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图书节,买了一本似乎没用的厚重书,无用名画鉴赏书滋润人生,普通人也可以
马上423了,你有没有剁手呀?
这几年,我虽然依然是给娃买书买买买不停,但相对来说理性了很多。就算是刚需的教辅书,我也本着能用到才买的原则,而不像以前那样几乎把同类的教辅书全部搬运回家。
可是,这次我买了一本很厚重,同时也很神奇的书。
无他,只是因为人到中年,突然觉得那些能够滋养自己的,倒未必是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反而是“看似无用”的艺术、音乐,能给人更多的勇气和力量。而对我儿子来说,亦然。
这套《了不起的中国名画》,恰好满足了我一个“美术盲”学鉴赏的那点小心思。况且,这些年我经常带娃去博物馆,看大好河山,书里不少知识都可以用到。
这本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自史前到明清时代共计49幅画。它对每幅画的分析非常的简洁易懂,我这种外行人都能轻易get到画的妙处。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的时代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代的中国画风格,学会如何欣赏绘画。
简单的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名画并不难
读了这本厚重的书,我发现你学会去鉴赏中国画可以从三个角度。
基础信息。了解这幅画所创作的时代、采用的材质、创作的目的。
画面分析。观察整幅画的特点,画中所涉及的人物或者是形象。
技法评析。比如绘画所采用的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颜色的变化以及采用的一些绘画的法则。
比如,图片所收录的这幅创作于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年的红砂陶彩绘《鹳鱼石斧图》。这本书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在基础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体现了两个部落战争胜利的场景。这幅画非常珍贵,因为它是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而画面分析中,别看这幅画似乎色彩单一,图画也略显简单,但是却特别生动。遥想距今6000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知道用反差凸显两个事物对比。鹳的活灵活现和鱼的没有生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关于石斧的各种细节,特别是石斧有一段用绳子进行了缠绕,关于细节的处理非常的到位。
技法评析方面我看了很有收获。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大鸟没有轮廓线,这个是没骨法;而师傅和鱼都用线勾出了轮廓,这属于双钩法。
看了这些浅显的知识,下一次去博物馆看画,我似乎也能说出个123。而儿子在绘画的时候,也可以考虑没骨法或者双钩法等不同的技法。
原来美术鉴赏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绘画风格体现时代,每幅画都有历史
看了这本书,我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每一幅画都有它的时代背景。中国画和时代可以说是相互成就。
这本书的非常精妙的一点就在于,在历数每个时代的画之前,都有一段文字让我们去理解这个时代的绘画特点。我们把文字和后面的一幅画进行对比,往往会对时代特点理解更为深刻。
比如,秦汉时期的绘画,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教化的功能,很多的典故都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宣扬了儒家忠孝节义的观念。
我非常喜欢这一组石雕阳刻拓片。虽然石雕是黑白两色,但是所刻画的三个典故《管仲射小白》《伏羲女娲》《荆轲刺秦王》让人们耳熟能详。栩栩如生的图画也很有效的以场景的方式描述了故事,大胆夸张又有力量。
以画的变化为脉络,梳理中国画的流变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几个标题把中国画的历史脉络梳理得很清楚。中国画经历了从附属装饰到独立艺术,形与神的追逐以及从写实到写意。大概文学、艺术都是相通的。
比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三个部分不同的变化,写实和写意相结合,果真名画!
人到中年,越发觉得这种“无用之学”拓宽了我们人生的边界,给我们更多的精神享受。读画吧,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