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玩家晒单需不需要一盏灯,丐中丐神牛TT520II好不好用?
一、购买原因
灵魂三问,没有闪光灯的您,在晒单的时侯,是否有过以下烦恼:
白天忙,夜间才有空晒单?
夜里光线很暗,照片噪点爆炸?
相机是apsc甚至m43,iso3200曲线一拉,色块满天飞?
如果您的回答都是“是”,那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拥抱)!
好多人都在说闪光灯是夜拍刚需,up没用过,不知道有没有用,万一买回来不会用就太浪费了,但是,听着又很心动。
up不想花钱,可又忍不住,最近一直在看网上的帖子,最后发现神牛TT520II最便宜,而且还带发射器,能用作离机闪。好,就它了!
结果问了几家店,都说这款不参加双十一,只能佛系下单了。
既然买了,当然要来值得买偏偏金币。同时也希望通过测评,给同样夜拍烦恼的“兄弟姐妹”一些购买参考——您到底需不需要买一盏灯,哪怕是最入门的。
老规矩,先开个箱吧。
二、晒单
如图所示,up看中的就是那个小小的引闪器,可以远距离离机闪光。
闪光灯设置只要看一下说明书,马上就会那种,并没有学习难度,就不赘述了。
晒单一切从简,下面就进入主题,外置闪光灯,夜拍的时侯,对于我们业余选手到底有没有用。
三、样张对比(拍塑料小人)
拍摄说明
设备:sony a6000、16-50mm套头
环境:室内(10平米)、夜间、开LED吸顶灯(18W 白光)
(一)、A档自动:无闪 ISO-3200(Auto) f/8 1/60s
图1为无闪情况下拍摄,up好多晒单图都是在这种环境下拍的,即使后期一下,也非常别扭,让人抓狂,可能还是技术不行吧,无论是拍摄还是后期 。
图1的缺陷一目了然,画面暗淡、噪点爆炸,缩图也不能隐藏噪点,是后期也救不回来那种。
唯一欣慰的是套头自带防抖,46mm(等效69mm)在1/60s快门手持拍摄没有糊掉。
勉强ps一下,亮度+1ev,好看了那么一丢丢,但画面一言难尽,像极了手机拍的,十分劝退。缩图可能不太直观,截图100%放大如下图所示(图2),左侧为ps,右侧为原图,看看马赛克吧。
大妈网页端图片宽度为680px,所以100%截图,也以宽度为680px为基准截图、拼接。
是吧?非常惹眼,各种瑕疵爆表。
不能继续辣眼睛,up需要光,对她用闪光灯跳闪一下吧,用a6000的机内闪。
(二)、M档:内置闪光灯 跳闪 白平衡(选闪光灯模式) ISO-1250(Auto) f/8 1/60s
a6000自带一个GN系数为6的闪光灯(图3),能够进行跳闪,为模特补光。
GN=光圈×距离×(iso÷100)
备注:闪光灯最大功率,怼脸,中心点亮度。
说明:46mm(等效69mm),对焦小模特,距离大概是0.8m左右,表面上看 6=8×0.75可以到iso100,但是我们用的是跳闪,不是怼脸直射,光线会在房间内扩散反射,是反射光给模特补光,所以实际拍摄的时侯,iso到了1250,也就是说,降了三档半,这是正常现象。
![]()
内置闪光灯跳闪样张如下(图4)。
中心画面100%截图如下(图5),左侧为ps,右侧为原图:
画质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小模特“塑料感”少了很多,整体看起来有那么点味儿了,prpr。相对无闪Auto档的iso3200,跳闪后iso值来到了1250,噪点少了很多,后期空间大了一档半,阴影也柔和了一些。
PS:闪光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主动控制阴影的软硬,哪怕是机内闪。
如下图所示,上半部分为无闪,下半部分为内闪跳闪。(图6)
奈何a6000自带闪光灯功率太小,且位置固定限制了使用方式。
接下来就看神牛TT520II的表现了。这款195元,带引闪器的TT520II,相比机内闪,有质的优势吗?
(三)、M档:TT520II 跳闪 ISO-100 f/8 1/60s
从一开始,您就一定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是f/8?
就算是套头,40-50mm端也可以f5.6吧?
理由有两个:
控制变量,光圈和快门恒定,变量只有iso值一个,便于量化对比
套头是16-50mm(f3.5-f5.6),别称16-50mm f8 GM,光圈f8比较有素质
神牛TT520II有八个档位,代表输出功率(亮度)大小,分别是1/128、1/64、1/32、1/16、1/8、1/4、1/2、1/1。
神牛TT520II GN系数为33,功率比内闪大很多,理论上1/5.5输出就能持平GN6的内闪,根据上面的测试,完全可以将相机ISO固定成100,获取最佳画质。
第一次用外闪,up没啥经验,就一档一档试试看吧。
A、最小出力(1/128)试着跳闪一下,发现欠曝严重。(图7)
B、最高档位(1/1)出力试着跳闪,发现画面过曝。(图8)
图8意味着着apsc f8 ISO100 1/60s参数下,夜间拍摄静物,室内跳闪,TT520II的功率是比较充足的,全功率输出还能带来余量(过曝),倘若加上柔光外设(会有光量损失),应该也能较好胜任。
从“亮度”这方面看,哪怕最便宜的外闪,也比内闪好100倍,能将ISO提升到画质最好的100,给足后期空间。
C、较为合适的曝光,TT520II 1/4出力。(图9)
如图9所示,TT520II 1/4输出(ISO100)和a6000内闪(ISO3200)画面亮度持平。
问题来了:ISO100到1250有两档半的提升,33÷4=8.25,8.25也没比内闪的GN6高多少(不到一档),为什么神牛会这么亮,难道有人虚标?
个人猜测是索尼的算法问题,内置闪光灯会平衡iso等参数,智能选择“最佳画质”的功率输出。 然而这并不是up想要的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初步结论出来了,用样图对比就是图10、图11。
图10是缩略图,内闪和TT520II似乎各有千秋(索尼黄为了原汁原味,没有调色彩平衡),无闪Auto jpeg就是一股手机味道,没法看了。
中心画面100%截图如下(图11),内闪GN6功率不足就体现出来了:
如图11所示,外置闪光灯保证了iso,让画质更好,也更有后期空间,内闪磨皮去杂色之后,有很浓重的涂抹感,无闪则不一定比得过自动ps的手机指甲盖 ,“手机已经赶上单反”并不是空穴来风。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有数有数了,外置闪光灯还是非常有用的。
(四)、神牛TT520II优势小结
神牛TT520II功率适中,夜拍静物亮度基本足够,能获得iso100这样的纯净画面,相比内闪,具有以下优势:
小结:花195元(TT520II),配上电池套装双十一55元左右(eneloop BK3MCC 标套),获得以上便利,在up看来还是非常值得的。
四、其他测试
听说用上柔光箱之类的配件,阴影会更好看,于是up找了个9.9元包邮的柔光伞……
灯架这种就不浪费钱了,up用手举着就行,人肉灯架如下(图1):
(一)、TT520II + 柔光伞
拍一张试试,M档:TT520II 侧45°+柔光伞 ISO-100 f/8 1/60s(图2)
所谓柔光伞没有想象中的好,阴影柔顺程度和跳闪差别不大,这个9.9元的伞不值。
或许是用法错误,换一个姿势看看呢(图3),将小模特用伞罩住,后面放一块泡沫板(买橘子得来的),然后对天花板跳闪,用墙面反射光给柔光伞打光,再通过柔光伞二次柔化。
M档:TT520II 1/1 跳闪 ISO-100 f/8 1/60s(图4)
欠曝了,拉夸了不少(哭),好在ISO是100,可以ps拉回来, 拉回来后效果挺好,这个方案不是很合理,但是确实很柔和(图4),以后拍小物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二)、TT520II快门限制
必须说一下,毕竟是入门闪光灯,神牛TT520II并不能做到高速闪光,对快门的限制较大,不适合拍摄“动态目标”。
采用离闪形式,只能做到1/125s,1/200就有一点跟不上了。(图5:注意看黑边)
采用机顶闪形式,只能做到1/250s,1/320s就会跟不上。(图6)
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侯,要特别注意快门速度。如果您不是拍摄静物,而是拍运动场景,显然,这款是不适合的。
五、总结和推荐
要不要买一个闪光灯,看完全文,相信您已经有了主意。
up在这里总结一下:
优点:
价格便宜的离闪(自带发射器)
发射器小巧,采用纽扣电池,不会让相机头重脚轻
夜间拍摄静物,GN33亮度在室内基本够用,比相机自带好太多
离闪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光照角度,没有机顶闪的限制
可以组成灯阵(三盏),神牛520II或者560II可以共用一个发射器
缺点:
快门限制较大,离闪不能超过1/125,机顶模式不能超过1/250
GN只有33,体积却和GN60的差不多,并不小巧便携
看在价格的份上,如果您也和up一样,只在晚上有时间拍晒单发值得买,神牛TT520II应该是非常值得选购的闪光灯。
【完】

没有高速同步的闪灯可玩性太低
怪不得,总感觉标称不是很对。
原来灯架只要15吗?我去找找。
我也用520 2代,指出一下,离机闪只能125快门是你相机问题,我离机和机顶都能250分之1秒,还有灯架也就15包邮,何必人肉灯架呢
可能是我屏幕的原因,在手机上看亮度正好,在显示器上看略亮了点,然后主要参照手机来着。
试过手电筒,然后长曝光,发现不好控制。
业余玩家买个几元的led灯泡插在充电宝上就行了。。。
我怎么感觉你用了外闪后,不应该再提亮了,原图更真实,提亮后一些色彩反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