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懂女性的作家诠释女性对爱情的执着
有人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情节有些荒诞离奇,很多地方根本经不起推敲,以至于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在把这部作品改编成话剧的时候,曾试图用吸毒后的幻觉来进行重新解构。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们从头至尾读这封“信”的时候,会不可自拔地沉浸在茨威格架构的世界里,根本无暇思考情节的合理性。
“一头栽进命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书信体小说,作家打开一封来信,信的开篇两句“你,从未认识过我的你啊”“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一句貌似在埋怨,一句似乎在低咽,两句话似乎都在控诉,又似乎在倾吐。只用这么两句话就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带入到女主人公的故事里,不由分说、不容置疑地让读者相信这个故事,并随着人物的命运不断地发出叹息。
这不单是因为作者讲述的技巧,也因为字里行间的那份感情那么真,那份爱意那么浓,那么卑微,那么悲情,让整个故事充满着遗憾的美感,让人不想质疑。
故事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小女孩,跟随着独身的寡母生活,遇到了突然成为自己邻居的风流倜傥的作家,这位男作家就像是她孤独世界里接收到的来自外面世界的第一缕阳光,而这缕阳光在她看来是那么的闪耀。
她似乎顺理成章地深深爱上了这位男作家。
“你不会想我的——这让我感到安慰”
哪怕后来被迫随母亲搬离这座城市,她对这位男作家始终刻骨不忘,长大后迫不及待地搬回那座城市,成功地通过一次邂逅,成为男作家一次司空见惯的艳遇对象,还因此在男作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男孩。
此后,为了生存,她委身于人,本来能过上生富足而尊贵的生活,却为了心中的男人,始终拒绝追求者们的求婚。最终在一个舞厅与男作家再次相遇,而他却又只把她当作另一次艳遇,完全没有把这个“舞厅女子”和“一个邻家孩子”联系起来。自始至终,女人将男作家视为唯一,而男人的心里却始终没有女人的位置。
卑微,她如此地卑微,哪怕她出落成脱俗的美女,哪怕追求者众多且都非富即贵,当她面对这位“命运”先生时,她还是只能那么卑微。这种卑微看似不可思议,却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如果你在童年时代,仰望一个人,等你长大了,无论你多么的出色,当你再次见到这个人时,你依然会仰望他。
时代的碾压,人生机遇的错愕,面对宿命的勇气,让人不忍心读下去,却又不得不读下去。
时代的烙印,悲剧的美感
我知道,把一个爱情故事与“时代烙印”这样的词,生硬地联系在一起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我也知道给这部作品简单地打上“我爱你,与你无关”的鸡汤标签,是多么的讨人喜欢。
但我不能骗你们。因为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用意没那么简单。《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不只是一个女人的悲剧,而是一代女人的悲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出版于1922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岁月,男人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何况女人?对于一个出身悲苦的女人来说,她又有多少选择?难道选择那位豪门的鳏夫贵族就能幸福了?或许,当她认定了自己的宿命,她反而比那个时代里多数随波逐流的女人更幸福,虽然这种幸福也带来了那么多的磨难。
而当我们跳出那个时代来看,这又不仅是一代女人的悲剧,而是“女人”的悲剧。
因为女人追求浪漫甚于男人,女人忠于爱情甚于男人,女人认定一件事情后的执着甚于男人,女人总是被迫忙于手上的琐碎,但内心却永远在追求超越琐碎庸常之上的信念。
这一切都是女人悲剧命运的根源,这种悲情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美感。当我们读出这份美感时,不由地产生一种脱离尘嚣的、沉甸甸的生气,获得悠长、无尽的满足感。
茨威格,不愧是最懂女人的作家!
我们要追求这份美吗?
辩手黄执中说:“坚持内心的原则就能得到幸福,只有半吊子得不到不幸福”。如果说女主人公在童年的懵懂中萌生了炽热的爱情,是因为她出身寒苦、少不更事,那为什么这份青涩的情愫没有被岁月冲淡呢?为什么在得偿所愿,生了孩子,明知不可能两相厮守,却仍痴心不改呢?为什么面对那么多转变人生的机遇,却不能做出理性一些的选择?
这份不理性的坚守,值得女人们效仿吗?还是应该在发出赞叹后,重归女人们庸常琐碎的生活?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对爱情的无限憧憬,绝大部分人也都义无反顾地追求过爱情,但像书里的女主人公一样执着的却少之又少。我的一位曾经爱的死去活来的女性朋友,在工作几年后,越发认识到她的那位挚爱并不适合成为婚姻的对象,在经过艰难的抉择后,这位朋友选择与挚爱分手。
后来,当她通过相亲认识到现在的丈夫时,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爱情是什么呢?”,得到的答复是“哪有那么多爱情啊,又不是拍电视剧。爱情不就是两个人过日子嘛!”
得到这个答复,朋友若有所思,最终选择和这位相亲对象结婚。因为“毕竟,靠谱的男人不好找!”。
这的确是多数女性理性的选择。太多的“鸡汤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被所谓的“渣男”历练后,女人才真正懂得要选择成熟稳重的好男人。
说的不无道理。女人们并没有义务用自己的执着,上演一出出爱情的悲剧,绽放出人性的美丽来让世人赞叹,却牺牲掉自己的生活。毕竟生活只有一次,艰难爱情的种种不堪,太过折磨人,而又有哪个女人不值得被悉心呵护呢?
但当我们的确无法自拔、甘受磨难、不顾劝阻、不愿认错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并不是“活该”,并不是不可理喻。那是千百年来被歌颂的勇气和人性,那虽不是生活的理性,却一直是爱情的真谛。
如果爱情那么易得,又怎么会被一直歌颂呢?
浙江小哥
校验提示文案
嘬嘬木小次郎
校验提示文案
跑步七
校验提示文案
牟小茂
校验提示文案
牟小茂
校验提示文案
跑步七
校验提示文案
浙江小哥
校验提示文案
嘬嘬木小次郎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