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杂谈 篇二十八:至少能撑三年的SurfaceBook1顶配版开箱
分享你的2021种草计划,聊聊你的完美避坑故事,2月3日-3月11日参与#2021种草计划#征稿,畅所欲言种草不打烊,只要晒出你的购买经验,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000元京东E卡>>>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自己花钱买的,简单记录一下。
近期看到好多人说巨硬又开福利车了,像什么Surface Go只要八百多,Surface Pro6只要三千多,对此我只想说,真香啊这个价格。
刚好我最近入手了一台SurfaceBook1顶配版,写个小开箱文,然后记录一下我是怎么入Surface的坑的。
作为巨硬的死忠粉,我现在买任何新电脑第一反应就是买surface,无论是pro,还是book,还是studio,我都只看surface。其实最开始我本不是这样的,我也是个图吧垃圾佬,买电脑只看CPU和内存,后来我发现CPU和内存根本不是我每天最常接触的啊,反倒是电脑的屏幕是我每天至少要接触十个小时以上的东西,而市面上能做到笔记本屏幕性价比比较高的一家,还是巨硬家,surface系列的屏幕,无论是手写还是处理图像,它的色准都极其符合我的要求。
其实我与surface的缘分开始于第一代的Surface RT,就是那台搭载了Windows RT系统的初代Surface,而我当时入它的理由很简单,它只能用UWP软件,我当时沉迷于刷电脑游戏和网页,所以一台续航足够高,屏幕过得去,同样也是Windows系统的平板电脑成了我的最佳选择。于是我在小黄鱼上蹲了很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花五百块买一台,事实证明,这个五百块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Surface RT到手之前,我手里只有一台破华硕办公本,屏幕是万年TN屏,可视角度差不说,看时间长了之后眼睛也很酸。可我那时又开始尝试把自己的资料全都电子化。15年时候,iPad在平板市场属于绝对优势地位,安卓平板几乎没有选择,除了寨板还是寨板。而买不起iPad的我,自然只能把眼光放向初代Surface RT,搭载2G内存,32GEMMC硬盘,Nvidia Tegra 3处理器,1366x768分辨率的10.6英寸屏幕,在15年时候已经算是可以扔进垃圾桶的配置了,可到手之后运行Windows RT系统居然流畅无比。
Nvidia Tegra 3在不跑exe程序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太大的负担,耗电贼低,也不用担心发热,我拿在手里无论开多长时间都感觉不到热量,也因为是被动散热,所以噪声方面也不用多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水平,1366x768的分辨率,16:9的屏幕比例,算是整个2010年到2020年之间笔记本的主流配置。
在Surface RT这台平板上,我完成了一个学渣到学霸的飞跃。首先是我把我的书本与笔记资料都扔在这台平板上,利用OneDrive同步部分小文件,完成我各个笔记本电脑的文件管理工作。那时OneDrive还是刚刚说每个账号都提供无限空间,后来改成了每个人15G,对我来说只看书的话完全够用。在入手Surface RT之前,我每次出门看书都要辛辛苦苦背着各种参考书和笔记,再加上临时要用电脑的话,我那华硕的办公本也是两三公斤,背包总重量几乎都有七八公斤了。入手Surface RT之后,直接把参考书和笔记本全都砍掉了,因为书可以存成PDF在surface里面,要看的时候直接调用,笔记本更不用说,我临时要用电脑的情况无非就是回复邮件或者编辑word文档,或者回一下qq消息。Windows RT系统虽然阉割了不少东西,但撑一下日常看文档,UWP版本QQ回一下消息还是能撑一下的,其余的我想更进一步比如玩玩LOL之类的操作,就完全被禁止了。
也就是说,原本我辛辛苦苦背一大堆东西去图书馆,可能还忍不住在图书馆打游戏,但是有了Surface RT之后,我看书就能直接在平板上看,长达八个小时的续航也能轻轻松松完成所有的需求。在我控制自己的需求和放纵之间做了一个精准的切割,从此以后我在图书馆就只专心看书写笔记。在使用surface RT长达两年的过程中,我也是在这上面读完了我们所有的专业课书籍,以及背完了几本单词书,从一个均分60分的学渣变成了一个均分90分的霸霸。除开这些,我觉得Surface RT对我最大的帮助还是帮我建立了我在使用电脑而不是电脑在玩我,我开始正式把电脑看作生产力工具,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玩具。
至于我在Surface RT这台机器上搭配学会的一系列新知识,比如搭配路由器USB接口映射网盘,然后开启了我一路升级路由器玩NAS的线,比如用OneDrive同步文件,开启了我重视文件安全性的线。这些都是我开始把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之后才开始学习的东西。
后面到了17年左右,那时我记得巨硬有一个福利出现,说是surface rt的产品有问题的话就直接寄回去换surface 3。而当时Windows10的升级清单中没有surface rt,让我很想换surface3,后来也是不了了之,我的surface rt早就过保了,我也不想折腾刷保去薅巨硬的羊毛。
不过也是奠定了我想换成Surface3的初始想法。刚好那时SurfaceBook1发布,它的东西让我流口水,它的价格让我清醒,即使是到今天,让我花两三万买一台电脑,我也还得犹豫好久。
18年参加工作之后,手里有了点小钱,于是又在小黄鱼蹲了一台surface3带键盘,第一次用Windows10的surface,还有笔,加上小巧的机身,要不是有一天出门在电梯门口摔了它,我根本不会想到要换。摔了surface3之后,我就在学校收了一台700块的surface pro3,而坏的surface3被我700出了,相当于我一分钱没出就换了surface pro3。后面又在小黄鱼捡漏蹲了一把200块钱的全新surface type-cover,还是带指纹的,我去官网看了一下售价,当时还是一千多的。其实这些价格这么低,一是因为那个surface pro3的原主人以为pro3的屏幕坏了,所以平时没用它,二是那个带指纹的键盘caps键位似乎是进过饮料,按下去很难弹起来。后来到我手里之后,我重置了一下surface pro3的系统,它的屏幕就莫名其妙好了,而我后来拆洗了一下指纹键盘的键位之后,它按下去弹不起来的问题也没了。也就是说,我总共花了九百块,买了一台surface pro3 i5+4G+128G再加带指纹的type-cover的整机,按照当时的行情,这套再卖出去也是两千起步。可惜我那时太穷了,没卖,一直用到今年。
这套surface pro3,陪我征战南北,跑过北京作报告,去过苏州上海开会写笔记,平时跑个MATLAB做图像识别,远程RDP连主机跑机器学习任务,它都任劳任怨,从未出现过不干了的情况。我在这台surface上写出来的文章与学到的知识,几乎可以换几百个surface回来了。开始它是我学习课程的绝佳配件,插个电,打开OneNote,拿起我的surface pen,它就是我最喜欢的无限容量电子笔记本。甚至一直到现在,我还要经常回去看我之前记下来的笔记内容。而更久之前的我写在纸上的笔记,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我对此感到特别心痛。
后来有一次在北京开会时我下电梯不小心又把它摔了,真是奇妙,我两次摔surface 都是跟电梯有关。当时也穷的我,也想过换新设备,但是想着这个套装还那么好用,我就修一修吧。本来开始打算自己换屏幕的,后来一看教程我就吓尿了,surface 系列根本不可能被我这样的个人拆机维修嘛。于是就找了个华强北的店换了一块国产屏幕。其实当时摔了之后屏幕还是能正常显示的,只是电磁笔用不了,可我最常用的就是它的电磁笔,忍不了的我只能花钱去修。修屏幕的同时还让人家店家给我换了一块硬盘,把原本i5+4G+128G的配置变成了i5+4G+256G,换下来的硬盘加了个硬盘盒做了一个Windows Togo。也算是扩展了一下我的备份系统。
时间到了2021年,在牛年来临之际,它终于扛不住我手里日益增加的任务要求,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有一次写文章时候word居然闪退了,这是我之前从未碰到过的情况。在除夕夜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人生的时候,终于决定把它换掉,继续上小黄鱼捡漏。开始我还在犹豫到底是换surface pro4还是换surface book,因为用习惯了surface pro之后,我再去看surface book的重量,我就感觉有点不可接受。但是后来还是没忍住,因为我碰到了一个老哥出surface book1顶配版只要2800,也就是i7+16G+512G加965M独显版的,而如果我2800拿来买surface pro,很明显我是买不到这个配置的。于是我一个激动,就下单了,现在即使是我买新笔记本,也做不到2800就能买i7+16G+512G配置的啊,还不算surface的屏幕加成。
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开箱:
箱子是没有的,我也不喜欢拍箱子,直接看两个的对比吧。
这次我捡到的surface book 是surface book1增强版,在 2016 年 10 月的微软秋季硬件新品发布会上,在发布 Surface Studio 一体机的同时,微软同时发布的 Surface Book 增强版(Surface Book with Performance Base)。相对surface book初版来说,增强版在设计上完全没有任何变化,而这个设计一直延续到了surface book第三代,我觉得这应该是surface系列产品最好的地方,确定一个外观之后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动,前后代的适应就非常容易。
对比一下我之前手里的surface pro3,surface pro3的屏幕是12寸,surface book的屏幕是13.5寸,都是3:2尺寸,观感上确实是surfacebook增强版好很多。
不同于surface pro系列的Alcantara 材料,surfacebook键盘底座是金属材质。只有我才知道这样的改动有多么的好。首先说说typecover有什么好处,因为每代surface pro的接口都大体相同,所以一个键盘可以从surface3插到最新款的surface pro7,但是因为它的材质是Alcantara 材料,确实亲肤好看,但它不耐用啊!在我这样重度使用的人的手里,typecover很容易就起皮了,这是所有的surface pro用户都无可避免的问题,我这样的深色键盘还好,有些浅色键盘用时间长之后腕托部分的污渍就脱不掉,很影响观感,同样的问题,在surface laptop上面也有,不过似乎laptop三代之后微软就把腕托部分改成金属了。
因而,采用了金属材质的surfacebook底座还是深得我心。不过另外一方面,就是背光与键盘手感方面,surfacebook键盘底座的键盘手感很明显没有typecover那么紧致,略显松散,不知是我收的这台机器的问题,还是surface book系列的通病。背光方面,surface book的键盘背光只支持三档调节,typecover的背光支持五档调光,这两点上来说,我还是更喜欢typecover一点。
当然,有一点更好的地方是,surface book的键盘布局和typecover基本一致。我这个习惯了typecover布局的人,偶尔去用Dell的笔记本时候就会经常按错。由此我想到的是ThinkPad的键盘,怪不得那么多人只买ThinkPad,一件生产力工具你用习惯之后,你就再难去适应别的工具布局了。
surfacebook的反插应该是我开发出来的新用处之一,就是我把它当台式机用的时候,接个键盘垫起来主机。对于一般的笔记本来说,我就要找个很远的地方把键盘放下来,但支持反插的surface book完全可以当个类似于便携屏幕一样的存在用着。
16G双通道DDR3内存加上512G三星固态硬盘,以及i7-6600U的配置,绝对是比不上现在主流的笔记本的,无论是处理器核心数,还是内存频率,surface book都完败。但是作为微软的亲儿子,surfacebook在这样的配置下带Windows10,输出一个分辨率是3000x2000的屏幕,我开个图片处理软件,写个文档,再开个edge浏览器查资料,它居然也是流畅无比,主要还是稳定。
白色背光配上银色主机,确实简单而不夺人眼球。磨砂玻璃触控板的手感与typecover差不多,我现在所有的操控基本都可以放在触控板上完成。
耳机接口放在平板上方,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好,还不如设计一下靠近下方。充电底座是connect接口,所有的surface充电器都通用,旁边一个mini DP视频输出口。
这个合起来之后的卷轴设计,确实让我非常的担心我哪天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的手让它被压碎了,后面用这个的时候,我还是老老实实轻拿轻放吧。
这个卷轴设计其实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它是磁吸贴合,但是居然不能单手开合。我之前用过一段时间的MacBook之后就对它的单手开合设计念念不忘,后来用surface pro,因为是typecover,所以也是单手开合。现在用Surface Book居然不能单手开合我就有点失望。
我最喜欢的还是surface book的长条充电器,足够隐蔽,不占任何视觉空间,像现在大多数笔记本的充电接口都是非常晃眼睛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surface book屏幕拆下来之后也可以充电的,充电口就是这个跟键盘连解的口。本穷逼虽然之前买不起,但是对这个surfacebook的特性还是摸得一清二楚的。
横向看一下surface book的键盘底座和我typecover的厚度。看之前surfacebook的宣传图,我以为它的键盘底座很厚,但是到手之后发现是出乎意料的轻薄。这么轻薄的底座里面塞进去一块大电池,一个大风扇,再加一个独立显卡,我觉得是真的牛。
最后看一看两台surface的对比。
我觉得这台surface book至少可以撑三年吧。
总结一下:
surfacebook虽然看起来更重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并且不同代的surface book底座可以通用,这一点跟pro系列一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屏幕和主机接在一起,键盘和电池还有显卡接在一起,这样处理器发热量高的时候只会集中在屏幕上,根本影响不到我打字。而我想升级更好的显卡时候只需要买一个更好的底座就行,这个模块化的思路跟之前的MOTO Z如出一辙。
surface大概是我人生路上的起飞辅助之一,未来,希望我能更好的利用起来它吧。

哈哈,头字号软粉,毕竟第一次把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就是surface。
老哥微软粉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微软浓浓的爱。不过surface确实不错,win阵容里为数不多可以和mac对标的产品了。
太大的平板确实很容易弯掉。
我的是平板弯了,底座的金手指对不住了,强行掰了掰稍微好点
我想知道你怎么蹲到2800的顶配的,现在去看都是3800-3900
必须用满300年
主要是我现在微软服务全家桶,OneNote同步管理很方便。其余的笔记软件确实比OneNote更适合写字,但是同步方面,还是OneNote能打啊。
WTF?现在这么黑的么?这帮卖二手的也太黑了吧。这破本子也就是三千左右能好价吧,二道贩子开五千,我还不如买个新的去。
这价格找不到了 个人都是3800➕ 黑心二手贩子直接干到5000
surfacebook的设计真好,把显卡跟CPU拆开散热,显卡在底座上散热,CPU在屏幕上散热。
好处是打字时候永远冷静,坏处是写屏幕的时候烤猪蹄。
你这还好啊,还能当普通笔记本用,我那个电池1拔下来可以充,插上之后只充电池2,但显示使用电池1。也就是越充电池1越少,到了0只能捅开平板拿下来充,连个普通笔记本都做不了,只能当个续航一个半小时的平板。去年因为鼓包换了个电池,给孩子上网课用了,今年就这样网课都撑不住了。
就是驱动问题吧,独显用不了,用集显
没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买二手surface的逻辑之一,有什么问题的话上一任用户基本都踩完雷了,所以能拿出来卖的二手机几乎是毫无问题的。以及surface这难出天际的维修可能性,直接杜绝拆机和换配件的情况。
据说增强版有电池鼓包问题,lz这台怎么样
唯一一次在线考试,我也是信了那些吹iPad好的人的话。本来入手之前我以为iPad还能用吧?结果发热卡顿这个问题一个不少,我课堂做笔记全程下来iPad都可以烤猪蹄了,在iPad上面装OneNote打开大一点的笔记页面时候比我Surface Pro3都还卡,随便缩放一个页面就要楞好长时间才显示出来。以及,我surface pro3虽然慢了点,但是绝不会出现断触的问题,这iPad pro动不动就断触可真是太秀了。至于更多的设计上的细节,比如apple pencil的笔尖太滑,笔尖磨屏幕,笔身太滑这些问题我几乎都无视掉了。血泪教训啊,我真是听了那些胡吹iPad做笔记的人的邪。
啊?为什么更新系统把独显干掉了?
我是从iPad Pro转到surface的,之前用iPad Pro做笔记还行,用它考试就让我差点把iPad砸了,考试就那么短短的两个小时,iPad Pro却疯狂断触,surface上还从未出现过断触,所以那次之后我立马就把iPad Pro换掉了。
sb1不香啊,键盘电池充不了,更新系统(自家)又把独显干掉了!
之前借同学Surface Book1用过一段时间,发现上课记笔记时候平板模式续航不行加各种小问题直接导致我买了iPad Pro
不过楼主这价格实在是太香了,愿SurfaceBook成为楼主的生产力道路上发光发热
我是有异响,修了两次了
有钱啊老哥,11年就买Air了。
11年买的air
哈哈,我觉得也是因为我当时真的需要外力控制自己,年轻的时候真的是毫无自控能力。
哈哈,非常感谢打赏与支持。其实自那之后,电脑在我手里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也是我正式把电脑当成学习工具的一年。
手里也有第一代surface RT,电池三年不用死了,现在只能插着电源当电子相册,在你手里是宝,在我手里浪费了。
为了你上学时候的用二手设备取得如此大进步就该打赏。
我那台12年的Mac pro还在战,不过一周都开不了一次机,不经常出差,这玩意用的确实不多,回头试着入个surface用来看PDF文献和Word,excel,偶尔看个视频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