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的拉菲?一口品出降雨量?《三十而已》的编剧出来挨打!
本文经酒百科授权发布,原标题:82年的拉菲?一口品出降雨量?《三十而已》的编剧出来挨打!,作者:幺幺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最近这段时间,朋友圈简直要被《三十而已》这部神剧刷屏了,简直火到不行。不过呢,跟其他剧迷的朋友圈可能不大一样,我圈里全部都是吐槽它的。什么名牌包啦、名牌腕表啦、名牌衣服什么的,这些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只能当个吃瓜群众。
不过嘛,这部剧为了体现角色的逼格高,实在是煞费苦心。这不,82 年的拉菲又双叒叕出现了!这个片段我们一办公室的人看完后,连连吐槽,简直没眼看。自己吐槽完不过瘾,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为了保证质量和品牌形象,拉菲的年产量会被控制在 18-24 万瓶(750ml)之间。虽说,这产量也不算少的。但它每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时,都会被人吐槽:「82 年拉菲到底产了多少,怎么还没喝完呢!」
好吧,对于 82 年这种超级大年,留下来作为收藏也的确无可厚非。不过,用八几年的拉菲作为品鉴酒?!有点夸张了吧!这到底是哪家举办的活动,麻烦在后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迫切地想认识您!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内容,请嘴里有东西的盆友们先咽下去再看↓↓↓
降雨量???编剧亲故你是说认真的吗?要有人真能品出降雨量,你怕不是龙王和土地生的孩子吧!还在这人间晃荡神马,早就被当做神明供奉在寺庙里了吧?还有可能被各国的气象部门请去呀,喝口酒就知道当年的降雨量,可以省下一部门的人呐!再不济,也会被各种国际葡萄酒大赛拉去当评委吧,怎么会参加这么个品鉴会呢~
这还没完呐,这场品鉴会各个都是神人,简直令我们这些还在苦读 WSET 3 级 4 级的孩子们自叹不如啊!看看这些神人是怎么盲品的吧↓↓↓
纳尼???我隐形眼镜都戴上了你就给我看这个??3 个词就能判断出这是 85 年的拉菲?那些年 4 级大神满满的品酒笔记,终究是错付了呀~好嘛,你硬说这个人是猜错了的,那我们就看看猜对了的漫妮是怎么说的↓↓↓
哈?「淡淡的薄荷味」和「传奇年份」有关系吗???救救孩子们吧,我翻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资料,都没看出这两者有半毛钱联系呀!
可能是葡萄酒的世界严重超出了编剧的想象力,以为果香之外多了点薄荷香就是多么多么了不起的事儿了?但凡编剧随便瞄几眼网上酒友的品酒词,也写不出来这糟心玩意儿。有那道具钱,买几瓶六个核桃补补不行么?
就这么个连 1 分钟都不到的片段,已经让我怀疑人生了,甚至令我好奇,1982 年的拉菲到底什么味儿?喝,我肯定是没喝过的。不过,我找到了 18 年《醇鉴》(Decanter)杂志波尔多驻地记者简•安森(Jane Anson)的品鉴词。
1982 年拉菲古堡干红
1982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评分:98 分
这款酒的香气一开始并不明显,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后,会先散发出浓郁怡人的雪茄盒香气。果味则从一开始紧致的黑醋栗味变成柔和的野生草莓味,混合着雪松和甘草的香气。余味则带有赤霞珠经典的薄荷醇风味。这款酒的风格不是很凝练或是强健,只是每一口都能让你发现新的东西,这是拉菲古堡葡萄酒的特性。
从安森的品鉴词来看,82 年的拉菲在当时已经达到了适饮期,且陈年香气比水果香气更为明显,已经不太适合继续陈年太长时间了。反观电视剧中的品酒词,丝毫米有提到任何陈年香气嘛!作为一款 38 年的老酒,酒液怎么可能还呈现宝石红色?!
如果说,这部剧就只有这么一个片段编的不够细致也就算了。万万没想到,这还不是唯一的槽点。
红框处应有呼吸调节器
之前潜水圈就刚刚吐槽过王漫妮与梁正贤的浪漫潜水之旅。错误示范简直不要太多,什么海底一片漆黑(你带一个新手休闲潜,怎么可能会潜到辣么深的地方呢!)、氧气量(气瓶呀气瓶!那是压缩空气!一直吸纯氧不会中毒吗?)、装备穿到身上了竟然都还没按调节器(下水你准备拿什么呼吸?)……
哎,这里的槽点实在数不胜数,还什么生死之交,在我看来,这位梁同学是准备暗杀王漫妮还更合理一些!会潜水的盆友们肯定看出了端倪,不知所云又好奇的宝宝们可以去搜索看看,保准你惊掉下巴,再也不敢随便跟人去潜水了~
其实吧,我还挺心疼王漫妮的,怎么摊上了个后妈编剧。你看看人家顾佳的排场,清一色的爱马仕排成一排,多气派。反观王漫妮的戏份里,潜水、品酒,剧组连个专业的葡萄酒专家和潜水教练都懒得请!这待遇实在差太多了吧……
真的拜托《三十而已》的编剧们,请答应我,别再用脚写剧本了,下次再遇到葡萄酒类的问题,先来问问我,好吗?

都用味全了还说经济?应该兑京东特价的塞浦路斯果汁
我一般都是味全葡萄汁对点牛栏山,经济实惠不上头
十年前的还可以看看,现在的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不堪入目
特别好奇,我也很少饮酒,大概只能区分好一点的白酒和劣质白酒,喝啤酒只觉得苦涩,红酒好一点,有时候贵的说不定还不如便宜的
学习了,大神太厉害了
天府可乐可以兑山城啤酒或者乐堡
我记得有部剧类似于流星雨那种,里面的贵族男主去贵族学校开的荣威,当时我就惊呆了,笔记本忘了是啥便宜货
你以为可以在一瓶里喝出六个核桃
细节不认真,出的也是快餐剧,定位准确没毛病
没事儿多尝尝新奇的东西,分辨力会提高的,比如文中的黑醋栗,都没见过咋知道是啥香气啥味道是吧?但是一口下午瞬间能分辨几种味道我信,十几种就有点演绎了
还有香水,那些品香师真能分辨出几种香味混合之后的味道?还有牛排,特别是熟成牛排,真的有那么多香气?我
就吃出来点里道斯风干肠的味道
这个是神级评论
通化蛮甜的
红酒,音响,茶叶,屏幕。四大玄学晓得不
漫画家画漫画前还会去取材,你编剧不懂的事情不去了解,让人拆穿了就说没必要? 流浪地球大卖不仅仅是小说的知名度,电影的细节做得很仔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那些墙面海报
人们在自己擅长或者精通的领域多少都会有点较真的,可以理解,换个人写篇文章说《星际穿越》里面的航天设备用的涂料不符合实际要求编剧太不专业了,小编也会觉得那个人较真
看个消磨时间而已,别想那么多啦哈哈一笑过去了。
直接品+化验成分还不够客观准确?你还要怎么样?专家说各种鸡蛋没差别深得部分人心?你确定专家是这么说的?我有听到的都是说营养成分区别不大,但我们都知道土鸡蛋的口感比集中圈养的鸡下的蛋好很多。所以不管我们信不信营养成分区别大不大,讲究口感的还是会买土鸡蛋。
关键这还是平台自己的小编,一边蹭电视剧热度
一边蹭电视剧的热度,一边骂电视剧各种不好
没有购买地址,京东上买就行。如果你买的少,想尝尝,我卖你也行。因为酒是特许经营。
确实,在德国那边进的一批红酒,差不多每瓶分摊到180左右,国内卖1800
呵呵,你觉得好就好,要到化验有没有勾兑,得烂到什么程度。然后拿着化验结果说没差别,好好好,你去买50的喝吧。也难怪,专家也说各种鸡蛋没差别,深得某部分人心
这个就和hifi听得出水电火电一样 纯属吹牛* 反正大家也不懂
红酒的分销价格和终端售价价格偏差真的非常大,尤其是拉菲这种几乎看不见真货的
你这不是废话吗,除了直接喝和化验成分,你告诉还有什么检验方式?测成分还不能判断你告诉我该用什么判断?酒精香精勾兑还是粮食水果酿造,一测成分就有结果了,市面上30元以内一瓶的酒,全都是酒精香精水勾兑的。
HiFi比的都是文笔修辞
其实2000年才是最好的年份
给个购买地址呗,好奇什么酒能这么大差价
央视的就算了吧,这玩意能靠测成分判断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