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十年:盘点无反相机的发展历程

2020-01-15 10:18:45 32点赞 58收藏 30评论


历史与趋势

从相机诞生至今已经快200年,人们在不断改进成像质量的同时也在努力优化相机的使用体验。自动化、电子化是交互设备发展的大趋势:测光表以及自动曝光控制的出现使得相机使用门槛大大降低,工程塑料以及电子元件的运用则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自动对焦技术的出现真正敲开了千家万户的大门,使得照相机渐成为一种“家电”。

在卡口电子化(EF卡口)、感光电子化(传感器)之后,反光板这个历史悠久的机械部件似乎也走到了转折点:2008年,真正意义上的无反相机G1诞生了。

无反相机的核心可以说就是“电子取景”,新的取景方式对传感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对焦、测光等等都需要整合在传感器上。重压之下,无反模式的表现在一开始的确不如传统单反,但好在电子设备的进步速度终究是快于传统结构太多,无反相机很快就有了满足普通家庭使用的水平,2011年左右多家厂商都发布了无反设备,主攻低端消费市场。

至此,新旧更替的大戏已经开始,等待着一位位演员地登场。


无反机型盘点

首先,我尝试着用时间轴的形式来表现近十年无反相机发展。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不同系统的诞生或消亡时间,也可以通过这些间接地总结几个属于无反的“关键时刻”:2011年前后的第一次热潮(6个新系统)、2014年的低谷(3个系统宣告终结)、2018年的第二次热潮(3个新系统、众多新机型)。

无反系统年表无反系统年表

第一次热潮

在M43开启了无反这条道路之后,2010年最先结伴加入的是三星索尼这两位“门外汉”,要在这个已经有着几位“百年巨人”的影像行业赢得一席之地,避其锋芒从无反下手的确是一步好棋。2011年随后加入的宾得尼康一直在单反领域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这也是试图通过无反系统缩小与佳能的差距。2012年佳能通过EOS-M拓宽了产品线应战,而富士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数码系统X。

这一次热潮始于M43的刺激,以小型化为特色,主攻比单反档次较低的消费市场,它们之中,只有E卡口有可能容得下35mm全画幅,最小的Q卡口竟然选择了一块1/2.3的传感器。


低谷

全球相机总销量自2010之后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虽然可换镜头相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是对于相机厂商而言,整体的压力极其之大。携手进入无反行业的两位“门外汉”因为CMOS部门经营状态的差异,最终三星于2015年草草退场,而索尼成为了日后无反的领军人物。

Q卡口没能拯救陷于经营而泥潭委身于理光的宾得,甚至是一个累赘,连同之后K-01成为了反面教材。发布了寥寥数个机型之后,Q卡口在2014年宣告完结,同样面临亏损的尼康也选择放弃1系列。

by CIPAby CIPA

然而在低谷索尼却迎来了爆发,全幅A7的诞生拓宽了无反的市场,从此有了进军专业市场的潜力。放弃老迈的、难以追赶佳能尼康的MA系统,转身全力投入无反开发的索尼,终于走上了快速发展之道。

低谷过后,E/FE在无反系统里已经没有对手。


第二次热潮

索尼通过无反在相机行业的逆势崛起,让销量不见起色的几大传统巨头分外眼红。2016年哈苏和富士发布无反中幅更是让佳能尼康按捺不住,不久都宣布将进军无反。

之前觉得无反不堪重用、不能将其作为专业产品线的厂商们,不得不面对已经落后于人的现实。随着A9的上市,无反已经攻向了佳能尼康“个位数”旗舰的阵地。

2018年,两大家终于搬出了R和Z系统,本想着和索尼三分天下,却杀出了L口联盟这个不速之客。至此,无反市场至少有9个系统之多,足以称为第二次热潮。

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何处理新系统和自家现有卡口的关系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以几个主流厂商为例来回顾无反的发展。



E·X·Z·R·L

这样缩写有不有偶像组合的感觉·····其实是因为精力有限,未能囊括所有无反系统,仅整理索尼的E/FE、富士的X/G、尼康的Z、佳能的R、马徕松的L五个系统。

E 一统天下

2010年,原本正在疯狂刷a口机身型号的索尼突然发布了NEX3,让一众老用户感到一丝莫名的寒气。索尼接盘美能达之后也算不上是光学大厂,却摊开了单反、单电、无反数个系统,开发压力成倍增加。是坚持MA系统在单反上和佳能尼康死磕,还是在“半透”这条路上独自前行?无反产品线如何同M43竞争、如何定位?

单反与单电销量未见起色,NEX却卖得不错的状态也许最终推动了索尼的研发决策:在E卡口构建半幅和全幅高低搭配的完整生态,以无反为核心去冲击全线市场。在无反成长初期,a口沦为技术试验田和cmos量产分担者,索尼一直声称不会放弃a口的说法放到今天来看就是一句渣男的承诺。(不过时间久了,a口用户自然也慢慢退散了)

2013年10月,A7/A7R正式发布,全幅无反时代终于到来。相比现在索大法的定价,当年这两位开山之作的价格可是有冲击力多了,直接击破了全幅的万元大关。而索尼的快速刷机,老机型只降价不停产的做法更是迅速带来了一片橙色的海洋(二手市场的A7数量多、价格低,带动了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

现在看A7的预售价格是不是特别良心?现在看A7的预售价格是不是特别良心?

请参考A7RIV的发售价格请参考A7RIV的发售价格

纵使A7系列一路走来有各种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们的确不断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真正“新的”体验。赢得了当年凭MA系统难以企及的客户量。

在索尼内部“一统天下”,重新定义了其相机系统的E卡口,也正在努力实现EF系统在单反市场的辉煌。


X 两极分化

从寄人篱下的S5之后,富士已很久没有拥有可换镜头相机。借着2010年发布的X100良好势头,富士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拿出了X-pro1这台优秀的机器,开创了X系列。小型化、复古外形、画质不妥协成为了富士的卖点。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要求富士出全画幅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市场的数据表明,全画幅机器的销量和利润远低于入门机型,富士实在没有动力投入大成本去和尼康佳能在全画幅一战。

不过,这并不表示富士没有进军专业领域的想法,要知道在胶片时代,富士可是在中画幅领域颇有建树的。

跳过全画幅,直接进入低端中画幅的空白市场这个绝妙的主意应运而生。

富士当年是对体积很有追求的一个厂家富士当年是对体积很有追求的一个厂家

同期发布的哈苏X1D价格和富士GFX50S差距较大,形成错位的同时又相互摊低了传感器成本(前面更有645Z等机型帮忙分担)。50R上市之后,在价格上更是没有敌手。

中幅良心价中幅良心价

在入门中画幅市场耕耘几年之后,随着宾得的渐渐衰落,富士可以说享受着躺赚的市场,并且可以预见,短期内不会有厂商进入这个细分市场来叨扰。X和G,富士通过两级分化,找到了最轻松赚钱的路子。


Z 最后一搏

一直传承至今的F卡口是尼康的骄傲,但也是束缚。在享受着把玩老镜头的便利时,尼康粉丝们也忍不住眼红隔壁家的那几颗大红圈。在竞争者不断迭代前行的环境下,尼康开发者们为了维持F口肯定是受尽折磨,使得机器本身充满矛盾。

2010年开始的相机市场衰退大潮之下,尼康颓势尽显,营业额、市场份额都持续下滑。2013年全幅无反的出现与热卖,更是加速了尼康的萎缩(当然这里D600和D750的事迹也立功不少)。而尼康自身当时的无反1系列选择了令人尴尬的1英寸,操控与镜头在同M43、NEX和EOS-M的竞争中也落得下风。站到了悬崖边缘的尼康终于决心砍掉1系进军全幅无反,随后不久更是进行了重组。

2018年发布的Z系统容不得失败,尼康对标A7R3/M2设计Z6/7,把各种能搞到手的功能都塞了进去。配合终于用上全力开发的3枚镜头,Z系统从综合素质上的确是“真香”的存在。可惜Z6/7的上市价格相比当年的A7/7R实在是高了太多,导致一片吐槽之声。Z6/7的销量真正打开,还是在价格下调了之后(当然也和尼康的产能有关系)。

参考前面7R的发售价格参考前面7R的发售价格

两款机身采用单XQD卡槽是发布之初广受诟病的一个问题。不过随着CF express的发布,人们仿佛突然回想起SD/CF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XQD(cf express type B)规格成为了最为合理的接班者。随着像素的增加和视频需求增强,很快其他品牌机身也会面临放弃SD的问题。XQD较好的稳定性也使得单卡设计足以应对一般用户,而Z系列的双卡(XQD)机身恐怕只能在未来更大尺寸的体育机型上实现。

随着Z14-30/4、Z24-70/2.8、Z70-200/2.8等镜头的先后上市(发布),人们看到尼康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作重心从F系统到Z系统的转变。趋于合理的定价(Z14-30相对于AF1635、Z70-200/2.8相对于电磁炮、Z50套机相对于a6400)和与尼康F系统的延续性(FTZ、电池、闪光灯系统)使得Z口用户正在快速增长。守住自家F口用户不去别人家买无反是尼康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说,Z6/7系统还是很成功的。最后一搏,成功续命。

至于如何从索尼和佳能手里夺得更多的份额,那就交给下一代机器吧。


R 巨轮转向

作为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40%以上的相机行业一哥,恐怕佳能是最不愿意看到无反迅猛发展的一家。苦心经营多年、现在几乎可以躺赚的EF系统和新机不多但是营销效果绝佳的EOS-M系统让佳能无法割舍。产品系列众多、用户规模庞大的佳能就像一艘巨轮,无法同索尼、尼康那样决绝的投入到全幅无反中去。

姗姗来迟的R系统机身在对焦、防抖、视频等方面均无建树,各路看客大失所望,然而同期发布的那几枚镜头又让别家用户十分口水,在感叹的同时,R口镜头转接环的呼声一路高企。

R的发布价格定得很微妙R的发布价格定得很微妙

不过,在佳能强大的营销以及品牌基础下,R的销量还是足以和索尼一战,而随后推出的超低价版的Rp则是迅速收割了一批无反入门用户。紧跟着下调Z6价格的尼康虽然收获了一批“真香”赞美,但是销量却没法和Rp相比。只不过,Rp的低价也让6D2和EOS-M也倍感压力···

只要佳能的EF口低端全幅和EOS-M系统还在售,R系统就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缓慢而艰难地成长。相较而言,索尼的a系统已经名存实亡;尼康早已停产D610系列低端全幅、D850恐已无后续、砍掉DL以及1系,集中发展Z口。事实上佳能要在维持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调整产品线,也只能选择如此微妙的方式,像蚂蚁搬家一般将客户缓缓地导入无反系统中去。当R系统客户数量积蓄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恐怕佳能才会在R系统机身上真正发力吧。


L 交集还是并集?

突然到来的马拉松联盟让人有些意外,这三家的客户群体似乎差异有些大。实在难以想象徕卡机身用户使用适马镜头,亦或是松下机身的用户去购买徕卡L口镜头。三家凑在一起能形成怎样的合力十分令人好奇,不久之后S1/1R和FP让人们大跌眼镜:巨单S1和那几个大哑铃看着像健身马的成果,视频小魔方FP和45小定焦更应该是松下的杰作。

也许是通过某些神秘的交易才使得他们开发出如此不一样的东西?不过从结果来说,松下有了和M43客户区分度较大的专业机型,适马也终于涉足视频机身领域。接下来,不知道徕卡会有什么动作,不过一般而言,他也用不着太关心低端的消费市场·······

现在看来,L卡口还是有点各自为战寻找小众市场的趋势,相对于佳能尼康与索尼正面硬扛全幅无反的做法区别很大。三家交集不大的公司,也许是想通过这种区分手段来形成L口的并集。

松下定价在一个小众的区间松下定价在一个小众的区间


番外

补充吐槽几家未提到的

M43:个人觉得其虽为无反的开创者但已经没有潜力,松下的出走也表明了这点。全画幅微单现在已经接近于人体尺度操控的最小(合适)尺寸,M43的体积优势不复存在,实际上奥巴影像部门的经营状态也每况愈下,未来堪忧。(想靠M43在现在激烈的无反竞争中大赚一笔真的太难,还是守着点老本好了)

哈苏:离普通群众还是有太大的距离。

宾得:好不容易憋出全幅,却又发现大家已经走得更远了,应该已经没有气力再追赶了。



个人的一些使用感受

作为一个长期的尼康单反用户,我真正购入无反的时间并不长,短暂地体验了A7R3之后,又回到尼康门下,选择了Z7。所以仅谈一些自己的使用感受。

首先,不得不表扬索尼这几年的宣传做得挺不错,2019年初我终于经不住诱惑(此处可以@胡渣等各位大佬),选择了添置a7r3+24105g套机。相较之前主要使用的810+2470art组合,索尼这套轻便不少。后来因为考虑到镜头配置和机身操作习惯的问题,纠结了一阵之后还是换了z7。

相较两台机器,画质和对焦可能差不多(尼康有iso64加持稍微画质好点,索尼的人脸识别率感觉稍微高点),续航索尼稍微长一点,从机身上来说,z7增加的价格可以认为是花在了握持感、防护性和肩屏上。

镜头系统我认为尼康在画质、便携性、价格几个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而索尼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副厂镜头选择(各种转接环也非常多),索尼原厂头的性价比还是欠缺了一些。适马的两个新无反art变焦、腾龙的几个易拉罐都非常香。封闭化的z口想要等到稳定的副厂头还需要些时间。


我的z7混搭装备我的z7混搭装备


我的单反系统已几乎全部退役我的单反系统已几乎全部退役



未来展望

手机是近几十年来更新最快的大众商品,主流产品从9键到全键盘再到全面屏只用了很短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最初认为难以实现的方案几乎都得以应用。自动化、电子化的方向在这体现得非常明确。

如果以手机的发展历程来参考,反光板可能会像实体键盘一样慢慢消失。未来也许还会有一些单反延续,不过就像手机领域的老人机、对讲机、军用机一样只存在一些特殊领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的自动化和电子化会趋向于“智能化”,进一步的降低拍摄难度、优化拍摄体验,以达到提升拍摄成功率,不至于被说“拍得还不如手机”是未来消费相机的发展方向。相较“堆料”做机身或者镜头这种“硬成本”方式,提升“软实力”的路线容易促进消费。随着视频需求的提升,摄像机、照相机市场将越来越融合,但总的消费量会继续降低。

回顾这些年相机的发展,作为普通消费者,如果没有持续升级的需求,选择一套符合自身当时要求的机器即可;不过如果有持续更新的想法,选择一个更符合发展趋势的系统则更为经济。

从这点看来,现在购买相机时,选择E.X.Z.R这类主流无反卡口更为合适(L卡口的市场反应还有待观察)。


仓促成文,不足之处还请值友轻拍。

展开 收起

SONY 索尼 Alpha 7R V (A7RM5)全画幅无反相机 单机身

SONY 索尼 Alpha 7R V (A7RM5)全画幅无反相机 单机身

22609.05元起

Panasonic 松下 S5M2 全画幅 微单相机

Panasonic 松下 S5M2 全画幅 微单相机

9498元起

Nikon 尼康 Z9 全画幅 专业无反相机

Nikon 尼康 Z9 全画幅 专业无反相机

32099元起

SONY 索尼 Alpha 7R V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SONY 索尼 Alpha 7R V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22704.05元起

SIGMA 适马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黑色 单机身

SIGMA 适马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黑色 单机身

8499元起

SONY 索尼 ZV-E1 全画幅Vlog无反相机

SONY 索尼 ZV-E1 全画幅Vlog无反相机

13802.55元起

SONY 索尼 ILCE-7K(FE 28-70mm f/3.5-5.6)无反相机套机

SONY 索尼 ILCE-7K(FE 28-70mm f/3.5-5.6)无反相机套机

暂无报价

FUJIFILM 富士 GFX 50s 中画幅 无反相机

FUJIFILM 富士 GFX 50s 中画幅 无反相机

暂无报价

FUJIFILM 富士 X-H2 APS-C画幅微单相机

FUJIFILM 富士 X-H2 APS-C画幅微单相机

16149.05元起

HASSELBLAD 哈苏 X2D 100C 中画幅无反数码相机

HASSELBLAD 哈苏 X2D 100C 中画幅无反数码相机

暂无报价

Canon 佳能 EOS R5 C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Canon 佳能 EOS R5 C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23999元起

Leica 徕卡 T 无反相机套机( T 23mm F2.0 ASPH)银色

Leica 徕卡 T 无反相机套机( T 23mm F2.0 ASPH)银色

暂无报价

HASSELBLAD 哈苏 Lunar APS-C画幅 无反相机 黑色 18-55mm F3.5 变焦镜头 单头套机

HASSELBLAD 哈苏 Lunar APS-C画幅 无反相机 黑色 18-55mm F3.5 变焦镜头 单头套机

暂无报价

YI 小蚁 M1 微单相机 (42.5mmF1.8) 黑色

YI 小蚁 M1 微单相机 (42.5mmF1.8) 黑色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DC-GH6 M4/3画幅 无反相机 单机身

Panasonic 松下 DC-GH6 M4/3画幅 无反相机 单机身

9998元起

Panasonic 松下 GH5M2 微单无反相机 + ES12060 镜头

Panasonic 松下 GH5M2 微单无反相机 + ES12060 镜头

暂无报价
30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5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