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高考移民”、严禁炒作“高考升学率”,2021高考更严了!
春节假期初七上班,和上班族一起开始“工作”的还有一大波高三学生,他们要抓紧时间备战高考。2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了部署。
这份《通知》里面有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2021年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放松,这份通知强调: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要求各地各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组考防疫工作方案,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落实安全保密制度,严厉打击考试舞弊行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还记得2020年高考那些突发事件吗?安徽歙县高考语文、数学因暴雨延期启用副卷,内蒙古23位考生组团走错考场,更别说走错考场、忘带准考证这些每年都会发生的状况了。
二是完善高考入学机会公平保障机制。继续实施重点高校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严厉打击“高考移民”,切实维护招生秩序。
三是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要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各项工作,精心制定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对招生宣传这块,《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没有啊.江苏人民都都知道的梗啊
安徽省会南京,大哥,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吗?
我就是江苏高考过来.母校就在安徽省会南京.现在西南地区生活.二地教育还有体会.江苏考卷是难但对本省招生还是照顾到的.录取不算低好吧,建国后江苏中考就是一半.跟高考无关.精英教育模式.西南这样基本普及教育模式.只要不违法什么基本都上高中.所以反应生活中就是江苏特别迷恋学区房.新建楼盘附近都是XXX分校,而不是重新设立一个学校。江苏觉得难是因为牛人太多,内部竞争激烈,放在全国范围看还是不错的,
你去查查南京有多少本科高校,有多少好学校好专业,有多少985、211。江苏、南京的高校数量和质量不管是按省还是按市算,都是全国前几。套用你的逻辑,江苏考生应该也和北京、上海一样轻松升学才对,但实际情况是,江苏考生是全国最难的试卷,一半的人没有机会上普通高中,中考就拦了一半的人在高考之外。今年改全国卷了,就知道江苏考生的真实水平了
后来我上了哈工大本,浙大硕。那个同学读了个民办二本,不知所踪。
我读高中的时候,是全班前五。班上有个g二代,说自己有本事高考移民,高考肯定比我好。结果高二那年他爸他亲戚全进去了,就没办成。
其实大学给地方无法带来短期受益,毕竟你哪怕住大学旁你也不会以后读这个大学,而中小学义务教育这个可以做到,学区房概念就出来了,这个可以带了直接收益,另外中小学规划整合地方就可以做到,比如这个学校不错合成一个XX中心学校扔新城区,拉新区房价就很管用,而大学做不到
本来,教育用地本来也是国家的政策不只是高校,义务教育,哪怕是私立学校拿教育用地也不可能比照住宅用地的价格。反过来看,教育用地给当地带来了就业,带来了消费力量,同时也拉高了周围房价,间接带动地产土地拍卖价格。
问题部属高校很多程度也是地方支持.比如北京与上海高校拿块地盖校区什么.那价格肯定比较低.对比这个地卖给开发商而言地方肯亏了这个也算一种补贴
如果是地方财政支持的大学,偏重本地招生,这个可以理解。但是部属院校的招生就应该放眼全国。
不同地域的公平呢?
最公平的就是全国一份试卷,一个录取分数。考生信息上传教育部,每个学生生成一份掩码,为避免人情,学校只能看到掩码,在不影响学生实际排名的情况下,各科成绩非真实成绩,总分会有小范围浮动,如有总分相同才能看到真实成绩。确定录取后学校上传带编号,掩码的录取通知书到教育部,转发到学生手里后才向学校公开学生信息。
好多人评论说相对公平,却忘了这是个偏正短语,重点是公平而不是相对。
北上广外地生源占七八成了吧 人家坚持计划生育 本地适龄考生比十几年前减少一半 结果却发现因为本地名额减少反而自己孩子比十几年前还难考大学
关键是名额投放,这更是大坑。
人口比例肯定不行,会是更严重不公平,其实国内高考模式下苦逼就是河南河北与山东,其他地区还可以,,哪怕江苏地狱模式只是考试难度而不是录取率,毕竟本省高校多少关照一下本省考生,基本属于潜规则了,如果本地区考生又多,好学校很少,形成狼多肉少那照顾等于没有,目前各因素都照顾一下,起到相对的公平,
我意思,目前模式还行,相对公平,北上经济优势补贴,给点折扣也可以啊,
这个逻辑不对呀,每个地区的名额都是固定分配的,都是定向分配的。又不是全国一盘棋,所有的人都评高分,只是全国一套试卷而已。同一套试卷得了400分的人在海南省上一本,但是在湖北省就啥也不是。因为名额是定向分配的,所以这就是公平,当地的人公平竞争。
看你下面的评论不是要照顾教育资源不行的地区么?到我这又成北京纳税多该享受特权了?别这么分裂。
按人口比例分名额就行,别管西bu还是帝du。凭啥几乎最差教育资源和最牛教育资源,都能有优惠政策,而其他勤勤恳恳的老师辛辛苦苦的学生只能享受负政策,当分母呢?
教育只要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还有国内教育模式还是公平为主,起码不是分层教育吧,没有啥可抱怨,找移民漏洞还要参考高考,累不累啊,海外留学生漏洞找一下,花几百万搞其它国籍,回国内大学面试基本简单,你基本中文合格都行,毕竟教育部门定制2030年外国留学生规模,目前远远达不到,各个大学基本在放水,然后教育部规定必须在国籍所在国必须满三年,一年居住超过9个月,,,,,说白直接提高这个漏洞成本,
因为北京纳税人补贴,你本地区好大学需要用地等需要本地担负的,都是本地区补贴,作为回报给本地考生优惠一下没有问题,其实不光北京,你本地区好大学越多这个优惠越明显,,
对于教育资源不行地方怎么办,当年朱重八为啥设定南北榜,教育这事只能相对公平
这样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并不公正,毕竟地域发展水平不一样,你不能扼杀欠发达地区上升的通道。
所有严厉打击的东西,最后都是:严重流行
高考移民的本质其实就是,因为各地试卷的不同。本来就应该一张卷子,看看大家实际的水平。
公平是相对的公平而尔
消灭高考移民?!不消除高考的地区不公,总想着消灭为了高考迁徙的人民
有用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