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式盐系”撞上“法式复古”,走进博主的“集邮式”生活
2021年,
闯入博主家找“夏天”。
夏日的阳光是什么形状呢?
落在树林阴翳里,它是光灿灿的“斑点状”,一头扎进湖水中,它是起伏的波澜“几何状”。它没有束缚,尽情地在天地间撒野,是自由的样子。
而当光来到城市,穿过百叶窗平衡地铺在木地板上、规整地贴在白墙壁上时,或是穿透明净的玻璃、折射进空气粒子里、散射在肌肤上,它就变成了普通人生活的形状。
摄影:邹邹©宅二三
皓子的家像一个带点日式盐系,又有些法式复古的“日光存钱罐”,那个午后,我们在她的家捕捉到了光的无数个让人心动的瞬间,每个角落都美得让人心神荡漾。
很多人知道皓子是通过网络,在社交平台上,她是一个有着不少粉丝的生活方式博主,而在生活中,她有着更多的身份。
皓子和红哥,摄影:邹邹©宅二三
毕业后,皓子主要的工作一直是摄影,在此期间做过大学老师,之后辞职以自由职业为主。
七年前,她成立了“树里工作室”,记录了很多故事,也收获了不少的的朋友。2018年工作室因故暂停后,机缘巧合之下,应rosa邀请到無早负责旗下生活方式品牌livingSoft产品的研发与上线,并担任無早设计总监至2021年初,团队扩大后现主负责livingsoft的设计与团队管理。同时自己还有很多摄影,平面,手作等复合型工作展开。
皓子和红哥,摄影:邹邹©宅二三
皓子的家属红哥,毕业后一直从事游戏行业的工作,目前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间设计工作室,生活也在忙忙碌碌中快乐充实地过着。
去年冬天,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在得知皓子搬来新家后,便约定了这次的探访,由于很多心爱的家具还未聚齐,便一直在等待。
直到前段时间,我们终于走进了她的家。
这是一套面积为200m²的二手房,位于顶楼,有上下两层,共四室两卫。
大概是四年前,皓子通过施工方的介绍找到了虫工设计的李文虹,那个时候,虫工设计并不像现在一样有很多成型的作品,基本是处于青涩初长成的状态,但是经过沟通,双方一拍即合,便有了四年后现在的房子。
一楼原始户型图
二楼原始户型图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套房子的风格和她此前做过的一些案例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加分散化,人们能从中找到很多不一样的角度。
有比较盐系日式的部分,也有法式vintage和日本传统古宅的氛围。整个空间情绪的层次很丰富,传递出了居住者的故事与日常之美。
一楼平面布置图
二楼平面布置图
“日常感”是这个家给人最大的感受,而“日常感”来自于对主人需求的满足。
这个家是围绕主人日常需求所设计的,比如客厅保留了阳台留给猫咪,家里最大的房间作为工作室而不是卧室,卫生间的干湿完全分区,除开衣帽间外没有衣柜设计等,所有的表达都是基于屋主以往的真实生活所产生的设计需求。
“家如其人,皓子的家就像她本人一样,是比较自在随心的,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可以跟随自己的心境调整空间的布局与搭配。”
空间轴测图
“空间不受限,就像她对于她自己的定义,摄影工作室做得很成功,但是又想不断地跳脱出舒适区找到更多好玩的状态,花艺师、园艺师、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短片执导……”
皓子多重的身份不断地刷新设计师对主人的认知,而她的家也在她精心的呵护与打理下日渐充盈。
皓子是皆川明的忠实粉丝,敲开她家的门,从入户玄关径直走向前,第一眼看到的一幅夺人眼球的装饰画,就来自这位设计师。这幅画叫“oasis”,鲜明的配色给人一种苏打汽水的感觉。
图片由皓子提供
然后目光左转,“琳琅满目”的客厅便会映入眼帘,靠墙一排满满当当的置物架,以及两张复古双人沙发将客厅围合起来。MUJI的沙发和利物因的边柜将空间氛围烘托了出来。
相较于传统客厅沙发与电视的摆放,皓子更喜欢围坐的氛围,将主沙发靠窗一侧,同时又利用格子门窗,将客厅与喵星人的地盘适当独立,这里除了是客厅,也是平时的阅读角,以及日积月累的收藏品展陈区域。
摄影:邹邹©宅二三
皓子是个收藏达人,相比断舍离,她更喜欢一点一滴积攒的充实感,过往的小物件被她“集邮”一般收藏在了屋子里,客厅就是最大的收藏重地。
不仅收藏各种小物件,连家具这种大物件也被她纳入了“收藏夹”,这套房子里的很多软装,都是来自她上一个家。
摄影:邹邹©宅二三
整个空间以实木的材质和Vintage氛围展开,既有古董家具,也并没有排斥好用性价比高的现代家具,整体没有刻意地去规划,都是一点点慢慢添置的。
“世界上有许多无法以‘流行’两个字概括的美好事物,那才是我想创造的类型。”皆川明曾数次提出他的创作观,希望自己的创作不被所谓的潮流左右,并且通过作品也传递出了一种自由的境界。
摄影:邹邹©宅二三
生活中的皓子也持同样的观点。皓子对于审美有自己的喜好和见解,选择的物件也都是耐久的,而不是追逐潮流,不急不慢、一点一滴地充盈这个家。
摄影:邹邹©宅二三
皓子虽然非常喜欢古道具和Vintage的东西,但也不排斥主流的日常单品,比如muji、宜家等,对实用和功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摆放上结合的非常完美,让人感受不到不同时期的家具的差异感,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舒适居所。
于是,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经历的旧家具就陈列在了房间的各个角落。
对于皓子来说,厨房和餐厅是家庭关系的纽带,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区域。然而在原户型中,餐厨区域较为逼仄,采光不足,十分影响屋主的就餐感。
因此,设计师通过改造,将从一开始逼仄的餐厨空间扩展为了衔接各个空间,又非常通透的区域。
将原始楼梯间与储藏间打开,扩充给到餐厅区域,尺度增加的同时,光线更加通透。顶上增加木梁元素,弱化原始层高与突兀梁的问题。
摄影:邹邹©宅二三
同时拆除的生活阳台与原始的厨房通过装饰木梁,串联起来,扩宽了西厨区域,才呈现出如今我们看到的“完美厨房”。
餐厅的C位是一张圆形餐桌,位列全屋主人最爱单品TOP3中,来自“宜得利”,这是她在基本看完了所有圆形餐桌后就立刻决定买的家具。
不论是颜色还是材质都非常满足她想要的效果,适合亚洲家庭的日常所需,厚实且光滑的表面非常好打理。
摄影:邹邹©宅二三
餐桌旁的古道具感玻璃柜也是皓子比较喜欢收集的家居单品,从保鲜商店买入,里面主要摆放了一些餐具的小收藏。
具有使用感的柚木肌理平衡了许多新家具的光泽,侧面的雕花玻璃则提供了更有层次的风格基调,让她一眼相中带回了家里。
在社交平台,皓子时常会po出一些诱人的美食日记,化身一位“美食博主”,用不同的食材做出花样美食。
摄影:邹邹©宅二三
当我们走进她家的厨房,也嗅出了一丝端倪。厨房的设计不仅符合主人的气质,更让人惊叹的是收纳有条理,取用方便。
冰箱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冰箱贴和纪念照,各种烹饪道具和家电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架子上,既日常又美观。
皓子和红哥,摄影:邹邹©宅二三
到了饭点,厨房就成了皓子和红哥的主战场,柴米油盐里飘出了最夸张的幸福生活情节,让更多美好的回忆留在了餐厨和味蕾间。
“喜欢太阳照射进房间的感觉,那种穿透力让人充满力量。”
对于摄影师以及产品设计师的皓子来说,自然光线尤为重要。放眼整个家空间,楼梯间和二楼玄关处是采光最佳的地方。
设计师将二楼北面的非承重墙尽可能的打开,光线尽可能的引入,楼梯间的采光与透气性都极佳,楼梯从原始的房屋中央则改到了靠墙的位置,踏步最低处从靠窗位开始设置,光线尽可能减少阻挡。
摄影:邹邹©宅二三
楼梯间与起居室相连,空间的调性通过木柱子、原始水泥的混凝土顶以及耐久防腐的铝木门窗表达了出来。结构的美结合原始自然的材料,在光线绝佳的空间里,质朴又耐看。
摄影:邹邹©宅二三
楼梯入口,是皓子的帽子收纳角,一件全玻璃的老柜子透气又干净,里面盛满了主人各式各样的草帽,旁边立着一块她多年前淘的老门板,上面挂着一件来自上世纪50年代的法式vintage藤编隔板架充满了复古的韵味。
摄影:邹邹©宅二三
或是巴洛克的大气华贵,或是洛可可的繁琐秀丽,又或是新古典主义的典雅精致,法式家具散发出的优雅让人无法抗拒。
沿着楼梯来到二楼,这处的玄关让人不由得惊叹起来。这里作为个人日常比较私密的空间,落地窗紧挨着露台,玻璃柜里陈列了很多收集的花器。是皓子日常插花的起居空间。
摄影:邹邹©宅二三
桌上的花瓶里插着皓子从三圣乡带回来的本地花材,搭配一点粉色的晚香玉,自然的线条和香气充满了温柔的意境。
这个空间既衔接着书房、卧室,又连接通往花园的木平台,这里除了是皓子的插花空间,也是一个娱乐空间,休闲时候家属红哥喜欢在这里玩VR游戏。
“好的生活状态是能利落地区分工作和生活,这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书房是皓子家至关重要的一个存在,因为男女主人都是自由职业的关系,书房便成了一天之中待得最久的一个空间,需要兼具工作室的功能,以及各自有独立办公的分区。
摄影:邹邹©宅二三
因此,二楼最大的空间给了工作间,是男女主人各自互不打扰的一片小天地。
家具选择上依然是皓子喜欢的成品家具,可以随意调整不受限。在刚入住的时候,书房并不是现在这样满满当当的状态,很多家具是没有的。
摄影:邹邹©宅二三
书房很多家具是在入住积累了明确的使用需求后,再由屋主自己画图与MDL工作室的设计师沟通制作的,这样才非常完美的填补空间的缺陷。
选用了柚木实木加柚木贴皮的材质,设计上结合了MDL擅长的中古家具的元素和皓子喜欢的日式古道具细节,让整体风格倾向性没有那么强烈,恰到好处地与书房的空间融合。
摄影:邹邹©宅二三
作为“收藏达人”,书房也是一块藏宝的好地方,在这个空间中有三件独立的柜子摆满了夫妻二人的藏品,从风格属性上一眼就能看得出这些东西分别属于哪位主人。
摄影:邹邹©宅二三
皓子对我们说,“我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工作,节奏是自己可以把控的,沉浸自洽的氛围能让思考变得更有动力和效率,灵感随手可得。”
比如在电脑前集中连续工作很久后,她会选择去露台用20分钟完成一些日常花草的基础维护,得到思绪的转换,调整呼吸再回来继续,同时也减少后续在花园里劳作的时间,以换取更多其他的时间。
摄影:邹邹©宅二三
这样的工作习惯让她很好地平衡了工作与生活,不仅在工作中得到了愉悦感,也让日常生活井然有序。
摄影:邹邹©宅二三
此外,设计师在靠阳台就近设置了一个咖啡角,在工作之余,手动制作一杯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让每一天都惬意无比。
相比于书房,皓子家的主卧就显得小了许多。这里仅仅满足主人的睡眠需求,用皓子的话说,这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简约的双人床,旁边立着一个简约的收纳架,一个可移动的床头边几就组成了“主卧三件套”。
摄影:邹邹©宅二三
拉开主卧遮光帘,空间增大不少,这是一个简单的阳光房,扩宽主卧的同时,增加房间的私密性。
阳光房里养着一株爱心榕(伞榕),这种植物既可以在南方室外过冬,也能在北方室内可过冬,生命力很强,在日本很流行。
摄影:邹邹©宅二三
主卧的空间,有一部分分给了洗浴区。主卧里面设置了独立的泡澡区域,与卫生间干湿分离,疲惫的时候可以慵懒地在这里泡个澡解解乏。
独立马桶间设置在书房与卧室之间,使用均很方便,马桶间上放采光窗借光,同时也增加了透气性。
摄影:邹邹©宅二三
靠向过道的门,门扇选择了比较旧的深色调,搭配细框架和经典竖线条设计,很耐看。
摄影:邹邹©宅二三
门上的彩色小玻璃是皓子和红哥一起在镰仓的一个彩色玻璃工作室里挑选的,简单的玫瑰图案,平衡日式的古道具感,又有点法式的优雅,有一种不过分的可爱与克制之美。
摄影:邹邹©宅二三
次卧是皓子准备的父母房,采用双床互不打扰的模式,搭配着森系床品,显得悠闲舒适,实用且耐看。
皓子除了是设计师,也是花艺师,她的花艺作品曾多次收录在国内权威花艺书刊里。她对于园艺的热爱,都展现在了这个小花园里。
出入露台有一排落地窗,皓子把它变成了一个类似于日本老院子里似的高地台。
翻开一本旧小说,满上一盅青梅酒,悠闲地坐在门檐上。夏日午后一阵凉风吹来,惊扰了慵懒的猫咪,也带来了露台花园的香气。
摄影:邹邹©宅二三
从起居室到花园,设置了一个较长的日式感的屋檐作为室内与花园的过渡,穿过木长廊就来到了屋主精心打理的秘密花园。
摄影:邹邹©宅二三
与植物作伴的日子最是轻松,在露台小花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紫色的绣球开得正旺,自己培育的小西瓜可可爱爱,还有攀缘在网上的牵牛花,仿佛一下把人带到了日剧里。
图片由皓子提供
“因去年才搬家,生活节奏还在慢慢的习惯中,从小的空间转换到相对宽松的居住环境,会让每天的时间比原来分散,特别是露台花园,每天消耗在此时间是必须的,所以晚睡作息也需要慢慢改变,因为清晨才是管理花园的最佳时间。 ”
摄影:邹邹©宅二三
在精心照料植物的同时,植物也正改变着皓子的生活。这让皓子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如果可以为自己建一栋房子的话,希望它可以靠着森林和湖水吧,然后有一个没有遮蔽的、可以地栽植物的花园……
她的“家”,无法定义。
“这个年代已经不同于以往,家作为一个生活的载体,已经开始无限延申出各种多样性,两三个词语就去定义一个家的风格的做法也太偷懒了吧。”皓子笑谈。
当我们问皓子「何为理想的家」时,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而是从侧面暗示了她的想法。
“时下大部分的‘家’都是由空间(即生活与居住条件),时间(指过往经历和喜好),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情感与审美和生活方式)堆积组成,只有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入住者传递的讯息,也正因为如此,家才不会千篇一律,它是流动的,跟随入住在其中的人变化和成长的。”
摄影:邹邹©宅二三
“理想的家也许就是一个人已经完整地传递了当下内在的这份讯息,而生活也不偏离地顺应自己的那份舒适吧。”
屋主这份独特的生活观,也对房子的设计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虽然我是这套房子的设计师,但反而我从皓子身上学到的更多。她以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喜好为中心,不急不慢地对于家一点一滴地丰盈,按照自己舒适的状态去‘自予自宅’。这种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真切、随心、自在的生活态度极大地感染与影响到了我。”
同时,皓子的生活方式感染着每一个关注她的人,她对于家的理解和经营,也成为了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