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有什么用?报多少?怎么领?怎么报销的更多?一篇读懂!
社保中除了用的最多的医保,生育保险也不可小视,这个隐藏的生娃大福利,不知道你了解多少呢?
其实很多人对生育保险,根本没什么了解,那今天大白就和大家说说生育保险,主要内容有:
生育保险有什么作用?
生育津贴能领多少钱?
生育津贴怎么领取?
担心生育保险保障不全,怎么办?
1、生育保险有什么作用?
生育保险是为女性职工因生孩子而不能工作设立的保险,所以,有了这个保险,女性在产假期间的收入中断会得到相应的保障。
而且这个保险不仅女员工要交,男员工也要交。男员工虽然不生孩子,但只要交了保险金,就可以把它拿来给自己的妻子用。
只要参保生育保险满 1年,就能对生育医疗进行报销,此外符合条件的还可以领到一笔生育津贴。
先来说说这个生育保险的医疗报销这块,报销的主要是孕妇在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花的钱,有两种报销方式。
一种是常见的按比例报销。通俗来讲就是花多少,报销多少,花的多报销的多。
另外一种是固定报销金额。不管你生孩子花了多少钱,报销的数额是固定的,不会变,只报销那么多钱。
除了生育医疗费能报销,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比如人流,安节育器,结扎等费用,生育险也能报销。这里就不具体列了,具体可咨询当地社保局了解。
以深圳为例,深圳生育相关医疗待遇如下:
① 产前检查:最高可报销2000元;
② 单胎顺产:2700元;
③ 单胎难产(含剖宫产):5200元;
④ 多胎分娩:在相应分娩标准的基础上,每增加一胎增加1000元。
接着再来说说这个生育津贴,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你产假工资的一种补偿。
既然说到“发工资”了,大家肯定很关心具体能领多少钱。
2、生育津贴能领多少钱?
说能领多少之前,你得要满足领取条件。
哪些条件呢?有两个:
一是生育保险要交满一年才能领取(不同地区的要求不一样,这点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
二是领生育津贴时你要保持在保状态,所以你最好不要随便辞职。
能领多少生育津贴,按这个公式算一算就知道了。
生育津贴 =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这里“规定的假期天数”是多少呢?国家统一规定女职工产假是98天,但不同城市,会增加其他的产假。
像深圳,最少可休178天。
①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不论一胎、二胎或其他情形),可享受正常产假98天+奖励假80天,共178天。
② 如果有难产、多胞胎生育等特殊情形,难产的增加产假30天,多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你也可以用这个公式算算自己能领到多少钱。
这里我先来算算,举个例子给大家看。
假如员工小李的月工资是5500元,上一年度单位人均缴费工资是6500元。
如果正常顺产,小李可以领到生育津贴:6500÷30×98=21233元
如果难产,小李可以领到生育津贴:6500÷30×(98+30)=27733元
3、生育津贴怎么领取?
知道了自己能领多少生育津贴了,下一个问题就是这笔钱该怎么领。
首先要明确的是个人不能直接申请去领取,要由用人单位来进行申请。
大致流程就是:
职工先填写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然后按照当地要求提供所需资料交给用人单位
由用人单位负责把相关资料送到社保局申报
等待业务人员受理完成后
生育基金会直接支付到单位账户
然后再由单位发放
申请领生育津贴的时候大家要记得准备好申请资料,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或者询问用人单位。
但是很多新手爸妈还是很谨慎的,对待新生命总是有数不清的担心,总怕意外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那么白再和大家说说怎么做才更放心。
4、担心生育保险保障不全,怎么办?
生育险确实很好,但毕竟是国家给的福利,给到的保障有限,只能覆盖一些基本费用。
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当妈这条路上,走的磕磕绊绊。意外流产、分娩身故、新生儿一出生就患重大疾病……
孩子的这条诞生之路上,父母其实面临着很多挑战。
然而这些意外和风险,生育保险无法给予保障。
这时该怎么办呢?有这种顾虑的家庭很多人选择给准妈妈买了孕中险,也就是保险公司针对怀孕期人群专门设计的保险。
针对妊娠或意外导致的身故,妊娠期疾病医疗,新生儿重症,先天性疾病或一些特定手术等,孕中险一般都会提供保障责任。
目前市面上包括泰康、永安、众安、安联、复星等都推出过相应产品。
END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过去有三年了,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是很多,当你离身为人母只差一步之遥时,又有谁真的甘心错过呢?所以,不如早早给自己一份保障。
最后,大白给想买保险的准妈妈们一点建议。
对于年龄在30岁以下、又从未买过保险的孕妈们,大白的建议是,优先考虑带有医疗、意外、身故保障责任的保险;
30岁以上的,则应重点关注重疾保障,因为高龄产妇容易因怀孕而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经济确实宽裕,那再补充一款高端医疗险也未尝不可。
达达363
校验提示文案
小欢h
校验提示文案
两次没人接
校验提示文案
两次没人接
校验提示文案
小欢h
校验提示文案
达达363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