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361度跑鞋矩阵
飞飚、飞燃、飚速、MIX、SE,2.0、3.0、3.5、4.0、ET。
361度矩阵中究竟有哪些跑鞋?
我们没有奢望大家在看过本期内容之后,就能够对361跑鞋矩阵了如指掌。我们只是希望特在定情况下,比如:
飚速Future、飚速4pro、飚速3.5pro、飚速team 2.0都是可以体测的跑鞋,纠结到底哪双更适合你的时候,希望本期内容能够为您提供一定参考。
本期就让我们来盘一盘,2025年361度跑鞋矩阵中究竟有哪些跑鞋?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跑鞋内容分享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简单的梳理一下361专业线跑鞋所搭载的主要中底科技,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些跑鞋的实际体感。
CQT EXTREME是当前361度最顶级的中底科技,为尼龙粗胚超临界发泡材料。
相比于传统的珠粒发泡,在具有更高弹性和回馈性的同时,更加质密的中底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珠粒材料掉渣的问题。
现在采用CQT EXTREME中底材料的跑鞋有:飞飚FUTURE、飞飚2.0以及飚速Future。
CQT FLAME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款泡棉,也就是赢创尼龙12碳临界发泡材料。
珠粒发泡材料我们确实用了很多年,但是这种发泡材料工艺仍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一代飞燃4和上一代的飞燃3虽然都采用的是CQT FLAME中底,但是在动态脚感以及回馈性上有着质的区别。
EXTREME LITE是脂肪族粗胚发泡材料,CQT QUIK为超临界脂肪族ETPU发泡。
相比于尼龙材料,ETPU也就是TPU脂肪族基材超临界发泡的材料密度以及柔韧性会更强。所以在同等发泡工艺下,这两种中底的舒适度和缓震效果会更好。但是相对应的,回馈性要略逊色于尼龙基材,所以更多的使用在竞训产品或者是综训产品上。
今年361国际线跑鞋,加入了一个全新的中底材料:Primo。
Primo为EVA、PEBA混合粗胚超临界发泡的中底材料,这种材料主要有三个特点,轻、软、弹。这也就导致了搭载这种泡棉的Eleos和Phoenix两双跑鞋,与以往国际线跑鞋的脚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大体重跑者是否适配,要看泡棉的堆积量以及密度调教。
但是,轻、软、弹的基础属性反而对正常体重和小体重跑者都是非常友好的。
矩阵方面:飞飚、飞燃系列对应的使用场景为路跑用鞋,也就是马拉松产品线。飚速对应的则为场地用鞋。国际线则是独立于国内产品线的,部分优秀产品也在国内进行销售。
飞飚FUTURE是当前361度路跑矩阵中定位最高的产品,现在在售的有飞飚FUTURE和飞飚FUTURE1.5两个版本。
两个版本采用了相同的中底,尼龙粗胚超临界发泡的CQT EXTREME泡棉搭配异构碳板,作为国产首次胚膜中底尝试,加上极高的设计定位,飞飚FUTURE的中底与跑者有着一定的适配性要求,适合喜欢韧性脚感的纯前掌跑者。而且这款鞋一定不能买大,否者会造成蹬伸区与跑者趾骨区错位,进而导致一定偏硬的情况。
两款跑鞋主要的区别是鞋舌。飞飚FUTURE采用的是一体式袜套设计,飞飚FUTURE1.5则是鞋舌设计,大家可以按喜好进行选择。
作为361度曾经的顶级,现在的次顶级竞速跑鞋,飞飚设计的初衷就是如何通过泡棉和鞋身设计帮助你的更快。
飞飚2.0中底上层为弹性更足的粗胚发泡材料,下层为韧性更高的珠粒发泡材料。飞飚2.0相较于上一代进行了结构提升,保留一代灵活动态体验的同时,后跟的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的提升,而且不会再有一代头重脚轻的感觉。
虽然飞飚2.0后跟进行了稳定调整,但是我们依旧更倾向于把它推荐给全掌或者是前掌跑者,这样能够更好的获得泡棉的回馈体验。
飞燃4.0的目标用户与飞燃3.0的目标用户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也就导致了部分曾经飞燃3.0的使用用户不再与这双跑鞋进行兼容,也就造成了最近飞燃4.0的评价呈现非常极端的两极化。
那么,361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理解是矩阵细化。
一开始361只有飞燃一双跑鞋,飞飚出现后,飞燃就承担了全民碳板,也就是适配绝大多数跑者碳板初体验的需求,那么就要求这双跑鞋具有非常出色的稳定性和极底的驾驭门槛。飞燃2、飞燃3都在坚持这样一个设计理念。
但是2025年,飞燃3ET已经非常成熟了,简单来说就是更好驾驭的飞燃3,这一代还加入了飞燃4MIX。
今年的飞燃4就不需要通过牺牲脚感来获取更多的稳定性,以满足绝大多少跑者碳板初体验的需求了。
没有束缚的飞燃4开始采用更加澎湃的脚感,以及更加流畅的鞋身构型,来进一步提升跑鞋的竞速属性。前掌的横滚设计也一改飞燃系列只适合后掌跑者的固有印象,对于前掌跑者也非常友好。
相对应的,飞燃4的驾驭门槛也就从大众初体验碳板提升到进阶以上跑者碳板需求的定位。
飞飚FUTURE、飞飚2.0、飞燃4.0、飞燃4MIX、飞飚ET、飞燃ET、更加细分的矩阵分别对应的是,精英竞速、进阶竞速、入门碳板、以及两双速训用鞋需求。
飞燃4.0系列的细分并不是说飞燃4抛弃了进阶以下跑者的使用需求,而是为了更针对化的为目标跑者服务。
这个事情,确实在今天这个所有跑鞋都可以被测评博主叫做万金油的国内市场,很难被大家接受。但是时代还是要有人去推动的,我们对于飞燃4的改动表示支持,对于361的做法表示赞同。
如果我们有时间,而且大家有需求的话,我们也会考虑做一期飞燃4.0和3.0的横向对比,来供大家参考。
飞燃4的进阶让飞燃4MIX承担起了大众跑者碳板初体验的使命。
相比于飞燃4,飞燃4MIX的碳板刚性和泡棉都进行了一定的柔化处理,脚感更加容易接受。
而且中底面积非常的宽大,比飞燃3还要宽大,落地体验非常稳定。
只要你有长期的足踝训练基础,以及长期的跑步习惯,想要尝试碳板跑鞋,我们觉得飞燃4MIX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如果不是从配色角度出发,真的很难从外形上辨别哪一双是飞燃3,哪一双是飞燃3ET。
虽然外形相同,但是两双跑鞋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飞燃3ET的鞋面没有采用飞燃3的绞综材料,也没有使用3.5的风筝纱,而是采用了舒适度和耐用性更高的制贾卡鞋面,口粮鞋耐用度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
中底方面,飞燃3ET由飞燃3的尼龙超临界发泡中的搭配碳板,调整为脂肪族超临界发泡泡棉搭配全掌玻纤片。
飞燃3ET的纵向刚性不会像飞燃3那么强烈,而且中底的脚感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柔化处理,这样飞燃3ET就不会受碳板的影响只能竞速那么局限了,能够满足日训、综训、竞训以及速度训练的使用。
飞燃3ET的大底采用了和飞燃3.5一样的平面RPU大底,也就是更耐用的颗粒橡胶大底,能够进一步提升了大底的使用寿命。
飞飚ET并没有像飞燃3ET那样,直接采用上一代飞飚的鞋身构型,而是采用了一体式的大底设计。
那么都是ET,都是竞训跑鞋,飞飚ET和飞燃3ET有什么区别?
从脚感角度来说,飞飚ET的定位是低于飞燃3ET的,主要原因是飞飚ET的中底泡棉调教是比飞燃3ET软的,整体的纵向刚性也是略逊色于飞燃3ET的,更容易被入门跑者们所接受。
但是,从中底的宽度来说,飞燃ET的后跟稳定度是要高于飞飚ET的,而且韧性的泡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稳定度。
不管是飞燃3ET,还是飞飚ET,都是非常不错的竞训跑鞋,而且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设计方向供大家选择,可以按需服用。
飞燃TEAM2.0是361度路跑矩阵中唯一一双采用了全覆盖平面橡胶大底的跑鞋。鞋面采用了贾卡材料,中底上层为表层更光滑的CQT QUIK,下层为轻弹泡棉,这些设计的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跑鞋的耐用性,也就是使用寿命。
飞燃TEAM2.0非常符合“只能有一双”这个概念。日常通勤脂肪族材料具有很好的沉浸感,也就是舒适度。超临界发泡工艺加上相对轻薄的中底厚度,日常的训练,运动以及体测都会有很不错的回馈表现。
其实大家不难发现,飞燃3.0ET的速度属性相比于前两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已经成为一双标准的速度型跑鞋。那么飞燃TEAM2.0就替代了原来飞燃2.0ET综训、日训的使用场景,也就是赤兔标准版、二次呼吸这个样一个定位,来满足绝大多数跑者的使用需求。
飚速Future应该是当配置最好的薄底速训跑鞋之一,采用了全掌尼龙粗胚超临界发泡材料搭配碳板的组合方式。
整体的脚感可以用轻快来形容,你能够在跑动时感觉到泡棉的形变压缩,但是不会拖沓,反而会给你一个非常迅速的动态反馈。一片式布基镂空RPU大底,更加偏向于场地训练以及竞速使用。
但是,如果你不考虑鞋身的使用寿命,更在乎即时的成绩,比如说明天我们就有一个10km的团内路跑竞速赛,我们就是以突破37分或者36分做为目标,飚速Future要比今天绝大多数,不管是薄底还是厚底速度性跑鞋给你带来的增益都要直接。
飚速Future的性能非常优秀,但是更大的泡棉形变量加上刚性更强的碳板会对跑者的足底力量有着一定的要求,跑者们需要根据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作为飚速3pro的小升级款,飚速3.5pro依旧采用了全掌CQT FLAME加尼龙玻纤片的组合方式。
虽然是尼龙玻纤片,但是韧性的泡棉加上全覆盖的板材是能够感受到鞋身刚性带来的推进感的,而且脚感更加干脆。非常适合场地速训和体考体测。
两双跑鞋主要升级依旧是在鞋面。飚速3.5pro采用了韧性更足的鞋面设计,耐用度更加出色。而且加入了半内靴设计,包裹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飚速3pro的口碑已经非常好了,鞋身构型也非常完整了,那么飚速4pro还有什么可以升级?我们的实际体验两双跑鞋最大的差异就是灵活性。
飚速3pro确实非常棒,但是一体化的板材使得前掌的动态脚感更加固定,也更加偏向路跑鞋所需要的鞋身刚性以及前推感。它能够覆盖绝大多数跑者的使用需求,而且泡棉脚感对于偏大体重跑者也非常友好。
但是,在1000m、800m、400m的考核使用中,1/2的跑道为弯道。也就是说配速越高,比如说1000m跑进320、310、甚至300内,跑者们对于场地用鞋的灵活性要求就会越高,飚速4pro在保证和飚速3pro相同中底宽度的同时,通过纤维板的两翼设计获得了更多的灵活性,使得整个跑动体验更加自然。
如果说飚速3pro是告诉你怎么跑,那么飚速4pro就和飚速2pro一样,主要目的是帮助你怎么跑的更舒适,跑的更自然。这也是我们相对于飚速3pro,更喜欢4pro和飚速2pro,甚至是飚速team 2.0的主要原因。
鞋面方面,飚速4pro加入了舌翼设计来提升包裹属性。大底也加入了几乎全覆盖的颗粒橡胶,来获得更高的鞋身使用寿命。
以下为我们的主观推荐:
如果你是体重略微偏大的跑者,或者你的成绩临界于及格和不及格,满分和不满分之间,没有长期速度训练的基础,哪怕是一点点的推进力,哪怕是0.01秒,都会对于成绩造成影响,我们会推荐鞋身刚性更强的飚速3.5pro。
如果你有一定的训练基础,致力于在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来突破自己,我们会毫无顾及的推荐飚速4pro。
飚速team 2.0延续了飚速3pro的中底构型设计,中底泡棉由CQT FLAME调整为了CQT QUIK,取消掉了板材设计,鞋面调整为了梭织大面。
对于这双跑鞋,主要是为了满足只有少量训练基础或者没有训练基础,没有办法直接尝试板材的跑者而进行设计的。
在满足场地用鞋的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一些新的使用场景。相对轻薄,抓地优秀,趾骨灵活度极高,这非常符合最近非常火的赤足趋势。没有板材,不管是场地还是路跑的长距离训练,都不会又任何的不适感。
很多跑者对于飚速team 2.0的评价是简配,但是我们体验后的评价是绝配,对于长居的足弓力量训练有着很大的帮助。
Centauri、FUTURA、SpireS、SpireR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系列,而且其他老师也都进行过深度测评,我们就不再赘述。
国际线方面,我们主要和大家分享最近很火的Eleos、Phoenix、速湃 Float Ⅱ三双跑鞋。
速湃其实就是我们非常了解的Spire,速湃 Float Ⅱ就是Spire系列延伸出来的全新顶缓系列。
速湃 Float Ⅱ是一双缓震极限非常高的跑鞋,而且脂肪族ETPU发泡的中底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泡棉承托感,跑动时不会有过量的泡棉形变。虽然也采用了注碳板材,但是更多是起到稳定鞋身和辅助前滚的作用。
速湃 Float Ⅱ是一双使用面非常广的跑鞋,稳定性和缓震性的交互融合,能够满足大体重跑者和初跑者使用的硬性要求。优秀的承托感,同时能够兼容严肃跑者的lsd或者是综合训练使用需求。
同样是缓震跑鞋,Eleos也就是大地和速湃 Float Ⅱ的区别是什么?
从脚感来说,Eleos全掌厚底粗胚超临界材质的脚感的主要属性为轻,软,弹,会给跑者一种更加舒适轻松的跑动体验。
速湃 Float Ⅱ的泡棉密度则更大,更多的是泡棉会带来更多的缓震效果,以及更高的承托感。
稳定性上,Eleos是通过中底横向加宽带来的跑动稳定性,速湃 Float Ⅱ则是采用板材构型和横向加宽的多重组合带来的更高稳定效益。
鞋面上,Eleos采用了绞综大面,具有极高的舒适和鞋仓宽容度。速湃 Float Ⅱ则加入了更多的PU材料加强。
从对比就不难看出,速湃 Float Ⅱ是一双更在乎功能属性的长距离缓震跑鞋,更适合备赛期间的长距离训练使用。Eleos也就是大地,是一双更注重舒适度的厚底跑鞋,能够满足日常的舒适慢跑、出街穿搭、以及赛后的轻松跑使用。
Phoenix也就是凤凰,是国内少有定位为稳定系的跑鞋产品。
中底的主要组成是和Eleos相同的Primo泡棉。因为定位不同,Phoenix中底的Primo泡棉韧性会更高一些,但是依旧是软弹的脚感。
与传统稳定跑鞋只在中足内侧支撑不同,Phoenix采用了环抱式的双密度设计。下层密度更高的ENGAGE脂肪族超临界材质从中足外侧一直延伸到内侧前掌区域,更大区域的支撑面积可以避免局部填充带来的突兀感。
而且内外侧支撑的方式,对于非内外旋跑者来说也是非常友好的。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分享的所有鞋款,但是不仅仅于此。
361矩阵中还覆盖了偏向稳定的赤焰、泰坦,专注于舒适缓震的爆沫、飞逸,更加适合日常,且性价比更加出色的飞翼系列等等。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和大家继续分享361度跑鞋矩阵中的其他产品。
竞训产品的进一步细分,加上国际线产品在国内的大量销售,都让今天361度的跑鞋矩阵更加完整而且丰富,来尽可能满足所有跑者的使用需求。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再次感谢您的细心观看,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奔跑的小小宇
校验提示文案
bbrakeman
最喜欢穿的是飚速team一代,场地炼脚力神鞋!很轻很韧,什么板都没有,6毫米坡差适合前、全脚掌,缺点是落地声音比其他跑鞋大,但有一天我反思是不是落地不够轻快,有意提升落地技术就轻了,所以这是一双能提示你落地技术好坏的鞋,神鞋。
但是这鞋b站都没几个评价,也没几个推荐,一些有名的博主都推荐同类型的箐华、boston12、rebel v3等国外跑鞋,并认为国产这类无板训练鞋离这些国外的还有差距。恰好我有rebel v3,也是一双好鞋,软弹脚感,适合轻松一点的跑,5分配跑10-20多km是很舒服的。而飚速team适合认真一点的跑法,4分30秒跑10多km是很舒爽的。
校验提示文案
bbrakeman
最喜欢穿的是飚速team一代,场地炼脚力神鞋!很轻很韧,什么板都没有,6毫米坡差适合前、全脚掌,缺点是落地声音比其他跑鞋大,但有一天我反思是不是落地不够轻快,有意提升落地技术就轻了,所以这是一双能提示你落地技术好坏的鞋,神鞋。
但是这鞋b站都没几个评价,也没几个推荐,一些有名的博主都推荐同类型的箐华、boston12、rebel v3等国外跑鞋,并认为国产这类无板训练鞋离这些国外的还有差距。恰好我有rebel v3,也是一双好鞋,软弹脚感,适合轻松一点的跑,5分配跑10-20多km是很舒服的。而飚速team适合认真一点的跑法,4分30秒跑10多km是很舒爽的。
校验提示文案
奔跑的小小宇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