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报告:BYD比亚迪汽车原装手机无线充电模块
前言
随着主流的手机都已配备无线充电功能,汽车也在逐步增添无线充电功能,充电头网已经拆解了大众无线充WCH-185和特斯拉Model Y 无线充WC3,今天为大家带来比亚迪汽车的前装无线充模块拆解。
汽车内部使用无线充电功能,直接将手机放置到无线充电区域即可充电,无需分神插线,不需要线缆,车内也会更加整洁。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已经预装无线充电,充电头网也将持续跟进,为大家带来更多前装无线充电器的拆解。
比亚迪汽车无线充电模块外观
无线充电模块采用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以及PCB制成的屏蔽盖板组成,机身顶面印有无线充电标识,两侧扩展固定金属片。
盖板与金属壳通过螺丝固定。
侧身设有凹槽,增加面积以便更好进行散热。
底部也设有凹槽,并贴有蓝色信息标签,印有BYD品牌、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名称等。
供电插槽特写。
测得模块长度为131.12mm。
宽度为72.64mm。
厚度为22.62mm。
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观感受。
净重约为26g。
比亚迪汽车无线充电模块拆解
看完了比亚迪这款无线充模块的外观和尺寸测试,下面就对这款无线充模块进行拆解,看看内部是怎样设计的。
先拧开面板四角的固定螺丝,取下无线充正面的屏蔽盖板。
屏蔽盖板背面边缘露铜,中间黑油绝缘,丝印PCB-01。
屏蔽盖板由PCB制成,上面有屏蔽铜箔,减小电磁辐射干扰。
铝制屏蔽外壳内部是三个无线充电线圈,固定在PCBA的屏蔽罩上。
屏蔽罩和PCBA模块使用螺丝固定在铝制外壳内部。
拧下螺丝,取出无线充电器PCBA模块。
外壳内部粘贴蓝色导热垫,为PCBA上面的元件散热。导热垫分别对应功率电感,升降压MOS管,全桥MOS管和切换MOS管。
测得铝合金外壳重量约为133.6g。
屏蔽罩下面是无线充电主控。
背面是连接供电的插头,以及升降压电路和线圈驱动电路。
无线充电线圈采用三个叠加放置,增大无线充电面积。
无线充PCBA模块正面焊接无线充电主控和驱动器,PCBA模块边缘封边处理,防止干扰。
PCBA模块背面为无线充输入滤波电路,升降压电路,全桥功率级和用于线圈切换的MOS管。
无线充电主控采用NXP恩智浦MWCT1013AVLH,是一款汽车级的多线圈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支持15W单线圈和多线圈应用。芯片内部集成数字解调,固定工作频率,并支持抖频技术降低干扰。芯片内部集成同步升降压控制和功率全桥控制,通过外置的驱动器进行开关管驱动。
为MWCT1013AVLH提供时钟的无源晶振。
对应同步升降压和无线充电功率级的驱动器,来自DIODES,型号DGD05473,是一颗双NMOS半桥驱动器,支持50V耐压,具备欠压保护功能,图中两颗对应同步升降压开关管驱动。
用于无线充半桥驱动的DGD05473驱动器。
另外一颗驱动器,使用两颗半桥驱动器组成H桥。
正面的器件介绍完了,下面开始PCBA模块背面的介绍,首先是电源输入插座。
电源输入端TVS,丝印YK,用于输入端浪涌保护。
丝印701的滤波电感。
一颗用于负极控制的NMOS管,丝印3N5R0,来自富鼎先进,型号为AP3N5R0YT,是一颗耐压30V的NMOS管,导阻5mΩ,采用PMPAK3*3封装。
电解电容规格均为100μF 25V,用于电源输入滤波。
两颗4.7μH磁胶电感用于输入滤波。
控制电路通断的MOS管,丝印3P021,来自富鼎先进,型号为AP3P021YT,是一颗耐压30V的PMOS,导阻21mΩ,采用PMPAK3*3封装。
电源输入经过控制电路和滤波电路后送至升降压电路,用于电压转换,满足定频调压无线充电的需求。同步升降压电路由无线充电主控芯片输出的PWM信号,送至驱动器,再由驱动器驱动MOS管组成的H桥进行电压转换。
升降压电感采用合金电感,电感量为10μH。
用于输出滤波的电解电容,规格为100μF 25V。
四颗MOS管,组成H桥,MOS管丝印7AB。
用于无线充电主控和驱动器供电的降压芯片,来自MPS芯源半导体,丝印IAGV,型号为MP2456,是一颗50V输入,开关频率1.2MHz的开关降压转换器,内置1Ω开关管,输出峰值电流为0.5A,采用TSOT23-6封装。
MP2456外置的降压电感为22μH。
降压输出送至一颗LDO,来自TI德州仪器,丝印VCIQ,实际型号为TLV73333P,是一颗支持使能控制的300mA输出,低压降,低静态电流稳压器,采用SOT23-5封装,为无线充电主控供电。
电流检测放大器,配合右侧两颗并联的R015取样电阻,用于无线充功率级输入电流检测。
0.68μH电感,用于供电滤波。
电解电容用于输出供电滤波,规格为100μF 25V。
无线充全桥功率管,丝印7AB,使用四颗组成全桥驱动线圈。
无线充谐振电容特写,使用四颗1206封装的白色NPO电容并联。
三颗双NMOS管用于三路线圈切换,由主控检测到手机的位置,开启对应的无线充电线圈。
用于无线充电线圈切换的双NMOS,来自安世半导体,丝印92910E,采用LFPAK56D封装。
NXP恩智浦 TJA1043T 高速CAN总线收发器,用于CAN控制器与总线通信,具有低功耗优势,并获得AEC-Q100认证。
一颗双运放来自圣邦威,型号为SGM8622,是一颗MSOP8封装的双运放,支持轨对轨输入输出,用于无线充电信号解调。
三个无线充电线圈特写,叠加放置。
全部拆解完毕,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比亚迪汽车无线充电模块采用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使用PCB屏蔽面板作为上盖,抑制电磁辐射。无线充电模块采用多层结构,线圈固定在主板的屏蔽罩上,屏蔽罩下方是无线充电主控芯片和MOS管驱动器,PCB另外一面为功率器件,通过导热垫利用铝合金外壳散热,降低无线充电的温升。
无线充内部采用恩智浦MWCT1013无线充电主控搭配四颗DIODES DGD05473驱动器进行同步升降压和无线充电控制,内置TJA1043T用于CAN总线收发控制。内部采用MPS MP2456开关降压转换器搭配TI TLV73333P为驱动器和无线充电主控供电,采用圣邦威SGM8622用于信号解调。输入使用TVS进行过压保护,做工和用料都非常扎实。

豪华版,版本1.1的确实不行,有同款的小伙伴看看行不
看了,升级不了,说等ota看能修复不
各家手机的快充协议不一样啊,转220v插头是最通用的,能插充电器
点烟器不也有快充头吗
这玩意儿太拉了
确定,关闭后,再次开车,无线充电会自动打开。
做工看上去是挺好,但只有15W功率,且充电协议少,好多人都说发热大。我自己没有无线充手机,直接关了,点烟器转快充(之前爆过料狗京的廉价快充),实测同事的华为p40我的gt neo3都能激活快充标志,一会就充好电,美滋滋
做不好就不要做 充电慢发热量又大 太鸡肋的功能
26克
请严谨认真点好吗?
这么大坨铁,是怎么做到26g的
风扇噪音的话,加个半导体制冷模块行不行
实在话 车的主要功能是车 至于这些周边性东西 做个功能当个卖点就行了 深度优化不存在的 快餐式设计不会考虑的
空调风口要考虑冬天吹暖风,顶多是加风扇,但是又有噪音风险,所以大概率是不会加的。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反正功能是有了,好不好用是另一回事了
线拔掉不久可以了
看评论,这是无线充还是电磁炉?
车上有,充电慢的要死还烫,后面直接用点烟器转220v的插头插手机快充头了
谢谢 成功解毒 没想到自己买的低配还买对了
260g啊,大哥
估计以后会有官方配件替换。自己DIY风险较大,毕竟是封闭环境,官方都是可靠的供应商车规级产品,自己用普通民品,发热易燃风险大啊
没有这个配置的车型不是可以无损加装了吗
有个上汽的,应该是同一家出品
那你们的版本估计不一样了,我的是去年8月提车的,无线充电随用随开,不会有重启又自动打开的问题。得问问4s是不是偷偷刷了程序还是换了硬件。
他的没问题。因为我的车也是重启会自动打开
太抠了,PCB居然用喷锡,连个沉金都舍不得
汽车厂都是这样的,能省一点是一点,我给他们做设计都做到自闭了
汽车工业就是只要麻烦的一定会出问题,所以干脆不设置散热扇,都像苹果学习10W无线充电功率,发热一定能控制
不是啊,就是唐 dmi dlink 3.0的车机。你的车是不是有问题啊,要去4S店看看。
di4.0车机?我是di3.0的低配,这个关了后车机重启后又默认是开启的
我一般接220v用充电器15分钟充满,这玩意在界面直接关闭吧,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