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配件横评:就用百元耳机听个响吧
现在绝大多数手机都已经退化3.5毫米耳机接口了,并且手机的随机配件里,也很少见到耳机的身影了,但是USB-C接口的耳机并没有普及开来,反而是各种蓝牙耳机层出不穷,特别是国产品牌当中,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款蓝牙耳机上市,其中百元级以及五百元以下的更是多如牛毛。
因为成本限制,各类百元级耳机自然很难媲美千元级耳机的音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百元级耳机的够用属性要远远高于千元级耳机的够听属性。
项圈式耳机
项圈式耳机在目前流行的各类蓝牙耳机当中,属于相对更为成熟的类型,不同价位都有足够丰富的选择,并且百元级的设备表现也不会太差,很多耳机还会提供一些比较奇怪的功能,比如西圣Armor就是刚好百元级的项圈式耳机,做工算不上精美,但是用起来没问题。
西圣Armor采用了一个12mm动圈单元,相对来说能提供更有力道的音乐播放表现,并且有中规中矩的IP55级防水防尘能力。不过这款耳机的充电接口还是Micro USB,待机等方面也比较一般,基本属于能用能听的级别。
真无线耳机
真无线的概念起源于特斯拉,内容主要关于无线供电,发表于1919年5月的《电气实验者》杂志上。2016年出现的以AirPods为代表的真无线耳机,则是以蓝牙为媒介,实现了音频信号在两个以上设备上的实时同步,此前的蓝牙无线耳机大多是单耳结构,而经过近5年的发展,真无线耳机已经成为了目前市面上特别流行的耳机形式。
当前市场上可以提供从几十元起步的真无线耳机,因为现在相关技术非常成熟,所以只要不挑剔耳机的材质和音质,百元级的真无线耳机确实属于能用的选择,比如西圣就有真百元的真无线耳机,omthing的真无线耳机甚至包装都是一次性的设计,两者也都采用了全塑料的材质,为了节省成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和其它类型的耳机相比,低价位的真无线耳机有时难免会遇到单只耳机失灵报废的问题,但好在目前多数新款真无线耳机已经不再有主次耳的区分,即使丢了或者坏了一只也能非正常使用。
骨传导耳机
骨传导耳机是一种已经有10年左右历史的品类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流行开来,常规的产品普遍在500价位以上,但是价格正在不断走低,比如这款南卡Runner CC的价格就刷到了半500的位置。
这类耳机主打的就是开放式的使用方式,可以兼顾耳机的音乐以及外部的环境音,但是因为播放方式的特性,通常情况下在户外很难获得比较清晰的音乐播放体验,以至于耳塞反而成了骨传导耳机的标配。
南卡Runner CC是据称有低延迟的表现,但是用来玩游戏显然无法在立体感上面媲美入耳式耳机,另外其IP55级防水防尘能力看起来也比较一般,只是可以避免溅水的损伤,并不能完全抵抗倾盆暴雨的侵袭。所以目前低价位的骨传导耳机并不适合选择。
外放式耳机
各类入耳式耳机多少会对耳道有一定刺激,同时全封闭的播放换镜对于听力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舒适性的考量,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外放式的耳机,采用了类似骨传导耳机的结构,以及常规的耳机放音方式。
像是大康Dacom AirWings MP3这款耳机,就是一款外放式的蓝牙耳机,外观上采用了骨传导耳机常见的耳挂设计,但是播放方式还是传统的耳机式样,耳机的喇叭对着耳道,但又留出了一定空间,这样在使用时会同时听到耳机播放的内容以及外部的环境音,这款耳机主打的还是运动场景下的音乐播放体验,优势在用佩戴稳固,同时不影响对于环境音的感知,缺点则是几乎没有降噪能力,受外界干扰较大。
有意思的是这款耳机还内置了存储模块,可以用来存放音乐,由此就使得这款耳机成了一个可佩戴的MP3,并且Dacom AirWings MP3还采用了USB-C接口,兼容性较好,但是内部闪存写入速度一般。另外这款耳机由IPX7的防水能力,看起来可以雨中漫步。
耳机类产品受技术门槛以及成本方面的限制,单位价格对应的音质提升通常以对数级降低,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将同样的成本用于购买音响设备,回报率要远高于同成本的耳机,而且音响系统的自定义属性也远高于耳机产品,所以如果不是专业或业余的,只是想在工作和运动中获得一些背景烘托的话,百元耳机实际上已经足以满足需求了,特别是在多如牛毛的国产耳机品牌嗷嗷待哺的市场条件下,多去发现一些年轻的国产品牌也是一种乐趣。

havit兄弟品牌hakii的fit
杂牌大杂烩啊,真是辛苦作者能找到这么多了。
只能看出品牌是havit,型号太模糊了看不到,全淘宝我也没看到这款,亲如果找到了告诉下我
真实力
作者不容易啊,一次接这么多杂牌的软文任务……
太奢侈了,我听响都用一元的H180
封面是哪款?想买个带耳挂的非入耳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