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孩子视力问题?不妨看看我这些年的经验总结
创作立场声明:经验分享
马上放寒假,又到了管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根据国家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造成近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现代生活与电子产品息息相关,要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几乎不可能,要保护视力,一方面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尽量选择对眼睛比较友好的电子产品。
在分享一些有护眼功能电子产品之前,我们来谈谈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蓝光
通过光谱我们可以看到波长处于400nm-480nm之间的短波蓝光具有很高的能量。
这段短波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对 380-520nm 蓝光波段的吸收,导致视网膜色素的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而引起视力损伤,而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后就会引发视网膜黄斑病变,继而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要注意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蓝光对儿童的视网膜伤害高于成人,所以儿童要尤其注意防蓝光。
现在很多产品都说自己防蓝光,是不是真的防蓝光我们不好测,建议尽量购买有德国莱茵TÜV认证的防蓝光产品,这是全球最大的认证机构之一。
频闪
目前LED照明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生活中,照明灯的光闪烁,往往会影响到人类的工作效率。在研究闪烁对人们疲劳程度的影响时发现,非可见闪烁可以影响眼球的运动轨迹,影响阅读并导致视力下降。IEEE于2013年4月发布IEEEPAR1789:2013《DraftRisk Assessment-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of flicker from LED lighting》中对频闪的判定标准如下图所示,图中无影响区域用绿色表示,低风险区域用橙色表示:
低风险和不可察觉到的影响水平的闪巧频率和波动深度函数关系,文件对无频闪判定准则为:
(1) 频率低于9Hz,不可觉察波动深度限值为0.288%;
(2) 频率在9-3120Hz范围内,不可觉察波动深度限值为:频率×0.032%;
(3) 频率大于3120Hz,认为完全无频闪,免除考核。
知道了这两点,下面推荐电子产品的时候就好解释了,供大家参考,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讨论:
台灯
对于台灯,是有国家标准的,需要重点关注照度和均匀度,根据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台灯照明分为国A和国AA两个等级。其中,国A级要求台灯离圆心半径距离在50cm的三分之一扇形区域内照度为250LX以上,而同等条件下的国AA级台灯照度要求在500LX以上,若是照度不够的话,就会影响使用者的视力,且专注力也会不集中。
我之前评测过的明基(BenQ) MindDuo台灯,具有减蓝光、AA级照度、无频闪的特性,灯光柔和且覆盖面积大,还有智能感光模式,是一款非常适合孩子使用的台灯。
平板
疫情上网课,或者平时娱乐,平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儿童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制力不足,很容易就会造成老人照管情况下的过度使用问题。我自己使用的iPad,通过设定孩子的子账户、设置强制停用时间、限制娱乐和游戏类APP的使用时间、通过引导式访问锁定应用及限制儿童不宜的内容,就可以控制孩子的使用时间,在之前的我发布的《看多IPAD伤眼睛?5大角度教你保护孩子视力》中就可以看到具体如何操作。
亲戚使用的华为平板也有儿童模式/学生模式,其中自动过滤不健康网页、设置受限应用、限制受限应用使用时间,这三项功能最实用,特别是限制受限应用使用时间这点可以防止孩子长时间的使用平板,再加上护眼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眼睛。
电视
寒假期间小孩在家的时间更多,看电视、平板的时间也更多了,要注意与电池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注意眼睛的休息。从护眼方面来看,我的建议还是多使用大屏幕,少使用小屏幕。从产品来说每个家中的电视都不一样,我之前买的酷开电视P70,我认为效果就很好,当时选酷开电视P70就是因为它光学防蓝光。我们的手机上也都有护眼模式,也就是防蓝光模式,打开后屏幕会明显的变黄,这是因为这种防蓝光只是简单的把蓝光给屏蔽掉了,所以会偏色,这种原理如果在电视上运用就影响观感了。根据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产生危害的其实是短波蓝光,酷开电视的做法是使用防蓝光芯片,通过光谱平移算法将高能量的短波蓝光平移为无害长波蓝光的同时透过透镜让灯珠光线均匀发散,这样就能在不偏色的同时减少大于70%的有害短波蓝光,也做到一定程度的视力保护。此外,这款电视还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涵盖宝宝巴士、学而思在线、步步高等40个教育内容提供商,为孩子寒假在家的学习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儿童手表
现在儿童手表几乎是每个孩子都要有的,我使用的360儿童手表是比较早的款式了,现在新的儿童手表更新换代很快,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有早期的定位、防水等基础功能,在智能化程度上也越来越高了,不仅支持视频通话、智能语音问答,甚至还能支持支付宝支付等,随着功能增多,屏幕也越来越大。在选购儿童手表的时候,我也建议选择有护眼功能的产品,毕竟孩子常常一整天都要佩戴,使用频率高、时间长,用久了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蒸汽眼罩
搜护眼办法,经常能搜到一个蒸汽护眼法,就是用蒸汽让眼部周边肌肉和眼球放松,使用了这个原理的蒸汽眼罩也非常流行。从花王到珍视明,我用过很多蒸汽眼罩了,在缓解眼部疲劳上还是有一定功效的,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有兴趣的还可以试试松下的电子蒸汽眼罩,可以给眼睛做一个SPA,按摩、加热放松一下。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足够的睡眠,良好的坐姿等,恰好最近教育部发布了《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这个要诀内容虽然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很多人平时并不注意,这里不妨复习一下:
一、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
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要注意手、口卫生,坚持“7步洗手法”,尽量不揉眼睛。
二、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
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
三、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
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四、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
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保证阅读舒适。
五、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关注。
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六、线上学习要大屏,安全距离把眼护。
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要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亮度根据环境进行调整。观看电视或投影仪时,眼睛距离屏幕要3米以上;使用电脑时,眼睛距离屏幕应不少于50厘米。
七、视屏时间要节制,家长一起来督促。
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年纪越小视屏时间要越短。视屏时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钟以上。
八、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要充足。
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假期饮食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
九、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
时时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如有视物模糊等现象及时进行视力检查。
十、防控方法要科学,迷信广告把病误。
一旦近视,务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
总结
儿童的眼睛很脆弱,繁重的学业也使得儿童长时间的用眼,儿童需要注意,家长更要注意,最重要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我们在电子产品的选购和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到护眼,减少对孩子视力的伤害,有好的视力能够受益终身。

很实用的分享,转发给身边有宝宝的朋友了。
支持了支持了。
支持一波 确实娃的这个很重要~~~~~~~~~~~~
眼罩比较感兴趣
现在小朋友戴眼镜的超级多
现在小朋友戴眼镜的超级多
哈哈 现状确实如此
再来学习拜读一下!
能做到这10点的孩子,父母都疯了~
我家孩子眼睛也没怎么用,有一只视力比较低
感谢支持。
值得收藏了
孩子的视力是个大问题啊!
据说近视眼是因为光照不足不是看的太多
确实是这样的
还有这种事儿
我发现我身边有些朋友天天看电脑打游戏,却没有近视,结果原因是小时候眼睛发育不良,长大视力奇好,简直震惊了我
经常在户外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长时间在室内,无论多么注意保护视力,力度都不如经常出去玩。
就是这个!
每天一定时间的自然光~~
是啊,我家都是年纪大的反而不戴眼镜
戴眼镜的路过.....真的要注意
保护好眼睛
说的很好,置顶一下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缺乏户外活动和遗传因素。幼年时期基本都有远视储备,随着眼球的发育,眼轴和曲率慢慢改变,如果把眼球比作气球,遗传好的就是气球壁比较厚,成长形变慢,远视储备损耗小;遗传差的,气球壁薄,成长形变快,远视储备损耗就大,再加上后天用眼不注意,更容易近视。现在近视小朋友发育阶段为什么要用低浓度阿托品就是为了减缓发育形变,保持每年近视度数加深不太严重,直到眼球完全发育成型。
干货呀,收藏
多找点别的事他做
遗传因子相当于小砝码,后天因素相当于大砝码。都有影响,影响来说后天因素更大
视力主要靠遗传,少看电子产品多运动有一定帮助
培养孩子使用习惯,比如平板游戏不能玩,就拿来上网课,学习为主。
玩多了就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