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手机厂商概念机盘点:最难量产的是哪款?
此前说起概念机,基本上短期时间内没有上市可能,这个“短期”的定位,少之3年,一般5年,当然也有长期无限等待下去的可能。
不过在2016年,小米发布了一款定位于概念机的小米MIX手机,本来市场以为短期内几无可能量产,谁知当年时间就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并上市销售。由此,也让大家对“概念机”的定义有了不同理解。所以“概念”,可能只是指技术领先,能不能量产一般由创造该概念的厂商决定。
小米MIX开创的先例,在vivo的前置弹出式摄像头上也曾出现过。2018年2月,vivo展出一台采用前置升降摄像头的全面屏概念机,只过4个月时间至2018年6月,搭载前置升降摄像头的vivo nex手机就正式上市。
当然,从概念到量产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这种事儿越来越普遍。比如2020年1月,一加手机就推出一款OnePlus Concept One概念机,主打电致变隐藏式后置摄像模组一体设计。而在2020年年底,OPPO采用同样技术的Reno 5 Pro+产品正式上市发布。
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折叠屏的应用,从概念推出到量产上市,间隔时间同样在一年时间之内,而且现在的量产版本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商用条件基本上全面成熟。这项技术的代表者就是华为和三星。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概念技术就能短期内实现量产上市,比如小米Mix Alpha环绕屏手机发布于2019年9月,用一块360度环绕屏惊艳业界。不过时至今日,这款手机一直未能量产。虽说真实原因不得而知,但做一番测试分析基本上离不开这两点:一是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不止小米,包括所有厂商都无意此方向更加深入研究;第二个可能这是小米为自己的科技创新大旗立下的Flag,量产能力可能有,但介于市场成熟度等因素暂时保存技术实力不打算商用。
而近期,有OPPO、LG等厂商都推出了卷轴式概念机,不知道以各位之见,这个技术从今天的概念到后续的量产,会间隔多少时间?它的难度相比小米Mix Alpha谁高谁低呢?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