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钢笔 篇一:谈谈谈我理解的书法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
一、我是如何入坑(硬笔)书法的。
追溯到接触书法之初,那是我上大专时的事情了,为了上课不打瞌睡,我买来几本华夏万卷的字帖,作者是田英章老师,伴随着老师的讲课声,我在课桌上描红,渐渐的入了神,当时我以为只要我持之以恒的书写描红,我就能改善自己写字难看的状况,但慢慢的,当我写完四本、五本…… 以后还是没有改善时,我意识到描红并没有使我厚积而薄发,描红所带给我的成就感一直让我原地踏步没有前进。 我心灰了意冷了原来我终不是着块料,20岁后练字已经没有用了,我还是不练了吧。
那时我已经放弃,反正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上课不打瞌睡而已。但一时间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物,为打发上课时间我就拿着之前写完的字帖开始在笔记本上瞎写,我模仿行书的笔顺,一个字来回写,研究如何把字写的快一点,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在那一个星期里,行书的笔顺却是让我着了迷,在那之后我在提笔写字时发现和我之前的笔迹大相径庭,明显的好了很多,似乎误打误撞进入到了临摹的状态,从这开始,练字的大门对我不在是关闭的了,我好像迈进去了一只脚似的,我很高兴,之后我开始观察到书法的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我学习它们并且运用它们,这算是入了书法的坑。
二、我对书法审美的第一个阶段。
由于我入坑时对行书的笔顺特别着迷,我开始书写临摹行书,范本依然是田英章老师,当时我写字大概是这样子的
当时我就喜欢这类字,很花哨,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看,反正就是很潇洒。
但慢慢的我发现我审美疲劳了?我觉得和字帖上比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开始认真临摹田英章行书。
这样好像收敛了一点,当时我认为我写的已经比较好看了,这种字体曾经让我在当时自负了好一段时间,它很好看也使我很满意,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的字在结构上好像还有一点问题,我试图解决它,但是我发现用行书的方法行不通。
三、我审美的第二个阶段。
我听说学习楷书可以让自己的结构更加的稳固和清晰明了,于是我开始学习楷书,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华夏万卷以外的字帖,比如说《灵飞经》、《宣示表》、《九成宫醴泉铭》、文征明、赵孟頫、褚遂良等等一些字帖和人物,我选择了《九成宫》进行临摹,渐渐的我的字改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时期的我在锤炼自己对于笔的控制,结构的掌握,我要把它们写成和字帖上一模一样才行,同时我看了田蕴章的讲座,几乎每个字写的都一样,我记住他们的笔画形态,把每一个笔画都写成一种形状。
我当时是非常崇拜二田的,他们为书法的教育做出很大贡献,但网上出现了一些反对他们的声音,我寻找其原因,大概是说书法并不是印刷,他们不同于印刷的是书法里包含感情,出了书法作品的文本性质,字本身也需要释放感情。
带着懵懵懂懂的疑问,我开始尝试灵飞经,
之后临写文征明小楷,《宣示表》等一些有名的作品,写的多了我发现这些字帖能通过改变笔法,和结构,营造出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叫作品的气息。
我发现改变整个篇幅的气息,需要在笔法上下功夫,比如说转折时是圆角还是尖角,还是方角,写一横是切入入笔,还是顿笔入笔,这些都可以改变整个字给人的感受。
四、正确认识到了如何审美。
在之后我接触到了隶书,这种气息更是强烈了
原帖《礼器碑》苍劲有力,干练,法度森严,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威严的老者般。
临摹《曹全碑》曹全碑给我一种厚重温柔的感觉如同春风化雨大地包容的感觉
接触到隶书后我开始慢慢抽象一幅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和内涵。
这种表达有很多含义,比如寄托、蕴含、认识等等,不仅限于抽象。
这个阶段我认为组成一个字最基本的线条尤其关键,线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字的感觉,它可以曲折,也可以顺滑等等,但一定要写的有力量。
现在书法也被一部分人叫做线条艺术,通过线条的质量,抛开书法三要素,直接表达出作者想要释放的情感。
图为日本作家井上有一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作者在孤独和自我挣扎中锵锵而行的意味吗
书法在我眼中似乎越来越玄,我从最开始的追求形式上的潇洒,到笔法上的劲道,到结构、气息上的表达,再到线条上的释放,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接受到接受,从看不见到看得见,从之前只能欣赏妍美,到现在开始学习书法各种美“美”的形式,我不知道我到底是离书法到底是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说到底我也就是个入门选手。
后话:
上述都是九牛一毛。我想说的远远不止这几点,书法里面还有很多的门道,因为是手机码字不能畅所欲言。
其实我还想聊聊,笔的选用,墨的选用,工具的选择,字帖的选择。
我该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文解字,书法史,篆书,刻篆,国画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字体的演变,古今书法作者的分析,如何形成风格,格式,形式,以及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很多种种很多。
希望各位能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书法审美观,这种审美是长期建立的,应该多看看字帖,书法的妍美,巧拙都应该欣赏。
总之书法是个好玩儿的东西。
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我实在写不动了,格式、段落、错字、标点等有错误的地方,大家指出我有时间改。一晚上折腾这么多东西真累啊!
这个是我最近写的比较好玩的,文本加上字的表现我觉得像是一个古怪的吃货。

吧张牙舞爪的招式打磨的内敛,甚至看起来笨拙。却又,充斥着每个细节。
行书要有楷意 楷书要有隶意 隶书多有篆意 就像三丰问无忌还记得多少招数 全都忘了就练成了太极 楼主的字确实是越写越好了 其实越来越发现招数不重要 招势很重要 但是这个势却又是在不断打磨招的过程中体会到的 这大概就是书法的乐趣吧
完全不用在意练什么字帖,先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开始练,当你深入以后随着审美的提高自然会知道自己想练什么字帖,这篇短文只是大概阐述我自己的一个历程。您不用分那么清楚的。
能不能推荐一些从初学到熟练该练什么字帖的建议哪?不知道在什么阶段该练什么字帖。
wow,我们是指你和我吗?感觉被认同了!
开心阿!
那完全够了,现在大众普遍对书法的审美和认知都有偏差。我们这种就有点尴尬
猜错了,再猜 。
最后两个字用的极黑墨水
其实我写的可次了。
期待把你想表达的用笔写下来,再分享。看你的字是一种享受。
lz以后还是多说点心得 多发帖 对于我们这种门外人士来说 lz的帖子更好看
加油,快点入门。
在第一阶段瑟瑟发抖……
黑色的是,钢笔百利金m1000,借的同事的英雄墨水掺自来水。
全部同一只笔,零点七的中性笔,晨光的。
楼主用的什么笔?尤其是后面楷书,隶书的
硬笔书法研究到这个份上,着实不易。
感谢。我估计也就大概翻一下。没事儿的时候翻两页,这些够好几年了。
我也写了好久。都没感觉明显进步
行云流水笔生花,
超凡入圣字如龙。
这个过程已经很励志啦,由衷的佩服。咱们这种属于书法学习上的交流哈,所以都应该多发言呢。我们入门的话推荐《各种书体源流浅说》《中华书法史》《中国书法简史》或者中国书法史七卷本,学术研究的话推荐我老师的《中国书法史新论》《书法史求真录》,《现代书法论文选》,工具书就是《历代书法论文选》,《书林藻鉴》等等。虽然列举的不多,但是够看上一阵子了。
你说的我又惭愧了,明天开始继续练田英章
哈哈哈,我是故意的。期待大作上榜~字如其人,真的很重要~
是啊,我们都差的还远呢。
我现在大概在第二阶段,字迹已经比以前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我沾沾自喜到觉得自己已经练成了,看起来还是要继续临贴,查的还远呢
哈哈,我知道自己写的稀烂,但是我懒,懒得找素材,自己写的还方便点,直观点。兄弟谢谢你打击我。
老铁,继续努力吧。兄弟不是打击你,进步空间还很大~
emmmmmm,真的是这样唉,以后我绝对少说话。能不能推荐个书看看。您研究领域的
看了下评论,各位把书法搞得太复杂啦。我从小学习兴趣班,高中去北京集训,书法本科硕士已经毕业……<当然只研究毛笔书法技法和理论),其实书法说白了就是笔法和线条,提按中蕴含着无穷的变化,通俗来说就是对毛笔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及个人性情的结合
是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