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50半个月体验之行业分析:用杀手锏+惊喜点开启降维打击
眨眼之间使用Redmi K50手机已过半月时间,上篇文章从普通用户的体验角度详细分析了该机是否值得购买后,这次有必要从行业角度看看这部手机的表现到底如何?
要谈Redmi K50系列,则要从去年的Redmi K40系列手机说起!
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Redmi K40系列手机的真实市场表现呢?据小米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该机上市一年来全球销量超过了1000万台,而且一年后的今天单仅京东平台一个月的销量依然能超60万台。这个销量级别,放到整个手机市场也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那Redmi K40系列手机是以何表现获得了市场的公认,并最终受到全面热捧的呢?简单而言,就是屏幕。该机搭载了一块三星E4材质的高素质屏幕,一经上市就牢牢锁住了消费者的心,得以在2K价位大杀四方。
因为有了K40系列已取得的成功经验,K50系列应该从立项开始就将屏幕作为核心杀手锏——全系三星E4材质2K分辨率柔性直屏,配合120Hz DC调光,并支持万级自动亮度调节、出厂原色调校等功能,Redmi在K50系列手机的屏幕核心竞争力打造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要知道,小米12系列手机的屏幕还用的华星光电屏,K50系列则直接用的三星2K屏。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外国的月亮一定就比中国圆,其实单就这一对比而言,可以看出卢伟冰在塑造K50核心竞争力时的超高标准要求。
具体到Redmi K50天玑版这两款产品来说,屏幕规格上采用同样的硬件同样的调教方式,唯一的区别就是Pro版加持了一个DisplayMate A+认证。做A+认证,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市场宣传的考虑。其实从消费者角度来看,K50屏幕与K50 Pro是一模一样的,或许正因为少了A+认证的送检费用,还能获得性价比方面的更多优势。
而且从整个手机行业的屏幕发展现状来看,Redmi K50系列的屏幕除过没有LTPO之外,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话说回来,LTPO的应用在旗舰手机中也未全面普及,如果让2K档的K50系列抢了先机,整个手机市场怕就没颜面可存了。
除过屏幕这一核心杀手锏外,Redmi K50手机还给用户带来了一个惊喜点——续航。
去年,小米将120W快充技术下放给Redmi后,首款产品应用于Redmi Note 11 Pro+手机上,将其用作于同系列产品中高配版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今年的Redmi K50 Pro在预热阶段就确认了120W快充的搭载,如果按行业惯例做法,K50与K50 Pro在续航方面的产品分隔点应该就是快充,电池上则最多保持相同等级,笔者个人还没见过标准版电池强过Pro版的情况(受限于个人认知)。
但真实的Redmi K50手机是什么情况呢?卢伟冰竟然给配置了67W快充+5500mAh电池组合,其组合威力相比K50 Pro的120W快充+5000mAh电池都有点难分高下了。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Redmi K50手机在超大电池容量前提下,重量还控制在了201g,厚度仅8.48mm。作为横向对比,2019年小米CC9 Pro手机,拥有5260mAh电池但机身厚度近1cm;同年的神机Redmi K20 Pro电池容量仅为4000mAh,厚度也高达8.8mm。这个差异,也就是这两三年时间来肉眼可见的技术进步。
大电池带来的优势毋庸置疑,以笔者个人的使用场景,中重度使用环境下能轻松坚挺一天时间,而且67W快充的充电效率也可接受,一般一个小时内解决战斗。所以由此带来的整体体验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再来分析一下,卢伟冰为何要这么做Redmi K50?以个人的看法,屏幕作为核心杀手锏已有K40系列的成功经验,这次必然会将围墙再次加高,而大电池优势则是为了打造更具优势的无可替代竞争力。另外,这次新品阵营庞大,既有骁龙8平台的K50电竞版,还有天玑9000和8100的K50 Pro及标准版,同时还推出一款骁龙870平台的K40S升级版,其将市面上的所有高端旗舰处理器、已经市场口碑检验的明星处理器等一网打尽,就是为了不给友商机会,以便冲击更大的市场销量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