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2025-03-01 14:57:00 21点赞 38收藏 23评论

写在前面

1)影像的最关键因素是进光量,不是像素数。

典型的例子,同样5000万像素主摄,小米14Ultra和红米13C的画质天差地别,根本原因就是二者的主摄进光量相差近7倍。手机和相机的最大差距也在于进光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当然只是说进光量最关键,不是说其他因素不关键)

2)影像手机之间选择,要关注各焦段不同的强弱关系。

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影像手机之间,不同焦距,进光量强弱关系是不同的。就像跑步比赛,长短跑项目不同,选手胜负关系就不同,百米跑前八和万米跑前八不是同一群选手。

进光量信息较少有人整理。个人基于各机型实拍照片信息,整理成影像手机进光量表,方便查阅参考。

相对进光量表

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阅读方法:23mm左右是主流手机的1倍焦段,所谓几倍焦段都是基于1倍算出来的,小学乘除法即可,比如70mm左右是主流手机的3倍焦段(23*3≈70)。有了几倍焦段的概念,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焦段需求选择了。为了增强易读性,进光量表填充了代表进光量高低关系的渐变色,同一列中越偏红色进光量越高。

从上到下分为,主摄长焦双防抖的直板机,无长焦防抖的直板机,主摄长焦双防抖的折叠机,无长焦防抖的折叠机,四个区域。因为长焦防抖对弱光场景和高倍数码变焦的画质很重要,不同类型不宜排到一起比较。折叠机没有前摄数据是因为不重要,折叠机更多用主摄自拍。

这次更新小米15Ultra。

竞品子表

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按惯例筛选出竞品子表,选择起来更直观。小米15Ultra的直接竞品就是Magic7RSR,Mate70Pro+,GalaxyS25Ultra,iPhone16ProMax这些新一代Ultra级旗舰。尚未登场的新一代Ultra级旗舰则还有Pura80Ultra,FindX8Ultra,VivoX200Ultra。另外新一代Pro级和前代Ultra级旗舰也列为参考。

表中就能看到这些旗舰的影像素质有分档,这并不是因为各家水平有多大的差别,而是因为各家各机型的目标消费人群不同。影像堆料的体积决定光学素质上限,这是物理规律不可抗衡。开头说的相机和手机的最大差异在于进光量数量级,这句话背后的原因也是体积差异(相机体积上就与手机有成倍差异)。影像和体积互相挂钩,必须摆在一起讨论。影像堆料和体积控制可以当成一条线的两端,每个机型的目标消费人群不同,在这条线上的位置就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影像和机身倾向。

主摄,1/0.98英寸索尼LYT900传感器,f/1.63光圈,等效焦距23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主摄沿用前代方案,只是取消了可变光圈给新的长焦方案让出一点机身空间。虽然同一个方案又过了一年,但依然是当下手机圈最强主摄,主摄进光量和Pura70Ultra并列第一,主摄传感器比Pura70Ultra更先进(Pura70Ultra是IMX989传感器),弱光和视频更好。所以既然能保持第一,沿用前代方案就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取消可变光圈,影响很小。手机影像最本质的问题还是进光量不够导致画质不够的问题,多数场景进光量不够用光圈都恨不得更大一点,完全不想要缩小,唯一比较常用小光圈的拍文件场景(拍文件时希望减少周围虚化,避免边角的文字发虚,小光圈虚化更少),也可以通过用主摄2倍数码变焦来拍摄获得较少虚化效果。小米15Ultra在主摄2倍数码变焦时等效f/9.4,和原本小米14Ultra上小光圈模式的等效f/10.6就很接近了。再觉得边角发虚的话你滑动一下数码变焦环变到55mm也就是2.4倍,不就能获得f/10.3的基本和前代小光圈模式一样的虚化效果了么。所以拍文件并不需要非依赖可变光圈。

主摄负责1倍到2.9倍焦段,做了2倍传感器内变焦(画质最高的一种数码变焦)。基于LYT900传感器的主摄仍然是目前采用公版传感器的主摄方案(主要就是米欧V耀这几家用公版传感器)里数码变焦画质最好的,比Magic7RSR的主摄数码变焦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凭借LYT900没有2x2共用滤光片的结构,解析力损失相比公版的1/1.3英寸传感器小很多。自家定制传感器的Mate70Pro+和GalaxyS25Ultra也拥有顶级的主摄数码变焦能力。不过小米15Ultra主摄没做2500万融合输出(一种兼顾清晰度和色彩动态范围的照片模式,目前华欧果星四家有做)。

3倍长焦,1/2.51英寸索尼IMX858传感器,f/1.8光圈,等效焦距69mm,5000万像素,光学防抖

3倍长焦是前两代经典方案的又一次焦距微调版,小米13Ultra上就有这套IMX858配f/1.8光圈的长焦方案,当时原生焦距60mm也就是原生2.6倍,到了小米14Ultra上,改成原生74mm也就是原生3.2倍,最新的小米15Ultra上则改到正好69mm也就是原生3倍。每一代这个长焦的改动都是为当时的主摄和超长焦服务的,小米14Ultra改到3.2倍是因为主摄素质提升到了手机圈最强,不那么需要长焦过早接力了,这次小米15Ultra又缩短一点改到3倍,是因为这代主摄没变但超长焦提升巨大,而且超长焦的原生等效焦距更短,这样就应该让中间这个长焦更照顾低倍焦段一点,向主摄的焦段靠近一点。同时焦距稍微缩短也有利于给超长焦让出一点机身空间。

3倍长焦素质从表中就能看出,在3倍附近焦段是当下第二档的,和Magic7Pro,FindX7Ultra接近,只弱于3倍长焦究极堆料的Magic7RSR,Magic7RSR的原生3倍长焦确实独一档。

3倍长焦负责3倍到4倍焦段,负责的部分不多。不过它是小米15Ultra双长焦里唯一支持硬件级长焦微距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讲虽然它负责的焦段不多,但是实际上还是会很常用的,长焦微距不只是用来放大,拍美食拍特写之类的需要靠近一点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个长焦。

Ultra级旗舰竞品里,国产的Ultra级旗舰们都有硬件级长焦微距(还没发布的三个目前消息是大概率都有长焦微距),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则是没有长焦微距的。本质上这还是体积限制光学素质上限的生动展现,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后摄体积明显最小,没有空间再做长焦微距了(长焦微距实际上是非常吃机身空间的)。

4.1倍长焦,1/1.4英寸三星HP9传感器,f/2.6光圈,等效焦距95mm,2亿像素,光学防抖

4.1倍长焦是这次小米15Ultra的核心重点,如前文所说,后置四摄中的其他三摄相比上代都有体积缩减(主摄和3倍长焦缩减很小,影响也很小,超广角大砍体积,后文再说超广角),为的就是给这个体积最大的4.1倍长焦让出机身空间。这也是体积和光学素质之间关系的另一个生动展现,即使小米的Ultra旗舰已经是手机圈后摄体积最大的了(小米这两代Ultra的后摄厚度就是主流手机里的前二,最厚的两个),也做不到在其他三摄不变的情况下换新的超长焦方案,只能取舍。所以还是强调不能脱离机身外形谈影像,二者是不可分开看的。当然小米15Ultra这次的交换整体是比较值得,比较契合多数人需求的(市场调研结果就是多数Ultra级旗舰消费者更常用长焦)。

另外除了开头提到过的不要只看像素,否则容易进入误区以外,另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就是不要只看光学变焦倍数。这个我自己在评论区交流的时候就经常遇到,很多人误以为光学变焦倍数高就代表长焦素质强,并不是这样的。光学变焦倍数只是长焦素质的多个因素之一而已,单靠它并不能直接看出长焦素质。甚至在长焦素质相同的情况下(进光量,传感器,像素量,各方面都等效同一水平的情况下),光学变焦倍数反而应该越低越好,因为越低就意味着这个高素质长焦能覆盖更多焦段,获得更多拍摄可能性。比如各等效参数都同水平的3倍长焦就是比5倍长焦实用得多,因为它在5倍以上打平的同时,极大扩展了3倍到4.9倍的创作可能性。实际上三星就是这样做的,在GalaxyS24Ultra上用一个等效进光量和像素量都差不多的5倍长焦换掉了前代的10倍长焦。小米这次则更动作比三星更大,用一个等效进光量和像素量都更高的4.1倍长焦,换掉前代的5倍长焦,这是典型的进步而非退步,表中就能看出等效进光量相比前代大涨50%。

做影像手机进光量表的作用之一,就是方便不同光学变焦倍数的手机,在同一标准下有一个直观的比较,避免只看光学变焦倍数走入误区。

小米15Ultra这个4.1倍长焦就是新任手机圈最强长焦了,等效进光量和Magic7RSR并列第一,稍高于更早登场的VivoX100Ultra和VivoX200Pro,长焦传感器技术比Magic7RSR先进一代,新的HP9传感器要比Magic7RSR所用的HP3传感器更擅长望远的解析力,以及弱光和视频画质,长焦等效传感器尺寸和等效像素量也是当下手机圈单独第一,没有并列。不像前代Ultra级旗舰除了VivoX100Ultra以外,其他几家的长焦提升都比较平淡(小米14Ultra只是加大长焦光圈,FindX7Ultra只是增加一个专攻强光场景的长焦,弱光都不可用,Pura70Ultra比前代小幅提升长焦进光量,Magic6RSR更是长焦相比Pro版毫无提升),新一代Ultra级旗舰们则直接进入长焦军备竞赛,各个都是冲着刷新手机圈记录来的。

弱光或者复杂光线场景相对会更拼进光量,这类场景下小米15Ultra最顶级的长焦进光量,加上新传感器的弱光加持,弱光长焦画质是当下最强的,和Magic7RSR,VivoX100Ultra,VivoX200Pro同属第一梯队的情况下稍更突出。第二梯队则是Mate70Pro系列,小米15Pro,小米14Ultra这几个,长焦等效进光量第二梯队。再往下一档是其他表中机型。

焦段覆盖上,也能从表中看出,各焦段最水桶的是小米15Ultra,Magic7RSR,VivoX100Ultra,小米14Ultra这四个,几乎全焦段都是中等到顶级之间,而且顶级焦段非常多,很少有焦段短板。这四个机型也是当下后摄体积最大的一类,后摄面积全都接近上半机身的内接圆,面积快拉大到极限了,甚至Magic7RSR还用了面积更大的外接六边形状,后摄厚度都在14mm级以上,甚至小米两代Ultra级旗舰到了16mm级,都快两倍于下半机身厚度了。

居中的是其他国产Ultra级和Pro级旗舰们,焦段短板会比第一梯队明显很多,但是又比海外厂商的旗舰们明显更水桶很多。这些机型要么类似Mate70Pro系列,虽然后摄厚度达到14mm级,但是后摄面积显著小一圈,只有一个小圆凸起,要么类似FindX8Pro,虽然后摄面积接近上半机身内接圆,但是后摄厚度只有12mm级。体积和影像水桶程度一样处在居中地位。唯一例外的是FindX7Ultra,它是大外接圆+15mm级厚的大体积后摄,原因则是它是个极其偏科的机型,这个放到后文说。

焦段覆盖较弱,短板较多的就是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为代表的海外厂商旗舰们了,表中就能看到它们中间2.5倍到4.9倍焦段普遍很弱,高倍焦段等效进光量也只能摸到国产Pro级旗舰里最弱的一档,而且相同进光量的情况下长焦传感器还更小,更不擅长放大数毛。相应地它们也是后摄体积最小的一类,面积普遍都只占据机身一角而已,后摄厚度普遍在12mm级甚至更薄。

所以在各家堆料水平并不能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如果给一个相同的后摄空间,各家能做到的水平是大体接近的),能够很明显感受到物理规律的强大约束力。不同机身倾向就是各家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思考了,比如华为家是有分工的,接下来要登场的Pura80Ultra主攻影像需求拉满的群体,Mate70Pro+就需要多考虑对机身外形手感要求高的群体,所以虽然Mate70Pro+也是Ultra级旗舰但是后摄并不会做成体积最大的一类。同样的其实国产各家都有类似分工。

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到了光线好的场景,长焦拼解析力的话就会更拼等效传感器尺寸(连带着影响等效像素量)。所以我也整理了等效传感器尺寸表作为参考。

小米15Ultra的4.1倍长焦的等效传感器尺寸如前文所说,单独第一没有并列。简单算下等效像素量也能知道它同样是第一无并列,光线好的场景放大拼解析力最有优势。就像前文说的,小米15Ultra的4.1倍长焦素质明显就是当下手机圈最强,进光量尺寸像素量各方面都做到了当下第一或者并列第一的水平,也暂时只有它各方面那么水桶。到这基本就能理解为什么小米愿意让其他三摄给这个长焦让机身空间了,长焦素质上确实是有它独到吸引力的。

这种场景仅次于小米15Ultra的就是VivoX200Pro,FindX7Ultra,VivoX100Ultra三个机型,上图中也体现得很明显。和小米15Ultra一起四个机型构成光线好场景长焦解析力的第一梯队。上图中就能看出为什么前文说FindX7Ultra是个极其偏科的了,在小米15Ultra登场之前,FindX7Ultra就是光线好场景各焦段最水桶的,但是它的6倍长焦就只擅长光线好的场景,光线一旦不好一点,更多拼进光量的时候,就明显弱于其他国产Ultra级旗舰。FindX7Ultra的后摄体积也是最大的一类就是因为它堆料其实蛮顶的,只是偏科。

小米15Ultra的4.1倍长焦,在相机app里默认裁切到4.3倍拍摄(因为4.3倍恰好是摄影界经典的100mm焦段,更容易一键出片),通过数码变焦环拉回4.1倍就可以使用长焦原生焦段了。长焦做了8.7倍和17.4倍的传感器内变焦。简单算下等效进光量可以粗略知道,小米15Ultra这个当下最强长焦,在17.4倍的画质,还能够接近iPhone16ProMax在10倍的画质,基本意味着哪怕再往远处数码变焦一点,画质对多数人来说也是可用的。

超广角,1/2.75英寸三星JN5传感器,f/2.2光圈,等效焦距14mm,5000万像素

超广角是个新方案,也是后置四摄里为了那个最强的4.1倍长焦让步最大的一个。超广角素质只比小米15Pro稍好一点,相同进光量下超广角传感器比Pro版先进一代(小米15Pro是JN1传感器),没有用Pro版同款应该是主要为了录像需求,新的JN5传感器在HDR录像上提升很大,Ultra版是有必要突出录像能力的。

主摄和3倍长焦前文都说过,为了4.1倍长焦让步有所微调,但是等效进光量基本变化微小或者没变(主摄就没变)。超广角则是大砍体积,传感器缩小,光圈缩小,视角变窄,前代小米14Ultra的超广角进光量比新一代高80%。画质无疑是退步的,所以如果超广角很常用,很在意超广角画质的话,那可能需要等等接下来别家的Ultra级旗舰了(目前已知消息来说,VivoX200Ultra的超广角素质会很炸裂)。小米15Ultra和同为新一代的Magic7RSR英雄所见略同,超广角规格也半斤八两,Magic7RSR只是视角更广,毕竟市场大势就是多数消费者更常用主摄和长焦,也更愿意为长焦素质付费,在体积挂钩影像上限的物理规律不可抗衡的情况下,少数人的需求就被牺牲掉了。

前摄,1/3.14英寸豪威OV32B传感器,f/2.0光圈,等效焦距21mm,3200万像素

前摄是小米15全系同款的,在旗舰里中规中矩水平。表中旗舰里前摄最强的是Magic7系列。

软件部分,小米15Ultra有1倍2倍3倍4.3倍8.7倍17.4倍六个专门优化的高画质焦段。默认成像风格依然是追求利用算法来减少算法修饰的味道,长焦超分辨率,高倍焦段AI增强,弱光暗部细节优化这些该有的算法都有,只是努力做得看不出算法暴力增强的痕迹,不去刻意拉锐化,增亮暗部,相比观感上的清晰度(锐化或者过度的AI补充不是真实清晰度,该没有的细节还是没有,只是看起来貌似清晰而已),更追求画面纯净度,和保留更多明暗层次(手机能拍出的明暗层次是有个范围的,拉高暗部提高亮度下限那就会导致明暗层次的减少)。人像算法也是对人脸有提亮,但提亮幅度相对克制,尽量保留色彩明暗层次来提升人像立体感。这代人像模拟相机虚化也更准了,当然一部分是因为本身后摄素质更强,原生的物理虚化效果就更好,基于物理效果的计算也就更方便。

全焦段都做了14位的UltraRAW输出,其中主摄支持5000万像素高清输出,其余三摄则支持1250万像素,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更新长焦的5000万像素多帧RAW输出,毕竟从VivoX100Ultra支持长焦5000万像素多帧RAW来看,小米15Ultra的长焦硬件理应也有这个能力。视频算法上,后摄全焦段支持8K30帧录像,全焦段支持4K60帧杜比视界和10位Log格式,主摄和4.1倍长焦还支持4K120帧录像,另外新的防抖算法进步也很大,防抖处理上已经和iPhone16Pro系列接近了(顺便需要说的是苹果视频算法确实强大,但算法终究只能锦上添花,在主摄部分素质差异没很大的时候还能体现比较明显,到了长焦部分硬件素质差太远算法也无能为力,像演唱会普通座位那种长焦录像场景,iPhone16Pro系列就明显不及国产Ultra级旗舰录得好了)。考虑到长焦素质,小米15Ultra应该就是目前时间点的演唱会神机(这代增加到四麦克风收音也是有意在突出长焦录像优势)。

另外软件上还做了街拍模式,默认裁切到3:2的画面,长宽比例上更接近相机照片,提高1.2倍1.5倍2.2倍3.3倍3.9倍5.9倍六个特殊优化焦段,特别强化抓拍能力,出片相对影调味道浓一些。

影像整体而言,小米15Ultra没辜负后发优势,作为最新登场的一位,确实做到了新任影像最全面的手机。主摄素质和4.1倍长焦的素质都是各自焦段中的目前最强,4.1倍长焦无论各种光线场景都超过了之前最强的VivoX200Pro,Magic7RSR,VivoX100Ultra。3倍长焦处于Magic7RSR之下的第二梯队,衔接不错没有让主摄负责过多焦段,1倍以上主摄和长焦负责的领域明显是当下最水桶最少短板的手机。只是超广角为了长焦素质倒车,想买Ultra级旗舰追求超广角素质的建议等VivoX200Ultra,不出意外会是新任超广角之王。

接下来三个尚未登场的Pura80Ultra,FindX8Ultra,VivoX200Ultra目前消息而言都会继续长焦军备竞赛的,这一代国产旗舰能否将长焦孔径突破到10mm以上依然存在悬念的。

影像需求的Ultra级旗舰选择上,如果不急,又追求极致影像的话,建议等上面三个机型全登场再决定。毕竟现在新一代Ultra级旗舰里极致影像倾向的只有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两个而已。目前是小米15Ultra在主摄和4.1倍长焦部分都有优势,优点相对更多,后摄也更加极致的大(16mm整个手机圈最厚)。Magic7RSR则是3倍到4倍优势,以及前摄优势。当然选择最关键的两点,除了按照优势焦段和场景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第二点就是搞清楚自己能接受什么样的后摄凸起了,影像与外形体积紧密挂钩,不可分开考虑。Mate70Pro+是机身外形和影像折中的倾向,并不是后摄最大的偏极致影像倾向,前文说过它与Pura80Ultra各自瞄准不同消费群体。苹果三星机型就都是较小后摄,更注重外观手感,影像在Ultra级旗舰里较弱的倾向了。几种倾向在表中体现得很明显,结合手感需求就比较好判断选择。

如果是前几代小米Ultra级用户纠结是否升级的话,那么影像角度而言小米15Ultra的影像提升幅度和小米12SUltra那一代是一样的,都是小米历史最大幅度的影像提升,相对更适合为影像而换。另外其实影像以外的方面这代也更值得换,骁龙8E和新的硅负极电池,简单了解一下就会知道都提升巨大。

附等效传感器尺寸表

影像手机进光量表 小米 15 Ultra 更新, 2025.02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小米(MI)小米15Ultra&SU7Ultra齐发布徕卡2亿超级长焦6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黑色16+5125g手机

小米(MI)小米15Ultra&SU7Ultra齐发布徕卡2亿超级长焦6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黑色16+5125g手机

¥6999起 去购买

荣耀Magic7RSR保时捷设计2亿超感光潜望长焦骁龙8至尊版双卫星通信16+512玛瑙灰AI手机

荣耀Magic7RSR保时捷设计2亿超感光潜望长焦骁龙8至尊版双卫星通信16+512玛瑙灰AI手机

暂无报价

HUAWEIMate70Pro+16GB+512GB墨韵黑鸿蒙AI高亮钛玄武架构红枫原色影像华为鸿蒙智能手机

HUAWEIMate70Pro+16GB+512GB墨韵黑鸿蒙AI高亮钛玄武架构红枫原色影像华为鸿蒙智能手机

¥8499起 去购买

vivoX100Ultra16GB+512GB深空灰国家补贴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一英寸云台级主摄拍照AI手机

vivoX100Ultra16GB+512GB深空灰国家补贴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一英寸云台级主摄拍照AI手机

暂无报价

OPPOFindX7Ultra16GB+512GB松影墨韵1英寸双潜望四主摄哈苏影像第三代骁龙85.5G拍照AI手机

OPPOFindX7Ultra16GB+512GB松影墨韵1英寸双潜望四主摄哈苏影像第三代骁龙85.5G拍照AI手机

¥6499起 去购买

三星SamsungGalaxyS25Ultra超拟人AI助理2亿像素AI拍照翻译手机游戏手机16GB+1TB钛影黑

三星SamsungGalaxyS25Ultra超拟人AI助理2亿像素AI拍照翻译手机游戏手机16GB+1TB钛影黑

¥13199起 去购买

vivoX200Pro16GB+512GB辰夜黑国家补贴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蓝晶×天玑9400拍照AI手机

vivoX200Pro16GB+512GB辰夜黑国家补贴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蓝晶×天玑9400拍照AI手机

¥5999起 去购买

Apple/苹果iPhone16ProMax(A3297)512GB黑色钛金属支持移动联通电信5G双卡双待手机

Apple/苹果iPhone16ProMax(A3297)512GB黑色钛金属支持移动联通电信5G双卡双待手机

¥11299起 去购买

Xiaomi 小米 15 Ultra 5G手机

Xiaomi 小米 15 Ultra 5G手机

6489元起

Xiaomi 小米15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Xiaomi 小米15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3392元起

OPPO Find X8 5G手机

OPPO Find X8 5G手机

2999元起

Xiaomi 小米15 Pro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Xiaomi 小米15 Pro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3921元起

vivo X200 Pro 5G手机

vivo X200 Pro 5G手机

4079元起

HONOR 荣耀 GT 5G手机

HONOR 荣耀 GT 5G手机

1700.04元起

vivo X200 Pro mini 5G手机

vivo X200 Pro mini 5G手机

3945.04元起

HONOR 荣耀 Magic7 Pro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HONOR 荣耀 Magic7 Pro 5G手机 骁龙8至尊版

4544元起

SAMSUNG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5G手机

SAMSUNG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5G手机

7999元起

vivo X200 5G手机

vivo X200 5G手机

3409元起

OPPO Reno13 5G手机

OPPO Reno13 5G手机

1949元起

Xiaomi 小米 14 5G手机 骁龙8Gen3

Xiaomi 小米 14 5G手机 骁龙8Gen3

2868元起

HONOR 荣耀 X60 5G手机

HONOR 荣耀 X60 5G手机

1044元起

HONOR 荣耀200 5G手机

HONOR 荣耀200 5G手机

1383.8元起

vivo X100s 5G手机

vivo X100s 5G手机

2797元起

OPPO K12 Plus 5G手机

OPPO K12 Plus 5G手机

1001.3元起
23评论

  • 精彩
  • 最新
  • 一直追随大佬的步伐很久了,近两代手机,考虑拍照的时候,都是先看大佬您的进光量解析,对硬件有个数,结合自己需求之后,进行海选的,最后再线下去对比下成片风格和口味哪个更对口。。这样买了两代手机了,非常满意,也希望大佬今后财源广进再接再厉,持续更新,毕竟还指望您指导换机呢,哈哈。说起来,发这条评论主要是想给一条小小的建议,就是进光量表的焦距划分上,个人觉得23~90mm这段细化到以5mm为步进(很多机型的摄像头原生焦距都在等效35mm、65mm、85mm这种地方,细化到5mm更易于直接看出具体的原生焦距值),而为了不让表格过于长,90~150mm这段可以以步进为10mm,而到了150~230mm这段步进值可以放宽到20mm(毕竟超长焦部分一般很少中间还会有独立镜头介入,且超长焦段焦距变化对应的视角变化是越来越不明显的)。不知大佬觉得如何,这样也更符合光学上广角端视角随焦距变化敏感,而长焦端视角随焦距变化趋于平缓的基本规律,个人意见,供大佬参考。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确实在考虑,这么做 [尴尬] 之前就强迫症不好决定换步进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多谢大佬回复,个人微薄之见罢了 [观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想问下大佬的等效光圈数据是怎么算的,我现在已知x8u是135mm的1/2英寸传感器,光圈f3.2,那我怎么把这个数据转化为等效光圈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要查1/2英寸传感器的等效系数,然后同时在两个式子中分别乘物理焦距和物理光圈。当然物理焦距这一步如果懒得算的话直接相信厂商的等效焦距135mm也没什么,厂商数据一般不会差很多。关键是要用等效系数去乘光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感谢大佬,那这个等效系数从哪里找呀 [惊喜] 还是只有等机子出来后,用实拍的照片里详情的等效焦距除实际焦距才能算等效系数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有点不太懂手机超长焦的场景是什么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每个人需求不同,有的人喜欢拍人像特写或者喜欢望远就会很常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等效进光量的同时其实也会等效虚化效果,高素质超长焦的人像虚化会更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表格完全看不清啊大佬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手机端点图片就有查看原图按钮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电脑web端原图按钮没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期待X200Ultra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同期待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期待V单灭霸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哦,那原来雷不群卢猪肉咋吹的1亿像素?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连ROG和MOTO都写了,大佬能考虑加上努比亚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有的有的,是我没看仔细,抱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3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