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治家调研组在仙游县调研慰问
4月10日,以孝治家行动发起人、总策划吴红大姐带领以孝治家考察调研组(罗旋: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李茂:以孝治家义工委员会秘书长)来到莆田市仙游县,对该县鲤城街道木兰社区、榜头镇泉山社区和园庄镇塔兜村进行了调研。对几个村(社区)长者食堂、农家书屋和健康家园“三大工程”的功能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空巢老人、残疾人、老党员及留守儿童进行了慰问。仙游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宇家等人陪同参加此次调研。
不管走到哪,第一件事就是慰问当地的困难群众,问问他们的衣食住行,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是以孝治家十年如一日的“传统”。以孝治家领导小组一行共走访慰问9户困难群众,并送去大米、食用油、稻香村糕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园庄镇塔兜村慰问老党员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园庄镇塔兜村慰问留守儿童
在园庄镇塔兜村留守儿童家中,大姐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因全身重度烧伤只能担任保安来维持生计,母亲因精神残疾无法正常工作后,除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外,又从包里拿出1000元递到了孩子的手上并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在家多帮奶奶干活。调研组详细询问了孩子目前的生活条件、学习情况及镇上对他们的帮扶政策,并嘱咐村里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榜头镇泉山社区慰问残疾人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榜头镇泉山社区慰问孤儿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榜头镇泉山社区慰问老党员
榜头镇泉山社区陈金加,是一名80岁高龄的老党员,小儿子去世多年,家里全靠大儿子打工维持生活,老人目前中风瘫痪,日常均由老伴郑瑞姐悉心照顾。在陈金加家中,调研组与陈金加妻子郑瑞姐亲切地拉着家常,吴红大姐询问了老人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情况,并查看了老人的日常伙食和居住环境,叮嘱老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重身体,好好地享享子孙的福。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鲤城街道木兰社区慰问老党员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鲤城街道木兰社区慰问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陈佐坤,老伴已经离世21年,两个女儿常年打工在外,偶尔才有电话打回。了解到这一情况,调研组嘱托木兰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多关注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日常,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组织和社区的温暖。”

以孝治家调研组在鲤城街道木兰社区召开座谈会

以孝治家调研组成员罗旋(右一)在会上发言
考察结束后,以孝治家领导小组在木兰社区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大家集中观看了《人民就是江山》《以孝治家行动倡议书》《以孝治家行动十周年成果》等主题宣传片,现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鲤城街道木兰社区、榜头镇泉山社区和园庄镇塔兜村党组织书记分别汇报了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表示要把乡风文明建设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密结合,将孝善文化作为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基层治理的主要手段,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随后,义工、慈善企业家、党员代表分别就“以孝治家”工作谈了自己的感受,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不遗余力,当好人民的义工,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吴红大姐在座谈会上作讲话
吴红大姐对三个村(社区)以孝治家筹备工作给予了肯定,她强调,以孝治家通过十年的行动,不断实践创新,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以孝治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实现了基层自治。以孝治家创造性地组织了“三支队伍”,基层党组织队伍、义工队伍、慈善企业家队伍。基层党组织队伍作为三支队伍领头羊,构建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慈善企业家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远亲不如近邻”的基层治理模式。创造性地实施了三大工程(以孝治家大食堂、健康家园、社区(乡村)书院)。解决了百姓吃饭、看病、教育的问题,成为最朴实、最可操作、百姓最关心的“生命三要素”工程。使百姓居家养老有了依靠,身体健康有了护航,家庭教育有了保障。三个村(社区)要严格按照《以孝治家行动部署》标准执行不走样的落地三大工程。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身边做起”,使仙游县成为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人是孝子,处处见孝行”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推动以孝治家幸福万家,以孝治家遍地开花。(通讯员:以孝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