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之光,轻奢如梦,99鹅绒被——Moncler盟可睐供应商打造的高端国货品牌
创作立场声明:本人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尽可能坚持详细、客观的纪录使用数据和主观体验。用心发掘身边的好产品,提升生活品质。
前言
断崖式降温前,u1s1真有点方——然后就想赶紧全方位保暖功夫做起来,也写了一篇保暖好物合集。
而自从十几年尝试过某登499的羽绒服以后,跑绒跑得我心理有阴影,冬天买过棉服、羊毛大衣和羊绒大衣。这次寒潮来势汹汹,于是我又动了选羽绒服的心思……
网上的这张“羽绒服鄙视链”,让我对国外的几大羽绒服品牌有了一定的了解。moncler(盟可睐)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 (贫穷的迷糊听过加拿大鹅,真没听过盟可睐……)
然后,某宝跟我推送了一床“盟可睐鹅绒供应商”的羽绒被(这可怕的大数据,孩怕~),更孩怕的是,忍不住下单了……99%的含绒量、蓬松度900cuin+、日本进口面料,“逼”得我下单了!(这个参数指标太诱人了,基本是行业目前的巅峰泰斗级的存在了,3k+的价格小贵,但值!)
目前有两个产品系列:波兰鹅绒和西伯利亚鹅绒。
西伯利亚鹅绒的价格会更贵一些,实际含绒量达到了96.7%——按照国标,含绒量允许有5%的差异,所以这个实际含绒量是高于95%的,其实可以标100%。
什么是99金标鹅绒?
一般分绒机只能筛选出90%左右的含绒量,更高标准的需要纯手工挑选。99金标鹅绒的含绒量已经超过了95%,达到96.7%,但是根据国标的规定,只能标注为95鹅绒。下面这张图可以显示不同鹅绒含量的鹅绒的差别。
再给大家标示一下:80%的鹅绒,有大量的小羽毛、未成熟绒、碎羽、绒丝等等,而99金标鹅绒除了朵绒,基本都是朵绒,而且朵绒的大小也远大于80%鹅绒。
一、开箱
白色箱体非常简约,正反面印上品牌的logo和slogan:born with honor——商家打造鹅绒被新国货的决心可见一斑 !
非常独特的鹅绒被包装内袋,一个可以肩挎手拎的收纳袋。材质是白色杜邦纸——防水防潮耐磨环保。这也是最近两年市场比较流行用这种材质做成包包,打上muji的logo就能卖到三五百块。。。所以这个收纳袋的实用性还是蛮强的。
二、细节展示
1,标签
这应该是我见过国货的标签最完善的一款鹅绒被了!
依次是面料——Made in Japan;品牌logo;质量认证标——包括全球纺织行业安全认证的菊花标、DOWNAFRESH的羽绒清洁认证、RDS羽绒可追溯认证、IDFL国际羽绒协会认证和产品参数;99波兰羽绒和NOMITE防尘螨过敏认证。
2,平铺在床上的状态,很快就鼓鼓的
3,逆光情况
每个锁绒格充绒非常均匀、 饱满;绒朵的绒核非常明显。
4,面料细节
面料是日本进口的180s纯棉面料,手感细腻、亲肤,静音效果很棒!高支高密面料非常轻、薄、柔软。
5,立衬锁绒格
这种结构,在被子的中间看不到针脚,防跑绒性能更佳!但难度也更大。所以一般只会在高端的冬被系列才能看到使用这种结构。
6,对比见高下
单独看一个产品,大家可能不是很容易get到产品的品质究竟怎么样。我搬出了之前某线下实体店清仓时,花了1000大洋买的一床丹麦鸭绒被跟大家对比一下:
毕竟一个是99波兰鹅绒,蓬松度900cuin、填充量800g;一个是蓬松度90%鸭绒、蓬松度19cm(大约550cuin)、填充量650g,所以对比会比较明显。但从产品的质量认证的严谨方面来说,这款新国货真正做到了赶超进口!
三、升温实验和保温实验
为了测试这条被子的升温效果和保温实验,我分两天做了实验。
1,1月12保温实验
天气情况:1月12号,晴,西风3~4级,最高温度8度,最低温度1度。速冻之后,这已经算是非常温暖的“冬日”了。
实验准备:2个同款矿泉水瓶、2个小米温度湿度表、2床鹅绒被(东方赋波兰鹅绒秋冬被和一梦丹麦鸭绒春秋被)。
实验对象:1东方赋波兰鹅绒秋冬被、2一梦丹麦鸭绒春秋被
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试五分钟内正常室温下水温变化——分别下降了2度、1.3度、2度。
第二步,把三瓶水分别放入三床被子第一层锁绒格的正下方,温度计也分别放在水瓶的旁边。然后记录下来十分钟后、一个小时后、半夜四点、早上六点半和六点四十二分(8个小时后)的被窝内温度情况。
根据温度计历史记录的数据图表:
数据看得不是很清晰,我做了一个表格——可以看出,每平方米充绒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整整4~10度的温差啊!
八个小时的保温效果实验结束。
2,1.13升温实验
1月13号,晴,北风1~2级,最高温度15度,最低温度4度。
实验准备:2个同款矿泉水瓶、2个小米温度湿度表、2床鹅绒被(东方赋波兰鹅绒秋冬被和一梦丹麦鸭绒春秋被)。
实验对象:1东方赋波兰鹅绒秋冬被、2一梦丹麦鸭绒春秋被
实验步骤:用矿泉水瓶接满温度差不多的热水,然后放在不同被子锁绒格的正下方;温度计也放在旁边纪录温度。测试6分钟后、半个小时的温度,看温差变化。
同样我也做了一份表格——差别非常明显了!差不多的充绒情况下,900cuin蓬松度的6分钟升温效果,比550cuin的高了5.3度;而半个小时的升温效果还是比550cuin的高了65%!
四、实际睡眠体验
只是实验,没有实际的人体试验不是我的测评风格。 于是1月14的晚上,我换下了用了几年的博登冬被,盖东方赋这条波兰鹅绒秋冬被试试。
1.14,多云,西南风1~2级,最高温度17度,最低温度4度。
从四个角扣固定好,然后把被子平铺,这样被子被套不会不服贴,把空调打到26度、10%风速。
被窝内初始温度:22.1度;
3分钟后温度:23.2度,上升了1.1度;
33分钟后温度:28.7度,上升了6.6度!
整晚温度情况:被窝内最高温度达到了33.8度,之后逐渐稳定在28.3度左右。
主观感受:
东方赋的秋冬被,整体体感非常轻,睡眠温度很适宜——不是盖起来热的要命、要伸jiojio降温的热,也不是那种感觉到后背冷要去卷被子的那种。东方赋800g的填充的秋冬被,对比普通1300g、甚至1500g的填充,更轻、还更舒服!
物以稀为贵,看来900蓬松度真不是吹的,这么好的羽绒,即使用了以后拆掉做2件羽绒服,可能还要赚啊~~~
五、总结
行业巅峰的选材+纯手工织被+绝对良心定价=东方赋鹅绒被!
很欣喜看到这么优秀的中国制造鹅绒被!
国货之光,真香!

3M得新雪丽不香吗?又便宜又暖和
据说鼠的羽绒很强(不是国鼠),不知真假
那羽绒进去先暖我?还是我先暖羽绒?还闷盗汗。盗汗你得看看中医,吃点什么水手舵上的木屑什么的。
值友经常买的金色皇冠不就有?国产实际价格大几千的鹅绒被没有想象那么不堪
1,被子不会发热。保暖的原理是不同材质的纤维结构能保有不同量的空气,形成隔热层。导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穿个羽绒服和穿个铁甲,哪个更保暖?)
羽绒是立体球状纤维结构、羊毛棉花蚕丝是中空的管状纤维结构,羽绒保有的空气是羊毛棉花蚕丝的几倍,所以保暖效果更好(羽绒冬被1300g填充,蚕丝棉花羊毛是十来斤的填充)。这是有科学研究的。
2,棉花被板结,这是物理属性决定的。换不换,是使用者的习惯决定的。棉花是我国最传统的保暖材质,国内14亿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板结了也不换也不会没有。小时候还会有走街串巷的弹棉花的人,现在基本没有了。棉被用个三五年不保暖了,扔了不可惜吗?
3,老寒腿的原因很多,使用的被子湿度太大是其中之一。
4,羽绒被更轻,对身体的负担小;暖和、干净,不会生螨虫、不起静电、多次高温水洗的羽绒还不会引起过敏~透气性好,不闷汗盗汗。这是好的羽绒被。
每一种被子有自己的特性,有些人喜欢“压身感”、有些人喜欢“性价比”,自然也有人更喜欢“舒适性”。各有所爱。最早欧洲使用羽绒被、后来是美国、然后是日本……经济越发达、羽绒被覆盖率就越高,现在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了,能接受羽绒被的也越来越多。消费升级的趋势罢了。 产业再怎么推动,也是市场需求存在为前提。
不过国外对羽绒被的含绒量要求并不像国内这么高,70、80、90都接受,不一定非要95%。鸭绒也能接受。
别迷。1、我物理学的不好,但是感觉通常被子也都不会暖人,不科学啊。装上电?自发热?2、多穷啊,都板结了还不换被子?3、老汉腿的病因让你给找到了。4、个人感觉商业推动罢了,喜好也罢,不存在羽绒被更优秀。80亿人呢,总归会有人喜欢,或者尝尝;我是尝过觉得不好罢了,也不代表全部。
多少商家敢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的蓬松度给出来呢?
鹅绒蓬松度碾压感觉对比实验做了个寂寞
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我爸妈就喜欢沉沉地压在身上的棉被。
棉被刚进去的时候要人暖被子、然后才是被暖人。阳光好的时候曝晒一下,因为棉被吸湿性好、排湿性差,久了容易板结、老寒腿🦵
别迷。有篇研究说盖沉一点的东西更利于睡觉,包裹感更好,大概是娘胎里就这样的安全感。所以这么说棉被挺好的。羽绒被太轻了,没有包裹感。买了两条,基本上是家里最贵的被子,都没人愿意盖,给保姆盖了。
要不起,让了让了
搞个被子在马上,这是想学范冰冰吗?
哈哈哈 主子只会找最好的!
因为填充量不一样啊。博登冬被850cuin的填充1300g、这个是900cuin填充了800g。
能买到实惠的好东西,就好!严选上面也买了很多哈哈
哈哈 行家来了!
价格还好吧,moncler一件羽绒服1.5w+,填充的还只有200多克~
价格贵当然完美了
这个确实喷不起,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啊!我也要搞一套看看!
文章的头图,披着那么简约的披风(鹅绒被),莫非是一个来自塞北大漠的风尘女子?
什么xx供应商,网易严选不就是这样宣传的吗,现在严选都快倒闭了
猛犸象地位有点儿低啊,居然被老鼠压一头?
一个问题有价位品质接近的博登冬被做对比为何用一床春秋被
小猫咪好可爱。
哈哈哈哈 网上的话不必全当真
我这种杂牌羽绒服,连鄙视链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