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M11PRO:从水桶机到音质机的蜕变
今年3月在飞傲发布会上第一次见到M11播放器的时候,不得不说飞傲作为一家国产厂商能把外观、屏占比和功能做到这个地步,足以甩掉“国砖”的帽子,实属难能可贵。然而在听到M11的声音之后,笔者还是觉得M11的调音过于保守、过于“白开水”,有那么几分曲高和寡的味道;再者,M11的双AK4493芯片,以及连官方都强调了M11只是X5III的“升级款”产品,更让人觉得飞傲有点“藏着掖着”的味道。果然没过几个月,M11PRO的消息正式到来了。
笔者对M11的评价和大多数烧友相同,是便携播放器中的“水桶机”,做到了功能、音质、操控、工艺等各方面的均衡、无短板。然而,在X7II已经逐渐淡出烧友视野的今天,明眼人都看得出仅靠M11是无法扛起“音质”的大旗的。因此,M11PRO乃至M15的到来就显得很有必要,飞傲的M产品线继续一款机型来实现从“水桶机”到“音质机”的蜕变。
笔者真正摸到M11PRO已经是临近年底的11月。此前先行入手这台机器的烧友,大多给出了声音出色的评价。然而对于M11的“量产型飞傲白开水”风格心存芥蒂的笔者,对于M11PRO因参数而导致的理论上的音质提升并不感冒;笔者更关注的是实际听感。
外观展示
M11PRO的包装配件和M11如出一辙,外观也基本相同,这里对于开箱环节就一笔带过,大家简单看看图即可。笔者手上这台M11PRO是铝合金材质的普通版(目前飞傲已经推出了不锈钢限量版的M11PRO,无论外观还是工艺都有进一步改良),和M11的颜色、外形基本一致,做工方面也一如既往是国产第一梯队,主要差别在于将M11的两个隐藏式TF卡槽缩减为一个(机身内存扩大到了64G),以及机身左侧下部的亮金色蚀刻“PRO”字样,表明身份的差异;再有就是PRO比M11厚度要增加了1mm,这也使得理论上M11的清水套和皮套无法完美适配M11PRO。飞傲表示正在为M11PRO研发专用的皮套,毕竟这机器标配既没有清水套也没有皮套,加上光洁的碳纤维质感背板,对于成色控的笔者来说实在过于残酷,只能期待专用保护套的尽快到来了。
使用感受
M11之所以被称为“水桶机”,依然是因为把随身播放器能想到的、能实现的功能几乎都加上了,并且操控、续航等方面没什么短板;而M11PRO在“水桶”的基础上,通过调音的改进以及THX-AAA78耳放的加持,成功地实现了素质和听感的双重提升,而且对笔者来说,这样的声音足以让本人“路转粉”。
因此,下面主要就和大家谈谈M11PRO的声音。
首先有一个结论必须说一下的是,M11PRO的平衡口才是全部实力,无论是听感还是声音素质都强于单端口,因此不建议单端党购买;而无论是2.5平衡还是4.4平衡,都可以放心剁手。本文以下部分如无特别标注,谈及M11PRO的声音表现均基于平衡口。
M11PRO的声音风格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有些久违的路子,可以说比起M11是脱胎换骨的感受。这种提升相信并不仅仅是因为THX耳放技术的加持,更不是单纯由于双4493芯片升级到双4497,更多是调音理念上的变化。M11PRO走的是一种通透细腻同时又兼具韵味的声音风格,如果说要在笔者印象中找个类比的话,有些像松下的末代随身CD机皇CT810,在解析力出色、动态瞬态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兼顾了声音整体的厚度和密度,不会塌陷和发飘。与现在主流的“厚声流行向”、“两端刺激向”和“均衡开水向”皆不相同。因此,M11PRO能做到声音不随大流,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还好听,这就很难得了。
M11PRO的声底是中性的,带有很轻微的一丝暖意,但这份暖意没有影响到整体的声音平衡;在此基础之上,具备了密度、厚度均适中但不过量的中频,质感和下潜出色的低频,以及解析优秀但亮度不高的高频。这样的搭配下来,组成了M11PRO均衡耐听而又不失韵味的声音表现。
在搭配方面,M11PRO虽然没有标榜推力巨大,但对付各类小耳塞还是不在话下,像AK T9IE、Final B1这些不算好伺候的耳塞产品,在M11PRO的平衡口下都能释放自身的水平;而像飞傲自家的FH7、JVC的FW002等不算难推的耳塞更是不在话下,M11PRO的推力与控制力是完全够用的。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性与具体表现,本文主要选取T9IE(平衡口,高增益)来谈谈M11PRO的声音。
结合具体曲目来说的话,譬如Hi-Res精选里的维瓦尔第四季,M11PRO所展现出的小提琴真实而柔婉,声场、瞬态表现可圈可点,完全具备古典乐回放的特质;而与笔者手头其他播放器不同的是,这台播放器尽管声音素质出色,还原度也很高,但还是充分凸显了自身宽松自然的特点,以及那分微暖的韵味。加上轻微压制了亮度的高频,整体显得层次分明且有条理,信息量也很足。声场方面相对比较宽大,符合此类音乐的表现需求。
上个大编制:斯托克夫斯基的老柴1812序曲。前奏部分的小提琴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过程表现得恰到好处。后面动态起来之后M11PRO拿捏得也很稳,动态范围表现让人满意;到了炮声的部分,M11PRO与耳塞的结合,近乎完美地呈现了现场热烈的气氛。可以说M11PRO聆听古典乐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人声好听的机器,古典不一定好听;反过来古典好听的机器,人声却多半不会差。理由也很简单:还原出色的设备,听起人声来只有风格上的差异,硬素质却是一定不会差的。
陈奕迅的国语版《好久不见》,M11PRO把医生嗓音的磁性和轻微的沙哑回放得恰到好处,不过对于这种起伏不大的曲目,这台播放器还是缺了一些厚重感,整体偏清淡了一些。而到了周杰伦这种节奏感强烈一些的曲子,M11PRO充足的低频弹性和量感烘托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除了人声,对于背景乐器、音效的呈现十分给力。
女声方面,蔡大姐和王菲这样的嗓音派歌手不在话下,声线质感还原得相当好;而日系女声则和M11PRO轻柔、通透的中频味道不谋而合,听感完全OK。Kalafina的《Storia》前奏,M11PRO依靠出色的层次感和解析力,主唱的声线从背景乐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验。还是那句话,M11PRO的人声走的是偏向还原、染色不重的路子,但是在中性均衡的声底之下透着一丝微甜,对于女声和弦乐的演绎可是有着明显的加成。
最后一提,M11PRO的声场是相对宽大的,纵横比例大概是一个横向的椭圆,纵深表现也很不错,边际效应不是很明显,边缘存在柔化听感的特性。
总结
飞傲M11PRO作为M11的“换芯”产品,在保留了前者全部优点的基础上,借助THX-AAA78耳放和改善的调音理念,一举将M11PRO从“水桶机”提升为“音质机”,并且以4497元的价格,具备越级打怪的实力,不太严谨地说一句,M11PRO的声音在5000元内几乎没有对手,5000元之上也能越级挑战一些更高价位的产品。
对于想入手主力播放器而预算在5000元以内的烧友,大可以放心入手M11PRO。相对百搭的风格和扎实的声底,以及兼具“水桶机”的特性,加上不错的颜值,这款播放器是值得高度推荐的。

HeHe_1127
校验提示文案
hero1202
校验提示文案
冰枫枫
校验提示文案
植物熊猫
校验提示文案
冰枫枫
校验提示文案
植物熊猫
校验提示文案
hero1202
校验提示文案
HeHe_1127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