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早的全画幅微单与"眼部AF"
—— —— ——
『产品概述』
索尼α7(ILCE-7)发布于2013年10月16日,是(大众意义上的)首批全画幅微单。虽然发布时间较早,但α7依然拥有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眼部优先AF(眼控对焦)、可翻折液晶屏、Wi-Fi功能等特征。
α7的发售价格是单机身9580元、带FE 28-70/3.5-5.6 OSS镜头套机(ILCE-7K)11380元。目前,京东自营单机身已经下架,套机售价则是约6600元。
▲索尼α7(ILCE-7)全画幅微单
购买建议:
在2019年的今天,如果你问我α7值不值得买,ET是很难给予推荐的 —— α7是一款上市6年的老产品。并且,哪怕回到它刚刚发布的2013年,α7也算不上一款规格抢眼又或者非常成熟的新产品。
但如果你只有不到7000元的预算(接受二手的话,这个预算还可以进一步下降),α7好像也是为数不多选择里,综合来说比较理想的(矬子里拔将军) —— 售价或者不少网友所理解的“性价比”,一直都是α7的最大竞争力。
哦,还有FE 28-70/3.5-5.6 OSS。这个E卡口全画幅镜头中最不起眼的存在,其实也是索尼全画幅微单的“杀手锏”之一。因为它的存在,全画幅微单+1只标准变焦镜头才能如此便宜。
▲官方样片 (55mm | F2.2 | 1/250s | ISO-400)
▲官方样片 (35mm | F2.8 | 1/500s | ISO-100)
『进一步介绍』
关于全画幅微单:
我们通常所说的“微单”(或无反)需要拥有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电子取景这三个特点,它们缺一不可。
按照以上定义,第一款全画幅无反相机应该是2012年9月发布的徕卡M,它在实时取景模式下符合“微单”的全部特征。同在2012年,索尼发布了NEX-VG900可换镜头摄像机。它的出现证明E卡口是可以容纳全画幅CMOS的,同时NEX-VG900本身也可以看作是“微单”。
所以,严格来说α7/α7R已经是发布顺序排在第三的全画幅微单了。
关于眼部优先对焦:
胶片时代,佳能EOS 5等单反相机具有“眼控对焦”功能。拍摄者只需要在取景时注视所需要的对焦点,即可完成选择,非常的直觉和快速。不过,这项功能在进入数码时代后就被佳能“雪藏”了。
索尼微单的“眼控AF”则是完全不同的功能,它能让对焦点自动落在人物眼部 —— 经过几番迭代,这个功能的名字终于变成更准确的“眼部对焦”。不夸张地说,是索尼微单让“眼部对焦”逐步变成新一代相机的标配功能,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拍摄习惯;同时,如今的“眼部对焦”对于索尼微单也有着护城河一般的意义。
然而,索尼并不是最早引入“眼部对焦”功能的厂商。2011年发布的奥林巴斯E-PL2就有“眼睛识别AF”了,而ET在2015年购买的FZ1000(2014年发布)也提供了AF-C下的眼部识别对焦功能 —— 它们都比索尼步伐更早。只不过,“眼部对焦”只有在浅景深时才有最大意义,在小尺寸CMOS相机上,是对焦在眼睛还是鼻子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全文完)

GNAX
校验提示文案
larryywd
校验提示文案
海哥-海哥
校验提示文案
长记性禁止口嗨
校验提示文案
GNAX
校验提示文案
长记性禁止口嗨
校验提示文案
海哥-海哥
校验提示文案
larryywd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