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零死角?他家堪称「去家务化」教科书
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什么样的家,家务会更少?
这套 74㎡ 小三居,终于让我找到了标准答案。不是简单堆砌高科技家电,而是从每一处微小细节着手,把全屋的家务量降到最低。
这套「去家务化」设计思路,值得所有中国家庭抄作业,建议通读全文再收藏起来细品,别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屋主本人就是设计师。这套自宅设计整体围绕着两个核心:「成长陪伴」和「去家务化」。
有娃家庭理想状态:孩子能自己放电,给家长留点时间充电。
「成长陪伴」承载了两个小朋友的童年,「去家务化」则试图让全职妈妈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同时两者又互为因果,不被繁琐的家务耗尽精力,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和享受生活啊。
设计思路:
① 叠加功能空间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
② 合理分配功能空间尺寸,各空间尺度充足且均衡;
③ 推敲电器、家具、装置的位置,动线最优化;
④ 尽量一物多用,灵活多变,以应对不同场景需求。
👀
点击查看改造前户型图
今天先让我们聚焦一个关键词:去家务化。以此为线索,找到他家最值得抄作业的重点。
其实单拎出这部分来讲,我都担心篇幅不够(毕竟屋主原文 1 万多字)
这 11㎡ 的家政功能区是咱重点研究对象
设计师总结「去家务化」的三个重点:悬挑、落地、隐藏。这套设计思路贯穿全屋,最集中体现在厨卫空间里。
将 L 型厨房拓展为 U 型,原本 3.4 米长的台面延伸到 5.8 米,增加 70%。
操作动线也一气呵成,烹饪的「洗切炒盛」都不必赘述。更绝的是,善后工作都被控制在一个站位之内:餐碗堆放-厨余处理-洗碗机-碗篮收纳,水槽前几乎不用挪步就能轻松完成。
高低台面用起来更省力,水槽柜门内侧壁挂的洗碗机粉,也是减少弯腰的小细节。
另一侧悬挑的小台面,上方收纳厨房小家电,下方悬挂两个 28cm 深的拉篮,透气防潮,比小推车更好打理,视觉空间感也保住了。
厨房里的细微尺寸,都是根据女主人身高定制的。比如吊柜 145 公分的高度 + 上翻门设计,既减少了收取物品的抬手频率,又保护她抬头时不受磕碰。
冰箱在厨房入口处,下方设置滑轮托盘,方便随时把冰箱拉出,检修后面的进水总阀和前置过滤器。
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 「四面多功能柜」的布局,不到 2㎡ 小空间的极致利用。冰箱柜、洗衣机柜、洗手台、工具柜互相咬合,中间错位的 36*14cm 空心区域,是整个多功能区的供电和上下水中心。
洗漱区域的设计也充满巧思。洗手盆设置在交通动线边上,正面和侧面可以同时站人洗手漱口,小尺寸也塞下了双台盆功能。
洗手台最下层采用 120kg 级滑轨 + 活动盖板,变身节省空间又安全的儿童洗手凳。
牙刷、毛巾、洗手液全部采用悬挑的壁挂式收纳。连水龙头都是吊装式,真·台面无物,即便用木台面也不担心,再加上全屋软水很少积攒水垢,随手一抹特别好打理。
镜柜内侧还藏着自动收线吹风机,使用时拉出,用完轻轻一送,电源线自动收回背后的工具柜。
各种工具和扫除用品,都集中在工具柜这方寸之间,柜内预留电源,隐藏收纳不落灰。
<< 另一侧藏在镜柜里的电吹风
卫生间依然把「悬挑」贯彻到底,包括壁挂式马桶在内,所有物品不落地、无死角、易清洁。淋浴区的排水坡度也仔细推敲过,只要没有积水,地面清洁工作就省了一半力。
马桶旁边的亚克力柜,就近收纳各种清洁用品和厕纸。水溶厕纸已经把卫生间的垃圾降到最低,但还是为女主人留了卫生用品专用的迷你垃圾桶。
最后我们再通过这张俯视图,看看关于洗衣家务的「一站位」方案。一点多余动作都没有,布局紧凑、功能完备、动线合理,真的可以直接抄啊!
说完清洁相关的家务,我们再说说收纳。74㎡ 的小家,拥有高达 31㎡ 的收纳面积,1 万升的收纳容积——什么概念?相当于 300 个 20 寸行李箱。
但是一眼看过去,这个家并没有被塞得满满当当,那么收纳空间都藏哪了呢?
首先最核心的收纳区,就是衔接玄关与餐厅的 L 型柜体。
入户先是一组深柜,作为「玄关库」来使用,塞下了儿童车、户外运动、雨具;三个抽拉板,每层至少容纳 12 双鞋,一点儿没浪费。
第二节矮柜作为常用鞋柜,也起到隔断作用。上层 4 个抽屉分类收纳生活必需品,台面定制活动的亚克力收纳盘,随手放置进出门的各种小物。
餐厅一侧做了整墙柜体,顶天立地的封闭式收纳最不易落灰。柜子中间挖空留给 1.4 米的餐桌,平时一家四口用更省空间,拉出来至少可容纳 6 人。
能悬挑的全悬挑,不能悬挑的尽量全落地,带腿家具能少则少。标配两凳两椅,和客厅书桌是共用的。收纳柜内还备了 4 把折叠凳,留作客用。
居家中心位设置管线机,满足家庭便捷饮水需要。
作为家庭互动中心,客厅所有家具都突出一个「灵活」,可分可合可移动,随时都能腾出大片空间给孩子们撒欢,好打理也是真的,「战后修复」都比想象中轻松。
客厅的大书桌很有意思。桌面依然是悬挑的,2.7 米长的桌面能满足全家的学习工作需求,墙上搭配一层置物架。底部的三个滑轮柜既有收纳功能,又能随时移动,作为小边几或者孩子们的「小火车」。
另一侧的谷仓门黑板,这里原本的主卧门,改了入口方向,直接封住又觉得浪费,就 DIY 了一组绘本架 + 照片墙,夹缝收纳的奇迹。
“哥哥妹妹会在黑板前模拟课堂,轮流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监督课堂纪律。真希望可以保持下去,家长们就自由了。”
前面说这个小家能榨出 31㎡ 的收纳面积,功不可没的就是利用好「灰空间」。大件家具除了实用功能外,还有很大的储物体量容易被忽视,全屋的沙发、床等基本都具备收纳功能。
主卧的亮点是这个 1.8 米宽的壁橱衣柜,成本仅用了 400 元。
层板是全屋定制的废板再就业,门帘是老家窗帘再加工。摒弃了固定隔板和墙面挂架的方式,只用抽屉式收纳和可调节挂绳的衣杆,储物量大又灵活,太妙了!
可根据四季衣物的需求自由组合
两个儿童房也融入了收纳功能,男孩房布局简单明确,主要预留了乐高零件收纳架和模型展示格。床、柜、乐高桌都靠墙设置,空出房间一般的区域作为活动场地。
女孩房藏着更多小心思,床尾的加高地台目前作为游戏区,后期可以改造为女儿的步入式衣帽间。
地台下方是一个特别的「精灵小屋」,别说是孩子了,每个大人也都渴望过这样一个安全又有趣的秘密基地吧?
其实亲子设计,也是为了解决家庭中最大的「家务」啊!
Q
看起来「去家务化」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如何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些需求呢?
A
家务基本没有重体力活,看似轻松,但是繁琐,做一次两次可能不觉得什么,日积月累对身心的负担就很大。「去家务」得在生活中亲身去感受、去思考:如何才能少走两步路、少转两次身、少弯两次腰、少抬两次手,如何很顺畅地完成一项家务。
Q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吧!
A
比如巧用垃圾桶,减少家务负担。首先是合理规划数量和位置,在交通流线枢纽处设置主桶,各个空间内可就近安排小桶;其次全部采用壁挂形式,好清洁而且不用弯腰;垃圾桶触手可及处必有垃圾袋,简化动线步骤。
Q
无法改变硬装的情况下,还能「去家务」吗?
A
能!关键是保持做家务时的节奏感。减少家务步骤(不走回头路,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家务效率(保持台面无物,擦灰更省力),最重要的是不被其他因素干扰(比如神兽呼唤),一气呵成,家务做起来也可以很享受。
001
摩恩厨余垃圾处理器
002
西门子 13 套嵌入式洗碗机
003
摩恩抽拉水龙头(可吊装)
004
博世 6 系洗烘套装
005
TOTO 壁挂马桶 & 智能马桶盖
006
派斯中央净水 & 软水机
007
科沃斯地宝 T8 AIVI
策划|好好住编辑部
编辑|绵绵
图片|好好住认证设计师@董波_yyml

陈真人
校验提示文案
nana_032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903258967
校验提示文案
林文默大人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098839156
校验提示文案
passer-by01
就像我们去看宜家便宜的一些东西,看起来很好,很有设计感,但使用起来呢?
校验提示文案
passer-by01
就像我们去看宜家便宜的一些东西,看起来很好,很有设计感,但使用起来呢?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098839156
校验提示文案
林文默大人
校验提示文案
nana_032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903258967
校验提示文案
陈真人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