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致癌毒素」的油,千万别再让爸妈吃了
本文经丁香医生授权发布,原标题:富含「致癌毒素」的油,千万别再让爸妈吃了,作者:阮光锋,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土榨花生油,简单地说是「纯手工榨的油」。
可能年轻人乍一听觉得陌生,但如果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有亲戚在农村小城镇,你肯定有机会看到。
现在,土榨花生油不仅是某些父母或长辈争相购买的食物,还摇身一变成了月销数万的网红产品: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问题在于,土榨花生油很可能含有「致癌的毒物」,变成我们长辈吃进肚子里的巨大威胁。
土榨花生油,有多危险?
1、土榨花生油,有什么潜在危害?
2、土榨花生油,还能不能吃?我们应该吃什么油?
「黄曲霉毒素」超标
土榨花生油的实锤危害
土榨花生油,往往含有超量的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有多厉害?它可怕就可怕在长期吃、短期吃都有害。
如果是长期少量吃,现在明确知道的风险是,更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中得肝癌。
图片来源:IARC 致癌物名单
如果短期吃进去太多,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毒性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肝功能衰竭而致死。
图片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其实土榨花生油,一直以来都是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重灾区。
2015 年我国对 8 省 738 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 4 种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散装植物油(土榨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明显高于定型包装样品。
2016 年,福建省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也显示,黄曲霉毒素总量超标的均为散装样品(土榨油)。
2017 年,广东省曾经对小作坊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作坊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率 11.8%,检出率高达 56.9%。
2019 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通报,一家杂货店的店主夫妇,因长期销售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土榨花生油而被刑拘。
据悉佛山顺德公安 2018 年以来共查处类似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案件 35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48 人,刑事拘留 47 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土榨花生油的黄曲霉毒素容易超标?
土榨花生油,原料很容易出问题
作为花生油的原料,花生到底有多容易长黄曲霉毒素?
不熟悉花生的人根本想不到,一切都是花生「天生」的。
研究发现,土壤是花生黄曲霉菌的主要来源,而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花生果实跟土壤中的黄曲霉,可以说是亲密接触了。
而潮湿的环境有助于黄曲霉毒素生长,花生恰好躲在厚实的外壳下,水分含量较高,先天就适合「藏毒」。
如果花生采收后没有充分干燥,放着放着就会产生大量毒素。
而自榨花生油是小作坊生产,选原料往往依赖个人经验。你想想,没有标准规范的流程去除毒素,只靠一双眼睛,就算再诚信再用心,也免不了有毒素隐患。
一处被执法人员查封的土榨油作坊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土榨花生油没有精炼,杂质非常多
土榨花生油,最大的特点是「土」,其实是指传统土法手工炼油。
采用传统方法,人工确实可以做到很仔细,但最大的问题是,设备和工艺落后。
现代化的食品设备和工艺,目的是什么?简单说就为了四个字:去除杂质。
杂质没有去除的油,在现代食品技术中被称为「原油」,也叫「毛油」或「粗油」。
原油中的杂质特别多,有水、机械杂质(粉尘)、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金属化合物,还可能含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残留农药。
很显然,这些杂质成分,许多都对人有明显危害。
正规生产的食用油会经过脱水、脱涩、脱臭、脱蜡等处理,去除杂质,保证安全。
而土榨油由于是小作坊纯人工生产,普遍投入不高,通常不可能有配套的原油精炼设备。
一处土榨油生产设备实拍截图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正因没有精炼过的原油存在如此多的健康风险,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
致癌物 + 毒素 + 易腐败
土榨油的风险远比想象的多
除了黄曲霉毒素,土榨花生油中的危险成分还有很多。
❶ 致癌物:苯并芘
苯并芘也是一种致癌物,油脂高温加热过程中可大量产生。
很多土榨油为提高出油率,在炒籽时会把温度升得特别高,容易产生较多苯并芘。
❷ 有毒物质:丙烯醛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油烧热会冒油烟。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油烟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刺激,土榨油恰恰含有比较多的丙烯醛。
正因如此,正规品牌的食用油厂家,会千方百计提高让油冒烟的温度。(这个冒烟的温度简称为「烟点」)精炼的大豆和花生油,烟点能达到 230 度以上,一般锅烧开了也不容易冒烟。
土榨油没有精炼,烟点低,通常只有 150~160 度,炒菜时油烟大,也就意味着剧毒物质丙烯醛比较多,危害大。
❸ 易腐败:脂肪氧化
前面说过,土榨油杂质多,容易受温度影响,那么还有一个后果是:难以储存,容易变质。
尤其在夏天,很多土榨油总有一股子哈喇味,这就是油脂发生酸败的结果。
酸败后的油脂,不仅有变质的气味,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A 、D 、E 、K 等也会被氧化破坏,吃下去对人也有害。
「纯天然、新鲜实在」的土榨油
存在巨大健康风险且违法
年轻人一般都不买这种油,甚至可能都没有见过,但不少居住在小城镇的中老年人,很可能是这类油的受害者。
土榨油可能是在农贸市场里现榨现卖,看起来很新鲜实在;也可能是来自乡村亲友,一片好心当土特产带来的。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长辈会非常疑惑:
实实在在的原料,天然 + 纯手工 + 无添加 + 还很香,哪一点不比工厂产的油强?
其实这些表面上的好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风险。
前面说过,土榨油中有很多杂质和毒素,而土榨油小作坊多数生产工艺不完善,没有原油精炼处理设备,更不用说最后要检测一下是否能吃了。
根据央视报道,一些花生油作坊老板在采访中就说,「自己的产品不用检」:
图片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而前面提到的,月销数万网红土榨花生油,有保障吗?
如果你去咨询店主,往往得到的是拍胸脯的保证:我们也在吃!
但如果追问一句,很容易就得到「这是三无产品」的答案:
图片来源:与商家对话截图
从媒体的曝光中,我们还能看到的更多土榨油的不靠谱:
图片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持续爆出的土榨油问题不禁让人怀疑,那些所谓的「农家自制」是什么样的产品,到底含有多少毒素和杂质?
是不是拍几张看似淳朴的照片,就扮演起了「良心、实在」,开始收我们爹妈的智商税?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追求天然无公害的食品,这种愿望是没错的。
但盲目追求「自制」「土法」「原生态」,很容易适得其反。
当家乡的老一辈人为吃一口「香油」去买土榨花生油,冒的风险很大——有毒,有害,不安全。
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我们有义务转发本文,并提醒他们,一定去买正规品牌的食用油。
参考文献
[1] 于金辉,成莲,陈碧聪, 等.影响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研究[J].现代食品,2020,(7):185-188.
[2] 宋美英,乐丽华,罗钰珊, 等.广东小作坊生产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及风险评估[J].中国油脂,2019,44(4):96-101.
[3] 林玉娜,罗晓燕,朱惠扬, 等.广州市市售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7):694-696.
[4] 陈涛.福建省2016年市售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23(5):75-77.
[5] 胡振,周芳华,韦波.2016-2017年广西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分析[J].中国油脂,2020,45(2):91-94,116.
[6] 徐文静,刘丹,韩小敏, 等.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1):63-68.
[7] 田洪芸,王爱竹,冯炜, 等.市售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监测结果及监管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6,(11):101-102.
[8] 周凯,徐振林,曾庆中, 等.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控制与消除[J].中国食品学报,2018,18(6):229-239.
[9]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该吃该喝喝 这么怕这个
笑死,花生放几天就不新鲜。玉米放一个月就不新鲜,哈哈哈哈
你是觉得别人没见过种花生的吗,看一眼然后丢过去这种能叫挑拣吗,几百斤的花生少说也有几万颗,一秒筛选一颗花生你也得几千分钟,等你挑完它还新鲜吗
落后地方寿命长是因为当年户籍登记制度不健全,这里典型就是巴马
现实是就算是益海嘉里去掉所有黄曲霉素去除工艺,去掉所有质检项目,都要远比自制花生油安全,就算是益海嘉里用沥青一样的地沟油来提炼,也远比所谓的土法安全
好家伙,楼上回复楼主这些
,仿佛这是微博
发达地区治疗及时也一方面,但是底子太差的谁也没办法,转一圈又到遗传这边了……
问一句,我爸妈每年都自己种向日葵榨油,这个咋样?瓜子油是近似白色的,老家种油葵的很多
现在的粮油店里散油,问题挺大
还有装瓶污染,杂质太多变质,还有更严重的烟点问题,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
请问是哪一期的焦点访谈,打算放给父母看看
一颗颗挑种子就可以避免黄曲霉素了?解决了世界难题,就这水平,中粮给你开工资10亿一年不过分吧
吹了那么久,中医到底对哪一种疾病有效?到现在都在转移话题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买93非转基因大豆油
既然谁都信不过,你怎么不自己打地基,盖房子,造汽车,种地……远离社会隐居吧……抬杠有意思吗
说白了,整个过程是否安全。难道生物动力法的葡萄酒你们不喝吗?这些小作坊可不像生产葡萄酒的酒庄,不安全。
你这是偷换概念啊
行吧行吧,不把中医往死里喷在你看来就是双标,就是粉,你爱怎么想怎么想
哈哈哈哈,笑死,真的笑死了
你家案板要消杀吗?你家厨房要无尘车间吗?部件擦干净,开水过一遍还不够,你是外星人?啥都要无尘?你油开封一次是不是要消杀一次,空气有细菌跑进去了。
去问问老一辈种花生的人,哪家不是一颗颗挑种子?现在条件好了,还算少,或者压根用机器选种。
人生的乐趣就在于此
你这样打脸打这么狠,以后会没有朋友的
乡下还是有很多人这样榨油吧
看了评论在补充一句,现在日本韩国,还有一些欧美国家都在抢注中医一些药方的专利,还有一群人在宣传中医无用论,甚是搞笑…
古法又怎么样?现代工艺你和古法比?现在所谓的古法哪个没有经现代工艺的提升呢?胡姬花的古法不达标能上市吗?反过来家庭作坊有能力达标吗?
其实文章的核心是什么?是花生油中的黄曲霉素超标,黄曲霉素是致癌物。事实上,即使使用现代工艺,使用问题花生,黄曲霉素也会超标。文章没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有种现代工艺是在花生油添加一种无毒无害的化学物质,可以析出黄曲霉素。所以你会看到鲁花和胡姬花宣传使用传统工艺,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把原材料挑干净了,没有添加化学物质。所以,把问题归咎与“方法”,而不是材料,是一种欺诈
说古法好的都是利益相关方,和这人争个毛线,人家也是要吃饭的。
中医粉驰名双标,中医虽然一个病都不能治,但是中医仍然不可替代,现代医学只要不能解决所有的疾病,那都是不行的,解决哪个病毒?丙肝啊,随便想就能想一个出来,开怀大笑了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