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渣说 篇十四:无门槛驾驭的碳板跑鞋,这是真的吗?匹克UP30开箱及初跑体验分享
创作立场声明:个人自费购买,主观体验分享,欢迎讨论指正。
前言
匹克UP30,前几个月上市后也引起了大伙的讨论。不同于其他竞品全掌碳板配合轻质的泡棉厚底专注于竞速比赛,剑走偏锋的匹克发布的UP30虽然也使用了全掌铲形碳板,却号称“无论是新人还是高手,无论腿部、脚踝力量强或弱…实现跑者对速度型碳板跑鞋的无门槛驾驭,提升跑步成绩”。单看宣传,牛爆了啊!
先上结论
但事实真的如匹克宣传的吗?双十一下单到手后,我穿它跑了10km,就这初次体验的结果来说,仅仅个人的感受是:坑,这就是个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
为什么这样说呢?个人实际体验的结果是它在没有提高我跑步成绩的情况下,反而让我的小腿和膝盖受到了更加巨大的负担。具体后有细表。
我对匹克的宣传本就不太相信,也不认为真存在零门槛就能驾驭的碳板跑鞋,知道这也就是个噱头,也就是能够友好一些,能够相对好驾驭。但我没想到的是,这双碳板的驾驭门槛并不低,至少比我想象中的高多了。
购买信息
平台:天猫匹克官方旗舰店
价格:329软妹币
购买原因:觉得便宜,冲动消费。
盲猜可能是双十一数据不太好,匹克需要搞搞事。那天晚上大妈上看到这鞋子有特价,直接领券就能329,有一说一,这价格很低了,另外也赞赏这种简单直接的优惠(也许只是店家无奈之举,毕竟爆料到双十一结束也就几个小时了,没有时间耍啥花头)。
虽然国乔的飞影PB价格更低过,但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驾驭,也就没有打脸回购一双。至于这双,看不少人评测它虽是碳板跑鞋,但宽容低门槛,想着买来可以做为5分配跑长距离的鞋子,于是冲动剁手。
开箱
14号就收到带有匹克logo的快递。
盒子平平无奇,正面印着匹克态极的英文。
比想象中好看一些的UP30,私以为,比国乔飞影PB好看一丢丢吧。鞋子用纸张做了支撑,同时给了一个小盒子,装着态极科技的材料,不赘述。
鞋子中前掌区域,除了热压支撑的区域,其他地方的mono纱透光性很强。
灯光下可以看到这鞋的反光效果不错,夜跑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大底分为三个部分,前后掌是颜色不同的彩色橡胶,厚度不算薄。中间区域是所谓的态极中底外露。从这个角度还可以看到内置的碳板。
中底采用的三明治结构,上层为白色的超临界发泡的澎湃科技,轻质泡棉;夹层为全掌铲形碳板;最下层为态极科技材料。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前脚掌上翘弧形明显,以此达到滚动技术。
鞋舌是类似绒皮的材料,打了一些孔减重透气。
扁平的鞋带摩擦力的很不错,避免了跑步时的松脱。
鞋后跟的港版强度不低,尾部的领口填充的很厚重。
44码的右脚重量是294g,左脚是296g。这重量,比竞品的碳板竞速跑鞋重100g左右。开箱前就有所了解,只能说不计较!
上脚后,有几个槽点:
1. 鞋码有点迷,270的脚长按官方推荐买的44,长了一个多的大拇指宽度
2. 虽然尾部有提环,但穿脱起来非常不方便。个人分析。一是因为MONO纱没有延展性导致鞋口不好调整,另一方面是后跟领口填充太厚。另外,鞋舌很容易叠加在一起,需要额外的整理。
3. 由于材料原因,鞋舌两侧没有调整空间,我这正常足弓都能感觉到明显的压迫感,不太舒服。
上脚后有一点软,但并不觉得澎湃。前掌的明显弧度在走路时感受也很明显,或者说这种滚动蛮突兀的。
想要了解更具体的细节以及具体的科技,可以看看其他大佬们的介绍。比如:SamSam三三大佬的测评,或者亚平宁的蓝色的测评。
个人信息
我跑力一般,远不如上述两位大佬,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两位大佬体验结果偏向肯定,而我却一棍子打死的说不好。
今年月跑量平均150+,体重最近稳定在68公斤左右,跑步步频通常170不到。
5k的最快配速是上个月初开箱的波九跑的21分出头,半马是上月底的138以及全马是本月初的337,两次穿的都是同一双波九。
实际体验
说回为什么我评价它是虚假宣传,这么说并不严谨,但它并未提高我的成绩。同样是开箱初跑,出门时的计划是跑个五分配的10km,但这鞋刚跑起来还蛮轻盈,没有想象中重,不自觉的就提速了,几百米后就跑到4:20的配速,让我有了刷下配速的想法。
但事与愿违,两公里不到就觉得脚踝受到明显的冲击力,小腿能感觉到疲劳感。但奇怪的是,整个人并不觉得很累。在这种矛盾的疲劳与不累中,我跑了五公里,平均配速4:20。这种感觉非常奇特。
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腿太酸了,脚踝和右膝盖外侧有轻微疼痛感,膝关节上门的大腿后侧有酸胀感。但我仍然没有觉得非常累,呼吸还是很均匀。即使如此,我也不认可这能算是提高我的运动表现。
休息半分钟后,返程五公里,拖着疲劳的小腿,压着速度往回跑,一直想着控制速度跑个五分到五分半,但它会让我不自觉的跑到4:30左右的配速。除了出发时的轻盈,中底的缓冲几乎感觉不到。路感并不算清晰,更多是踩到碳板的感觉,直上直下,冲击明显。
与上月初波九开箱相比(感觉手表没带好,心率不准,那天中午相对闷热,4公里后呼吸明显更加急促,心率感觉在高位),速度差不多(前几百米时间差异导致波九开箱时快一点),并未有成绩的提高。虽然整个身体不觉得累,但是,对脚踝和小腿的负担是显而易见的加大,比我140跑半马后还要难受的多的多。
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这说明这双鞋的驾驭门槛还是非常高的,也不能够根据我的配速变化提供合适的缓冲与。而这种可能会导致普通跑者受伤的虚假宣传,我个人是没法接受的。
总结
千人千脚,很多跑者对这双鞋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双鞋适不适合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双鞋的开箱体验对我而言糟糕透顶:
1. 可能是我太轻?我压根没有感受到任何“澎湃”的缓冲脚感。
2. 中底巨硬,且碳板的刚性与作用力让我小腿酸痛,膝盖疼痛。三天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恢复,走路特别是上下楼梯痛感更明显,这比我全马以后的恢复周期还长。驾驭门槛还是蛮高的,我觉得比Adios还高。。
3. 能不能提高我成绩姑且不说,但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我尽力奔跑,最快速度也就3:59,可以说快不起来,间歇训练目测不合适。
4. 可能尺码偏大了点以及鞋重分步不均匀,跑步过程中有明显的不跟脚。网面材料没有延展性,轻微压脚背,且鞋面前掌弯折不顺畅。
PS.一比我重20斤、跑力比我强很多(40分钟跑10km)的朋友反而反馈中底太软,有明显卸力,无法加速,也跑不了4分配。我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以上可能是因为我跑前热身不够、鞋子未踩开、新鞋未磨合、步频不够180、跑步能力太渣、小腿力量是跑渣中的渣渣等关系导致的,但就算我不会跑步好了,不也符合宣传中的跑步新手设定。
所以无论如何,在我看来,UP30号称“无论是新人还是高手,无论腿部、脚踝力量强或弱…实现跑者对速度型碳板跑鞋的无门槛驾驭,提升跑步成绩”这一点就是臭不要脸的虚假宣传。
可能的话,我也会尽量用它无伤跑个几百公里,虽然329相对算便宜,也是我花钱买的啊。如果后续有改观,我也会实事求是的给予评价,真希望它能“真想打脸”。
碳板有门槛,体验需谨慎。也希望国产品牌能够踏踏实实做产品,虚假宣传不可取。要不何谈“国货之光”。
以上!

hardsir
校验提示文案
赏你个大鸡腿
校验提示文案
曦瓜也是瓜
校验提示文案
寂寞的童虎
校验提示文案
criss2211
校验提示文案
yubinbrother
校验提示文案
只有左手
买了fly3,还想搞双飞影
校验提示文案
跑过风景
校验提示文案
garfield05
校验提示文案
太可逗了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80146134
校验提示文案
萝卜太郎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80146134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80146134
校验提示文案
GK555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692607201
校验提示文案
fifatz
校验提示文案
有索动摇的国际线老粉
校验提示文案
逮猫的耗子o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466285015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869133990
校验提示文案
一颗爆米花
校验提示文案
好好说话不要搞
校验提示文案
刺小刀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108715014
校验提示文案
晓梦无痕
校验提示文案
virtualfact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119749522
校验提示文案
小紫金
校验提示文案
乌楠
校验提示文案
两万公里
校验提示文案
畅叙幽情1994
校验提示文案
龙少爷
校验提示文案
gf8201
校验提示文案
空leo
校验提示文案
杜鸭先知
校验提示文案
寂寞的童虎
校验提示文案
阿妹团长
校验提示文案
Ivan_Chukeh
校验提示文案
大狗东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