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精髓是什么?居家生活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老李是我们公司上个月销冠,今天搬了奖拿了800块钱,很开心。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老王看热闹喊他叫我们吃饭,那这肯定说走就走,下班之后直接杀到他家去了,推开家门发现大概是这样的:
上个月我们大家去老李家吃肉的时候,他家大概是这样的:
同样的社畜同样的砖,同样的房子差不多的户型,可为什么老王家看上去仿佛叙利亚战斗现场?车间里几个老哥讨论下来总结出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购物量明显超出房子的收纳力
看看上面的客厅,是不是让人很抓狂?目测不到10㎡的客厅里,乱糟糟的沙发上铺满十几件衣服,地板上丢了七零八落地的纸张,茶几上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就问,如果你女朋友把家弄成这样,你还愿意回家吗?
2.把功能不同的东西摆在一起
看了上面的置物架,你心里什么感受?是不是血压已经飙到了200?狭小拥挤的置物架上塞满了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物品,遥控器、书本、笔记本电脑、各种杂物......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真的需要好好培养一下收纳的基本素养了。同样差不多的东西,整理好的话,大概会是这样:
3.用不着的东西却不舍得扔
基本上你往外丢东西的时候,会遇到你妈一边阻拦一边骂这句话:“总有一天它会派上用场”。坏掉的取暖器、穿不上的旧衣服、破损的毛巾,这些早就派不上用场的物品,却被塞在家里的角角落落。
4.无休止地补充库存
有的人商场一搞活动就忍不住买买买,搞得家里库存越积越多。但你要知道特价活动还会有,但家里的空间可是有限的!
为什么有的家庭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而有的家庭却总是乌烟瘴气凌乱不堪?基本上都是因为前者做到了“断舍离”,而后者没有。提起“断舍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由其衍生的收纳方法在流入中国后,对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先提出“断舍离”概念的人,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
她大学期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断行、舍行、离行”的修行哲学,由此提出“断舍离”的理念,并提倡人们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山下英子认为,断,是让你的生活入口狭窄;舍,是让你的生活出口宽广;离,是通过断和舍,来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简单来说“断舍离”倡导的是释放人们“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抛弃对物质的迷恋,为自己营造一个简单舒适的生活方式。
在做断舍离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物品我多久没用了?(以3个月到1年为衡量标准)
2.没有它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3.功能类似的物品,哪个更适合?
说到这儿很多小伙伴肯定会说,你说了半天到是给一个解决方案啊!别着急,方法肯定会给大家,而且不止一个。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个骨灰级断舍离方案!
一、黄金配色原则
日本人气杂货店kinarino曾提出过“7:2.5:0.5”的黄金配色原则。分别是主体色,配角色,点缀色的比例。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空间的颜色不能超过3种,否则视觉上就会显得“乱”。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上图的客厅就参考了黄金配色的原则,客厅的色调主要以“黄灰白”为主,视觉体验提升了10个度,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上图的客厅颜色超过了7种以上,视觉上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身处其中甚至会让人压抑、不知所措。
根据断舍离的理念,色彩上我们要舍弃那些不需要、让人不舒服的颜色。我们建议,在同一个空间内色彩尽量不要超过3个以上,色调上尽量做到统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收纳盒、收纳筐、收纳瓶的时候,尽量买款式颜色统一的。如果是开放空间,尽量买白色,这样不会给造成视觉压力。
二、把每件东西的收纳场所定下来
“妈妈,我书包呢?”
“老婆,我毛巾呢?”
“指甲剪去哪儿了?”
这些生活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如果把东西随手一放,下次很可能找不到它。因此,我们建议,要养成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以及给物品贴标签的习惯。
1.告知家人用完某物后要及时放回原位,并监督大家养成这个习惯。
2.在物品或储物柜贴上标签,让大家知道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比如卧室里专门留个放袜子的置物柜,专门留个指甲剪、掏耳勺等日常用品的置物盒等。
如果有人不守规矩咋办?可以买个储蓄罐,谁不守规则发现一次罚5块钱,月底拿钱下馆子吃肉去!
三、理性消费是王道
说到购物,谁能比得过女人?
当一个男人说,没有衣服穿,他可能是真的没有衣服穿。
当一个女人说,没有衣服穿,她的衣柜里只是缺几件新衣服而已。
基本上一到换季,女人都会说没有衣服穿,都会疯狂的买买买。
但你有没有想过今天冲动买的衣服,几个月后基本就没怎么穿,甚至会原封不动的处理掉?我们单位有位女同事就特别喜欢买衣服!元旦促销买!情人节买!双十一买!双十二买!这不又换季了,她又想着给自己添几件新衣服。昨天她跟诉苦,烦呐,前段时间买的衣服感觉现在都不喜欢了,昨天在闲鱼上挂了几件衣服,都是全新的,2折出售还嫌我卖的贵,什么世道嘛!我滴个我亲娘哎,真是什么世道嘛!
我们建议,要事先设定好每一类物品的数量。比如家里的盘子固定为10个,那么当你回家路上听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盘子1块钱1个大特价”之后被他吸进去买了2个新的盘子时,就要同时处理掉2个旧的盘子。要是实在舍不得处理掉2个旧盘子,就不买!毕竟不买立省100%!同样的道理可以适用在其他物品上。
四、把工具都利用起来
你们家里的茶几、餐桌、书桌上是不是经常堆满物品?研究表明房间堆积过多的物品,不仅影响房间美观,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的心情。我们建议客厅餐桌及各种台面上,放置1-2件使用频率极高的物品就够了,其他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就可以“藏起来”。至于怎么藏呢?
1.巧用柜子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柜子吧?就像上面卧室里的衣柜一样,不管柜子里面有多少东西,关上柜门,家里依旧“空无一物”,还是那个清爽的家。看不见就当没有。
2.巧用洞洞板
洞洞板是增加竖直收纳空间的好帮手,进门玄关、客厅的墙面上可以放置洞洞板,包包、钥匙、便利贴、透明胶等常用工具都能挂在上面,用的时候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地去找了。但是这个东西基本上杀敌1000自损800,你摆上去的时候得分门别类的弄好,不然就是换个地方接着乱。而且颜色要搭配好,不然一万个颜色弄下来家里跟大型蹦迪party现场一样,比如上面这个图。
3.置物架
置物架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厨房。现在的置物架造型也相当时尚,既能增加收纳空间,还能做装饰。下图的厨房置物架既好看,又可以增加几倍的收纳空间。
4.分装瓶
分装瓶绝对是厨房神奇!超市里买的袋装的食盐、鸡精、以及各种调料,统统可以装进分装瓶里,既方便又好看。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强迫症看了心里肯定舒服。
6.挂钩
挂钩一般分为普通挂钩和S型挂钩,主要功能就是悬挂,可以用在悬挂锅铲和勺子等。有了这玩意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厨房东西不够放了。
整理收纳是一门大学问,基本上一个家的收纳做的好,这个家就整洁了一半。收纳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断舍离”,其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小家变得更好看,住得更舒服。其实,说到底收纳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的背后是物尽其用、物归其位、物尽其职的智慧!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大米稀饭小米粥
校验提示文案
jojozw
校验提示文案
jojozw
校验提示文案
大米稀饭小米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