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的意义,不正是给生活做减法吗?——小雅穿戴真无线耳机AI-W20开箱简测
如果现在问我每天上班携带优先度最高的三种数码产品是什么的话,好像没什么好犹豫的,因为我现在平常也只会带四种数码产品通勤,而Switch在偶尔忘记充电的时候是可以不带的,那么三件的答案就直接出现了,也就是手机、手环以及(降噪)耳机。手机不需要更多解释,手环可以接消息推送/看时间/运动监控,耳机除了提供更好的通话体验以外,也是工作日短暂的娱乐时间几乎必备的工具。
OK,现在再加一个限制条件,假如我出门不想带包,而两部手机已经占满了两个口袋,手环可以戴在手腕上,那耳机该放在哪里呢?冬天头戴的QC35可以没什么压力地挂在脖子上,但是随着天气转热,把大耳机挂脖子上几乎等同于拉练。即使真无线耳机的大潮下现在耳机的体积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控制,但是把充电盒随时揣在兜里?你是认真的吗?
所以说自从天气热起来开始就被迫翻出了自己之前闲着无聊换了根线的K314P日常随身带着,但是用惯了无线耳机之后用回有线耳机总有一种整个人被拴住的莫名感受。而彻底放弃耳机又不太现实,所以就走上了寻找解决方案的道路。
华为此前曾经出过一款蓝牙耳机和手环二合一的产品(B5),虽然本身设计有点新意但是单侧耳机基本只能用作应急通话,想用那个耳机用来做日常的听歌/刷B站并不现实。虽说这个没谱但也算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向,既然手环也就是用来看个时间记个步数,那有没有华为B5的升级版呢?
上图左下角那个,就是今天的主角了,Wearbuds和喜马拉雅联合打造的小雅穿戴真无线耳机AI-W20。
从第一眼的眼缘来说,小雅穿戴真无线耳机AI-W20还是比较能激得起一个数码爱好者的兴趣的,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关注到这个产品后的第二天,中午走到办公室一楼大厅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歪果小哥在和一个程序员模样的小伙谈事情,而那个小哥正抬着手腕介绍着自己手上的手环,定睛一看正是Wearbuds。实在没好意思掏出手机偷摸拍一张,但是至少确认了这款设备在一个身材匀称的「模特」身上的效果,体积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接下来,到货,
包装本身比较常规,本尊的照片以及一些卖点的展示,以及背面的一些产品信息,橙红和白色的配色比较讨喜,正面左上角喜马拉雅的LOGO证明了这是一款和喜马拉雅深度合作的产物,而在正式开箱后的APP中也窥到了端倪,这个稍后再说。
撕膜,开箱。包装盒打开后是一个抽拉的设计,阻尼感不错,并没有松垮的感觉,拖出后得到了一个纯白的包装盒,白色包装盒上有Wearbuds的LOGO。
本体现身:
包装内手环和耳机是分开放置的:
除了手环和耳机以外底座里还有一根磁吸线,吸力表现不错,不需要很仔细地进行瞄准,这一点体验很好。
没有撕机身上的保护膜之前给手环来几张特写:
而揭掉膜之后就明显亮了好几个数量级,表面使用IML工艺,内部是一块0.96英寸的OLED屏幕,分辨率为80乘160。
手环背后的传感器面积惊人,实测过程中在心率上的测试数据和目前服役中的荣耀手环4偏差不大,默认二者的准确度都是OK的。而手环表带上看起来像按钮的位置是更换表带的卡扣,实测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卡扣设计的比较紧,但也算是让表带本身获得了更高的稳定性。
手环本身的触感很好,使用了哑面的道康宁硅胶,固定方法相比于荣耀手环老式手表的设计明显优化,不过这里说一点,由于机身自重更大,所以在佩戴过程中确实会有穿表带的时候卡扣崩开的情况,不过佩戴好之后的稳定性不错。
在开箱过程中耳机上面的提示灯就闪了起来,一开始以为是误触了什么按钮,但是后面才发现整台设备——包括手环以及耳机竟然是没有任何实体按键的。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是没有开关机概念的,这也就让我一开始以为是运输过程中电量耗光了,结果插上充电器之后发现电量是满的,不过插充电器这个动作也算是完成了开机。
开机配对并不复杂,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在各大应用市场里就可以下载到Wearbuds的App,手环开机后会有一个配对操作的提示,一系列傻瓜式操作之后很快就万成立了配对。这里提示一下,耳机的配对和手环的配对其实是不同的逻辑,仍然理解为两个设备就可以了,搜索耳机只需要在配对状况下直接在蓝牙设置中匹配就OK了。
配对完成第一时间看到了系统更新的推送,升级速度很快,感觉基本不存在在升级过程中预留电量不足导致设备变砖的风险。设置界面也比较简洁易懂。
由于Wearbuds这款设备相当于是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市场积攒了相当的热度之后才和喜马拉雅合作进行的国内推广,所以App的运动数据目前还是默认同步谷歌的运动数据的,这一点对于没有科学上网的小伙伴来说并不友好,不过一般需求下App首页的数据统计就已经够用了,包括会有一些楼层统计这种步数以外的数据。
虽然收到第一时间插上充电器之后显示满电,但是为了测试地更准确一些,所以又在充电器上多插了一段时间。确定满电之后,为了单纯测试手环的续航时间,所以就在短暂测试了一下耳机的使用以及大概的听感(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情况下,单纯测试了一下只使用手环情况下的续航,在整整五天的时间后,电量从100下降到了13,按照这个粗略估算,如若耳机的使用频率不高的话,周末充电然后坚持一周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充电速度方面,在电量下降到13之后关注了一下充电速度,在用最普通的5V1A充电头充电的情况下,刚好在一个半小时冲至满电,按照这种测试预估,0至100的充电时长应该在一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简单做了一个弧线大概是这样一个速度,能够看出中间一段电量的恢复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日常使用环境中比较合理的逻辑:
充电速度对于一个手环来说中等水平,对于一个真无线耳机来说也只能算中等水平,不过当你意识到你是用这段时间占用一个充电口完成了这两件日常携带的设备的充电之后,还是会发现这种效率的提升还是比较可观的。
手环本身除了一些常规的记录功能以外,也可以支持常规的消息提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内容详情并无法直接在手环上显示,仅能够提示你收到了一条短信或者微信,详情还是需要去手机上查看的。屏幕显示效果算不上细腻,但是在室外的抗阳光能力不错。
耳机插放的过程中屏幕都会有对应的动画呈现,正面露出一两只小耳朵的状况,看起来还有点萌:
而耳机听感角度的表现上也算是小有惊喜。虽然本身对于这款耳机的降噪功能并没有抱很高的期望,但是在入耳后的第一体验却比较意外。作为一个分体式的真无线蓝牙耳机来说,耳机的降噪分数应该能够打到70分以上,诚然和包耳的大降噪差距非常大,但是由于较好的密闭性还是能够过滤比较多的噪音的,尤其是在并不是特别嘈杂的室内环境中,对于周边的对话的过滤能力很强。
不过对于这种降噪耳塞来说存在的一个通病同样存在,就是因为佩戴的密闭性比较高,所以耳机本身就会产生听诊器效应,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佩戴这个耳机会自行产生颅内ASMR,还是很狂放的那种,满世界都是咀嚼的声音,因此耳机并不适合下饭。
左右两侧都可以单独使用,通话效果实测反馈不错,即使是在户外的通话效果也比较有保障。目前TWS耳机芯片解决方案中仍属高端的高通QCC3026以及蓝牙5.0的加持也让延迟的表现得到了保证,不管是追剧还是游戏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延迟产生。而支持Aptx、Hi-res认证高清传输则让音效表现同样不错。
高通QCC3026特性简介:
但是由于佩戴较为贴合,所以难免会让声音偏闷不够清亮,但这也是真无线耳塞普遍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蓝牙本身的稳定性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旦出现穿墙的情况,哪怕实际距离不超过五米,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断联状况,虽然回到覆盖范围内后可以很快恢复,但是连接稳定性相比于同价位的耳机来说依然偏弱。
而耳机本身的触控操作值得点赞,敲击逻辑上手之后非常方便易用,可以轻触或按下两个耳塞的一侧以调节音量、更换音乐、播放或暂停。
以上相当于对硬件部分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接下来看一看软件部分。
单纯就手环的功能来说,在数据统计方面的本地化适配还是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的,目前消息推送支持的提示选项仍然较少,虽然微信和QQ都是支持的但是由于没有详细内容的显示这个功能打了一定折扣,而且App本身与其他软件的互通上做的也相对偏弱。需要承认的是Wearbuds在国际市场的方向不错,但是目前的App功能与一众百元级别的国产大厂手环来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提到过这款设备是与喜马拉雅深度合作的产物,而且喜马拉雅的LOGO也明晃晃地印在包装盒的正面,软件层面上自然也体现出了喜马拉雅服务对于这款产品的重要性。APP下方导航栏除了两个必备选项以外唯一的一个独立页面就是喜马拉雅的服务。而这个界面基本可以理解成是喜马拉雅小程序的APP,该有的分类都有。这可能是这款产品针对中国用户做的最大的一个针对性适配了。
身边小伙伴在上下班通勤路上使用喜马拉雅的比例非常高,甚至有一些有娃的爸妈已经开始用喜马拉雅做青少年教育了。在短视频爆发的今天,文字以及音频仍然可以给我们非常纯粹的快乐,上班一天面对屏幕十多个小时,通勤路上的那半个小时,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眼睛放松放松,留给自己片刻闭上双眼的闲暇呢?
虽然必须得承认小雅穿戴真无线耳机AI-W20在体积以及重量上的短板非常明显,但是在佩戴三天左右之后已经逐渐适应了手腕上的重量。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迎来更厉害的「穿戴耳机」解决方案,但至少在今天,眼前的这款产品,应该就是当下面对这种特定需求暂时的最优解,没有之一。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超级无敌炫酷肥肥七
校验提示文案
helen_zhao
校验提示文案
昵称半年后改
校验提示文案
Twellllllllllllve
校验提示文案
Twellllllllllllve
校验提示文案
昵称半年后改
校验提示文案
超级无敌炫酷肥肥七
校验提示文案
helen_zhao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