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所得税攻略:看这篇就够了!
创作立场声明:新个税预扣预缴办法解读
前言:2021,个税福利和政策多!
个人所得税,是关系到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一个税种,作为财务本专业,Messi在2019年和2020年也都结合当年个税政策,给大家分享了实用小干货(现在依旧可用哦)。今年Messi受邀为大家带来2021年个人所得税的解读,带你避坑,强烈建议先【收藏】【收藏】【收藏】 哦!
Messi从以下三个个税方面入手,为你解答疑惑,请大家按需“选购” 。
阅读导航:
个税政策(1):2021年,年终奖个税单独算,最后一年!
个税政策(2):2021年,累计收入不超6万,个税不用预扣!
个税政策(3):2021年专项扣除,需要注意什么?
个税政策(1):2021年,年终奖个税单独算,最后一年!
个税政策(1)年终奖可不并入工资算个税,其实2019年就已实行,对于年收入较高且可预见的打工人,可以利用年终奖单独计算个税这点,降低个税 。
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利用的好是个小福利,注意2021年是最后一年哦,具体操作点这链接 《2019年终奖:终极攻略,不看后悔!》。更多税务筹划,我将在评论区交流
,下面我主要讲讲2021年的另外两个新个税政策。
个税政策(2):2021年,累计收入不超6万,个税不用预扣!
【1】收入6万内个税不预扣,具体是什么?
2020年12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优化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
【2】个税新政策,怎么理解,怎么享受优惠?
政策目的:年收入不高于6万的部分人,如存在月工资不平均的情况,可免去个税先交后退的麻烦
。
享受条件①:上一年度(2020年),你全年在同一单位领工资,它替你代扣个税
享受条件②:上一年度(2020年),你收入合计不超6万
享受条件③:现在(2021年),你依旧在本单位任职拿工资
看清楚了不,你需要同时满足条件①②③,才可以享受这个福利哦,如果你中途有跳槽(换公司)了 ,即使你全年收入都不足6万,也是无法享受这个政策的哦~
【3】享受优惠,你需要提供什么?
个税如果是单位代扣的,你不用提交任何资料,系统自动处理。
从Messi这边浙江的个人所得税扣缴实操看,个税系统会自动判断,并提交财务人员手工确认,比如下图共4名员工,享受福利的有3人,这3人2021年1月的税款算的时候,都是累计减除费用6万,也就是说7000工资那位,就算啥扣除都没有,这个月他也不用扣个税(因为累积还在6万内) 。
【4】以后每年,都可以享受6万预扣吗?
看情况,如果你2021年依旧是满足上方三项指标(2021年+2022年在同单位+收入6万内,如下图的A员工) ,2022年你依旧可以享受这个政策,反之则不能继续享受(如下图的B员工)
。
个税政策(3):2021年专项扣除,需要注意什么?
【专项扣除】:包括哪六项,具体规定?
对于还没填报过六大专项扣除的朋友(比如刚工作的学生) ,可以快速的通过下面了解下。六专项扣除明细:(白话讲解,不明白的评论区见 )
Messi白话:子女教育,3岁——博士(寒暑假、留学都算),1个1000,5个5000。
Messi白话:继续教育,学位(如电大本科),月扣400;有专业技能证书,拿证立扣3600。
Messi白话:大病医疗,8万>自掏部分>1.5万可扣,需自行提供资料给税务清算,企业不报。
Messi白话:利息=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就满足,扣期≤20年,月扣1000。
Messi白话:工作地无房,又发生租房,月扣1500/1100/800,据实扣,最低档根据地级市人口核算。
Messi白话:赡养老人,老人≥60周岁,独生的子女扣2000/月,非独生均摊也可指定(但最高人只扣1000)。
【Messi解读】:看下表,如果你满足2个子女在读+本人继续教育+北上广租房+老人65周岁,那你收入1万元,不用交个税哦 !
【专项扣除,在哪填?】:“个人所得税APP”是最优解
目前“个人所得税”APP端填报专项扣除信息,财务扣税软件上已经可以同步,注册登录完毕后,就可以填写根据自己情况填报专项扣除的内容了,填写有误的话,可尝试修改再提交,除了能自行提交专项扣除内容外,还可以查看自己每月的工资情况,以及受雇单位是否正常(是否有冒用你信息的情况) 。
【填专项扣除信息,需要注意的点】
填写专项扣除的步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根据APP对应的步骤填应该很明显,这里Messi提几个你需要注意的点,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
租房扣除和房贷扣除,你只能选一享受哦。
赡养老人,非独生子女最多只可享受1000/月扣除。
租房专项扣除,房东信息可不填。
【2021年,你不改专项扣除信息,可能会有损失的情况】
目前税局要求个人每年对自己的专项扣除信息进行手动确认,比如之前要求个人在2020年12月31日确认2021年的专项扣除信息,如果你不手动确认,系统会自动将2020年的专项扣除信息自动带入,如果你原先2020年的专项扣除信息在2021年过期了,那你2021年就不能专项扣除了,所以需要修改更新,比如以下几种 。
2021年可以修改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2021年可以从租房变更为房贷,反之亦然(但一年似乎只能改一次)。
2020年如有老人过世,2021年需要修改信息,2021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孩子升学了,要改信息。
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在2020年毕业升学,那你要注意了,2021年你需要改孩子新学校的信息,否则你这项扣除就没享受。
OK,以上就是这次的2021年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解啦,更多问题,我们评论区见,别忘了【收藏+点赞+打赏】 哦~你们的支持,就是Messi的动力!
往期文章:

两个单位分别申报,年终汇算清缴。
2021年的退税政策还没出,目测是延续去年的。
不满400不补税的政策没了吗?
要是有两份工作,如果 纳个税了?
多发普及知识
次年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之前我就说了一句我不够格,进来看评论,结果被小编处理了…所以到底哪句不能说
学校上班,因为职称原因,本来正常每个月给我发的钱后来因为人事薪资科的人搞错了,最后等于每个月少发了前,累计了一年,然后这一年的钱在某一个月发下来,交了个税,怎么搞?
我也想问王jun什么时候走
个税递延养老险的免税在哪里申报?有人搞过么?
是要修改,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一般是通过扣缴义务人——你上班发工资的公司。
6万政策,详见文章,你对应下条件,符合可享受,不符合就没得享受。
综合所得和一次性扣除有什么区别啊大神
这个是预缴的,等汇算清缴的时候会合并到工资中,多退少补。
那21年前6个月是不是就不能享受不到6万不交税的政策了?
请问专项扣除里面一般最后一项申报方式,通过扣税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有什么不同,一般选择那个?
请问我的孩子在2020年9月1号开始读小学了一年级,那个那个子女教育是不是要修改了?那个分摊费用是100%还是50%?
没有工作的个体工商户是不是不需要看了?
我能站到他破产
大病医疗的,需要自己拿发票去抵扣?不是医保能够自动统计数据的啊
可修改~~~
孩子目前在我名下,但是老公工资高,可以转过去吗?
今年什么时候可以退税啊,我刚毕业,年收入不到6w,实习被扣税了怎么才能扣税
说的对,建议那位老师去沟通一下学校财务。
谢谢分享
给力
那种资格认证的监考很多的
公务员等等的考试才有这个价,很多考试才一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