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住创始人:与家较劲20年,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
情热招待 vol.22
好好住创始人的家是什么样?
51㎡ 的 Loft 如何极致扩容?
如何实现砌花池、开放卧室、卫浴三分离?
房屋信息
户型 1 室 1 厅
使用面积 80 ㎡
改造花费 25 万元
房屋位置 北京 朝阳
@冯老板,不只是他的好好住 id ,也是我们称呼他的方式。身为好好住创始人,他的的确确是我们的老板,尽管他根本没什么 CEO 的架子。
年前,冯老板邀请我们去他家坐了坐,参观了他入住 4 年的屋子,聊了聊他的故事,以及好好住 app 成立五周年来的成长。
01.
高二那年,
我就和装修「杠」上了!
童年的冯老板,住在爷爷奶奶家。父母离婚早,15 岁之前,他都是和爸爸睡在一个不到 10㎡ 的小房间。
那是典型的 60 年代老房,不足 50㎡ 的两居室住着三代人。逼仄和局促,是他打小对居住环境的体验。
△儿时的冯老板,身后是童年住过的老屋
大概也是担心孩子的个人空间被挤压得太厉害。那时,爸爸会捡一些大纸箱回家,小小的他就藏在纸箱子里,看书游戏。
纸箱子大不到哪儿去,却是他第一次拥有独立的专属空间。
△插画还原冯老板的童年回忆
在老屋住了近 15 年,后来爸爸再婚,用积攒多年的工资买了一套商品房。和爸爸同住多年,冯老板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本来满怀期待搬入新居,却因为家装理念不合,冯老板与爸爸产生了分歧。
△冯老板和爸爸
爸爸教古汉语,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于家,他有着坚定的中式追求。冯老板呢?从小看美剧听英文歌,对家充满大胆不羁的想象。
爷俩站在观念的两极,不可调和之下,爸爸发话:施工队我出,你的房间,你自己装吧!
△冯老板和爸爸
爸爸敢说,也敢做。把房子装完,唯独留一间毛坯次卧丢给他。
冯老板还真不怵,整整一学期睡在客厅,每周末风雨无阻骑个破车跑建材城。
就是这时候,他切身体会到装修的乐趣——大到墙漆小到五金,原来你可以靠自己的小小决策,去影响家的方方面面。
△爸爸对冯老板的教育一向开明,他曾写:小学三年级,我爹买了人生第一台 Sony 音响。无数次早晨醒来,爹问我「今天去买 CD 么」,然后默契地一起给老师谎报称病。(图源自互联网)
蓝色房间,是他明确的首要元素。
然而在 2001 年的北京,想要买到心仪的墙漆不是容易事。他只好买来色素,自己调,愣是把卧室刷成了自制克莱因蓝。
△因为深受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影响,有颜色的墙漆,是他认为一个好家的必备要素。
这般折腾还不够,他还拆了卫生间、装了罗马帘、舍弃当时流行的红木地板,固执选了浅木色……
这些如今我们已经接纳的装修理念,在 20 年前的冯老板家人看来,只觉得他的房间像个山洞,不可理解。
那个房间确实谈不上好住。冯老板说,全蓝房间有些压抑,住得自己阴沉沉的,心情也不好。
这次改造或许不算成功,但在爸爸放权的过程里,他头一回和「装修」交了手。
02.
租房10年 搬家8次
家是屋子,不是房子。
如果说高二的那场装修是一场序幕,那冯老板大学毕业后的 10 年租房改造生涯,才称得上真正关于「家」的经验累积。
#1. 2010年 太阳宫
毕业后,冯老板第一套整租的房子位于太阳宫。位置够好,下楼就是地铁,上下班方便。但房况一般,尤其是采光太差,难见阳光。
△为了与采光对抗,大量布灯,高低错落,不用过亮灯光。
「小黑屋」看似没救,但在他的倒腾下,多了几分生命力。
#2. 2011年 左家庄
吸取「采光」的教训,冯老板搬到了西坝河的老小区。这套房子装修过得去,采光也确实给力。
△窗户搭配百叶帘,没有刻意设置沙发区,任何区域都可以随地就坐。
#3. 2012年 立水桥
第二年,冯老板搬到立水桥。第一次住朝西房子的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
△采光够好,可看到奥森,不像平时在北京能够看到的view。
房子塞得满满当当,处处是各地邂逅的小玩意。对东南亚热带国家的喜爱,也在他早期的家里初见端倪。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4. 2014年 来广营
2014 年底,冯老板搬到来广营。这套房子装修一般,只好靠自己打点。
△餐区改成了开放式书房,桌布一搭,餐桌变书桌。
买了灰色地毯整铺在红木地板上,刷了墙漆,拆了水晶灯,改造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在这里,他整整度过了 2 年时光。
△难看的大花沙发,用布统统盖上。
10 年租房,8 次搬家。
每一个居住空间,在视觉上几乎一脉相承。没有靠昂贵的家具撑台面,也没有凑合着胡乱对付生活,它就是冯老板自己的样子——简单、舒适、堆积着满满的个人爱好与回忆。
△冯老板就职于腾讯的办公桌,与他的家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网友玩笑说:支一张床,就是一个家了。
这样的舒适跟买或租,没有什么直接关联。
买来的是房子,屋子却要靠日子累积而成。数字是冰冷的,钱不是定义「好家」的要素。居住的温情,其实取决于「人」本身。
用冯老板的话说:好房子不一定养得出好屋子,好屋子也不一定长在好房子里。
💡
租 房 10 年 有 话 说 /
1.选房东比选房子重要
要点:租之前表达自己的改造需求,此时房东通常会分为两类:①换了有啥用,凑合吧!②态度开放,支持你的改造决定。选第②种房东,往往不会错。
2.采光,采光,采光
要点:房况不是很好没关系,脏也不是很要紧,这些都可以靠后期改善。唯有采光,是不可逆的。
3.做好这几点,提升出租屋格调
要点:①刷墙 ②换顶灯 ③换窗帘 ④换马桶(冯老板的个人原则,马桶到底换不换,根据个人需求决定)
03.
比起视觉上的高级,
适合自己才是舒适的核心。
2017 年,冯老板搬进了自己买的房子。
那是一套很小的 loft,打一开始,他就面临着三个难题:预算有限、面积有限、时间有限。
△想在家里砌花池?可移步好好住 app @冯老板 个人主页,听他分享过来人的 9 条经验。
得益于 10 年的租房经验,已经投身家居行业的他,不会像高中那样全凭喜好行事。他非常清晰自己的居住需求:
①不能因为空间小,就放弃对好生活的追求。
②基底可以简单,视觉不必繁复,
重要的是结构+动线。
③居住的价值观是自己,不要从他人身上找标准。
秉持这样的理念,冯老板与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刘一汀 一起,在这套 loft 里做到了「面积小但充实,空间少但高效」。
△他在整屋里写:如果让我在这住一辈子,我愿意。
大量的植物、藤编的家居用品,以及占据整个阳台的花池,这里一如他喜欢的那样,肆意生长。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而那些经年累月与他流转过无数地方的物件,也在新家找到了归属。
△岛台前的条案,是爸爸曾经的收藏。
爸爸留下的条案、手作的木雕、随手记录的照片……在冯老板一次次「不错过」的累积与「不妥协」的坚持里,它们再度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装点。
△ 2006 年,冯老板父亲确诊为肝癌晚期。他为了照顾爸爸,休了学。爸爸去世那天,恰好是他那一届的大学毕业典礼,同学们在 2000 公里外穿着学士服庆祝,他在医院走廊里,趴在妈妈的腿上嚎啕大哭。( 2006 年 冯老板拍摄于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区)
纵观这个家,你会发现,即便是自己买来的房子,冯老板也没有因此把各种奢华的家居配置往家里搬。
旧回忆没变,老物件都在。
从理念上来说,这与 10 年前租房的他,别无二致——比起追求视觉上的高级,拥有适合自己的舒适感才是家居的核心所在。
△爸爸未完成的手刻木雕,目前挂在冯老板的客厅里
04
设计不是好家的终极要义,
情感才是。
冯老板总说,家是记忆。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里,家是记录者、是见证者,是抚慰所有不安的包容者。
△虽然爸妈离婚早,但他自幼成长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之中。「家」,是从小根植在他内心的重中之重。
从童年那间根本谈不上隐私的小屋,到拥有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房子;从高中两眼一抹黑搞装修,再到创建好好住 app ……
人生路线看似无法预知,但回溯起来,好像都有契机可寻。
△大年夜一起吃饺子
爸爸捡回来的小纸箱,就像一颗种子,让小小的他明白——再精巧的设计,也比不上热气腾腾的生活本身。
构筑「家」的核心,永远是人、是家庭、是记忆、是情感。而这,也是「好好住」当初出发的原因。
△如今妈妈和他住得很近,他们常常见面,一起吃饭,一起聊天。
记得冯老板谈到这么一段经历。
当时他租住在一个老破小区,一眼望去,了无生气。他不甘愿自己的生活在破败里沉寂下去,干脆去买了一桶油漆,把窗户的边框全部刷成了亮黄色。
这样一来,每晚回家路上,他总能在千篇一律的单元楼之间,一眼找到自己的家。
这是一个「抓住生机」的故事。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总要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标识,才不会轻易丢了自己。
这与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是相似的。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从记者到创业者,每一次的转换,不过是朝更「对」的自己近了一步而已。
好好住 app 主页上,冯老板有一句「不合时宜」的签名:质朴而不随波逐流地与世无争是人生追求。
我本来在想,这会不会与创业相违背,因为它与普世价值里的成功理念并不一致。
但采访结束后,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这与创业并不冲突,就像那扇被刷亮的黄色窗户,独特鲜明,不左右摇摆,不随波逐流。
它伫立在那里,如同一种温柔的提醒,在他每一次回家和出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