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 SN 850X 2T 固态亲测(全文多图)
全文三千多字,图多,请注意流量使用。
感谢点赞,收藏,和评论
以下利用手机简单拍照,若有伤眼处,敬请见谅。
外纸盒维持与SN850吊卡式包装设计,但不像金士顿,至少还是完整纸盒。
纸盒正面延续黑标风格,右下角橘色字体标示容量,左上方贴着代理商
标签。 这次买的是附散热器的版本,主要是想试试原厂散热器是否比我
自己用的带风扇SSD散热器更加地有更好散热效果?
纸盒侧标还是采用橘色字体简述产品特色。
纸盒底部延续透明窗格设计,可方变选购时避免挑错型号及容量。 5年
保的符号就印在正中央附近,让人可以有更安心选购的动力。
打开外纸盒时,可以看到SSD放在黑色胶盒内,这次胶盒与SN850有明显差异,重新设计过改以黑底基色为主。
取下上层SSD胶盒后,可以看到说明书等置于胶盒底部。
买的是附散热器版SSD,可以看到原厂散热器作工还算细致。
散热器侧面还有不同孔隙的散热设计,侧边可以看到采单面SSD布局。
主控型号为Sandisk 20-82-20035-B2,是SN850的更新版,为8通道主控。
此外,SSD上内建2GB快取内存,配置两颗Sandisk BiCS5 3D TLC NAND。
装上主机后,散热器会亮灯,当然您也可以透过Dashboard软件去调整,之后会再说明。
开箱结束,上机去。
测试环境简述:
M/B: ASUS MAXIMUS Z790 Hero BIOS 1202
CPU: i7-13700K oc 5.3G
RAM: 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6400 16Gx2
OS SSD: Samsung 990 PRO 2TB
测试碟:WD SN850X 2TB SSD (WDS200T2XHE) (CPU专属通道M.2插槽)
SSD散热器: 原厂散热器
Case: Corsair Airflow 7000D
OS: Windows 11 Enterprise 22H2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lt NVMe Driver
透过CrystalDiskinfo,标示规格为NVMe Express 1.4,传输模式为
PCIe 4.0 x4,刚上机温度为摄氏34度。
密闭机壳内透落连续高度负载测试,若为密闭环境中的最高温度为摄
氏85度。 若将机壳侧板打开,用小风扇直吹,最高运作温度降至79度。
HWiNFO64测到的最高温达摄氏82度,无法显示SSD主控温度。
WD Dashboard监控到最高运作温度达到摄氏90度。
AIDA64 Read Test Suite,设定档案容量为1MB及8MB测试。随机读取速率约5516~5876MB/s。
AIDA64 线性读写测试,设定文件容量为8MB。
线性读取曲线在容量值48%前都算平稳,之后稍有抖动,平均读取速率
5857MB/s; 线性写入曲线在容量值约8%后就开始掉速,之后呈现大幅度
波动,查了SSD运作温度也飙高,看来是因过热触发降速,原厂散热器
似乎无发挥作用,平均写入速率3324MB/s。
AIDA64 随机读写测试,设定文件容量为8MB。
随机读取曲线抖动幅度比线性读取速率略大,平均读取速率5766MB/s;
写入曲线抖动幅度更大,似乎还是过热机制触发,平均写入速率5270MB/s。
AJA 设定影片格式为3840*2160 4K RED HD分辨率,编码为16bit RGB,
从256MB~64GB全测一轮,抓取几项结果。
读取速率6033~6067MB/s、写入速率5583~5990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设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测试皆勾选Write-Thru选项,从1GB~32GB全测
一轮,抓取几项结果呈现, 压缩模式下的整体分数表现略佳。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模式。
AS SSD设定文件大小为1GB及10GB,并测试Copy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容量,循序读写速率5857及5887 MB/s,4K-64Thrd读取780824iops,
4K-64Thrd写入1142386iops。
10GB容量,循序读写速率5988及5550 MB/s, 4K-64Thrd读取780303iops,
4K-64Thrd写入8676221iops。
Copy Benchmark 测试项目
1GB容量,ISO读取速率1062MB/s、程序加载速率802MB/s。
10GB容量,ISO读取速率3572MB/s、程序加载速率2108MB/s。
Compress Benchmark 测试项目
1GB的读取曲线较稳定些,写入曲线抖动较多。
10GB的读取曲线较稳定些,写入曲线抖动幅度更大。
ATTO Disk benchmark设定档案长度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 模式设定为Overlapped I/O、0Fill模式进行测试。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读取速率最快6.51GB/s、写
入速率最快6.23GB/s,读写速率都算稳定,但是在64M大容量的读取速率多有降速问题。。
0-Fill模式,伫列深度1 (QD1)模式:读取速率最快4.60GB/s、写入速率最快5.96GB/s。 尽管多数读/写速率还算稳定,32GB大档读取测试略有不稳定现象。
CrystalDiskMmark v8.0.4,选取NVMe SSD测试,测试Default及0Fill两种模式,并测试64MiB、512MiB、1GiB、2Gib、4GiB、8GiB、16GiB及64GiB不同容量。
Default (Random)模式:Seq Q8T1循序读取速率落在6947~6983MB/s、写入速率6560~6673MB/s。 4K Q1T1读取速率94~97MB/s、写入速率377~401MB/s。
0Fill模式:Seq Q8T1循序读取速率落在6940~6983MB/s、写入速率6264~6686MB/s。 4K Q1T1读取速率95~97MB/s、写入速率389~403MB/s。
NetworkDLS - DiskMark采默认封包值64K,文件容量为2.5G测试结果。平均读取速率1.73GB/s、写入速率2.92GB/s。
ezIOmeter设为干净的全碟环境测试,循序读取速率平均约6531MB/s、平均写入速率约5593MB/s; 4K QD32随机读取最快可达1007786 IOPS、随机写入最快为889673 IOPS。
HDTune v5.75设定文件容量为8MB,各测试选项结果值如下图。
循序读写测试项目:读取曲线还算稳定,平均读取速率5645MB/s; 写入曲线在980GB以前维持高速写入,之后降速在区间波动,平写入速率3642MB/s。
随机读写测试项目
附加读写测试项目
File Benchmark选项以Block Size 512MB档案长度为基准,设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分别测试Zero及Mixed数据型态。
Mixed型态结果。
HD-Tach RW 读写性能测试,针对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测试。
8mb(Quick Zone):平均读取速率2038MB/s、平均写入速率1234MB/s。
32mb(Long Zone):平均读取速率2034MB/s、平均写入速率1286MB/s。
Inhouse Diskbench读写测试:循序读取/写入速率为6077/5773 MB/s。
Parkdale v3.06设定Block Size 1MB,把档案大小从250MB~10000MB全测
过一轮,只抓其中几项结果。
PCMark 8测试:分数5119,带宽为1089MB/s。
PCMark 10测试,分为系统碟及数据碟两种模式测试。
系统碟分数为3302、带宽为520MB/s。
资料盘分数为6727、带宽993MB/s。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得到4577分,算是近期陆续测试过的SSD相对高分者。
TxBench设定文件长度64MB、512MB、4GB及32GB,测试随机及0Fill资料
方式的结果。
0Fill 数据模式
随机模式
装上WD Dashboard,预设状态是Game Mode关闭,固件版本出现惊探号,表示有新版固件可更新,顺势更新,最新固件版本为620311WD。
效能(Performance)页面提供使用者选择是否要关闭Windows TRIM功能,也可以选择是否要开启Windows快取写入功能,建议是全都开启。
此外,它有图表监视功能可以查看SSD相关运作过程。
工具(Tools)页面里第一个选项是Firmware Update,若有新版固件时就会通知,可自行选择是否要更新,还是建议更新它。 S.M.A.R.T功能里提供简单测试功能。 与SN850一样提供Acronis WD版的软件,可以自行下载使用。 在工具页面中最重要的是Erase Drive,旧款SN850似乎无法透过Dashboard对SSD作Secured Erase,很高兴的新款SN850X作到了,它采取类似于Samsung Magician软件利用制作USB开机碟,实作上的确可行,是目前市售零售家用SSD,唯二可以自行Secured Erased的SSD。
设置(Settings)页面,可以选择显示语系、是否开机启动等选项。
RGB页面可以选择散热器上的灯光效果或灯光色调,当然也可以跟ASUS、技嘉、微星主板的灯效连动,也支持Razer的RGB效果。
官方的保修条件设定为1200TBW或提供5年保修。 测试写入约22.6TB时,健康度就掉了1%,推测总耐写度应该高于1200TBW,属于耐写型SSD,但是与SN850旧款同容量(2TB)写入约28TB时的健康度才掉1%,有点退步。
从Dashboard中可以看到SN850X默认是关闭Game Mode 2.0,若要开启时,会跳出重新开机画面,务必要重新开机才能发现切换到Game Mode 2.0。
虽然没有在玩Game,为了要了解Game Mode 2.0对于官方宣传说有助于游戏效能提升,还是拿Crystal Diskmark做个简单测试。
选取Default模式,设定为混合模式。
未启动Game Mode 2.0的读/写速率状况。
Game Mode模式启动后,可以发现在各选项的写入速率有所增进,连带地在混和测试中的读取或写入速率均增长。
选取Default模式,设定为真实世界(Real World)模式。未启动Game Mode 2.0的读/写速率状况。
Game Mode模式启动后,可以发现在各选项的读取/写入速率有所增进,特别是4K写入的IOPS明显提升,同时也降低了4K写入的延持时间。
因为没有玩GAME或PS5等,就没有后续相关的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至此,作个简单的测试结论:
优点
1. 在Z790平台上,循序写入超越官方标示值。
2. 官方提供五年保或1200TBW的保固,实测可写入量应该远超过1200TBW,属于耐写型SSD。
3. 原厂Dashboard软件对于SN850X的支持度更高。
4. 支持USB制作开机碟,是继Samsung SSD后可以自行完整Secured Erase的SSD。
5. 原厂直接提供散热器,散热器另有灯效可以调整。
6. Game Mode 2.0的效能提升比起以前的Game Mode搭配SN850更有感。
缺点
1. 与Z790平台的循序读取或是4K读写IOPS似乎无法达到官方标示值。
2. 原厂散热器的实测运作温度还是偏高,没发挥预期的散热功能。
3. 总耐写量似乎比前一代SN850略低,有点让人失望。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是土豆
校验提示文案
回忆里流浪
校验提示文案
rayoneer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我爱你么么哒哒
校验提示文案
snakeczz
校验提示文案
snakeczz
校验提示文案
我爱你么么哒哒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rayoneer
校验提示文案
回忆里流浪
校验提示文案
是土豆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