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人就别去了!马栏山的这家店每道菜都好费饭
如果我觉得一道菜特别好吃,那么我对这道菜最高的尊重就是四个字 “留着泡饭”。
毕竟面对一桌佳肴和日益增长的体重,珍贵的碳水份额,要么克制住不给,给了就要留给最能承载厚味的那一口。
但即使精明如我,在这家【柴房老味】还是失算了。我不仅泡了饭、泡了粉、泡了饼,最后连菜汤都打了包!
01
鱼汤泡饭、牛杂炖粉,我吃了三碗
鱼汤泡饭是这家柴房老味的当家招牌菜,基本桌桌都点。鱼因其性,现食现烹,味道要出挑,鲜活是最要紧的。
柴房老味的有机雄鱼均由国内唯一淡水养殖上市公司——大湖股份直供,野生雄鱼捕捞后放养,减少进食量。瘦身后的雄鱼肉质变得更加紧嫩,才是做这道鱼汤泡饭的最佳食材。
鱼汤泡饭,连吃三碗
大陶钵,顶着个草帽,锅内已经沸沸扬扬。汤色金黄如许,一层油脂浮在表面,硕大的雄鱼头自带气场,鱼丸如珠浮在面上,满满当当一锅。
鱼汤香味浓厚,洋溢着一股辣中透着鲜的鱼香味,炸得好似波纹皱起的鱼皮被饱满的汤汁泡得越发松软黏糯,鱼肉细腻。
鱼尾肉剔骨打成鱼蓉,用来制作手工鱼丸,一丝姜末的辛香在其中游走,弹滑美极。
要承载这一锅丰腴厚味,不是随便什么米都行。
热乎乎的五常大米饱满,耐心搅拌,让每一颗米粒都被鱼汤包裹。趁热一勺入口,满腔香浓,令我无比回味。
柴房老味的创始人——湘菜大师裴世军是土生土长的常德人,33年前做常德牛肉米粉入行起家。这锅津市牛杂炖粉虽然只是一钵粉,却也因为“零差评”的好口碑吃成了他们的招牌菜。
牛杂是每天凌晨从屠宰场采购,牛骨熬汤,牛油增香。没有什么神奇的秘制配方,就是料足料真。牛杂煨得软韧入味,满口留香。
粉什么时候放?早晚没有讲究,只是一点,要煮个四五分钟再吃味道最好。
津市当地运来的米粉,非常耐煮,放在炖钵子中久煮不断,韧劲又足,一口就足以秒杀街边一众常德粉店稀散的口感。
02
钵子小炒见功底,湘菜功底不是吹的
裴世军是湘菜泰斗许菊云的得意弟子,柴房老味一年时间在长沙开了11家店,湘菜大师的班底实力不是靠吹的。
土钵子盛装着鸭肉架在火上烧热,鸭肉香就飘了出来。洋鸭炒干水份后,加入青椒独头蒜慢煨,便有这透骨入味的鸭钵。
鸭子火候到位,酥软又入味,最喜欢吃的是皮与肉之间那层,肉汁香得很。
茶油炒桃源土鸡,原以为温和,实际上酸香霸道。茶油香得高调、浸辣椒酸辣得张扬,一下子就把舌头抓住了,又是让米饭闻风丧胆的好家伙。
大片的五花肉透着光,滴着油,生态黑猪肉质紧韧肥腴,垫底的干萝卜丝被肉香唤醒。
仔排猛火快炒,镬气十足。王石万红辣椒辣味周正还有清香。有种藏于无形,却能把胃口吊起来的烟火气,下饭下酒都是一绝。
湖南人家里的腌坛、干菜其实丝毫不逊色,泡白菜、泡萝卜、藕条、豆角、黄瓜信手拈来,老梅菜散发独特的陈香。每次看到这样的爽口菜,我都要多吃几口。泡菜硬挺清脆,冬笋回味倍增。
即使是点心,柴房老味都与众不同。现烙的烤饼表皮松脆,兼具韧劲,有甜有咸,浓浓的麦香。更别学我泡在鱼汤里吃,真是吃得刹不住车!
03
面积大花样多,湘菜大师超硬核
占地4000平、最诗意的超大点菜台、直径近两米的蒸菜桶和大卤锅,柴房老味把新开的马栏山店玩出了霸气的花样。
开业当天,湘菜泰斗许菊云大师、湘菜泰斗聂厚忠大师、湘菜泰斗王墨泉大师、湖南省餐饮协会会长刘国初、长沙市餐饮协会会长任伟政等都前来助阵,可见柴房老味招牌含金量十足。
比新店更霸气的是老板湘菜大师裴世军。扎着小辫留着胡子,一身皮夹克脚踩重型机车,造型超硬核。
湘菜、摩托车、雪茄,裴世军笑着跟我说这是他的三大爱好,一一实现了之后,他现在又有了新目标——像自己的师傅许菊云大师一样,带出更多热爱湘菜的厨师,做湖南人爱吃的讲究的湘菜。
/ 柴房老味·鱼汤泡饭 /
/地址/
(近马栏山地铁站1号口)
/人均/
70元
/推荐/
鱼汤泡饭、津市牛杂炖粉
柴房茶油鸡、张记洋鸭钵

费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