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万事大吉了吗?
本文经公众号:金宝贝儿童成长教育(ID:gymboreeit)授权发布,原标题: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万事大吉了吗?科学早教,就在金宝贝,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当着孩子的面,不敢轻易吵架;可是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万事大吉了吗?事实上,如果孩子不在面前,夫妻之间就很容易放开了吵,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只要你乐意,你当然可以“想怎么吵就怎么吵”。但是,如果你不希望吵架影响夫妻关系,那恐怕我们还是得了解一下:如何才能“好好吵架”?
如果夫妻之间还吵架,无论是热吵还是冷战,无论是直截了当还是外弯抹角,这关系都还保有一定的“张力”和流动的能量;如果不再真实互动了,那关系质量也就下降了,距离可能渐行渐远了。
不会吵架的父母,越吵越紧绷,多说一句话,橡皮筋就会断掉;而对于会吵架的父母,却可以利用这个张力,敢于拿“真我”撞上对方,彼此撞进去,再脱离出来,才是融合之后的我们,关系更好的我们。
如何吵架,
才不至于让关系越来越远?
以下“吵架技能”奏效的两个前提是:
你还没有完全失控,还有理智;
你还愿意让关系“更好”,并愿意沟通。
关于第2点,其实,有时你并不愿意控制自己,因为你不甘心。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情绪管理,为何知道却做不到?
吵架都是从“互相否定”、“互相控制”开始的。
比如:
——“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有必要吗?”
——“怎么没有意义?那你觉得什么有意义?难道你那样就有必要?”
如果我们是为了“控制对方”,期待“我一说他就应该改变”,那往往我们会很失望。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表达情绪都是希望对对方有所影响的,但如果一不小心把“表达”变成了“要求”,就难免带着一些强迫和控制的意味,只盯着对方的行为结果,希望对方是围着我的要求一下子就改变的。
此种常见的句式是:
“你(改)……你(改)……你(改)……”❌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停留在这一层,让对方感受到被指责和驱使,甚至强迫。
吵架技能1
肯定你的权利 + 说出我的信息
肯定你的权利
“你可以这样想……这样做……”
“你可以感觉……”
说出“我的信息”
“我感觉很……当我看到、听到、注意到……”
“我希望……”
“我的观点……”
更能“立住自我”的回应,也许是:
——“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有必要吗?”
——“你可以认为我这样做没意义,没必要。(你怎么想是你的权利。)但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我感觉……我希望……这对我很重要。”
花功夫“否定”对方,互相攻击又彼此防御,还不如,学会如何“表达自我立场”,提高影响力。
告诉对方我的感受和想法,“我很生气,这件事对我真的很重要,我非常介意,你这样做我接受不了!”尽可能更多地说自己,全然地表达自己。
“愤怒的背后是脆弱“,直接说出我们脆弱的感受,虽然不容易,但至少比“你你你”的指责更容易打开对方的耳朵。这样不仅会让自己更舒服,也有可能因为让对方更了解了自己,而做出调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句式是:“我……我……我……”。
吵架技能2
明确底线和弹性方案
哪些言行我接受不了
“你动手推孩子 /扔东西 /说什么脏话……我接受不了”
“一周七天每天都半夜2点回家……我接受不了”
哪些言行可以(替代言行、弹性方案)
“你可以大喊大叫 /发微信给我说 / 或者我们俩出去说……”
“一周七天,我希望至少周末有一天我们带孩子出去玩……”
很多时候,吵架仅仅是发泄情绪和互相攻击,问题并没有解决,下次还会再吵一遍。
“有效沟通”的秘诀在于,从“言行“的层面,告诉对方具体哪些言行我接受不了?哪些言行是可以接受的?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落实在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上。
比如,妈妈觉得爸爸每天回家还要对着电脑加班,陪孩子和陪自己的时间很少。
妈妈也会有抱怨,也会语气不好,甚至大喊大叫,但妈妈知道为了有效沟通,会对爸爸说:“我希望不是每次吵完就结束了,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爸爸说我也不是每天都加班,也会给孩子洗澡,陪孩子讲故事。妈妈说,确实。爸爸发现,在妈妈心情不好、恰巧爸爸又在加班的时候,妈妈就会发火。
所以,妈妈说最好固定下来洗澡讲故事的时间,比如周几几点到几点;一周也要分配出“二人世界”的时间。爸爸同意。
于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最终有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每周一到周五,至少有3天,晚上8点半,爸爸负责给宝宝洗澡、讲睡前故事。
如果妈妈心情不好,工作有压力,可提前发信息告知爸爸早点下班。
每周五晚上宝宝睡着之后,爸爸陪妈妈一起在家看电影,享受“二人世界”。
可能最终这个方案并没有被完美执行,但这样表达情绪的方式实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
吵架技能3
及时修复+暗示或给予弥补
及时修复(停止报复循环)
道歉+承诺……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暗示或给予“弥补”
暗示对方如何弥补
或给予对方一些弥补
最后,如果我们是为了“关系更好”,哪怕爸爸在执行时没有百分之百做到,妈妈也不会吹毛求疵,因为妈妈会抱着“为了我们关系更好”的目的,看到爸爸已经在努力改善了,就不会过于苛刻,或要求爸爸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又回到控制对方)。
只有你认同:吵架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关系更好,而不是为了损伤关系”,我们才有可能在吵架时保持理智,节制自己的言行,及时道歉和修复关系;暗示或给予对方弥补。
如果两个人都往同一个方向努力,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关系更好,那么,即使我们会互相生气,我们也彼此相爱。
最后想说,以上所谓的“技能“,都只在“我愿意”的情况下才会有效,吵架毕竟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希望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不会因为心太累了而放弃了。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夫妻之间的各种矛盾,与长辈的隔代育儿矛盾也并不鲜见。带娃这件事,我们是“队友”,别成了“对手”!
本文作者 金宝贝中国 课程学术与研发经理 Eleven 王行
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每一个家庭自信育儿。微信搜索【金宝贝儿童成长教育】(ID:gymboreeit)查看更多科学早教&育儿指导内容。科学早教,就在金宝贝。

爱如捕风
校验提示文案
杨哥爱生活
校验提示文案
fionagq
校验提示文案
猫样女子
校验提示文案
一一爸比
校验提示文案
阿牛啃气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929498185
校验提示文案
买台二手途睿欧
校验提示文案
eetyt
校验提示文案
樱之飞舞
校验提示文案
樱之飞舞
校验提示文案
eetyt
校验提示文案
买台二手途睿欧
校验提示文案
杨哥爱生活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929498185
校验提示文案
阿牛啃气
校验提示文案
一一爸比
校验提示文案
猫样女子
校验提示文案
fionagq
校验提示文案
爱如捕风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