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在古代,是穷人才喝的东西
本文经好酒调查局授权发布,原标题:茅台在古代,是穷人才喝的东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平时局长闭眼吹白酒历史太多,粉丝或许有这样的错觉:从古至今中国白酒最牛X。
今天局长决定给酒友们分享一个冷知识,其实在古代,白酒一种穷人才喝的饮料。
清朝的一部诗歌集《清诗铎》,就有关于白酒的描述,“白酒价贱买论斗”。价格太便宜了,都是一斗一斗,随便秤。换句话说,只要你足够穷,你只能喝点茅台,才能勉强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那么在中国古代,啥酒才是高级货?
No.1
果酒:高端人士专用酒
论及出生顺序,首先提名的是果酒。早在9000多年前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酒——山楂果酒。不过最出圈的果酒是葡萄酒,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品种和酿酒技术。只是葡萄酒那时属于“酒中高富帅”,平民是绝无口福的。此外,古人还偏好青梅、杨梅、桑葚、柑橘等果酒。
青梅酒曾是三国流行酒,《三国演义》里面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情节,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柑橘酒曾被苏东坡称为大宋三绝之一。苏东坡被贬到广东的时候,除了嗑荔枝外,对广东的荔枝酒也是赞不绝口。
桑葚酒则深受乾隆宠幸......
喝什么茅台,水果酒它不香吗?
明代《食物本草》中的葡葡酒酿造图示
No.2
黄酒:达官贵人的口粮酒
论及历史文化,黄酒可了不得,它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统治中国的时间是远长于白酒的。黄酒曾是上流社会的指定用酒,基本天天挂在文人圈的热搜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大冷天的,白居易还特地约刘十九过来烤火,喝新酿造的黄酒。这大概就是真爱吧。
明清小说中的主角大咖也纷纷为黄酒带货,特别是《红楼梦》绝对是人手一壶的。而白酒则视为底层人为求刺激而喝的酒,“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就是赤裸裸的嫌弃。
武侠小说里面的花雕、女儿红、状元红,其实说的都是黄酒。
其实一直到民国时期的达官贵人,只喝得惯花雕酒之类的黄酒。中国著名的白酒专家唐鲁孙分享过一个故事,说自己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收到了武汉某官员赠送的大批茅台。因为是卖给穷人喝的,都是粗陶罐装,上面封有桑皮纸,看上去很土头土脑。达官贵人们十分嫌弃。
No.3
醴:代表国礼的酒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啤酒的。但是据专家考证,早在3600多年前的商朝,酿酒热情高涨的中国古人,就开发出了中国古代版啤酒——“醴”。醴以“糵”(来,跟着局长念,这个字念niè)为原料发酵而成,“糵”正是大麦曲。
那时候,“喝啤酒”风气十分火热,烤肉配啤酒都是古人玩剩的,醴的消费也成了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哪怕在汉朝向匈奴屈辱和亲时,醴依然是礼品担当,美人计、美酒计打配合,匈奴人可是被灌得明明白白的。
而西汉后期起,这款中国原创啤酒的人气却直线下滑了。《天工开物》里曾言“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也就是说,“醴”度数太低,少了内味儿,也就慢慢消失了。
No.4
药酒:神秘的东方力量
酒为“百药之长”,除了四大发明,药酒堪称中国人的另一大发明。从我们的先祖无意中发现发酵的瓜果汁可以治疗疾病开始,药酒就成了原始医疗的最强辅助,混迹酒圈三千多年。
两广地区甚至研究出了万物皆可泡酒的宇宙真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无论来自哪里,最终都殊途同归地进入了两广人的酒坛子里。
日常饮用延年益寿,关键时刻饮用提气、壮阳、补血。一瓶瓶药酒,承载着多少男人的执念。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对药酒,怀揣着最深的敬意。即便看到“祖传秘方、特效药酒”,虽有顾忌,但也不敢轻易质疑。毕竟这个祖上留下来的方子,他们这一脉喝完还能活下来,说明药不死人。
药酒是争议较大的酒种,见仁见智,小心为上。用野生动物泡酒也是违法行为。
不管是果酒、黄酒、啤酒、药酒,在中国古代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白酒这种烈性刺激的东西,只适合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受众,大多从事着体力劳动。
穷到喝茅台,现在看起来是笑话,在古代却是大实话。
历史的聚光灯终于打在了白酒身上。白酒这位源于元代、流行于清代、成名于新中国后的新贵,凭借硬核实力和时代机遇,稳稳坐上了中国酒的头把交椅。而更核心的原因还有一个:老百姓喜欢喝。

茅台在古代是穷人喝的,据说自从网上有几篇某专家的论文,说茅台能抑制肝癌后,茅台飞天了
蒸馏技术不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在之前的六七百年里蒸馏酒什么情况?如果说国内那时技术不成熟,那国外蒸馏酒和红酒哪个更被人喜欢?呵,生命之水工艺要求还更高呢。认真思考下吧,不管懂没懂之后都不用回复我了,我也不会再回复。说不醒自我催眠的人
要说多少遍才能让你理解古代“白酒”和现代白酒不是一个概念
抛开品牌和渠道,酒类成本只取决于制造原料、制造工艺和人工。蒸馏酒比酿造酒多一道蒸馏提纯的工艺,以大类来说必然是蒸馏酒的平均成本要高于酿造酒。至于大类下的某个品牌更贵,这有啥讨论的价值。(粮食、酒曲、水发酵出来的酒)和(粮食、酒曲、水发酵后再经过蒸馏提纯的酒),哪个成本更高你要都算不出来,真没必要再回复我了。浪费时间
白酒可以用高粱,节约不少食用粮,可以参考新中国建立为节约粮食尤其是细粮,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推广白酒啤酒压制黄酒运动。。。看起来度数高消耗粮食多,其实几口就放倒喝的酒精总量反倒比黄酒少。上等人喝的黄酒用细粮不说,还得埋个十年八载才能上桌,他们瞧不上蒸馏白酒的原因正是因为只有辣味醉的太快没有黄酒的甘甜润滑喝着不爽,另外能买起酒喝的就不在乎那点粮食差价了,普通--顶多逢年过节喝点小作坊里乱堆点杂粮酿出来的浑汤,还分啥白酒黄酒。。。。
小盆友太纯洁了呀
可以看看苏联的杯水主义,搞基协会,尤其是东德世界闻名贡献了无数游客收入的世界最大天体活动
白酒的地位上升就是中国x场文化,top喝啥啥牛*,你照样跟就是顺从和会做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喜欢喝白酒,那和白酒还是穷人喝的时候的定位完全吻合
闽南,今天的“白酒”也叫烧酒;家酿的米酒,白色、微黄色叫白酒,褐色、红褐色的叫米酒。
茅台我懂,配图大郎是什么情况
道德保守主义倾向,这个看不懂^_^
毕竟我朝现在是农民当家翻身做主人,这标题没问题
真是够了这标题
我最近成天自己在家造白酒哈哈,就是你说的这种味道美滋滋的甜酒
钓鱼也不是这样子下直钩的
古代米酒叫白酒,古代白酒叫烧酒,乡下农村还有老白酒卖呢,夏天干活都是带着大桶老白酒的,甜润好入口,冬天整桶的老白酒倒入大锅加热,再放点生姜糖,那味道美滋滋的,后劲足,微醺。反而黄酒没那么受欢迎。低端的都是酒精勾兑的。
没文化真可怕,中国古代是没有烈酒的… 古时的白酒和现在的高度白酒是2种不同的玩意。 就像古时所指的烈士,也不是现在的意思
什么是水果酒?除了葡萄其它那种水果我们有技术搞得出来?
古代是没有高度白酒的,诗里面提到的白酒跟现代白酒是两回事!
还有茅台80年前就是现在私酿几元一斤的白酒,你想说茅台抄的各种黄酒工艺在那时就有,
最后,飞天茅台哪怕是抄的古代黄酒做法提高身价,现在飞天茅台也仅仅是5年出厂,比古代10年 20年黄酒还差一筹,至于百元茅台王子酒这些就不用说了,工业量产酒,真要对标古代的10-30年精酿的是茅台年份酒,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原文就是讨论的古代白酒不如黄酒贵,和你喝什么酒并没有关系,酒本来就不是贪慕虚荣,是有多少钱用多少,你一年赚一亿只花10w是不是就是节俭,花100w就是贪慕虚荣?
10年以前也不算贵,当时有渠道,没存,结果……
确实没法沟通,新中国为了省粮食才搞出勾兑概念,结果让今天只加了几块钱成本的什么粮食酒吹上天了
没法沟通。
咋关门就出语文卷了?
还不人家翻身了
此白酒非彼白酒,古代根本没有制作高浓度酒精的技术,你在这大言不惭忽悠谁呢。张三爱喝高浓度的,李四爱喝低浓度的,王五爱喝甜的冒泡的,人各有各的喜好,用不着跳梁小丑出来拉踩横跳
现在还是,几百万的拖拉机,带着农机,上千万
我去,兰博基尼的拖拉机可买不起,几百万呢!
中原地区也叫烧酒
这作者是不是不知道一斤的白酒要用多少斤粮?还穷人才喝白酒?
粮食酒指的什么?古代除了奢侈品平民买不起的果酒外哪种酒不是粮食酿的麻烦举个例子申请郭嘉考古大发现,古代最普及的是黄酒用的啥料自己百度百度也成,顺便也打听打听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酿造酒勾兑酒的标准区分的,勾兑用的酒精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就茅台那90块钱的成本害在这吹粮食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