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全快充、墙/桌随心换:恩泽130W氮化镓充电器测试
今年买了不少多口充电器,截止目前,这应该是我相当推荐的一款大功率多口氮化镓了。
主要有以下特性:
130W大功率、四口独立快充、支持墙充 / 桌充切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苹果MFI数据线空载不会占用功率。
以下你会看到:
多款同类充电器对比、多维度数据测试、满载输出测试、苹果数据线空载测试。
有的设计,为了实现外观好看;
有的设计,为了实现功能扩展。
恩泽这个130W属于后者,外观方面属于中规中矩的一类。
🔽 4C输出、侧面丝印Logo、可折叠插脚、下端指示灯。
🔽 但有意思的是,额外设计了一个延长线。
🔽 插脚位置接入,就变成一个桌面充电器了。
你可以根据需要,在墙插、桌面充之间切换。一个设备,两个满足。
🔽 设计了单独的开关,来分离延长线。
🔽 和我常用的大功率多口对比一下。
🔽 就我个人而言,USB-A我基本用不到了,所以接口我更倾向于恩泽的4C设计。
作为130W功率的氮化镓,体积控制已经相对不错了。
🔽 对比一下苹果的140W。
🔽 大小介于墙充和桌面充之间。
🔽 比闪极和倍思宽了一点。
🔽 比桌面充又小了不少。
🔽 折中的体积,换来的是多口独立PD快充,以及桌面充电器的转换。
这两个特性,都是其他多口充电器所不具备的。
🔽 规格标注的非常清楚,包括各接口、多口使用的输出情况。
C1 / C2
🔽 两个接口一致,除了蓝绿私有协议外其余全亮。
Apple 2.4A、三星5V/2A / AFC、QC4+ / 3.0 / 2.0、华为FCP、SCP、MTK-PE2.0、PD3.0
🔽 PD最大输出50W,两个接口一致,支持盲插50W。
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2.5A、3A PPS
C3 / C4
两个接口协议也一致,和C1/2一样。
Apple 2.4A、三星5V/2A / AFC、QC4+ / 3.0 / 2.0、华为FCP、SCP、MTK-PE2.0、PD3.0
🔽 PD最大输出100W,两个接口一致,支持盲插100W。
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5A PPS
下面开始跑测试
🔽 电压给到20V,5A电流跑满100W没有问题。
🔽 满载100W输出30分钟,绿色电压、紫色电流、黄色功率曲线非常稳定,没有出现异常波动。
最大功率103W还略超标定一点,最大电压20.11V、最大电流5.1A。
来看下发热情况,环境室温27.1°C。
🔽 热成像仪测试最高温度如下:
侧面41.9°C、正面接口处52.5°C、顶部40.9°C。
MacBook Pro 2021 16寸,电量80%
🔽 20.12V / 4.65A,功率93.68W。
iPad Air 2022 ,电量30%
🔽 15.25V / 2.22A,功率33.92W。
iPhone 13 Pro 电量20%
🔽 9.25V / 2.85A,功率26.39W。
多口充电器嘛,这里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商详页面标注的很详细,就是容易把普通用户看晕。
其实你可以这样简单理解,C1和C2是50W的小功率口,C3和C4是100W的大功率口。
小+小=50W+50W、大加大=65W+65W、小加大=30W+100W;
小+小+大=20W+45W+65W,四口=20W+20W+30W+60W。
一共14种使用组合方式,每个接口均支持独立快充。
单口
🔽 C3 / C4独立使用,100W输出。
⬆️ 对应场景:为笔记本、移动电源提供100W满载输入。
C1+C2
🔽 两个小功率接口,50W+50W的输出分配。
⬆️ 对应场景:两台手机、手机平板均可满功率输出。
C3+C4
🔽 两个大功率接口,65W+65W的输出分配。
⬆️ 对应场景:同时满足两台65W笔记本的满功率供电。
C1+C3/C4、C2+C3/C4
“ / ”=或者
🔽 小功率+大功率接口,输出分配为30W+100W模式。
⬆️ 对应场景:一台100W笔记本、一部手机 or iPad均可满速供电。
C1+C2+C3/C4
🔽 三口使用,分配模式为20W+45W+60W。
⬆️ 对应场景:轻薄本、手机、平板均可满速供电。
C1+C2+C3+C4
🔽 四口满载,分配模式为20W+20W+30W+60W。
⬆️ 对应场景:在保持笔记本60W供电的条件下,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等均可满速供电。
Lightning端子的缘故,苹果MFI数据线会自带微电流。插入多口充电器,即使你不接设备,充电器也会默认为你分配功率。
说人话就是,一旦你插着苹果数据线,那其他口就无法实现大功率输出。
🔽 苹果35W双口充电器,MFI空载,另外一个接口就会降至25W左右。
🔽 倍思100W,可以看到苹果数据线空载有0.0001A的电流,C2就只能保持59W的输出模式。
🔽 拔掉苹果数据线,C2恢复100W的输出模式。
这个问题,恩泽给解决了。
🔽 单口输出,92.6W。
🔽 接入苹果数据线空载,可以看到依然保持着92.6W的输出不变。
原理就是恩泽做了电流检测功能,当电流低于0.08A的时候,充电器就会默认充满不再供电。
除了这个数据线空载不占功率,还延伸出了当设备充满后,自动为另外接口恢复最大功率。
比如你C3+C4是65W+65W,当C1设备充满后,充电器会自动恢复C2的100W输出。
综上,你可以看出来恩泽的研发,站在了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产品。
满足了日常的需求点,解决了存在的痛点,300多的价格我觉得很值。
✅ 4C接口,14种使用组合均可以实现独立快充;
✅ 墙充和桌面充可以切换,双产品形态买一个就够了;
✅ 苹果数据线空载不断电,再也不用纠结要不要拔线;
✅ 多口使用,设备充满就会恢复另外接口的最大功率。
当然,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的。恩泽130W存在的问题,基本都是双形态带来的妥协。
⛔️ 首先因为要兼容桌充的延长线,所以插脚是缩短了的。
插脚两侧又很尖锐,就不太容易抠出来。
⛔️ 其次是桌充形态,没有在充电器外壳做对应设计,桌面使用稳定性有待加强。
或许,随产品附送个支角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瑕不掩瑜,这个130W本身所具备的亮点,以上两个小遗憾我觉得可以接受。
这也是截止22年9月份,我最喜欢的一个多口大功率充电器了。
OK,基本就是这样了。
拜了个拜...
扩展阅读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善生的善生
校验提示文案
重度拖延症患者
1、电源延长线锁扣形同虚设,而且这个地方非常松,稍微不留神电源线就被扯了下来
2、闪断重新分配功率有点烦
3、MacBook Pro 2021 14寸充电最大功率为78w左右,应该是苹果限制了,偶尔会出现不在充电的情况,需要再次插拔
4、外壳表面工艺太差随便刮下就有痕迹,日常使用因为没有竖立支架导致一面已经严重刮花
5、那个唯一的蓝色指示灯太low了,亮度较弱,侧发光明显的发光不均匀
校验提示文案
弗老大
校验提示文案
沦陷一甲子
校验提示文案
胡侃侃
校验提示文案
WJHKIRA
小新pro笔记本
一加9pro
校验提示文案
有趣的INTJ狼
校验提示文案
Miss_Fiona
校验提示文案
玲玲静静买
校验提示文案
吃什么话梅
校验提示文案
舒迷
校验提示文案
琥珀色不发
校验提示文案
洛叶是我吗
校验提示文案
天空py
校验提示文案
lechox
校验提示文案
巴伐利亚南大王
校验提示文案
不给我睡觉
校验提示文案
饕餮好难写
校验提示文案
沈少Neo
校验提示文案
精品推荐官
校验提示文案
WJHKIRA
校验提示文案
Richard-10
校验提示文案
古古冬冬
校验提示文案
三十六
校验提示文案
随风入夜雨
校验提示文案
happywhy
校验提示文案
Geek研究僧
校验提示文案
喵鱼上位
校验提示文案
呆诶哪里跑
校验提示文案
真真梦
校验提示文案
木子加加
校验提示文案
艾路艾鲁
校验提示文案
蜜茶甜
校验提示文案
地铁仔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184332929
比如设备不支持pd……
校验提示文案
mgmg2
校验提示文案
air04
校验提示文案
ilovekingki
校验提示文案
tonyczh
校验提示文案
砍价不行只能砍我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