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帽大盘点】三点几了,饮茶先啦——饮食主题键帽推荐(一)
本专栏所使用资料来源于网络。
观前提醒
本专栏推荐键帽主题范围为饮品主题,范围较为宽泛包括但不限于咖啡、茶和奶茶、一些有关的饮食风俗,后续如果看的人多,也会继续更新,这次想要在介绍键帽的同时附带上一些对于饮品文化的介绍,可能介绍的不是很全面和专业,大家看个乐就行。有好的主题键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PS:由于值得买经常因为链接、IC这些卡审核 ,所以在值得买发布的文章我会删除有关的购买信息,关于购买渠道,只能凭各位网友自己来找了。
GMK Thai Tea 泰式奶茶
2020.11
来自IC
这套泰式奶茶主题键帽是由设计师pwade3设计,他还设计过GMK Analog Dreams 模拟梦境和同样是奶茶主题的GMK Taro 香芋等键帽。从他设计的几套奶茶主题的键帽看的出来是对于奶茶有很高热爱的一位设计师。
来自IC Base
深色字母区
很遗憾的是,这套键帽并没有任何个性增补,所以也缺乏了一些个性化表达。
IC中的灵感来源——泰式奶茶
说到泰式奶茶,或许其他地区的朋友接触并不多,但是在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可是很有人气的茶饮之一。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泰式奶茶最大的特点有两个。
一、诱人的橘红色茶体
关于泰式奶茶橘红色的原因,曾经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在泰国奶茶界,差不多被一个红底金字商标的Cha Tra Mue茶叶所垄断。这个品牌故事原来由华人揭开序章,在百多年前一个潮州茶商收购茗茶,再转售给泰国当地的外国军人,久而久之,茶叶和西方文化广泛带到皇室和街头。有人会模仿西方混合牛奶的饮法,在泰国街头更出现八角茴香和橙花水调味的变奏品。但对一向喜欢浓味的泰国人来说,外国西茶不是好味。于是Cha Tra Mue从茶商转型,在泰北买田,以印度阿萨姆茶作茶种与其他茶叶混种,再配合一半发酵时间较短的红茶和经长时间发酵的黑茶,调配出浓而不涩,带香草味的泰式红茶。加上当地长年下雨,湿润的天气导致土壤含有丰富的氧化铁,使土质呈现酸性的红土,所以种出来的茶也染上这层橘红,塑造了泰国的特色”。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模有样的,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泰式奶茶的颜色是橘红色,原来是因为土壤的原因!后面甚至在很多做泰式奶茶的店铺里作为背景文字说明,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近期,台湾的食药署为大家解答了这个问题。根据台湾食药署表示,泰式奶茶的「橘红色」并非茶叶造成,而是茶叶中添加了食用色素。食药署还表示,泰国知名茶叶品牌标有「FD&C NO.6」,即是台湾常见的「食用黄色5号」色素,为合法添加物。接着,他们也透露,所有进口茶叶都是有经过检验的,只要餐厅有标示产地,就没问题,因此泰式奶茶不需要特别注明含有色素。”
讲道理,其实这个说法确实是漏洞百出,红土现象怎么可能把茶叶一同变红,更不用说冲泡出来的奶茶了,不过这个“美丽”的故事确实是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以为真。当然,泰式奶茶本身的颜色确实是偏红的,不过也存在一些商家在红色的基础上继续添加食用色素使得颜色更加鲜艳的可能性。
泰式奶茶的红色茶体作为设计要素也融入到了键帽之中无论是base字母,还是深色字母区,都是依照泰式奶茶的颜色外观做的设计。
来自ZF“ 普通玩家” 拍摄
来自乐总拍摄
二、够冰够甜才好喝
泰式奶茶的口味特色在于冻饮和浓郁的香甜口味,撞茶与扭茶是泰式奶茶的重要冲泡手法,能够激起茶香,红茶和炼乳一同冲泡,再加入大量冰块,一来可以中和甜味,而来也可以解暑消渴。冰饮的习惯也是源于泰国当地气候,高温之下唯有冰块可以抚慰被高温炙烤的皮肉。而在今年这个极端酷热的环境之下,我喝冰饮的频率也大大加高了。不过,正宗泰式奶茶的甜味对我来说还是太高了,甚至有些齁甜了,所以想要尝试的小伙伴不要一次买太多免得喝不了兜着走。
Low tea 低茶 英式下午茶
2022.7
IC
这套是由AlohaKB Studio旗下设计师Ovie Grant设计的键帽,他的另一套设计邮票也即将开团,感兴趣的可以看我在某站写的专栏
其实严格来说,英式下午茶不仅仅是喝红茶,而是一顿简餐。设计师表示“Low Tea是正统英式下午茶名称,英国的贵族以及上流阶级在下午三四点时享用,贵族们坐着低矮的沙发,茶点也会放在矮桌上。所以,这里的“low”指的是桌椅的高度,而非茶点的配置... ”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
现在来讲,一种流行的传说认为,在1840年代中期一位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士: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罗素,在下午时分因百无聊赖,让女仆准备了少量的吐司、奶油和红茶。这种简便的饮食方式很快就成为了英国贵族们打发下午时光的一种绝佳方式。而下午茶在流入不同地区后也演化出属于当地特色的一些饮食习惯。
群主提供实拍
例如广东,广东人不但喜欢喝早茶,还喜欢喝午茶,而这下午茶也是有个时间的,这个时间三点三,广东虽大,但各市的市民都习惯了用“三点三“来称作喝下午茶,“今日我哋三点三饮咩茶,食牛杂定系食粉好咧”。关于三点三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三点三饮茶”的传统来源于香港。据说,许多香港餐厅会在下午提供优惠,吸引顾客错峰就餐,而三行工人(木工、油漆、泥水)常在下午3点15分休息半小时,吃下午茶补充体力,即“三点三,叹茶餐”。而另一种说法则是有一位来自英国的人,在广东生活了十几年,午饭简单,晚饭又相对较晚,因此这英国人肚子很饿,一个老太太就请这位英国朋友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因此就样成了传统习俗就一直传下来了。
实拍
而下午茶业在推广的时候有了不同的品尝方式与名称,如英国下午茶又被香港人习惯称作High tea,但两者其实并不相同,其中的high表示更加靠后的时间,也是指桌椅高度较高,因为这顿餐往往是打工人下班后用于提神醒脑和填饱肚子的一餐,所以往往会伴有肉食。
港式下午茶
实拍
这套键帽的字母区是带一些草莓奶昔粉色的感觉,个性是手绘的一些小点心,大键位在渲染图里是偏棕一些,虽然说茶方面,早期的茶以中国的祁门红茶为主,后来慢慢地采用在印度及斯里兰卡种植的红茶,而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也是后来港式奶茶的重要原料之一。但是实物图比较偏红色,不知道是设计师有意为之,还是产品出来效果如此,个人认为无论如何,键帽最好还是要和渲染图的色彩相统一比较好,如果要有更改也要提前发帖通知消费者。总的来说,确实是略有翻车,做五面热升华确实是难免如此,对于颜色要求比较高的,还是推荐去做二色成型键帽,不过相对而言,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键帽信息:
键帽高度:原厂,键帽材质:PBT,键帽代工:浅笑,键帽工艺:单面+五面热升华 。
Milkyway 咖啡师-Barista
2022.2
这套键帽是由OneKey工作室的黑叶子blcklvs设计师设计的咖啡师主题键帽。这也是首套由他主导设计的主题键帽。设计师:“得到这个机会以后马上想起的是多年前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名咖啡师-Barista在星巴克打工。虽然已经是非常久以前的经历了,但是我到现在也保持着对咖啡的兴趣,所以第一套作品选择了咖啡师-Barista作为主题。”
说一些题外话,虽然学习咖啡其实不太推荐去星巴克,但如果说想找一份稳定的星巴克咖啡师工作,去星巴克学习一下内部的操作流程,是很好的。如果是想作为个人学习咖啡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由于星巴克的机器首不是家用型,所以学习来的技术可以说是屠龙之技,流程化的制作高效率是星巴克所需的,星巴克已经将制作的流程化做到了快速出品的极致,牺牲了一些东西,也成就了一些东西。当然,去学习一些运营上和空间上的设计也是很不错的。
键帽色卡
这套键帽的颜色构成选择的也是关于咖啡行业中的一些常见元素——黑咖,奶咖,以及浓缩牛奶和各种植物奶的颜色
黑咖啡
奶咖
浓缩牛奶、植物奶
个性设计:
更新后的个性kit
个性设计里包含了很多精品咖啡的要素,例如常见的拉花图案:多层心;天鹅;玫瑰;对称和不对称叶子。以及做咖啡会用到的各式工具:法压壶、咖啡机、咖啡滤网等。咖啡因的化学式和咖啡印记都是很有意思的个性设计。
咖啡因化学式
各式拉花
其实有关于咖啡拉花(Latte Art)也是分为两种:
一种是拉花(Free Pour),在往浓缩咖啡中倾倒发泡后牛奶的同时 “拉” 出图案;
一种是雕花(Etching),在冲调好拿铁之后,用巧克力酱和牙签等辅助用品直接在拿铁表面的泡沫上 “雕”。
这次除了传统的个性区域,也有很多用于搭配的个性衍生Kit
cupping kit
cupping kit
牛奶反色字母区
键帽信息:
即将开启预售,本次是由米可维代工生产,使用五面热升华工艺,感兴趣的可以参考IC帖
预计价格依旧是mw设计师款常规价格。目前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价格不菲,同时mw最近也问题频出 ,希望mw能将快点解决工期问题和最近QC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套设计本身是很不错的,在2月份时预告4月份开售,但由于一些调整问题延迟到了8月,也祝这套咖啡师能够圆满落地吧。
看似势不两立,互相抢占生态位的两种饮品, 茶、咖、奶三种不同的饮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停的碰撞,纯茶、纯咖啡和年轻一代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包含奶、茶和咖啡在内的融合和交锋,潜移默化在接纳了咖啡文化后,如何把已经被大众认可的舶来品转化成一个更本土化、更风味化的饮品,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一人买奶茶,一人买咖啡,两杯混合均匀,不就自己调出了杯鸳鸯」”
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能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以键帽的形式呈现是非常有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在客制化市场不断扩展的当下,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原创键帽诞生,同时也能向消费者传递一些文化概念,希望大家也能多多支持和尊重原创键帽的设计。
这次就先记录这么多,还有什么有趣的键帽欢迎评论区留言 。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和转发。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