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我与笔记本的"恩怨情仇"
其实,这个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堪比电脑界的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台式机还是笔记本,每年入学的准大学生,又或者是即将工作拥有自己一片天地的白领,都要面临这个抉择。作为一个电脑吧评测室的成员,我们一直以来就推崇大家能用笔记本就用笔记本,除非关键时刻才会考虑台式机。因为笔记本的便携性以及通用性,是目前大部分台式机都没法超越的。简而言之,能带在身上用才是关键。
但是说句心里话,这真的是我心中所想的嘛?笔记本真的无懈可击?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与笔记本的恩怨情仇。
当前的战备
目前,我正在使用两台笔记本。第一台是出产于2013年的Sony VAIO Duo 13。
这是一台接近7岁高龄的超极本,诞生于2013年四代酷睿超极本时代。在当时,索尼还是由头号索吹平井姨父所掌管着,而VAIO同样也是索尼的笔记本品牌。
Duo 13是索尼当年推出的传奇般的笔记本。2013年,intel逐渐开始加大“超极本”概念的推广力度,而在经历了intel 三代垃圾低压CPU的洗礼后,intel终于在四代酷睿推出了让人满意的低压CPU。从第一代Surface Pro到第二代Surface Pro 2,再到市面上千千万万的超极本,四代酷睿让超极本真正拥有了“超级”的存在。
而在那一年,还有一个惊天动地的产品推出——Windows 8。
Windows 8是微软首次推出的融合了移动端与PC端运作理念的操作系统。从Metro界面(也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Modern界面)到开始屏幕,所有的设计让以切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PC都拥有了超越PC的思想。
而Duo 13是索尼在当年顺势而生的变形超极本,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Duo 11。在当年,让笔记本具有触控能力,是当时推出的新型概念,而在万中的触控超级本中,Duo 13并没有跟风,相反于别人自由的视觉角度,Duo 13选择固定。相比于别人把笔记本进化成Pad,Duo 13选择让笔记本胜似工作站,很想今天的Surface Studio了。
当年Duo 13的起步价也是相当昂贵,即使是最低配的产品,也要接近1万元。和今天的VAIO没什么两样。我手上的Duo 13是Duo 13中的中低配版本。
CPU:intel 酷睿i5 4200U
内存:DDR3 4G*2 1600 双通道
硬盘:三星 PM841 256G
显卡:Intel HD Graphics 4400
分辨率:13.3寸 1920x1080
当年的Duo 13最高配可以达到i7 4500U,8G内存,512G固态。而日本专供的霓虹红版把CPU拉高到了i7 4650U。可以说是超极本里的极限了。可如今,这台高龄笔记本早已“锈迹斑斑”。
笔记本B面因为在背包里受到重冲击造成金属形变。而划痕也是来自剐蹭。
电源输入口的标签已经被磨损,“10.5V”的输入已经变成了“0.5V”输入。
触屏贴膜阻挡住了绝大部分的划痕伤害,但是无法掩盖这台笔记本的沧桑与年龄。
脚垫因为塑胶老化而脱落,为了保证笔记本的平衡,只能用胶带先贴上。
音箱贴片因为拆卸出现了脱落,随着时间的过去,贴片粘性强度下降,为了重新固定,只能用双面胶补上,但是修补也无法抵抗自然老化的力量。
就连坚不可摧的Windows 8 Logo也因为时间而褪去,仿佛和他本身的存在一般,本是传奇,却无人铭记。
当年号称待机时间最长的超极本,12小时的传奇,如今功力仅剩1/3。
索尼Duo 13的灵魂不仅在于超极本,还在于能够匹敌入门数位板的触控笔与触屏。Duo 13最初设计就是为了满足设计师的需求,所以今天的它很多时候都充当半个画板来用(图文无关)。
而第二台笔记本,是华硕的飞行堡垒6。
CPU:intel 酷睿i7 8750H
内存:DDR4 8G+16G 2400 双通道
硬盘:西数SN520 256G+东芝1T SMR
显卡:NVIDIA GTX1050Ti 4G Mobile
分辨率:15.6寸 1920x1080
这仅仅是一台普通的游戏本。我与他并没有太多感情,故大家知道即可。
恩怨情仇(1):性能瓶颈(电池问题)
从笔记本诞生以来到今天,可以说,笔记本的性能突飞猛进。我最早的第一台笔记本是东芝的Satellite不知型号笔记本,搭载奔腾III 900MHz,256MB SDRAM,20G IDE硬盘。更重要的是这台笔记本还配备了一张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FX Go系列显卡(具体型号我也不记得了),可以说我拥有的第一台电脑是笔记本,之后才是台式机的。那个时候拿着这台笔记本玩红警,写Word文档,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笔记本需要24小时插着电源才能使用,不然肯定很快没电。
是的,性能和电池问题,一直是笔记本界很难解决的问题。既然要便携性,自然而言就不可能保证性能,既然需要考虑到续航,综合而言就不能给太多性能。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拿1.5KG为基准线,我们对过去的笔记本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在1.5KG线上的笔记本在维持相同性能的基准下待机时间越来越长,而维持同样的待机时间下性能也同样越来越好。但性能增加了,需求也在提高。当你想用笔记本打游戏的时候,你不可能不插着电池玩上几个小时。而当你用笔记本干着轻负载的时候,待机时间超过十小时的笔记本早在过去就有了,而今天你发现那些待机久的工作商务本还是那几个品牌,也还是那么贵。这就像是被卡在一个上不去下不来的瓶颈里面。
而用台式机的人基本都有一个傲娇病——讨厌瓶颈。就好比老有人问9100F配1660Ti有没有瓶颈,或者3600配2060有没有瓶颈。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问,但我就是要问……所以我就来问了。
恩怨情仇(2):散热限制
其实笔记本性能不行除了电池续航,散热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跟之前说的一样,为了兼顾便携性,笔记本不可能做到无穷大, 散热自然就不能做到无穷好。在有限的空间里保证散热的面积和散热的能力,所以为什么会发明热管,发明各种风道。但是即使今天,我们普通的游戏本还是只能应付不到50-60W发热总量的硬件,而笔记本里95度基本上是家常便饭。
这里就拿我手上的游戏本说事吧(但当然,我手上的这台游戏本不是特别好,而手下还有更烂的联想学霸机等,上也有更好的惠普暗影精灵等)8750H是一颗6核心12线程的CPU,规格上接近台式机的8700,但实际性能很受限于你所使用的笔记本散热性能。在飞行堡垒6里,这颗CPU给出了45W的长时睿频功率,短时睿频更是给出了90W的数值。
但是实际呢?大部分情况下,这颗CPU在达到30W之后就会过热降频,即使开启笔记本的强冷模式无济于事。
为了能让笔记本能够长久的活下去,我不得不把CPU功耗限制到20W。一颗6核心的CPU,因为散热问题,居然被限制到了20W!20W是什么概念?大概只是两个3.5寸硬盘的典型工作功耗。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会关心我的CPU功耗是多少,又或者是我的电脑CPU多少度,只有看过公众号之后的人才会关心这些事。任何一个普通正常人,只有当他的电脑出现异常现象,比如风扇噪音大,又或者是打游戏卡顿死机,那个时候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
同样我也是,对于笔记本他现在多少度,又或者功耗多大,我都不关心,因为打游戏的时候你是不会关心这些,甚至于只要超出了我肉眼感知的流畅度,帧数都不是事。但问题就在于它在我打游戏的时候黑屏睡眠了。飞行堡垒6的过热处理方法很有想法,人家是死机蓝屏,他是过热睡眠。这也就会出现你打CS:GO打着打着电脑突然黑了,然后按一下开机键,如果你开的快,还能重新连上继续打。这种问题如果愈演愈烈的话,游戏体验就会极差,而我自己也对笔记本心生怨念。
恩怨情仇(3):有限的支持周期
其实这个问题的出现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使用的笔记本年纪比较大。大家都知道,任何产品都是有他的支持时间的,比如显卡保修期有三年,笔记本也有保修期。但问题在于笔记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它失去了支持,那么意味着他身上的绝大部分硬件也会失去支持。我相信目前还在使用Windows 8时代平板的用户感触一定颇深。Windows 8时代的笔记本大部分配备了重力传感器,又或者是指纹识别,触控笔识别等一系列专属硬件。但这些硬件一旦延续到Windows 10,很多设备都会被通用驱动所代替,而通用驱动大概率是不支持正常运作的。
我们以“Win10 重力传感器”为关键字搜索,可以发现大量相关的话题
很大原因在于驱动不支持了。如果你想用?请用老系统。相比而言,台式机里,即使退回到2005年,大部分硬件都有兼容的驱动,不用太担心每次更新后驱动崩溃的问题。别人都说有问题重装,在笔记本里,这个操作还真不能随便就打出来。
恩怨情仇中的恩与情
不过话说那么多,以上说的那么多怨与仇,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只不过是因为笔记本和台式机真的是两个独立自生的生态系统,你不可能期待笔记本超越台式机,又或者台式机占领笔记本。因为他们本来都是同一个妈生的,只不过台式机在地上跑,笔记本在水里游。而如果让笔记本有台式机在地上跑的能力,笔记本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但是此时此刻,这个笔记本就不是笔记本,而变成了台式机。
就连此时时刻,这篇文章都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的,因为此时此刻的我在外面,能随身伴我的只有笔记本,而不是台式机。但也许是因为爱的深沉,所以恨的深沉。台式机的功耗自由,扩展自由,甚至支持自由,是笔记本永远无法超越的。而自由,永远都是惯出来。要想自由之后得到收敛,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说了那么多,笔记本到底用还是不用啊?用!当然用,喷的越狠,用的人越多,这不是当今电脑界最基本的定律吗?

寂夜幽魂
现在用一台咸鱼收的vaio S13 i8八代,性能绝对够用,出门偶尔携带,但是不支持pd充电(sx12太小,sx14性能没提升多大价格无爱)。现在这台在家待着看电视用。
5月份咸鱼搞了个rog冰刃3,支持pd充电,也是轻薄本2.1kg,散热能力好,游戏能力强,出门带pd充电器即可(续航尿崩)。
我感觉楼主和我需求相似,比较推荐目前的rog gx502,(更轻的话推荐gu502才1.9kg)解决了续航尿崩的问题(贴吧反馈电池办公用6小时没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
寂夜幽魂
现在用一台咸鱼收的vaio S13 i8八代,性能绝对够用,出门偶尔携带,但是不支持pd充电(sx12太小,sx14性能没提升多大价格无爱)。现在这台在家待着看电视用。
5月份咸鱼搞了个rog冰刃3,支持pd充电,也是轻薄本2.1kg,散热能力好,游戏能力强,出门带pd充电器即可(续航尿崩)。
我感觉楼主和我需求相似,比较推荐目前的rog gx502,(更轻的话推荐gu502才1.9kg)解决了续航尿崩的问题(贴吧反馈电池办公用6小时没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