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这次真请到“泰山”了,红都官宣亮相SS25中国国际时装周
红都本次大秀和展览的主题是“宋雅集裳——红都宋代美学的当代表达”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宋朝在对美上有着别样的生活方式。
本次大秀则将采用跨时空的创意形式,将南宋画家刘松年《博古图》中的古人悠然置于现代语境之下,宋代文人墨客身着红都“宋雅集裳”系列新品服装,仿佛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梦幻桥梁。
《博古图》刘松年刘松年被誉为“南宋四大家”,《博古图》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一片情景相融的画中,几个文人墨客正在鉴赏古玩,远处的侍女正在烹茶,表达了一种清静脱俗的闲情逸致。人们所穿衣服的颜色也是宋朝的几个流行色——淡红、珠白、淡蓝、浅黄。(不知道本次大秀中会不会运用这几种颜色呢?)
为代表宋朝,主视觉将采用了天青色作为主色调,天青色来自汝瓷中的釉色,是宋朝较为代表性的色彩之一。汝瓷始烧于唐中期,盛名于北宋,是宋代“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之首。
汝瓷的颜色以低纯度为主,除了天青外,汝瓷中比较常出现的釉色还有天蓝、豆绿、月白等。如果不太好理解,换个解释就是如今的“莫兰迪色”。
汝瓷呈现出“似玉非玉胜似玉”之美,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有人说“汝瓷可开千年”,指的是汝瓷独特的“开片”,不知道有没有人跟小编有同感,除了釉色之美外,汝瓷还给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美。
对汝瓷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汝瓷在开窑时可能会自然形成裂纹,这种会与不会本身就会给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每当开窑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宛如风铃。加之在后面喝茶和养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的开裂或是不开裂,伴随着风铃般的声音,像是真的有生命一样。
而那种无规则的裂纹,又有种纯粹之美,没有雕琢和刻意,在一次次被茶水沁色和一次次开裂中蔓延,有种望不到尽头的感觉,极具层次感。
汝瓷的素雅和极简很能代表“宋”感,宋朝应该是比较符合当代艺术审美的一个朝代,宋朝有着“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目标,代表着极简与克制,去繁求简。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宋朝处处都存在着极简风的设计,这与一部分当代艺术精神十分契合。
回到品牌「红都」,大家一定觉得这个品牌不陌生,能写入服装史的品牌并不多,但翻开新中国服装史,一定会出现一个品牌的名字,那就是「红都」。
1956年,波纬、蓝天、造寸等20家上海著名服装店迁到北京,几经重组,成立了北京市友联时装厂,即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的前身。
到了1993年,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和北京市纺织品公司、北京市劳保用品公司合并,组建起了北京红都集团公司,隶属北京一商集团。
在红都的产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山装和旗袍了。红都的“中山装制作技艺”和“双顺京式旗袍制作技艺”两项都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山装
中山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可见其地位。但由于中山装制作人才的流失和老化,“红都”成为了保存中山装传统制作技艺的唯一一家企业。
早期的中山装形制须为立翻领、上衣4个口袋,门襟7粒扣,袖口2粒扣。之后改为门襟5粒扣。
后为了适应不同身型,在20世纪中期,中山装变得较为宽松,可使用的面料也更多。在后面的不断发展中,中山装还融合西式剪裁,改良成“新中式”风格的礼服。
京式旗袍
1921年,韩俊峰老师傅创建了“双顺京式旗袍”。“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成为上流名士的经典服饰。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旗袍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
“双顺”在工艺上,双顺旗袍继承和发扬老字号讲究量体准,手工细的特点。一件旗袍要量19个部位,处处做到准确无误,这样裁剪制作出来的旗袍才能贴身流畅,体现旗袍“胸、腰、胯”三凸出的特点。双顺旗袍讲究手工缝制,下摆垂直、平顺,不死板。
配以各种辅料的点缀,使旗袍更加锦上添花。
如今的红都推出了除中山装和旗袍外的产品,衬衫、夹克、西装等等,下面就放上几款商品吧~
回望古今,不知道红都与宋代美学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期待传统的中山装、旗袍与更传统的宋代之美融合出新的中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