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自学Blender,成为动画制作达人!
最近打算开一个新坑,学习一下 blender
了解一下 blender
1994年1月2日,Blender诞生,这一天成为其官方生日,名字取自Yello乐队的一首歌。
Blender是一款免费开源软件。
谈及Blender的形象,不得不提Suzanne。它是一个有复杂度的三维猩猩头模型,由三维概念艺术家Willem - Paul van Overbruggen于2002年为Blender 2.25创建,主要用于三维测试,名字源于电影《杰与鲍伯的回击》中的猩猩。之后,Suzanne逐渐成为Blender的吉祥物和卡通形象。
2019年,2.8版本重新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加入强大的实时渲染引擎Eevee,现在Blender已经成了目前最热门的专业3d软件,学习Blender的人数开始激增了。
直接开始操作,先建一个小模型吧。
建模基础
制作三维作品通常第一步是建模,这类似现实中捏橡皮泥、雕刻等制作模型的方法。计算机中的建模是通过操作点、线、面,使其组合成模型。
操作步骤
新建文件
快捷键:Ctrl + N。打开Blender,中间区域是启动画面,单击“新建文件”下方的“常规”可新建默认文件。
删除物体
Blender大部分快捷键通用,如X键可用于删除内容。默认的常规文件有立方体、点光和摄像机3个物体。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框选这3个物体,放开后按X键或Delete键可删除(数字小键盘Del键不可用于删除),可对比大纲视图变化。
添加立方体
快捷键:Shift + A。Blender中长度默认单位是“米”(m),基面正方形格子边长是1m。执行“添加>网格>立方体”命令,可添加一个默认2m×2m的立方体,添加后立方体有黄色外框,表示被选中,同时注意大纲视图变化。
缩放视图
使用快捷键前需将输入法切换到英文或关闭中文输入法。通过滚动鼠标滚轮可缩放视图,向前滚动靠近立方体,向后滚动远离,这只是调整观察距离,并非改变物体大小。
进入编辑模式
快捷键:Tab。物体交互模式切换很重要,如果立方体太高,需调整其高度,要先将模型切换到编辑模式(当前是物体模式)。
选中立方体后,单击左上角“物体模式”,在下拉列表中选编辑模式。在编辑模式下才能修改模型的点、线、面,物体模式下模型形状固定,编辑模式则可自由塑造。
切换模式后,左侧工具栏会增加工具,模型所有面被选中,通过颜色可区分选中面。若没看到左侧工具栏,可在英文输入法下按T键或单击“视图”菜单里的“工具栏”。
调整立方体的高度
单击工具栏移动工具,切换到面选择模式,单击选择顶面,按住z轴蓝色箭头上下拖动可移动面,调整高度,降低高度后的效果。工具栏工具右下角三角形图标表示有更多同类工具,长按可显示下拉列表。
平移视图
快捷键:Shift +鼠标中键(鼠标滚轮)。若模型位置偏,可按住Shift键和鼠标中键拖动鼠标平移视图(鼠标指针需在3D视图中)使模型居中,物体模式和编辑模式操作方式相同。
细分立方体
在编辑模式下,执行“选择>全部”命令选中全部面,再执行“边>细分”命令,单击左下角“细分”展开参数。细分可将边和面切开,增加顶点和细分面,增加模型细节,类似“切而不断”。一般不要单独对一个面细分。细分后立方体表面线增多,面从6个变为24个。
旋转视图
旋转视图可按住鼠标中键拖动鼠标。相关设置可在偏好设置>视图切换中修改,启用“围绕选择物体旋转”可使选中物体为旋转轴心点。也可按住右上角轴向小部件拖动旋转视图(视图操作只能在3D视图蓝色框内完成)。
内插圆形面
确保细分完成后,切换到面选择模式,单击移动工具并选择顶面4个面(按住Shift键多选,单击选中面取消选择),执行“面>内插面”命令,左右移动鼠标设置内插面宽度(也可单击左下角“内插面”展开参数修改)。
之后使用LoopTools插件把中间4个面“变圆”,确保这4个面被选中,在3D视图内右击执行“LoopTools>圆环”命令。内插面是在选中面外轮廓不变情况下向内部插入新面,类似柜门和相框。注意内插面参数,不要勾选“各面”,否则会出现问题。
挤出圆柱
上一步是为挤出做准备。确保要挤出的面被选中,单击左侧工具栏挤出选区工具,选中面上方出现黄色底黑色十字手柄,按住手柄向上拖动可挤出圆柱。挤出可用于点、线、面,但主要用于面,挤出面时新点会连接成面,把平面变成立体有厚度状态,常用于创建模型大体形状,要熟练掌握。注意,右击不是取消操作,撤销操作需按Ctrl + Z或执行“编辑>撤销”命令。
保存文件
Blender文件扩展名是.blend,会定时自动保存,自动保存文件名后会加数字。执行“文件>保存”命令,选择保存位置,可新建文件夹存放文件(也可在计算机文件管理器完成),输入文件夹名,进入后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工程文件”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