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几十杯奶啡后,我们做了这份广州咖啡店选奶指南
近年来,广州的咖啡文化
从重视标准化的商业咖啡向精品咖啡转变
人们对咖啡的需求不再是醒脑提神
而是转为对香味、酸度、醇度的风味享受
虽然黑咖啡更容易喝出原本的风味
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加奶
当鲜牛奶、植物奶这些名词进入视线
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喝一杯咖啡,也就是在品尝它的醇度、口感。
太浓烈,会苦涩难咽;稀释太过,又会寡淡无味。因此,奶就成了一种非常好的调和剂。
Espresso(意式浓缩咖啡),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是咖啡精华的浓缩,是所有冲煮方式中最浓的一种。
与奶融合得到酸、甜、咸平衡的味觉体验,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因此,意式浓缩咖啡和奶是非常完美的组合,例如最常见的拿铁、卡布奇诺等。
而手冲、虹吸这类冲煮方式,本身就需要大量水分来萃取,直接饮用就能品尝到咖啡豆的最佳风味,再加奶反而就被冲淡了。
何况,单品咖啡豆,尤其是突显果酸的较浅烘焙度豆子,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微妙细致的风味,奶的加入着实有些可惜了。
总而言之,在广州,精品咖啡店常见的意式浓缩咖啡非常适合加奶,而手冲、虹吸等单品咖啡萃取不建议加奶。
认识这一点,是第一步。
奶,包括最常见的牛奶和植物奶,是咖啡在发展路上找到的第一个拍档。
过去数十年,广州大部分咖啡店有且只有一种牛奶,YES or NO的选择,一切都很简单。
在广州精品咖啡蓬勃发展的同时,牛奶品牌的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
从常温的保久乳到保质期较短的鲜牛奶,咖啡店主会根据需求,选择某种品牌的牛奶作为咖啡的默认搭档。
比如坐落在永庆坊的Timetable café,在牛奶上就有两种选择——默认的「唯品」鲜奶,和格外醇厚的「冰博克」鲜奶。
「唯品」鲜奶经高温翻滚蒸煮,通过加热释放甜味,与新鲜萃取的Espresso融合,绵滑的奶泡入口即融,淡淡的奶香中不失咖啡的焦香。
由牛奶打发出的奶泡不仅口感丝滑,结构也更加稳定,能够让咖啡师在拉花时更得心应手,呈现一杯杯无可复制的艺术品。
「冰博克」牛奶起初只在咖啡赛事中出现,利用物理原理去除牛奶中的部分水分,被浓缩提炼出最醇厚、香甜的部分。
制作出来的奶啡,入口瞬间就能感受到浓稠的质地,更突出独特的甜味和馥郁奶香,口感饱和丰富。
细细品味,还会尝到一丝淡淡的芝士咸香风味。但如果你连一般牛奶的奶酥味都接受不了,就不建议试这一款了。
在人人都注重健康品质生活的今天,以燕麦奶为代表的植物奶也趁机火了一把。
在越秀区六榕路的一家社区咖啡店UW COFFEE,咖啡品种不算多,但牛奶、豆奶、燕麦奶却一样都没落下。
燕麦奶在国外已经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因清爽轻盈而备受青睐。
更重要的是,许多奶啡爱好者,都受乳糖不耐症的困扰。每每喝完含牛奶的饮品后,都会出现肠胃不适,燕麦奶则是这些朋友的福音。
燕麦奶几乎没有奶香,最特别的是它原本的谷物风味,适合不喜奶味厚重的奶啡爱好者。
细尝能感受到微妙的颗粒感,与咖啡结合更能突出咖啡原本的风味,有蜂蜜般的回甘。
相比起出道即巅峰的燕麦奶,同样是乳糖不耐受者可用的豆奶,就没这么受关注了。
其实一些大型连锁的咖啡店,早在十年前就有豆奶供应。
豆奶的口感不像燕麦奶那样清爽,相反,质地比普通牛奶略稠。
并且豆奶继承了大豆那股独有的豆腥味,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却又令喜欢的人情有独钟。
UW COFFEE特调陨石拿铁,将多种奶混合于杯中,新鲜萃取的Espresso直接滴入,层次分明。
表层的Espresso最先进入口腔,中深烘豆子的馥郁慢慢散开。
中后段,混合奶的香醇娓娓道来,集奶油的丝滑、大豆香味于一身,层次丰富,勾人味蕾。
除此之外,鲜甜清新的椰奶、略显苦涩的杏仁奶、带坚果风味的巴坦木奶……也渐渐在广州咖啡界普及。
需注意的是,这些植物奶都各自存在过敏原的风险,如果对大豆、坚果、麸质等过敏者,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先咨询咖啡师。
广州咖啡文化发展至今,人们的需求从单纯的咖啡因补给,变化到可以选择喜欢的咖啡豆、糖浆、奶。
为自己的口味个性化定制一杯咖啡,成为一种品质生活的体现。
如果你想踏进咖啡世界的大门,又觉得咖啡特别苦涩难以接受,建议还是从经典奶啡入手。慢慢地,再根据自身喜好,调整糖量奶量。
不必一开始就选择精品手冲,「瑰夏」虽好,但get不到它的花香、果酸风味,那它只不过是一剂昂贵的苦药。
如果你已是咖啡爱好者,你说无糖无奶的Espresso才最能感受到焦香与油脂,或者你就是特别喜欢加奶手冲。
同样恭喜你,已经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叹啡方式。别管其他人的目光,毕竟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你说是吧?
撰文:喝了七杯咖啡的小G
编辑:偷喝了一杯咖啡的小李
摄影:去咖啡店只点苏打的Santo
设计:在办公室感冒了的小享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