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 oxygen Music” 』 Redmi AirDots 1&2 使用报告
⚪ 『 前言 』
今年是小米的第十周年。在这弹指一瞬间发生的重大纪念时刻,我与很多人一样,不禁打开关于小米的脑海遐想回忆录。偶时也会思考,自我也发生了些什么变化。而来到𝟐𝟎𝟐𝟎年𝟗月𝟏𝟏日的今天,我也终于注意到,反而那些对我而言,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的,可能更为有趣。
这就是音乐。虽然它在十年前受限于当下科技水准,并不属于大众生活必需品。在漫漫发展过程中,设备的先进进步性,逐渐将门槛一次又一次的往下延展。把时间拉回今天,音乐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在城市中 你甚至找不到没有Airpods的街道。音乐俨然成为 我与很多人们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而在当今无线化的大背景下,主流大众如何在最低门槛下享受到无线耳机带来的便捷呢?𝐑𝐞𝐝𝐦𝐢 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是否成为答案。现在正式开启,有关于它们的,最不走心的使用图文报告。
⚪ 『 开箱及外观 』
红色简约包装,与一代蓝红搭配.
一代生态链企业:东莞盈声科技
二代生态链企业:重庆前行科技
※ 上手,先看设计。
充电盒外观与一代完全没有任何变化,把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𝟐放进𝟏代盒内是兼容的。不过耳机本体外形上还是有一点变化的:耳机按压贴片区,由黑改为与盒一致的灰,一体性更佳。
槽点:
𝟏. 磨砂类肤黑色材质,之前体验过的相关产品较少,因为这对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兄弟,导致我现在极度厌恶它:完全没有任何抗刮划/污渍的能力。就算是干净的手,放在上面也会留下痕迹。
如果高频使用不戴壳两个月,划痕能磨得𝐋𝐨𝐠𝐨都看不见。
𝟐. 2020年了,小米集团居然还在做𝐌𝐢𝐜𝐫𝐨 𝐮𝐬𝐛的高频冲放产品。这回真是方向错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件麻烦事,对米厂来说抠搜厘毫成本,往近了看边际效应都低,长期弊大于利。可以不必以成本权衡为借口,看看𝐊𝟑𝟎 𝐏𝐫𝐨/𝐊𝟑𝟎 𝐔𝐥𝐭𝐫𝐚是个多么完美的例子。
⚪ 『 体验及对比 』
无线耳机的功能性
亟需不断进化的三部分: 舒适 稳定 交互 这也是本环节的开展。
而基础两部分:收听 续航 则作为本环节的延展。
※ 入耳,谈谈感知。
将两代产品同时放入双耳,很明显能够感知到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𝟐的佩感更佳出色。相同的模具与重量,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𝟐是怎么提升舒适度的呢:改变内部元器件堆叠,使得二代重心更贴向耳朵内侧,从满电到没电的过程,越佳无感。而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𝟏佩戴长时间耳朵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
※ 稳定,喜极而泣。
二代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终于支持了双主机模式。𝐌𝐚𝐬𝐭𝐞𝐫-𝐬𝐥𝐚𝐯𝐞 𝐂𝐨𝐧𝐧𝐞𝐜𝐭𝐢𝐨𝐧(主从连接)一去不复返。
由于一代采用串联模式,此项方案,本身就需要非常细致的调教保证稳定性:
【 更何况是不能𝐎𝐓𝐀固件升级的产品 】
出厂就要达到巅峰的效果。然而米厂团队一如既往传统艺能不忘初心的赶鸭子上架,导致了无法弥补的错误:
【 打造了一款极不稳定的产品 】
建议遇到同类问题的同学致电客服
由于一代已经停产 可以免费更换至 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𝐒
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一代断连已是家常便饭。轻便小巧的它,戴着睡觉是我最重要的应用场景。然而每次醒来从床上摸回耳机时,早已断连的它比起床气还令人暴躁。此场景下,断连概率达到了惊人的80%。又是只有一边有声音时,噩梦召之即来:
【 极度愚蠢的恢复方式 】
断连后,恢复方法简述:将耳机放回盒内-盖上-开盖-再次取出-两边同时按下按键-等待红灯闪烁两回合-顺利情况下按满30秒,随着一段毛糙的启动音乐响起(然而此时只会觉得这段声音是如此美妙)恭喜你,恢复成功了。
然而大部分情况是,消费用户的时间将远远超越30秒。此时正在写图文的我发现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𝟏又断连了,这就很有灵性。这一次我选择了打开计时器,看看又要被消费多长时间?结果显而易见。
这次五分钟,下次三分钟。毫无基础稳定性/可用性的体验,睿智的恢复模式,带给用户更大折磨的是精神损耗。毫不夸张的说,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𝟏不是消费品,是被消费品。用户花钱买产品,被产品消费时间与精力,不愧是你,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𝟏.
将产品拉回到二代,不愧是你,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𝟐.
相比一代实在是优秀太多了。在这一个月的使用中,没有发生过一次断连情况,顺带解决了一代其余诟病:主副机模式导致主机(右耳)电池损耗不平衡,使用后期只有单耳可用。
但没有解决的是:耳机收纳至盒内,有时不会自动关机,仍在工作。太低级的失误点了。
※ 交互,堪用尔尔。
将耳机本体拿出,伴随着高质量的提示音,手机打开蓝牙即可轻松永久配对。支持多场景电量显示,𝐌𝐈𝐔𝐈 𝟏𝟐 𝐒𝐡𝐨𝐰 𝐓𝐢𝐦𝐞
既有𝐌𝐈𝐔𝐈 𝟏𝟐加持,还是堪用了呢:因为𝐌𝐈𝐔𝐈的援助到此为止了。首先本体交互就十分一般:
𝟏. 按钮交互过于鸡肋,无法切歌,无法充当快门令人完全无法理解。
(非小米系手机反而可以充当快门)
𝟐. 不支持一拖二、不支持音量调节、不支持单耳电量查看、不支持耳机盒具体电量查看。
这些功能的缺失,基于产品定位完全理解,没有批判之意。列出来为了给有需求的朋友拔草。
※ 收听,平淡如水。
【听】
为了更好对比两代之间的差异性,我还是将两代产品同时放入双耳,各自连接不同手机,同时播放一首歌曲。
多次测试下来,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一代较于二代,音质较为粗糙:类似破音的感觉。二代各频段的表现则更为细腻。惊喜的是二代音质表现力,让人无法联想到:这是一款不到一百元的无线耳机。当然,对比旗舰型耳机还是一耳朵的差距。
【收】
两代的收音系统都挺初级,遇到复杂音源环境还是不要发语音了,官方也是够直白的。
收音在很多旗舰无线的表现上,都达不到真正的可用,比如𝐐𝐂𝟑𝟎,练就了我发语音娴熟的关掉蓝牙这一操作...
※ 续航,好起来了。
二代续航终于符合官方宣称标准了:单次使用四小时 配合充电盒总十二小时的长续航,真的很舒服。而一代使用两小时左右就不行了,还是挺烦的。
⚪ 『 总结 』
小米集团目前大部分产品设计思路,还是爆品(销量)与圈内现象级效果为瞄点。部分产品用户画像没有精度。这种思路也导致它很难做出破圈现象级产品。
所以,虽然它已经足够了,但我还是挺失望的:因为我对你有更高的期望。
如果以𝟎-𝟏𝟎的评分制衡量它们的产品力,那么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𝟏在我眼里完全算不上产品,主观性评分𝟎分。
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 𝟐补齐前作诸多短板,面对与物料成本无关的交互与细节设定缺乏深度思考,如果雕琢的精细些我会用得很开心。它更大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客观性评分𝟕.𝟗分。而你,正好𝟕𝟗元。
💬 『 𝐭𝐚𝐥𝐤 𝐭𝐚𝐥𝐤 』
好啦,这就是本期有关于𝐀𝐢𝐫𝐝𝐨𝐭𝐬最深度的使用报告的全部内容了。
文章内容均由本人独立编辑 图文禁止任何形式篡改盗发
如有转载需求私信授权事宜 创作无易一说彼此基础尊重
写文兴趣使然,带来有价值的观点便是我获得的价值
当流量汇聚时,仍然能看见点赞框后每个闪光的头像
◤ 你的随手鼓励 我的前行劲力 ◢
我是𝟵𝟬𝟬𝙠𝙜 . 𝙎𝙚𝙚 𝙮𝙤𝙪 𝙡𝙖𝙩𝙚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