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牌魔都上空的一颗新星——极星2试驾体会
创作立场声明:亲自试驾极星2的一点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GT。
上个月魔都出台了史上最严外牌限制措施,明年5月1日以后外牌在高峰时段内环内地面都禁行了。这不是明摆着不让我回家嘛!
对!我有一台买菜用的外牌。如果不是这个政策是准备开到报废的。好了,现在没办法了。虽然是被逼的也只能去拍牌了。
果然11月的拍牌人数一下增加了8万,中标率下降到了7.8%。没有拍中是必然的。
拍卖会结束一想与其送它9万块为什么不考虑加9万买电车呢?
那么问题来了,买哪台电车好呢?蔚来我是试驾过的,综合起来看不错,但和我在开的傲虎定位重叠了。于是我把范围锁定在了轿车里,最好是性能一点的小车。
正好在逛大妈的时候发现了这篇文章。一下子就被外形和参数吸引了。于是有了这篇试驾体会。
极星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还稍有陌生,但要是说polestar我就很熟悉了。曾经口水过的V60北极星版本就是现在的极星团队打造的。
简单理解polestar之前就是沃尔沃的御用改装部门,和奔驰的AMG宝马的Mpower一样专门负责研发,量产沃尔沃的性能车型。
但到了2017年由于吉利集团的高瞻远瞩,和沃尔沃集团共同宣布成立了全新的高性能品牌极星(Polestar),一个全新的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
极星在销售上也极力想颠覆传统汽车经销商和展厅的销售模式。而是在主要市场的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建立Polestar极星空间。
通过极星的小程序我查了下在魔都目前有两家极星空间,分别位于陆家嘴和静安寺嘉里中心。
在小程序上可以方便地直接预约试驾,于是我选了稍近的嘉里中心。
还没到展厅和我对接的销售小哥就已经为我去取车了。预约制还是非常高效地,减少了顾客等待的时间。
整个极星空间的布置非常北欧风,简洁干净。等候之余瞄到了这货,远远看去就帅气逼人,并非善类。
走近一看果然是极星发布的第一款高性能电驱混合动力GT轿跑极星1。
但高达145万的售价显然不是卖给工薪阶层的,性能再牛也只能望而却步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还是看看我们今天的主角极星2。
展厅中央就停放着一台雷霆灰的极星2。第一感觉的确会有点沃尔沃的影子,但又更像是进化过的沃尔沃。或者说是一种食物链顶端的海洋生物。
照理说纯电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应该是没有进气格栅的。极星2却保留了一个非常像进气格栅的中网装饰,让前脸看上去科幻中又带了些传统。
带迎宾特效的点阵式LED大灯是一大亮点,效果可以说一点也不输灯厂了。
侧面线条则有些肌肉感。门把手并没有跟风其他电动车做成隐藏式的。
比较有特点的倒是后排车窗和大部分轿车都不太一样,并没有隔开的那一小片。
从硕大的轮毂和金砖般闪耀的卡钳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台搭载了高性能套件的极星2。
套件主要包含:
Öhlins 双流阀减震器
升级版前后刹车系统(前轮使用Brembo)
20" Y型4辐黑色抛光锻造铝合金轮毂
金色座椅安全带
金色车轮气门盖
高光亮黑色车顶后段
从边上的展示柜可以清晰地看到为polestar定制的Brembo的卡钳和打孔式刹车盘。
还有Öhlins 双流阀减震器。22段手动可调。
而这整套套件只要在原车基础上加四万二的这样一个价格,对有赛道或者激烈驾驶需求的用户来说可谓是必选项目了。
静态观赏这台极星2的的时候我发现了它的一些细节还是相当吸引我的。
比如这块悬浮式的后视镜。瞬间让人感觉从iPhone8到了全面屏的时代。
视野有没有变更好我们暂且不论,从外观上来说的确现代感强了不少。
还有在前门的靠下位置,会有两排小小的极星2和电动车标识。
让不太了解的路人可以立马知道这是台纯电车的身份。
车尾可以说是整台车最有设计感的部分了。
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角度。贯穿式的尾灯它不是第一个做的,但却是看上去最舒服的。
同样带有迎宾特效的尾灯设计得和北欧的家具一样,简洁高效。在视觉上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感觉的同时有效传达出该有的信息。
从稍远的角度看是不是辨识度满分。
后面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内饰材质样品和车漆色板。以及可以让客户快速了解车型配置的触摸信息屏幕。
看一眼内饰,第一感觉还是这样。现代中又带了丝传统。
主驾的仪表是全液晶的,而且显示效果不错,界面科幻感十足。
这个档把怎么有点似曾相识?保时捷?奥迪?还是吉利似乎都可以流行起这种短小精悍的档把设计。但是极星2更精致的点在于档把的中间是镂空的。
性能套件的安全带颜色确实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让整台车看上去战斗不少。
后排中间的隆起不算小,但是坐两个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销售小哥哥人很nice。特地拿了台带性能套件的极星2给我试驾。
主驾位置包裹感不错,但也没有特别累,舒适度也同样考虑到了。
由于是雨天,而且在繁华地段,无法充分体验到高性能套件版的极星2的功力。
小哥哥说如果需要还可以约送车上门试驾服务。
作为电车我直接把单踏板驾驶调到强烈并关闭缓行。(扔掉电门可减速并刹停)
用最电车的方式来体验一下雨天市区的驾驶感受。
结果就是作为油车车主的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只要一个踏板就可以控制车辆启停和加减速的设定。
在一个雨天的市中心行车尽然也可以如此笃定。整个30多分钟的行程我只踩了一脚刹车。这都 得益于单踏板模式带来的放松和简单,还有全车12个喇叭的哈曼卡顿音响也功不可没。
当然如果你不适应或者还是喜欢有怠速的感觉完全可以调至关闭单踏板模式去踩刹车。
极星2在去往未来的路上并没有抛下那些想追赶电车脚步又生怕自己适应不了的车主。这点从实体按键的保留程度和驾驶模式的可选择度上就可见一斑。
转向手感上如果是日常代步驾驶设置到轻则会变得非常轻盈,特别对女士来说,结合单踏板模式真的会使得日常驾驶轻松不少。当需要高速或者激烈时,调到最重又会变得信心十足。
性能方面前后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300千瓦/408马力,从加速上说4.7S的车体感上已经非常快了,但毕竟很多主流电车都在这个水平上。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但是选装了高性能套件的极星2在变道和转弯时的支撑和指向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当然是ohlins避震的功劳。短暂的试驾下来最大感受就是这是一台明显偏性能属性的家用车。和小哥聊天中也证实了我的想法,来看车的顾客中有不少是S3,A45之类的车主或者潜在车主。这类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车辆性能要求普遍较高,但同时还要兼顾一定的市区代步和家用。
以前沃尔沃一直是环保车型的代名词,但从没有深切感受过。
直到坐进这台极星2才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座椅材质就和其他车有着明显区别,
不是真皮也不是传统织物。
小哥哥介绍说这是依据潜水服的一种面料开发出来的叫Weave Tech的材质,
透气环保而且防水防泼溅,非常好打理。
我摸了一下感觉有点像身上的始祖鸟软壳,一看就是水珠能顺着滚走的那种。
除了座椅,整个中控台还有门板扶手等触手可及的地方基本都是这种有点像布艺又不是布的材质。以我的主观感受来看,这种内饰面料比真皮实用不少,冬天不冷夏天透气又耐脏好打理。并且在高级感上并没有比真皮差。甚至更符合一台未来电动车气质。
配置方面比如方向盘和前后座椅加热,座椅记忆这些都是标配。在冬天阴冷是常态的魔都,这些配置可以说都是必备项目。
作为一台掀背车型,后备箱空间倒也不算小。
好的设计往往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极大的帮助。
比如这块能把后备箱空间分隔开的板我就很少在其他车型上看过。
其实这能有效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后备箱物品的翻滚,减少噪音和安全隐患。
本次极星空间的试驾体验完美结束。从整个预约到试驾过程还是非常高效和愉快的。
极星2作为一台主打运动的家用四门纯电轿跑,定位还是相当清晰的。
整体设计前卫但保留了传统沃尔沃车系的沉稳大气。选它的车主一定不是那种希望回头率拉满的高调人士,恰恰相反,他们更可能是每天默默看一眼爱车便满心欢喜地上路了的那种,
在市区,可以载着老婆孩子悠然自得。赛道日,可以和小伙伴一起下场地互崩的男人(也可能是小姐姐)
要说槽点我还真没体会出来,硬说的话手机无线充电的位置应该算一个把。45度朝下,并且驾驶激烈点容易晃动。33.8万的起步价格感觉有点小贵,但转念一想,这个价格能买到的可甜可咸的车型倒还真的不多。
试驾时间不长,可能感受还不够全面,权当给想买电车的小伙伴做个参考。我们下次再见。

打个对折不能再多了……
这价钱相当于花bba的钱买了帝豪和B养的
等明年上领克zero不好吗
电机在座位下面,和后轮直连。
年销量比月销量还差不多
这个价格我选25万的B级车加10万的沪牌。现在的电动车牌等几年后卖车的时候就没有了
这车充次电能跑多少公里
中国很多人买车买一定程度上车标价值远高于内饰.就和一样蹭沃尔沃技术\设计\平台的领克来说,全网吹爆03,是人都说好,可是销量还赶不上法拉域的三分之一.03的内饰\动力\安全性\驾驶体验\配置,是全方位优于法拉域的卖的也不贵,可是消费者并不买单,人家挂个H标的法拉域断了B柱还产机油都卖的比你好,这找谁说理由去?30多万的预算买新能源轿车对内饰有要求,大家都是自主品牌,比亚迪汉EV不香吗?
我也觉得补贴完15万差不多了。。
再毛坯在国内也算豪车范畴。。有钱没钱都会往特斯拉上靠。
五菱宏光mini都秒杀特斯拉销量了,你是不是太抬举人家了
这价格月销量总价能超过五菱mini算我输
比亚迪汉不香吗?
特斯拉科技和驾驶感有多高级吗,蔚来也是,为什么能秒杀传统企业的电动车
就特斯拉那毛胚内饰还需要理由?
这个价格,给我一个不买特斯拉的理由
好像是侧面碰撞的溃缩空间
我觉得是充电宝
莫非是多放两块电池?
33.8,呵呵
15万上汽荣威要倒闭
谁能告诉我纯电动车为什么后排有隆起。是要放传动轴吗?还是偷懒没有从新设计车架?
15w 不能再多了