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茶山行之二: 云南茶仓在永德,白莺山上古茶多

2021-04-13 11:21:54 62点赞 87收藏 24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人非茶行业从业人士,只是个爱茶且爱研究茶的普通打工人。本文中如有提及相关案例及品牌仅为说明问题引用,均不针对任何具体品牌和公司,如有误伤,纯属意外。特别声明,本人与任何品牌方均无任何利益关联,且不会为任何品牌和产品带盐。

今年有幸跟随朋友来了一次云南茶山深度游,也带着茶友群里无数茶友的共同期待,计划探访普洱和临沧茶区的几个著名或非著名古茶园。在此作个流账记录,简单分享一下。(文中可能会对部分品牌茶企和一些做茶团队的恶习造成攻击伤害,请务必相信,我绝不是故意的)

提醒:多图杀猫预警,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阅读。

《寻茶感遇》

狂奔千里路,只为数杯茶。

山深未辞苦,水冽沁舌颊。


一、行程简述(接前文)

D5: 临沧市-永康镇(永德县)-小勐统镇-梅子箐村-小勐统镇(行程213km)。基本全程赶路,天黑前赶到梅子箐村伴着落日的余晖转了一下梅子箐核心产区锅底塘古茶园,在茶农家喝了几泡去年的存茶。

D6: 小勐统镇-梅子箐村-小勐统镇-德党镇(永德县)-野猪沟-德党镇 (行程152km)。早上再次造访梅子箐锅底塘,拜访了锅底塘春茶定价人张老师,品尝了今春新茶地道农家菜。下午赶往德党,经朋友介绍在茶农带领下探访野猪沟古茶树(本次行程最大意外收获),并在茶农家品饮去年的野猪沟存茶,被独特的野香震撼到。

D7: 德党镇-明朗乡-鸣凤山-明朗乡(行程47km)。重点参观了明朗古茶园3处和鸣凤山古茶园。明朗村古树茶在市场并无知名度,但茶园生态极佳,所产古树茶有山野韵,回甘快,生津迅猛,有“舌底鸣泉”之感,实为藏在深闺之佳品。鸣凤山则声名在外,为永德四大知名山头之一,拥有独特的“鸣凤山大叶种”,茶园生态优良,置身其中,有游览森林公园之感,有少量“未砍头”的原生高大古树,古茶树树龄约200-300年之间。

D8: 明朗乡-菖蒲塘-云县 (行程361km)。早上在明朗乡某初制所品饮到缅甸果敢地区的茶品,被强烈的冲击感所惊艳,堪称“果敢老班章”都不为过。下午驱车赶路直奔云县菖蒲塘,途中顺路参观滇缅铁路遗址,为战争年代云南人民所付出的牺牲深表敬意。

D9: 云县-白莺山-哨街-云县 (行程194km)。重点参观白莺山各类特色的野生茶树品种,如黑条子二嘎子本山茶等,并品饮了二嘎子茶和本山野生晒红。薄暮时分至哨街村某朋友初制所品饮地方特色“罐罐烤茶”和极其稀有的“野生本山古树月光白茶,为其中的独特香气所征服。

D10: 云县-漫湾镇-温竹村窝落地-普洱市 (行程426km)。重点拜访漫湾镇最知名的“窝落地”核心茶区古茶园,并品饮所产古树茶,山路崎岖难行,却也景色绝佳,收获满满。然后翻越无量山主峰,经景东、镇沅,一路驱车回到普洱市,圆满结束此次为期10天的茶山寻茶之旅。

第一阶段:D1-D4,普洱茶区(见上篇)第一阶段:D1-D4,普洱茶区(见上篇)

第二阶段:D5-D9,临沧茶区(永德+云县)第二阶段:D5-D9,临沧茶区(永德+云县)

第三阶段:D10,返程普洱第三阶段:D10,返程普洱


二、重点古茶园简介

1、(永德)梅子箐锅底塘

梅子箐,近几年小众知名山头茶的网红之一。位于永德县小勐统镇辖区内。核心产区为锅底塘,古树整体树龄约120-160年之间,最高树龄应不超过300年。锅底塘茶园为村中四姓人家所有,其中张家所占比例最大,年产春茶总量两吨左右,其中包括30-40年的、80-100年的、100-200年的,其中百年树龄以上的产量约800公斤左右。当地制茶历史较悠久,清代即为著名产茶地,也是永德四大山头茶之一(分别为梅子箐、忙肺、鸣凤山、亚练藤子茶),永德大雪山茶品质高,但因其他大雪山(如勐库邦马,临沧等)名声压制,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梅子箐“锅底塘”核心产区梅子箐“锅底塘”核心产区

梅子箐地区典型的“藤条”管养特征梅子箐地区典型的“藤条”管养特征

锅底塘大部分古树树龄在120-160年左右,少量可达200-300年锅底塘大部分古树树龄在120-160年左右,少量可达200-300年

园内最古老的一批茶树大多属于“张子皓”所有,此株为最园内最古老的一批茶树大多属于“张子皓”所有,此株为最

至造访日,部分芽叶以达可采摘标准,但尚有大量刚刚冒芽至造访日,部分芽叶以达可采摘标准,但尚有大量刚刚冒芽

梅子箐茶最为外界所称道的是其独特的“梅子香”,或称“梅韵”。

张子皓老师手制的锅底塘中小树混采新茶张子皓老师手制的锅底塘中小树混采新茶

茶农自家存放的2020年春茶,条索黑亮肥壮茶农自家存放的2020年春茶,条索黑亮肥壮

梅子箐地区以藤条方式采摘,春茶多有“马蹄”梅子箐地区以藤条方式采摘,春茶多有“马蹄”

在茶农家品尝最原始的方式煮出来的饭菜香在茶农家品尝最原始的方式煮出来的饭菜香

梅子箐近年来逐渐受市场热捧,价格逐年上涨,从小勐统镇到梅子箐村约十一里路,途中经过“箐门口"便进入梅子箐地界,此后所有茶园出品均可冠以“梅子箐”三字,除最核心的锅底塘外,尚有“大茶地”、土城山等茶区,以及村边路口的茶地,在当地称之为“大路茶",价格相对较低,最低约25元/斤鲜叶(2021年),而锅底塘核心区平均90元/斤鲜叶,古树挑采最高价可达250-280元/斤,差价十倍之多,市面(尤其网上)常见以“大路茶”冒充“锅底塘”者,其利润之巨,可见一斑,网上购茶者还请谨慎下单。


2、(永德)忙海野猪沟

野猪沟,位于明朗乡忙海水库一侧,海拔2200米左右,村中百年以上古茶树数量不多且较分散,但古树树龄足够长,平均在200年以上,树形大,树冠舒展,基本都位于村旁田埂或无法耕种的斜坡上,为“野放”状态,生态环境优良,侧靠高山,下临水库,村中绝大多数百年古树同属一户人家,即带我们探访茶园的张姐。因海拔高,人烟稀少,整个村子只有几十口人,数年前与外界相通只有一条山间小路供步行,去一趟明朗乡(当时为明朗镇)需要步行一整天时间,交通极为不便,后因水库建设需要修通柏油路,才通汽车。

实测位置及海拔信息实测位置及海拔信息

山高云淡,空气清新山高云淡,空气清新

茶树够野,也够大茶树够野,也够大

古茶树树形古茶树树形

中移动的通信设备中移动的通信设备

植株大,藏二三人不是问题植株大,藏二三人不是问题

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因生态好,树龄足,且几乎无任何人工干预,茶汤入口野韵十足,干茶闻之即有浓郁花香蜜香,准确点讲更接近于“蜂胶蜜香”。汤感浓稠,入口无苦无涩,汤香迷人,却不乏冲击感,可谓之“茶感足”。

在张姐家茶室品饮去年的茶,汤色诱人,汤香四溢在张姐家茶室品饮去年的茶,汤色诱人,汤香四溢

茶农自饮饼,隔着棉纸即可闻到浓郁的蜜香茶农自饮饼,隔着棉纸即可闻到浓郁的蜜香

原本行程计划并未列有野猪沟,只因朋友介绍推荐,却成为本次茶山行最大惊喜之一。因新茶尚未采摘,固只讨得小饼一个,聊做慰藉。


3、(永德)明朗乡

明朗乡也是永德本地制茶历史较悠久的地区,古茶树资源丰富,茶园生态优良,但因交通不便,在市场上并无名气,属微小产区,但口感滋味丰富,香气浓郁,回甘生津表现优异,所产毛茶大都运往勐海等地,被贴上“勐海产”的绵纸流入市场,却也售价颇高。当地古茶园树龄多在100-200年区间。

明朗乡古茶园以100-200年树龄古树为主明朗乡古茶园以100-200年树龄古树为主

绝大多数古树都经过“砍头”,植株并不高,但枝叶繁茂绝大多数古树都经过“砍头”,植株并不高,但枝叶繁茂

古树嫩芽,尤显娇嫩,尚未达到采摘要求古树嫩芽,尤显娇嫩,尚未达到采摘要求

茶园周围皆是山林,生态环境优异茶园周围皆是山林,生态环境优异

明朗古树茶汤感厚重,回甘生津迅猛,有鸣泉之感明朗古树茶汤感厚重,回甘生津迅猛,有鸣泉之感


4、(永德)鸣凤山

鸣凤山,位于永德县岩岸山村,这里不仅是著名的古茶园,也是国家级名优品种“鸣凤山大叶种”的祖籍,据史料记载及当地传说,鸣凤山种茶始于唐宋时期,距今1100年,第二阶段明朝万历年间,第三阶段清朝宣统年间。鸣凤山古树茶以“茶气强足,香气特别”而驰名于世,个性鲜明,口感清润,茶气足,温柔韵味外,别具一种阳刚之美。核心茶园地处1900米左右的高山中,是党梨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茶园环境清幽,是此次拜访的永德古茶园中生态环境最好的一个,茶园内修有步道,漫步其中,如置身自然公园。

鸣凤山核心古茶园,树龄扎实,多数曾被“砍头”鸣凤山核心古茶园,树龄扎实,多数曾被“砍头”

鸣凤山大叶种,树形高大,枝繁叶茂鸣凤山大叶种,树形高大,枝繁叶茂

鸣凤山大叶种,树形高大,枝繁叶茂鸣凤山大叶种,树形高大,枝繁叶茂

村边尚存十余株未曾被“砍头”的高大乔木状古树村边尚存十余株未曾被“砍头”的高大乔木状古树

鸣凤山茶王树,当地人讲树龄300年左右,亦有网传达五六百年鸣凤山茶王树,当地人讲树龄300年左右,亦有网传达五六百年


5、(云县)菖蒲塘

大朝山,是临沧云县重要古树茶产区,大朝山西镇辖区内菖蒲塘、纸山箐、昔元、邦旭、坡头、背阴寨等村寨均有面积、株数不等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总面积达500余亩,其中又以菖蒲塘、纸山箐两个村最为集中。其中邦旭村与邦东乡之间的区域,被业内人士划分为“东旭茶区”,而菖蒲塘村,位于东旭茶区的核心位置,近年因“昔归茶”在市场上日渐崛起,连同临近的曼岗、娜罕、菖蒲塘等村寨古树茶均被带动,价格日渐高升。而菖蒲塘古树茶因接近昔归茶口感,被拿去冒充昔归茶售卖者亦不鲜见,故市场上较少见到打“菖蒲塘”名头的古树茶。

因抵达菖蒲塘当日下雨,且从永德明朗乡长途跋涉至此已近天黑,故未能如愿探访茶园,只在当地茶农家中品饮数杯新茶,便匆匆赶往云县,故无实拍茶园照片。

一路都是这样的“发卡弯”,真 · 大朝山车神一路都是这样的“发卡弯”,真 · 大朝山车神

阴雨中经过大朝山西镇阴雨中经过大朝山西镇

路过“纸山箐古茶村”岔路口路过“纸山箐古茶村”岔路口

以及各个古茶园所在村寨的指示牌以及各个古茶园所在村寨的指示牌

终于在天黑前赶到菖蒲塘村,打卡成功终于在天黑前赶到菖蒲塘村,打卡成功

找家农家菜填饱五脏庙,钻入某茶农家饮茶找家农家菜填饱五脏庙,钻入某茶农家饮茶

不同树龄、不同年份的茶品对比品饮不同树龄、不同年份的茶品对比品饮


6、(云县)白莺山

本段内容来自网络:白莺山位于云县漫湾镇的大丙山,与无量山隔澜沧江相望。白莺山有“古茶树自然博物馆”以及“茶种基因库”的美誉,分布着大量野生古茶树,包含过渡型古茶树以及人工栽培型古茶树,品种丰富,是我国古茶树品种资源最多以及最集中的地区。白莺山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树龄最长的是2700年,有一种说法是2400年。这是我国仅存树龄第二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白莺山上最出名的茶主要为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贺庄茶、藤子茶、柳叶茶、勐库茶和豆蔑茶等十多个品种。

本次接待我们的是白莺山村徐家寨小组的土著茶农老徐,靠做茶谋生,也靠做茶起家,号称拥有白莺山数量最多古茶树资源的男人,目前经营着自己的初制所。吃过午饭之后,老徐带我们参观了他的“私家茶园”和两棵茶王树。

由此开始正式进入白莺山核心区由此开始正式进入白莺山核心区

雨中行车,云山雾绕,仙气十足雨中行车,云山雾绕,仙气十足

路边随处可见的大茶树,目测树龄至少800+路边随处可见的大茶树,目测树龄至少800+

白莺山独特的“二嘎子”茶王白莺山独特的“二嘎子”茶王

当然还有“黑条子”茶王,树龄据说经由专家测定当然还有“黑条子”茶王,树龄据说经由专家测定

这棵据说是本山茶,树龄少说也得800年这棵据说是本山茶,树龄少说也得800年

这种规格的古树随处可见,令人大开眼界这种规格的古树随处可见,令人大开眼界

总之就是“大”,不到白莺山,不敢言古树总之就是“大”,不到白莺山,不敢言古树

老徐的私家茶园老徐的私家茶园

老徐的私家茶园老徐的私家茶园

老徐的童年故居,如今早已搬入独栋大别墅老徐的童年故居,如今早已搬入独栋大别墅

通往茶园的路,青山环绕,流水潺潺通往茶园的路,青山环绕,流水潺潺


7、(景东)漫湾窝落地

漫湾,地图上有两个漫湾镇,分属“临沧云县”和“普洱景东县”,与澜沧江隔江相望,以“漫湾大桥”相连,却不知是一镇跨两市,还是两镇共享一名。本次的目的地是景东县的漫湾。

位于澜沧江西岸的云县漫湾镇位于澜沧江西岸的云县漫湾镇

位于澜沧江东岸的景东县漫湾镇位于澜沧江东岸的景东县漫湾镇

两个漫湾镇由“漫湾大桥”相连,桥下澜沧江水波澜不兴两个漫湾镇由“漫湾大桥”相连,桥下澜沧江水波澜不兴

窝落地属于景东县漫湾镇温竹村委会,海拔1800—1900米,是漫湾镇村民居住海拔最高的地方之一,位于无量山腹地,因四周被群山包围,仿佛是一块落陷下去地方,地形像鸡窝,故得名窝落地。此地曾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主体世居民族为彝族,我们所探访的茶农居住在温竹村委会所辖的罗家村,从G214国道下去颠簸的土路还要数公里的距离,崎岖难行,轿车底盘多次被托底。

从G214下到土路,碎石多,路陡弯急,非老司机不能驾驭从G214下到土路,碎石多,路陡弯急,非老司机不能驾驭

车子穿行在无量山深处,层峦叠嶂,云蒸霞蔚车子穿行在无量山深处,层峦叠嶂,云蒸霞蔚

窝落地是漫湾古茶山的主要茶园之一,古树茶圈内小有名气,曾在著名自媒体“茶叶复兴”整理的“普洱茶纸牌屋2020”排序中被排在红桃8的位置。

窝落地古茶园位于群山深处,植被密布窝落地古茶园位于群山深处,植被密布

茶树多在100年以上,业内专家鉴定,树龄最高者可达500多年茶树多在100年以上,业内专家鉴定,树龄最高者可达500多年

茶树多在100年以上,业内专家鉴定,树龄最高者可达500多年茶树多在100年以上,业内专家鉴定,树龄最高者可达500多年

茶树基本不加人工干预,自然生长,半野放状态茶树基本不加人工干预,自然生长,半野放状态

古茶园四周层峦叠嶂,景色迷人古茶园四周层峦叠嶂,景色迷人

坐落群山环抱中的古树茶初制所,采用传统日光晒青干燥工艺坐落群山环抱中的古树茶初制所,采用传统日光晒青干燥工艺

漫湾茶有苦感,微涩,苦化甘,回甘持久,有山野韵漫湾茶有苦感,微涩,苦化甘,回甘持久,有山野韵

三、几点认知分享


1、关于众说纷纭的“茶农茶”

说到茶农茶,网上有各种说法,有人痴迷于茶农茶的高性价比,有人担心茶农茶的卫生状况堪忧。在此,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真茶农”。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网络,大概可能会遇到四种“茶农”:

  1. 自家有现代茶园(台地/生态茶园),置备1-2口手工灶或杀青机、揉捻机,批量出货,是真茶农(原则上不推荐,茶品形式一般是散茶,售价一般不高,但可能拿生态茶当古树茶卖)。

  2. 自家有古茶园,置1-2口灶,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少量出货,此类往往会有自己的牌子和饼茶,是真茶农(原则上可以保持推荐,但需看其产品定位、产品线深度、宽度、出品量。定位低端便宜的、茶品覆盖多且广的则不建议考虑,饼茶散茶均有,选价高的更靠谱)

  3. 自家无茶园,但地处知名山头茶区或产茶大区,有自己的初制所,有专业自动化杀青机和揉捻机、解条机等设备,收各类鲜叶,或有或无自己品牌,出货量大,对外声称茶农,实际不是茶农不推荐,此类基本上都是通货且价虚,也有个别好货但出货快不存留,但得看运气,遇到好茶概率较低,网上分辨难度较高

  4. 自家无茶园,但地处知名茶区,置1-2口灶,收单一山头茶鲜叶自制。是伪茶农(虽不是真茶农,但可以考虑推荐,最好是三四线或新兴知名山头茶区,茶品为饼茶和散茶均有,最好是饼茶且其覆盖周边山头不超过3个,价格符合茶区行情价,网上分辨难度较高

  5. 其它任何声称茶农茶,都不建议考虑,除非现实中认识或者经充分论证靠谱。

网络上信息庞杂,真伪难辨,也正因为此,不少茶商为了商业利益伪装成“茶农”的形象来卖茶,骗取茶友信任,将劣质茶说成自家茶园生产的古树茶、高级茶等噱头进行售卖。在此提醒各位茶友,切勿轻易相信“自称茶农”的商家,坑比较多。

此外,关于“茶农茶”不干净,不卫生的说法,以我此次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来讲,此说法并不完全属实,当然也或许是我此行所接触的茶农初制所均有业内专业人士引荐,属于比较“靠谱”和“规范”的初制所,因此在卫生条件等方面做的都比较到位,不能因此就断定所有茶农初制所都是如此规范的,但只是想说,不要对“茶农茶”一棍子打死,还是有很多良心茶农在用心做茶,且做出了很多“高品质”的好茶,这也是我等茶友之幸。但是一定要用心鉴别,别被不良商家蒙骗为是。

茶农初制所加工“台地茶”常用的杀青机茶农初制所加工“台地茶”常用的杀青机

温控更精准、更高级的杀青锅,与手炒杀青口感差别甚微温控更精准、更高级的杀青锅,与手炒杀青口感差别甚微

传统的手工杀青,借助木棒、手套等可降低双手被烫伤概率,高品质优质鲜叶一般不会用木棍等工具传统的手工杀青,借助木棒、手套等可降低双手被烫伤概率,高品质优质鲜叶一般不会用木棍等工具


2、关于普洱生茶新工艺与传统工艺

“制茶新工艺”是不少“资深”或“貌似资深”茶友特别“乐此不疲”的一个名词,但对“新工艺”的界定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甚至是想象)。关于普洱茶的新工艺,被人提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高温提香”,也有资深茶友提及过“过度萎调”、“低温闷炒”、“渥堆闷黄”、“高温烘干”等所谓“新工艺”,在某种程度来说,其所言非虚,现实中确实存在,但并不完全。在此,顺便聊一下我所理解的普洱生茶“新工艺”与“传统工艺”:

  1. 优质的鲜叶,通常指百年及以上古树茶高知名度茶区的优质鲜叶,一般是不会采用所谓的“新工艺”,而是遵循传统工艺。

  2. “新工艺”在普洱茶生茶中的应用更多的是面向走量的茶品或者鲜叶口感上有某些不足的茶品,通过新工艺来改善其先天不足。

  3. “新工艺”的应用是围绕其各个工艺流程去实现的,从鲜叶采摘后的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各个环节都可能跟传统工艺有所改变。“新工艺”的基本目的是使茶品更好入口,为了更好入口就必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茶品的未来价值,这也是“新工艺”被一些资深茶友所诟病的主要原因。

  4. “新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基于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温度维度。具体表现为:延长萎凋时间、调整杀青时间、揉捻及揉捻后进入干燥环节的间隔时间、干燥时间;杀青锅温度(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干燥温度等。

从市场角度来说,“新工艺”与“传统工艺”难说孰优孰劣,存在即合理,新工艺可以让普通茶品拥有更好的“适口性”,传统工艺可以让高阶产品更好的保留应有的风味特征,但如果把生茶的所谓“新工艺”或“传统工艺”作为一种宣传噱头则并不可取。

反之,如果是在发酵茶如红茶、熟茶,半发酵茶等新工艺的应用则有所不同,生茶等初制产品新工艺的应用和食品深加工的工艺创新和新工艺技术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初制所最常用的萎凋床初制所最常用的萎凋床

初制所最常见的“棚晒”干燥工艺初制所最常见的“棚晒”干燥工艺


3、关于云南古树白茶

随着近几年“白茶”概念的日渐升温,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白茶,甚至连本为绿茶的“安吉白茶”都因此身价剧增,而在云南茶区,原本就有“景谷大白茶”的制茶传统,秧塔“白龙须”也曾被纳入贡茶序列,更有“月光白”“月光美人”等相关白茶传说,近些年更是借着“白茶日盛”的东风,出现越来越多的“古树白茶”产品,且早已不限于“景谷地区”,让很多茶友分不清其中的差别。因此行中也深入探寻景谷秧塔白茶产区,并在临沧几个古茶园和初制所也品饮到一些古树白茶等产品,曾于专业茶人就此进行过交流,所以在此也简单做一个介绍。

云南白茶主要有以下几类:野生种白茶、古树白茶(包含大中小叶种)、景谷秧塔白茶、大白毫银针、月光白(含复合萎凋)

  1. 野生种白茶,一般春季和秋季均有采摘,春季为主。野生古树鲜叶采摘萎凋晾干,野生种叶片光亮无毫,故干茶后呈现绿色,这是其显著特点,显野韵野香,新茶汤如白水,但滋味甘甜鲜爽;

  2. 古树白茶,一般以百年古树(也有不少放宽到70以上大树茶)茶春尾茶或秋茶鲜叶制作,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个别对夹叶或四叶,口感较丰富。

  3. 景谷秧塔白茶,有独特的地理特征,一般指景谷民乐镇秧塔古白茶园所产百年古树鲜叶制作而成,其滋味香气非一般白茶可比拟,属于较稀缺茶品。

  4. 大白毫银针,多为近几十年栽培型大白毫嫩芽尖制作,成品白毫尽显。此茶品形状独特,压成茶饼后肥壮的白芽头很是诱人,但不太建议购买。此类茶品都是台地种植,速成速生,施肥打药比较普遍。

  5. 月光白茶,流传故事太神奇,也是市场流通最广泛的茶品之一,既有台地大白毫春秋茶也有古树秋茶制成,既有自然晾干也有复合萎凋干燥制成,选这类茶品需要把握品质,切不可图便宜,因其制作成本普遍较低。

野生白茶,此为白莺山“本山茶”自然阴干月光白,成翠绿色野生白茶,此为白莺山“本山茶”自然阴干月光白,成翠绿色

梅子箐锅底塘古树鲜叶制作的古树白茶梅子箐锅底塘古树鲜叶制作的古树白茶

忙肺大叶种古树白茶忙肺大叶种古树白茶

秧塔大白茶古树制作的秧塔白茶秧塔大白茶古树制作的秧塔白茶

景谷大白毫,多为“台地茶”原料制作景谷大白毫,多为“台地茶”原料制作

秧塔贡茶园500年古树月光白茶秧塔贡茶园500年古树月光白茶

秧塔古树白茶紧压饼茶秧塔古树白茶紧压饼茶


总结

此次茶山寻茶之旅历经10天,总行程逾2200+公里,原计划中的镇康县马鞍山岩子头和耿马县大寨(迎门寨)、户南等古茶园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未能如愿成行,是为小小遗憾,但也因此额外收获了如“野猪沟”、鸣凤山等意外惊喜,希望明春有时间再次深入探访学习。

字数有点多,篇幅有点长,希望您看完能够有所收获。一路途中所见所闻,亦在茶友群中图片直播,多位茶友表示明年也想踏入茶山之旅,“只有身处茶山,方知茶之真谛”,此言诚不我欺也。

展开 收起

茶莉斯顿 特级英红九号 高端英德红茶 120g

茶莉斯顿 特级英红九号 高端英德红茶 120g

158元起

林湖飘雪 一级 茉莉花茶 250g

林湖飘雪 一级 茉莉花茶 250g

29元起

京华 京華茉莉花茶8号浓香型二级250g*2袋装京华茶叶

京华 京華茉莉花茶8号浓香型二级250g*2袋装京华茶叶

68元起

京華茉莉花茶16号特级250g袋装+京觅昔归普洱龙珠120g

京華茉莉花茶16号特级250g袋装+京觅昔归普洱龙珠120g

358元起

茉莉花茶18号特级250g京华茶叶 +京觅有机普洱龙珠120g

茉莉花茶18号特级250g京华茶叶 +京觅有机普洱龙珠120g

366元起

谢裕大 黄山毛峰茶 100g

谢裕大 黄山毛峰茶 100g

19.5元起

库洛茶尊享系列凤凰单丛茶特级鸭屎香自饮茶礼盒春茶coulotea

库洛茶尊享系列凤凰单丛茶特级鸭屎香自饮茶礼盒春茶coulotea

168元起

川红工夫红茶 茶叶 21g*2【赠五粮春45度500mL*1】

川红工夫红茶 茶叶 21g*2【赠五粮春45度500mL*1】

209元起

加多宝凉茶开箱见宝礼盒310ml×12罐招财进宝

加多宝凉茶开箱见宝礼盒310ml×12罐招财进宝

31.9元起

徽六 绿茶六安瓜片一级寻味300口粮春茶茶叶200g年货2023新茶

徽六 绿茶六安瓜片一级寻味300口粮春茶茶叶200g年货2023新茶

45元起

京东京造 桂花红茶15包 便携茶包金桂茶叶茶包袋泡茶可冷泡3g*15包

京东京造 桂花红茶15包 便携茶包金桂茶叶茶包袋泡茶可冷泡3g*15包

15.22元起

京華 16号 茉莉花茶 250g

京華 16号 茉莉花茶 250g

114元起

京华 茉莉花茶礼盒 580g

京华 茉莉花茶礼盒 580g

298元起

徽六六安瓜片绿茶特一级潜香2000礼盒120g 雨前花香2023新茶年货

徽六六安瓜片绿茶特一级潜香2000礼盒120g 雨前花香2023新茶年货

134元起

bamatea 八马茶业 赛珍珠1000 特级 铁观音

bamatea 八马茶业 赛珍珠1000 特级 铁观音

55元起

川红茶业非遗特级工夫红茶经典浓香型东方茶韵礼盒120g

川红茶业非遗特级工夫红茶经典浓香型东方茶韵礼盒120g

159元起
24评论

  • 精彩
  • 最新
  • 很用心的文章,一路不易,辛苦了。滇茶的种类是在太丰富了,古树茶的种类更是繁多无比,可惜身为学生,财力有限,虽然可以花上几百买一饼喜欢的茶,但试错成本太高,大多数又没有小包装,实在苦恼 [喜极而泣]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网上买茶确实坑比较多,尤其让新手茶友防不胜防,找个靠谱茶友组织,可以少踩很多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喜极而泣] 除了羡慕嫉妒恨,我别无可说,预订明年车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预定司机位吧 [献黄瓜] [献黄瓜] [献黄瓜]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普通消费者很难接触到的,羡慕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请个年假,你也可以去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实践出真知。好文章,推送给茶友,茶友迫不及待说,我们也去吧,苦于没人带,预定明年司机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好,希望有缘明年同行。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果然还是器宗更受欢迎啊 [无所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惨淡局面,要在预料之中,哈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又来重温一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果然是老铁!常来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我怎么能买到点这些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这种看看就好了,很多都买不到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最近买了三四饼熟茶,口感都不太理想,大师能否推荐点熟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有渠道可以共享?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去不了,能分享一些茶农的渠道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哦豁……沙发先,紫薯布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写实好文,真实客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干货又来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定一下,写得好,实践出真知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好想去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有渠道可以共享?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8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