以用来费用垫付和减额交清。
二师姐敲个小黑板: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现金价值。
长期险,才有现金价值。如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寿险,定期重疾险,终身重疾险,长期意外险
两全险等。保险合同生效一年后,保单就开始有现金价值了。
短期险是没有现金价值的,如一年期的意外险、医疗险。不过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不带身故的消费型重疾险,也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现金价值
能弥补身故保障缺失的遗憾,算是锦上添花。现金价值和身故可以作为选择保险的一个参考
但还要以保障为主。今天先聊到这,有问题,我们留言区见。身体有些小毛病,不知道怎么投保的。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啦,关注二姐,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你科普保障生活,推荐最合适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