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主前的黑暗,被这片扒光了
一个月前,韩国上映了一部新片,不仅连续8天蝉联单日票房冠军,口碑也好到爆棚。
如今,国内网友也给了这部电影豆瓣8.2分的好评,今天我们就一块看看它有何过人之处——《南山的部长们》。
影片改编自同名纪实小说,以1979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朴槿惠之父)遇刺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事件发生前40天内发生的故事。
这种揭露政治黑幕的电影,一直都是韩国最出色的类型片之一,近几年的《特工》《铁雨》等片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这部《南山的部长们》的导演禹民镐,之前就拍过政治惊悚片《局内人》,黑起政府来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当年,《局内人》不仅是年度19禁电影票房冠军,还拿下了韩国电影青龙奖和大钟奖的最佳影片奖。
饰演男主的李秉宪,更是凭借影片一举拿下多个最佳男主角,实现了韩国三大电影奖的影帝大满贯。
在这部《南山的部长们》中,男主金规泙的扮演者同样是李秉宪。
这个角色的原型是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
正是他,刺杀了总统朴正熙。
中央情报部是支撑朴正熙十八年来长期掌权的核心武器之一,权力之大超越了宪法,是主宰韩国政府的二把手。
甚至可以说,中央情报部的存在本身,就让人们恐惧不已。由于中央情报部坐立于南山,因此人们便将统治中央情报部的部长们,称为“南山的部长们”。
那么,这样一位总统近臣,又为何会刺杀总统呢?
当时,金规泙与总统警卫室长郭尚佃(原型是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不和,经常一见面就斗嘴。
两人虽同是总统心腹,但性格和想法却大相径庭。
在影片开头,前中央情报部部长朴容阁(原型是在法国巴黎失踪的前中央情报部部长金炯旭)在美国出席听证会,以证人身份揭露朴总统的各种腐败操作和独裁行为。
金规泙向总统汇报此事后,总统问他和郭尚佃都有什么想法。
郭尚佃认为,应该立即把朴容阁抓回来,“用来给青瓦台后院的树施肥”。
金规泙却说,我去美国安静地把这事解决了就行。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两人不和的原因——郭尚佃像火,主张用暴力强硬地解决问题;金规泙似水,习惯冷静分析局势后再沉稳应对。
两人相遇,势必水火不容。
而处在中心的朴总统,因为激进强硬的态度与主张温和改良的金规泙理念不合,逐渐对金规泙丧失了信任,转而宠信擅溜须拍马的郭尚佃。
对此,金规泙本就危机感重重。再加上与他交情颇深的朴容阁告诉他,其实还有个个人情报部为总统秘密做事,金规泙因此更加焦虑。
“阁下”是韩国人对总统的尊称
不过,即便焦虑,金规泙也从未在脸上表露过什么,一直表现得隐忍而克制。
除了和郭尚佃打过一次架之外,金规泙在片中基本上都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也从未替自己争辩过什么。
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正是他之前一次次的沉默,造成了他日后的情绪爆发,最终做出刺杀总统的举动。
在此不得不夸一下李秉宪的演技,本来这种总板着脸的人物,一不留神就会演成“面瘫”,但在李秉宪的诠释下,金规泙表面的冷静与内心的复杂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甚至可以说,李秉宪已经与角色融为一体,一举一动都仿佛金规泙本人。
在片中,朴总统有这么一句话,曾反复说过好几次:“你身边不是有我吗?就按你想的做吧。”
第一次,是对着朴容阁说。
于是,朴容阁以为得到了总统的支持,便使用暴力手段来控制议会投票。
结果引得群情激愤,最后迫于舆论的压力,朴总统把锅推到朴容阁一人身上,罚他抄家革职谢罪。
正因如此,朴容阁才会出走美国,向美国政府揭露朴总统的恶行以求自保。
第二次说,是对着金规泙。
于是,金规泙为表忠心,狠下心来派人暗杀了多年好友朴容阁。
这时的金规泙对朴总统还抱有一丝期望,以为他能够醒悟过来,推行民主新政。
但他的赤诚忠心最后却被总统说成是“连自己朋友都能杀,还装什么清高”……
朴容阁被杀后,尸体被残忍地扔进了搅拌机里,这也是影片对于历史上的金炯旭失踪案做出的猜测。
第三次说,是对着郭尚佃。
而这次的处置对象,变成了金规泙。
躲在隔壁窃听的金规泙又震惊又伤心,对朴总统彻底失望。
回到办公室后,金规泙反复地听着朴总统对他的评价,心慢慢沉到谷底。
他终于看透了——三次同样的保证,换来的是三个相同的结局。金规泙一直以来对总统的信心与期望,此刻已全然崩塌。
于是,他在和朴总统、郭尚佃共进晚餐时,突然掏出手枪,射杀了总统。
随后,金规泙被逮捕,在审判中被判死刑并处以绞刑。
关于刺杀总统的行为,韩国民众对此向来众说纷纭,对金规泙的评价也是严重的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他是捍卫民主的殉道者,是改革功臣;也有人认为,他是因为失宠才犯上作乱,是一个自私的小人。
被逮捕的金载圭
真相究竟如何,现在已经无从知晓。
我们只知道,金载圭以为自己终结了一段独裁统治,没想到等待韩国的却是一个更黑暗的军事独裁时代。
而接下来的故事,我们也都曾在一部部电影中看到。
《薄荷糖》《华丽的假期》《辩护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作为保安司令官出现的全斗赫,原型即是后来的接任总统全斗焕。
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是他趁乱进入总统办公室,偷走了大量钱财。
这象征着,全斗焕才是这起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看完本片,我的感受既有震撼,也有慨叹,但最深的情绪是羡慕,羡慕韩国电影人有这么自由的创作环境。
韩国电影常被称为“改变国家的电影”,这是大家早都知道了的。
不说更早的《熔炉》《素媛》,就说在奥斯卡斩获多项大奖的《寄生虫》。在获奖之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很快就发文祝贺,表示“今后韩国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没有顾虑地制作电影的环境”。
不久前,首尔政府还宣布将拨款,为1500户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改善住房条件,每户家庭最多可获得3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资助。
在中国,有网友认为这种资助“是杯水车薪,是作秀”,也有网友评价:“我觉得挺好,至少当地政府没有觉得这个事情丢人就禁止半地下住人。”
虽然《寄生虫》里所讨论的社会症结,并非凭几个拨款的举措就能改变,但电影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启发人们的思考,唤起人们的共情,这股力量却不容小觑。
韩国的这种“电影治国”总给人宣传作用大于实际效果的感觉,但是韩国电影可以拍、敢于拍的题材确实多到让人羡慕啊。
也许是国内最认真的电影自媒体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keepllll
校验提示文案
keepllll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