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卖保险,谁来管我理赔?
我敢打赌。
在买保险这件事上,大部分想买但没买的,都在纠结这个问题。
我自己买之前也同样有类似的顾虑,加之总能听到一些负面消息,从业者素质,保险都是骗人的...
说到这里讲个笑话,是真事。
每年开年那几个月,保险公司都会隆重地举行一个叫“开门红”的活动。
实则就是各家保险公司为了促销,那一段时间核保会相对宽松,更多人有机会拿到更好的承保结果。
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因为有更大的机会标体承保、避免加费。
但是呢。凡事都有两面。
既然开门红的炮声已打响,各家保险公司对自己代理人的业绩也有期待的。
难免在那一段时间,你就会莫名其妙接到失联多年的小学同学、初中隔壁班、前同事、或者远房王二姑的电话。
大多数上来不问你的家庭财务、健康情况,产品和责任说不清楚。
直接就是:发小(可能连你名字都忘了),我们现在有个特好的产品,一年就1万,今天凌晨截至,你赶快买吧,不买你肯定后悔!
相信正常人接到这种电话只能:
一!脸!蒙!逼!
你要我花1万块钱,你都不告诉我这钱是去买什么东西的。
要不是看着她是你小学同学、初中同学、七大姑八大姨,我估计你直接就像说句“你奏凯!”,然后把电话挂了。
正当你还在措辞想婉言拒绝。
对方直接一句:你还在犹豫什么嘛,我们什么交情,你说!我得不得整你嘛?!
故事讲完了,这是我这两天听到的真事。
对此我只能说,很多时候,靠人情卖亲友保险的,不是你本来想整人,而是也许你整了别人,你自己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我在《早买or晚买重疾险,到底有什么区别?》也说过。
太多代理为了出业绩,该卖别人健康险去卖别人更赚钱的理财险,让人家全家在风险中裸奔;
卖健康险为了承保不管客户健康情况,一律默认客户没有健康问题,健康告知全勾选的否;
便宜的定寿、少儿重疾、综合意外一律不推荐;
因为只能代理自己家的产品,所以42码的鞋子用各种话术套路,非要卖给你36码的脚......
不胜枚举,越说越气。
好了,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话题,来说说保险公司的理赔。
很多人说,保险都是骗人的。
其中,最常见的论据就是:买了不赔。
我用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1
之前有个同事姐姐,保障意识非常强很早就给自己和老公买了50万重疾险、100万寿险、还有医疗和意外险。
两口子很开朗,朋友特别多,也很喜欢旅游。
谁都没想到,就在她和老公一起去丽江玩的时候,有天早上她下楼吃饭,老公说有点累还想再睡会儿。她也没有多想就去吃饭了,结果等她回到酒店,老公已经去世了。
这件事情对她打击特别大,老公是家里的顶梁柱,有房贷要还,孩子要养。
但是毕竟人已去了,生活还得继续,她就找到保险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想拿一些补偿。
正常买了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如果被保险人去世,满足理赔条件,重疾和定寿都会全额赔付的,但有一个种情况除外。
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共用免责条款。
什么意思呢。
重疾险是健康类保险,它的风险标的是我们的身体。最终陪不陪,不是销售人员一句:“得了病都陪!”
而是满足赔付条件。
比如比如恶性肿瘤、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这些比较好理解,只要确诊了就赔付。
但是像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就需要达到某种病症状态才可以赔付。
定期寿险赔付比重疾险宽松,一般只有在一些极端情况才会不陪,比如两年内自杀,犯罪,酒驾,吸毒,战争、核辐射之类的。
像前面说到这个案例,既然买了50万重疾险和100定寿险,人也去世了,总共就该陪150万吧。
但是,结果是保险公司拒赔!
因为尸检发现老公死因是先天性遗传病,很多先天性疾病平常没有什么征兆,所以就连她都不知道老公有这个毛病。
而国内绝大多数重疾险的合同中明确写出,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责任免除。
所以,重疾险拿不到身故赔偿金。
那你可能会问了,前面不是说定期寿险理赔限制比重疾险宽松吗,这也不是自杀、核辐射而是死于疾病,总该能拿到100万赔付吧?
对不起,因为销售卖给他们了一款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共用免责条款的产品。所以,定寿的赔付条件和重疾险相同。
因此,100万的定期寿险也不能赔付了。
遇到这种情况真的很让人揪心,但是确实从合同来说,保险公司的做法没有挑剔的。都是按照合同和条款在办事。
所以,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保险是一款有契约和合同的商品,当你出险需要理赔的时候,是否赔付不是销售那几句话,主要就是看你所购买产品的合同是怎么写的。
就像买房,什么时候过户、怎么保障定金安全、都是用白纸黑字的合同去约束的。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一切都按照条款合同办事。
2.
一位女性客户,给老公购买了一份60万的重疾险。一年多之后,她打电话给过来说老公患膀胱癌,我们立刻协助她准备相关资料向保险公司报案。
保险公司很快就展开例行调查,到医院去调取病历记录。
但是却查出了问题。被保险人在投保之前得过免疫系统疾病,在投保时也正在治疗甲状腺,但是投保时没有说明,属于典型的带病投保并未如实告知。
于是就拒赔了。
但是,也得确存在客户不是故意撒谎不告知,而是销售人员没有尽到义务让客户知道要提供自己的健康情况。
客户也很冤枉,所以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保险公司不会决然拒赔,虽然客户没有如实告知,但基于客户患的重疾与之前的病史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会酌情考虑给予赔付。
但不管怎么也,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尽量找到专业的经纪人,如实地告知自己的健康情况,把我们该做的做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3.
说一个我自己真事。
我前几年买房子,一过了户就立刻给房子上了一份家财险,因为考虑到当时还有租户在,所以涵盖第三方责任的。
后来我收房装修,发现房顶裂了很大的几个口,必须要敲下来维修。出于职业素养我没有先修而是立刻给保险公司报案说房顶坏了。
小哥接了电话就约了时间,第二天就来现场采集照片和看实地情况。
两天后就联系我,房顶裂缝确实挺严重,在保障范围内,现在就需要确定下出现裂缝的原因是自身老化还是外部责任,比如楼上漏水。
后来在小哥的协助下,我找到了楼上的住户实地检查,发现得确是因为水管裂了泡水导致的破坏。
于是这边就是满足赔付条件,我找了装修师傅维修,然后把发票给到保险公司报销了。
虽然不是健康险,但是你看吧,保险公司赔付与否也是有理有据的,只要你把尽到如实告知义务,赔付都是按条款办事的。
最后想说:
1、不要“阴谋论”保险,保险公司都很有钱的,真的不差那点赔偿金。保险条款是很严谨的法律合同,都需要保监会和行业协会审批通过才能使用。
条款写得复杂,一来因为法律语言更加严谨可靠;二来也是要保护客户和公司各自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给你挖坑。严进宽出总比宽进严出好。
2、不要认为有个保单,保险公司就要把你从头管到脚。再看看合同,含住院吗?含意外医疗吗?含大病吗?保多久?有没有身故责任?条款在合同里都写得很清楚。
3、买保险不是买件衣服,切莫为了人情,就随便找个不专业的亲友买了。毕竟这个钱要缴几十年,最关键的是出了问题你还要指望它。
4、保险经纪人的优势除了专业度,就是可以销售绝大多数公司的产品,而不会因为自己的销售限制,缺乏公正只推一家公司的给你。
所以,不要一上来就让我推荐产品,产品足够多。
主要是要全面了解你的健康和财务情况,找到风险缺口,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你产品,尽量为你争取到最好的承保结果。
5、理赔的时候,其实灰色地带很多,要敢于争取自己的利益,让天平上的砝码超自己倾斜一点也好。业务熟练理赔经验丰富的经纪人,都是你的助力。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找专业的人做。
陆续写了好几篇买保险的文章,后续会有更多大家关心的内容分享,你也可以留言给我关心的问题和想了解的产品,我选取代表性强的问题来写写。
最后,老规矩哟,点个收藏再走。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苦丁812
校验提示文案
Almee
校验提示文案
Almee
校验提示文案
苦丁812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